各位法师、各位大德,下午好:
现在,我们将继续一起来学习《清净道论》里面《说戒品》的内容。
在上一节课我们讨论了什么是戒,戒的语义,戒的相、味、现起、足处,戒的功德以及戒的分类。
在谈到戒的分类的时候,我们又提到了有四种戒的分类方法。其中一种分法就是称为别解脱律仪、根律仪、活命遍净律仪跟资具依止律仪。在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谈这四种律仪的分法。
在谈到别解脱律仪(pātimokkhasaṃvarasīla)的时候,经文是这样说的:
“Idha bhikkhu pātimokkhasaṃvarasaṃvuto viharati, ācāragocarasampanno aṇumattesu vajjesu bhayadassāvī samādāya sikkhati sikkhāpadesū ti.”
在这里说到的“idha”就是于此,这里的于此、在此是这个教法(imasmiṃ sāsane),就是世尊的正法、律这个教法。
“Bhikkhu”,bhikkhu我们古代经常翻译成比丘,bhikkhu的梵文的形式是bhikṣu,bhikṣu在古代经常翻译成比丘,这是最常用的译法;但是更准确的译法,比如说在唐代的玄奘大师他就不用“比丘”这个词,他用“苾刍”这个词。后来以翻译《律藏》著名的义净大师,义净律师他也不用“比丘”这个词,他也用“苾刍”这个词。然而,因为这两位都是非常精通唐梵语言的。
他们的译作,可能并没有象鸠摩罗什的译作那么普遍。所以,现在很多人看到“苾刍”都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说到“比丘”,普遍的人都知道。但是巴利语bhikkhu它的发音就是“比库”,“bhikkhu”它由字根bhi发展而来的,bhi在巴利语里面它有怖畏的意思,怖畏可以是bhiṁsana,就是恐怖、怖畏的意思。
在《清净道论》里面就讲到了由于对轮回的恐怖、对轮回的怖畏,他见到这样,所以取bhi,因为恐怖的巴利语是bhiṁsana,或者直接用bhaya,取它的词根。还有另外一种,也是从它的词源上来说的,就是bhinna,bhinna就是破碎的、破的、破裂的,引申为割截的。因为所有的比库他穿的衣必须得是割截的布,割截成田象的,所以它取bhin里面的B、H、I来引用。而还有另外一种就是直接用bhikkha,bhikkha是乞讨,乞求的意思。它就是bhikkhu的u和a之间用kkha,所以古代有时候也把比丘翻译为乞士。上求佛法滋慧命,下求乞食以滋生命。这里是乞求、乞讨的意思。
由于比库是怖畏于轮回、见到轮回的恐怖,或者由于他穿着经割截的布这样的意思,他得到了这样的名称。
如果是以巴帝摩卡律仪防护而由信心而出家的这些善男子,都可以称为比库。
那下面是讲到pātimokkha,pātimokkha或者pāṭimokkha都可以。它的梵文形式是prātimokṣa,所以古代音译成波罗提木叉,这是梵文,但是巴利就是pātimokkha。
Pātimokkha是一个组合词,它是由(pāti+mokkha)两个词所组成的,如果从字面上来说我们可以把pāti翻译成别的,也可以翻译成重,所以古代有时候翻译pātimokkha为别解脱或者重解脱。Pātimokkha在这里也是称为学处戒(sikkhāpadasīla)。因为守护者得以解脱跟远离恶趣等等的苦,所以称为别解脱。也就是说守护pātimokkha,把戒持好,它能够只是通过持戒而远离恶趣的怖畏、恶趣的种种苦,而因这样的意思,因这样的意义,称为别解脱。
而讲到律仪(saṁvaraṇaṁ),saṁvaraṇaṁ就是saṁvaro,也就是防护的意思。在这里我们又想要讲一下,在我们上一次讲到戒(sīla)的时候,在《经藏》跟《律藏》里面有时候也会出现有一些同义词。
在讲到这个防护的时候,戒我们上一次已经分析过,戒其实它的意思是行为,一种习惯,一种行为的规范,这个称为戒。所以有时候我们称susīla是好的行为,dussīla是不好的行为、恶行。
有时候也可以用saṁvara,saṃvara是防护,保护的意思。有时候也用saṁvuta,saṁvuta就是防护,而saṃvara有时候称为防护,有时也称为律仪。比如我们说到的根律仪(indriyasaṃvara)就是这里所说的律仪,也就是由于保护根、保护根门、保护眼、耳、鼻、舌、身、意的感官,对感官的防护所以称为根律仪。
还有vinaya,vinaya也是很常用的,古代翻译成毗尼或者毗奈耶,义净律师就翻译成鼻奈耶。Vinaya是什么意思呢?Vinaya是调伏的意思,比如说调伏恶人,这里用的是它的名词形式,调伏。所以有时候我们把Vinaya-pitāka翻译成《调伏藏》,就是《律藏》。这里一般最通用的就是律,戒律的律,而它的意思是调伏,它的音译翻译成毗尼、毗奈耶、鼻奈耶。在中国有个习惯,通常把sīla-vinaya连在一起分为戒和律,其实它们的范畴还是略有不同的。
然后virati,virati是离,这里是专门特别指心所的离、远离于恶行的那种离。它的近义词是veramaṇī,veramaṇī也是远离、避免的意思。比如说我们在授于五戒或者授或八戒的时候,它们全都都是用veramaṇī,它跟virati的名词是近义词,都是离、远离的意思。
所以无论用这几个词中的哪一个,有时候在戒律里面它们都是近义词。
戒是剔除一种恶行,通过一种好的、善的行为的建立而不去做恶行。而saṁvara是律仪,它是偏重于对身、语的保护。而vinaya是调伏,是对于恶行的那种镇服、调伏,有时候也是对于整个僧团的,那些调伏恶人,能够使那些有惭愧的人安住。所以有时候vinaya也可以指整个僧团的运作方式与规则。而sīla就是对于个人的某些行为。Virati是由于从种种恶行当中的远离,所以称为离。Veramaṇī跟virati它们是很相近的。因此在戒律里面这几个词它们都是非常近的,有时候它们可以互用。但是它们所表达的意思还是各有侧重点。
在这里,我们就看到了pātimokkhasaṃvarasīla,就是用到了别解脱律或者别解脱律仪戒。这里的律仪用的就是saṃvara。也就是由于身和语的不犯称其名,而得其名。
犯戒,如果我们说我们的pātimokkha,我们犯的戒它有几种犯的方式:
第一种是只有身犯,但没有意的犯,无意犯;
比如说由于离衣是无意中他在明相出现的时候离开这个衣,这个时候他并没有意想要离衣,然而由于他不知道明相,或者说他以为那个时候明相还没到,而离了衣,这种是由身而犯但是没有意犯。
第二种是既有意,又有身犯的;
第三种是没有意,但是有语而犯的;
第四种是有语,还有意而犯的;
第五种是既有语,又有身而犯的;
第六种是既有身、语跟意都犯的。
然而根据戒律里面,并没有纯意业的犯戒。这个属于我们上次讲到的律教法里面:根据律教法,并没有纯粹的意业的犯戒。唯有通过身表或语表表现出来,才犯戒。有时候只有身的业和语的业也会造成违犯。即使他是无意犯的,也是犯戒。
也就是说,在律学里面,它是防护身与语的恶行的;而在定学和慧学里面主要是治心的,治意的。所以从身、语、意这三门来分。那么,我们可以说在律教里面没有纯意门的犯戒。
同时,pātimokkha自己本身就是律仪,就是防护,所以也称为别解脱律仪。以别解脱律仪而防护称为别解脱律仪防护,“防护”是保护和具备的意思,而“住”在这里是“威仪”的意思。Iriyā、iriyati是威仪、行止的意思。在传统上我们都把pātimokkha(波罗提木叉)称为我们的戒,世尊规定:
『所有于此法、律中出家而受具足戒的善男子、善女人,因为授了戒,所以他(她)称为比库、比库尼(比丘、比丘尼)。』
如果是一位比库,他必须得在每到半月半月的诵戒日,他要表明今天是诵戒日(Ajj' uposatha),就是今天是诵戒日。如果是两位比库一起住,那么他们必须得互相表白清净;如果三位比库一起共住,那么他们必须得互相表白清净;如果是四位比库一起共住,四位比库成为一个僧团。
因此佛陀规定:
『在一个界内(在一个界的范围内),如果有四位比库共住,每到半月半月就要进行诵戒』
这里所诵的戒也叫做pātimokkha(波罗提木叉)。中国汉地古代也传了很多不同的部派的戒律。
早期很盛行,最早的戒律是《僧伽律》、《僧企律》,《僧只戒心》这个是最早的翻译。当时是Dhamma Dhara,就是法持、昙摩迦罗所翻译的,这个是在中国汉地第一部律的翻译,是在公元三百多年的时候翻译的。后来《十诵律》非常流行。之后大概到了南北朝的时候就有昙无德(Dhamma putta)的律,就是现在所说的《四分律》。
由于慧充律师等等他们的推广,到了唐代就发展成了三家:法砺的、有怀素的、还有道宣的,这三家又分别是相部、东塔宗跟南山宗。最后南山律宗一枝独秀,一直到了南宋都仍然灯灯相继不断,一直到了南宋林之、元照那个时代。
所以中国目前所奉行的律是属于昙无德部的《四分律》,其中的Pātimokkha,也就是波罗提木叉一共有二百五十条。
但是在目前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跟孟加拉的东部地区等等这些地方,他们所持颂的《律藏》,就是Vinaya-pitāka,直接称为《律藏》。其中的Pātimokkha有二百二十七条,是哪二百二十七条呢?
第一类是巴拉基嘎(pārājika)。
巴拉基嘎古代翻译成波罗夷。巴拉基嘎一共有四条,它们分别是:
第一是淫戒;
第二是偷盗戒;
第三是杀人戒、夺取人身戒;
第四是妄称上人法戒。
如果是一位比库犯这四条当中的任何一条,他就即刻失去了作为比库的身份,不共住。所以pārājika,pārā就是他人、别人的意思,ji是被打败,所以称为他胜,他人胜了,自己给打败了的意思。有时候也可以翻译为断头,这是从它的意思来翻译。如果犯了这四条戒的任何一条,这样的比库称为最终式的违犯者。最终式是指pārājika vatthu,pārājika是他不能够与僧团共住。
第二类是罪品,称为桑喀地些沙(saṅghādisesa)。
桑喀地些沙古代的汉文翻译成僧伽婆尸沙,或者简称僧残。Saṅghādisesa这个是巴利语,但是梵语跟巴利语在音跟在意方面都不同。梵语是saṁghāvaśeṣa,saṁghā是僧,vaśeṣa是剩余的,残余的,残留的。所以古代翻译成僧残。但是在巴利里面称为saṅghādisesa,saṅgh是僧团,ādi是最初的,开始的,sesa是剩下的,剩余的。它的意思就是因为犯了这一类的罪,从刚开始一直到最后,都必须要由僧团来处理,因为我们都知道,假如一位比库他犯了桑喀地些沙,他要怎么样?别住,对!如果有覆藏的话他必须得别住。
一旦,一位比库他犯了桑喀地些沙其中的任何一条,而且他知道自己犯的话,那么他就必须得在当天之内向一位其他的比库,向他发露、忏悔,只是发露、忏悔还不足,还必须得要通过僧团来处理。如果在当天他发露的话,那么他就必须得要去做六个月的马那答(mānatta,古译为摩那埵),那么他就必须得在一个僧团当中集会,然后僧团给予他马那答。
Mānatta是什么意思呢?Mānatta在巴利里面它的意思就是使欢喜,就是他应该做很多的义务行,应该做下意令僧团感到高兴,对他这种行为感到满意的意思。这个是巴利mānatta的意思,mānatta含有满意的意思。
如果他行了六月的马那答,而且这六个月他没有中断,也就是说没有破,那么他应当在至少有二十位的清净比库的僧团当中行出罪(abbhāna)。在行出罪的过程中,只要少了一位比库,他的罪就不能够出。出罪也可以称为复前的意思,恢复他成为一位清净比库的权力。因为在行马那答的过程中要剥夺很多种权力。他的条件是非常苛刻的。他跟别住也一样,当他出了罪之后,他就恢复了一位清净比库的身份。
如果他有覆藏,也就是说他隐瞒自己犯戒的这个事实的话,如果他隐瞒过了到了第二天明相的时候,他没有把他的戒发露出来,那就要看他隐瞒了多少天,如果他隐瞒了一天,那么在做马那答之前,他要加一天的别住(parivāsa)。如果他隐瞒了五天,要做五天的别住;如果隐瞒了半个月,要做半个月的别住;有的隐瞒了三个月,那就很久了,那说要做很久的别住。
在做别住的时候跟在做马那答的时候是这样的:比如说这个寺院的范围包括宝峰镇一样,很大的范围,那么只要有任何一位比库经过这个寺院,你都必须得去向他报告说,我现在正在做别住。假如你的寺院范围内正好中间有一条公路,有一位比库坐车经过你这寺院范围里面的公路,那么他的这一天的别住就不算了,为什么?因为在寺院的范围内,只要进入这个寺院范围内的比库,你都有义务要向他报告说:“我现在在行别住。”
而且任何的比库都不能够向你顶礼、向你恭敬、礼敬、为你服务,铺座位呀、端水、托钵这些都不行。所以做别住跟做马那答是要剥夺很多权力的,而且也不能够授予人具足戒,就是不能够授戒给他人,也不能够做人的依止师等等,还要剥夺很多的权力。而且做别住的时候,他不能够跟其他的比库共住,也就是只要有同一个屋檐,同一栋建筑里面,你必须得别住。
比如说你在做别住的时候,你不能够住在大寮里面,或禅堂里面,跟其他的那些比库一起共住,你必须得单独一间。但是你单独一间,你又不能够离开这个寺院的范围,这个称为别住。而且如果无故你破了这些义务,那么那一天的别住跟马那答就不算了。
所以,有的人做六个月的马那答,他就比较辛苦,而且每天他都必须得要集僧,集僧表白自己,自己因为犯了某某僧残戒,犯了某某桑喀地些沙,他现在正在向僧团祈求做别住,要请僧团记得他现在正在做别住,每天他都必须要这样表白。有的是做马那答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而且无论他是在做别住的期间,还是做马那答的期间,他又犯了桑喀地些沙的话,那么他以前所做的全都不算,重新要从零开始。
这种古代翻译成本日治,从巴利语我翻译它是叫退回、原本比较好,因为好象义净律师也是翻译成重收根本,或者称为覆本,就是回复到最初点。但是我不知道古代怎么翻译成本日治。因为从它的巴利语里面我找不到本日治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它的意思就是重新撤回到根本、重新回到原点。
这个是如果对犯了桑喀地些沙的比库,从他给予别住,全部要通过kammavaca,要通过羯磨、僧羯磨、集会然后给他别住,而不是一个人、二个人、三个人可以做的,必须得要僧团执行,然后每天的马那答他也要在僧团集会之后要表白,做别住的时候也表白,做马那答的时候也表白,而且在出罪的时候一定要集有至少二十位清净比库,在清净比库中间再做kammavaca,再做羯磨,使他恢复清净。如果在做出罪的时候只要少一位清净比库,他都不能够出罪,而且那些参加的人也要受到呵斥。这个是对犯了桑喀地些沙的比库的处理。桑喀地些沙一共有十三条。
第三类是二种不定法(aniyatā)。
Niyatā是肯定的,aniyatā是不确定的,所以“不定”的意思是不确定的。因为不定法只有两条,当然,现在这两条已经非常难实行了,非常难做到了。为什么呢?因为犯了不定这两条他必须得有个条件,这个条件现在来说很难做到。
首先,这一位比库他跟一个女人在一起,由他的地方而决定,分为两条:第一条就是假如他在一个密封的,就是眼屏蔽,耳屏蔽,听不到声音,看不到的这样一个地方独处,而这个地方是适合于行淫的,而且这位比库的品行是很有问题的,在这样的地方;第二条是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但是他可以看到,只是比较偏僻而不适合行淫的地方。因为这样而分为两条。
在这条当中,他必须要有一个条件就是:他由一个可信语的在家女居士的指控,这个是非常重要的程序。
因为我们在制戒因缘里面可以看到。在制定这条戒的时候,当时伍达夷(Udāyī,优陀夷)频频去一个女孩子的家,这个女孩子后来出嫁了,他还经常要去找那个女孩子。后来这个女孩子的家正好举行了一次宴会,然后请了维沙卡(Visākhā,毘舍佉)。
维沙卡,我们在讲《伍波萨他经》的时候讲到了她七岁就证得了初果。所以,当时维沙卡看到了伍达夷比库跟女孩子在一个很秘密的地方窃窃私语,然后她就去指责他:“你不能这样做。”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你这样做不如法,怎么一个比库可以跟一个女人在这个地方窃窃私语呢?”
当时伍达夷他不听,结果维沙卡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其他人和告诉那些比库。然后其他的比库就在那里传。最后佛陀知道了,就把伍达夷给叫来,问他,结果查实这件事。这件事怎么处理呢?就由那一个看到的在家居士,她说出他做了什么事情?然后由她所说的来作处理。
在这两条戒的制戒因缘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佛陀在世的时候,在家人也是懂戒律的。而且从现在目前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里面的现实情况来看也是,在家人懂戒律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而且我们也鼓励在家人学戒律。因为在家人学戒律他们可以帮比库、帮僧团做很多我们僧团不能够做的事情、僧人不能够做的事情。同时,在家人懂戒律对于僧团有一种很重要的作用:监督的作用。
从这个制戒因缘里面,就是当时维沙卡她指控伍达夷尊者。在第一条不定里面指控的是三项当中的其中一项,比如说因为在一个密封、很秘密的地方,那么,他可以做几样东西:第一、他可以行淫;第二、他可以犯抚摸,或者说那些淫秽的语言,说那些下流的语言。
所以如果是做了第一条,他就犯了巴拉基嘎,如果做了第二种,比如说抚摸或者是与女人身身相触,或者说那些粗恶语,这个就犯了桑喀地些沙。即使不是他跟女人在一个房间共坐,也犯了巴吉帝亚(pācittiya,波夷提)。所以这三种其中的任何一种由这位在家的居士指控。
然而,这个在家居士必须有一个条件符合才能指控:叫做可信语,她说话必须得可以信赖的。谁,才是说话可以信赖的?完全可以信赖的?是初果圣者!
所以,这条戒现在来说为什么比较难,虽然说现在还是有初果圣者在家人,只不过谁都不会自称自己是初果圣者,是不是?所以对这条戒来说,现在来说就比较困难,因为他必须得有个在家人指控,然后再通过这样的程序,而真正要处罚的时候还必须得由这位做了这件事的比库承认,才能够处理。所以处理不定法是这样的。
而第二条,是指在那个地方由于不能够行淫,所以他只能够做两种事,即两类的事情:第一类或者身抚摸,或者说下流的语言,另外是共坐。所以,第一条就有可能犯三样的罪,第二条只能够犯两样的罪,是桑喀地些沙或者巴吉帝亚,就是僧残或者波夷提。这两种是称为不定。
第四类是三十条尼萨耆亚巴吉帝亚(nissaggiya pācittiya,尼萨耆波逸提)。
Nissaggi的意思包括了舍弃的,投放、丢都称为nissaggi,nissaggiya的意思就是应当丢弃的、应当舍弃的。Pācittiya的pā是堕落的意思,cittiya它的原型是citta,citta是心,心的堕落、心堕落的。北传有时候直接翻译成单堕,波夷提也翻译成单堕,巴利语pācittiya是心的堕落或者称为心堕。
因此,这对于尼萨耆亚巴吉帝亚一共有三十条,这三十条都跟物品有关,跟生活用品有关的。比如说跟袈裟、跟钵、跟一些布,跟食品、跟那些所得的物品、跟金钱等等有关,一共有三十条。
凡是犯了这一类罪品的比库,他必须得要做两道程序才能够如法。而不能够只做一道程序。所以nissaggiya就是应当舍弃的、先舍弃然后再忏悔(pācittiya)这条罪的。如果没有舍弃,只是忏悔还不成忏,因为程序不合。
比如说离三衣、离宿。离三衣,在明相的时候,如果把自己所授持的三衣的其中任何一个你离开了它。离开它也根据不同的住所它也有所区别。比如说住在寺院里面,住在一栋建筑物里面,住在在家人的地方,住在树下,住在旷野等等,它都不同,它的范围都不同。
只要在明相出现的时候,跟三衣中的任何一种离开了,那他在忏悔这条罪之前,他必须得先把离衣的那件衣先舍去,先舍去之后再忏悔,忏悔之后再由接受忏悔的那位比库把他的衣还给他,这样才成忏。
但是有一些是不能够再还的,有些是可以还的。比如说犯到尼萨耆亚巴吉帝亚的第十八、十九、二十条。十八条是捉取金钱的,捉取金钱的就永远都不能够还的。因为根据上座部的律,金钱对于比库一个人,对两个人,对整个僧团都不适合,也不能够以任何的名义,以任何的方式来接受金钱。
所以它的舍去在《律藏》里面说必须在僧团当中舍。舍了之后,如果有在家人的话,那么就由在家人拿去处理。如果没有在家人的话,他必须得选具足五分,其实这五分就是具有相当于阿拉汉资格的,然后拿着这些钱,拿到一个几乎人烟稀少的地方不作相,是不做任何的标记一扔,比如说扔到悬崖或是扔到大海里面,把这些钱一扔就称为舍,舍了之后那个捉钱的比库忏悔。
对于他进行金钱的交易,比如说他拿钱去买钵等等,那么这样的话他也必须得把它舍掉,如果他是自己用钱的话,他买了个钵,这个钵对于所有僧团的其他人,乃至到五众,五种出家众都不适合。如果他没有自己拿钱,他只是叫他的净人说:“你帮我买一个钵。”那么这个钵只对他不适合,但对其他的人都可以。而如果是进行物物交换,进行物物交换这个也是应当要注意的,乃至到不能够用自己的物去交换那一个物,但这个是对于在家人的,出家人之间可以交换。比如说我的袈裟和你的袈裟交换,这个是可以的,对在家人来说是不行的。
举个例子,在帕奥禅林里面,因为帕奥禅林是不充许拿钱的。那么,几年前就有一位居士,他是开照相馆的,他经常会在禅座之后,他就放一大堆的照片在禅堂门口的广场上摆着。这些照片有禅师的照片,有禅堂的照片,有帕奥那些景色的照片,所以很多那些尊者们他们就很喜欢,他们就去看,可是又没有钱怎么办呢?他们就拿一些蜡烛等去跟他换,结果禅师知道了。因为即使拿蜡烛去换这个也是犯了,并不是因为我没有拿钱,其实拿蜡烛换相片就犯了第二十条。
后来禅师就强调,凡是即使是用什么东西换的,都是犯戒的。所以,后来禅师就对那个居士说:“你不要再来,如果你要来你不能够再做这样的行为。”所以即使是物物交换也是犯戒,这个是出家人对在家人而言。如果对于出家人和出家人,比如说比库尼和比库尼之间交换衣等,这个是不犯的。
我们现在继续来讨论别解脱律仪的部分,我们接着来学习,尼萨耆亚巴吉帝亚(nissaggiya pācittiya,舍堕)这个部分,在舍堕这类的学处里面,有一些犯了他先舍,舍了之后忏悔,忏悔之后可以归还,但有些是不能够归还的。
比如说当他存放一些衣、钵啊、物、物品等等,比如说第二条:他已经超过了时间,超过十天,在这十天内,他并没有决意,也没有做vikappana(就是做共用、净施),vikappana就是大家一起用的意思(英文:share together),就是把它的主权分配给其它的同修,然后由你自己来使用。这些如果他舍去了之后,只要他的罪已经忏悔清净了,还是可以还给他的。
对于钵,如果是在自己的钵还没有裂,还没有补缀的五条缝之前,你再要求新的钵,那你这个新的钵它舍的时候就必须得在僧团当中舍。比如说一个僧团里面有二十位比库,那么这个新的、最好的钵就交给那位第一的长老,第一的长老就把他的旧钵交给第二长老,然后这样一直往下传,到所有的比库都把好的钵给自己用,那些坏的钵一直传,传到最后那个最坏的钵可以拿给你。这个是舍钵的方法。
而对于有些是不能够再还的,比如说金钱这些就没得还了。所以对于舍堕这一条有几种舍法,舍了之后他可以对一位比库忏悔,忏悔了就可以得到清净。
第五类是巴吉帝亚(pācittiya)。
巴吉帝亚刚才已经解释过它的意思是心的堕落,令心从善法中堕落。这个是在义注里面的解释,这一条在《四分律》里面一共有九十条,但是在南传的《律藏》里面有九十二条。对于这一类的戒它包括了日常生活当中的很多种方面,也包括了语言、包括了身体的行为等等。比如:说妄语、骂人、挑拨离间、跟女人说法超过五、六句,把自己实际上拥有的证得的上人法告诉未受具足戒者、答非所问、说那些给僧团选派去教诫比库尼的比库是为了利养而去教诫等等,这些是由语而犯的,由说出而犯的也称为巴吉帝亚。
由身而犯的,比如说跟女人同住,跟未受具足戒者同住超过两三夜,或者杀生、把有虫的水倒在土中等等这一类的由于身体而犯的。比如说还有过午食、使用未经手授的食物等等这一类是属于巴吉帝亚的范围。乃至还有因为过量的衣,穿着过量的衣这些。一共有九十二条。
第六类是称为应悔过(pāṭidesanīya,波罗提提舍尼)。
应悔过的梵文是prātideśanīya,就是波罗提提舍尼。它的巴利语是pāṭidesanīya,它的原形是pāṭidesana,pāṭidesana就是忏悔的意思,再加īya就表示一种义务,义务的,应当忏悔的,要忏悔的,必须得忏悔的意思。
这一类一共有四条,有时候称为悔过法、应悔过、应当忏悔的、应当受呵责的。这一类包括了在通过不适当的方式得到一些钵食等等,比如:那些比库尼通过周旋所得到的食物,而她们所有参加受供的都没有去指责那位比库尼;或者去向那些已经举行了学家认可的在家人当中,去向他要钵食、要食物;或者住在一个阿兰若,那个阿兰若有危险的地方,而没有去通知那些居士,而在那个寺院、那个阿兰若里面接受钵食;还有接受那些比库尼的食物等等。这里一共有四条,如果任何的比库犯了这四条的其中任何一条,他必须得要向僧众表白,他犯了应当受呵责的,应当悔过的法。这个称为应悔过。
第七类称为众学法(sekhiya)。
Sekhiya,sekhi的原形是sekha,是学,应当学习的, iya也是表示义务的,是应当学的,就应学的,所以古代通常翻译成众学、众学法(sekhiya-dhamma)。这类在《四分僧戒本》里面一共有一百条,但是在南传上座部律里面一共有七十五条,也就是南传的律少了所有那些关于对佛塔的事情。因为南传律认为佛塔一般是佛陀入般涅盘之后起的佛塔,为了供养佛陀舍利的。其实这个也只有在《四分律》里面有,其它的各部派的律,它都没有关于佛塔的那些,比如说向着佛塔吐痰,抬尸体经过佛塔等等,南传律里面这些也没有,它一共有七十五条。
这七十五条,基本上是属于威仪类的,就是一位比库的形象等。比如说应当很好地穿衣,在在家人的住区,进入在家人的住区,跟坐在在家人的住区应当注意的那些威仪。
比如说:他必须得要通披;“我将善披覆而行于俗家间”应当学;“我将善披覆而坐于俗家间”应当学。所以你会看到那些南传的比库一旦他要入村子的时候,他都必须得先披覆双肩,平时在寺院或者在山林、在森林、在阿兰若他可以偏袒右肩,但是一旦到了俗家人的地方,他就必须得要通披,这个是在众学法里面的第三、第四条。
还有他必须得很好地摄护自己的根门,他的眼睛应当垂视于一寻之地,不能够东张西望,不能够摆手,不能够摇头,不能够摇身,不能够插腰等等,这些是属于在在家人的住区里面应当注意的威仪。
接着还有关于托钵时候的威仪以及在用餐时候的威仪。比如托钵的时候他应当做到怎么样,在用餐的时候应当做到怎么样,这些我们以后在讲到犍度部分的时候还会再讲,因为这里只是介绍别解脱的内容。
之后是关于说法的,比如说比库不能够向一个穿鞋的人说法,不能够跟穿草鞋的人说法,不能够跟拿伞的人说法,不能够跟拿杖、拿棍子的人说法,不能够跟拿刀的人说法,不能够跟拿剑的人说法,不能够坐在低的位置跟坐在高的位置的人说法,不能够站着跟坐着的人说法,不能够自己坐着跟躺着的人说法,不能够走在后面跟走在你自己前面的人说法。
所有种种这些是属于关于说法的,如果一位比库他是这样做,比如说他跟一个穿鞋的人说法,那么他就犯了一条恶作(dukkaṭa,突吉罗),就是明知他是穿鞋你还继续说法,那么因为不恭敬的缘故,所以就犯了一条恶作。这个是关于说法的。
然后最后还有三条就是关于不能够在草木上吐痰,吐唾液,还有不能够在水中吐痰,吐唾液跟大小便以及不能够站立着大小便,所以南传的比库都是坐着、蹲着小便的,因为我们没有所谓内裤等等,我们只是三衣。
最后一类第八类是七种灭诤法。
灭这里用的是samathā,就是止的意思,就是对于僧团当中经常起的诤论应当平息的方法。有七种方法,比如说现前毗尼,就是要叫那个当事人在场等等,这些现前毗尼,忆念毗尼、多觅罪毗尼、以草覆毗尼等等这些。这些都是如何来平息诤事,当在僧团当中发生了四种诤事之后,要如何平息的方法。
在上座部的律里面,对于比库巴帝摩卡(bhikkhu-pātimokkha,比库的波罗提木叉)一共有二百二十七条,对于比库尼巴帝摩卡(bhikkhunī-pātimokkha,比库尼的波罗提木叉)一共有三百一十一条。在四分律里面比库尼僧是三百四十八条。所以略有开合,但是大的内容还是一样的。
这个是讲到巴帝摩卡,而在对于巴帝摩卡的定义方面南传和北传的都不同,根据说一切有部的看法,我不知道现在在咱们汉传佛教是怎么的看法,但是根据一切有部的看法,巴帝摩卡也包括在家人的戒,也包括了沙弥、沙弥尼的十戒,也包括了在家人的八戒跟五戒。但是我不知道现在在汉地是怎么样,包不包括,这些都是属于波罗提木叉,也包括吗?(答:包括。)
但是根据南传的传统,巴帝摩卡只有两种,就是我们通常称为的两部本母(Dvemātika)。这里的Mātika本母是指巴帝摩卡,就是比库巴帝摩卡、比库尼巴帝摩卡。这二个本母才称为巴帝摩卡,对在家人的戒不称为别解脱。
接着我们再来看《清净道论》里面第十五页第四行讲到:“正行与行处具足”(ācāragocarasampanno)。
Ācāra是行为的意思,gocara是行处的意思,go巴利语的原意是牛,长了二只角的牛,cara是范围或者行,牛的范围,在这里是指一位出家人他所活动的范围,比如托钵或者他应当去的那些范围、那些去处的意思。这里说到的正行,比如说有称为身的违犯、语的违犯、身语的违犯称为不正行,也可以说是一切的不良行为称为不正行。
有哪些不良的行为呢?比如说他把一些物品,花、水果、洗衣粉等等去送给那些施主。或者通过一些巴结的语言,奉承的语言去奉承那些在家人、那些施主。或者假装说:“你的小孩很乖。”等,爱他人的小孩,或者为了在家人而成为在家人的走使、信使,就是帮他传递信息,这个都是属于不正行。是为佛陀所唾弃的、不正当的生活手段而谋求生活都称为不正行。
那什么是正行呢?正行是与之相反的,就是身的不违犯、语的不违犯、身语的不违犯,也可以说一切戒律仪为正行。比如说他不以花、水果、冼衣粉或生活用品等等去送给在家人,不去巴结那些在家人,不为在家人走使等等。不过必须得知道假如我们是送一些佛法的书籍、一些佛像等跟弘法有关的给在家人,这个是不犯的。但是如果是为了以利求利,以施望施,送那些生活用品给在家人,就是佛陀所唾弃的、所禁止的。假如不以种种为佛陀所唾弃的、不正当的生活手段而谋求的生活称为正行。
接着再说行处,行处就是去处的意思。这里的行处是指正当的行处。但是行处有一种是属于正当的去处,一种是不正当的去处,就是称为非行处。
非行处比如说去妓女的地方、去寡妇的地方、去那些成年处女的地方、去那些阴阳人(去黄门,被阉割的人)的地方、去比库尼的地方、去现在来说是酒店这些地方,或者跟国王、大臣(现在来说是那些官员)、那些外道、外道的弟子等等的俗人做不适当的交际,或者对于四众弟子没有信仰的、不喜欢佛弟子的、也不布施的、甚至侮辱的、不希望佛弟子能够得利益的,这些这样的没有信心的俗家人,跟他们混在一起,这个也称为非行处。
也就是说,你知道他对三宝没有信心,他对佛法僧,特别是对佛弟子心怀恶意,你经常还跟这些人频频繁繁地交往,这一类的去处,称为非行处。
也就是现在来说去一些娱乐场所,比如说去舞厅、去酒吧、去卡拉OK、歌厅、去酒店等这些都不是我们出家人所应去的地方,乃至到去官府衙门,去那些外道聚居的地方。
比如说基督教教堂或者说那些穆斯林的清真寺等这些,总之这一类的是我们作为出家人,我们作为比库不应当去的,去了会遭到讥嫌的;或者说去了我们的行为、我们的形象是会受污染的,会受到人的指责的,这一类的地方我们都不应当去,而这一类我们都统称为非行处。
对于行处来说就与之相反,比如说不去这些酒店、舞厅、歌舞厅、不去那些政府的部门,不跟那些外道的弟子以及对佛法没有信仰的人混在一起跟他们交往;他只是跟对三宝有信心的,希望佛弟子能够得到安稳的,爱袈裟的光辉的,喜欢比库出入的,喜欢比库能够得到利益的,跟这样的一些在家人来往就称为行处。
这个主要是对于出家人在哪些地方不适合去,哪些地方适合去的分别。
另外还有一种正行跟不正行的分法是指:一位比库在僧团当中的作为也算。如果说不正行也可以分为身跟语的不正行。比如说身的不正行,在僧团当中,他不尊敬那些长老,没有经过他们同意就冲进去坐,冲进去站,在他们的面前站,坐在高处,用衣裹着头来说话;乃至到现在戴着帽子说话,说话的时候指手划脚;在长老比库没有穿鞋的地方,长老比库没有穿鞋经行,自己穿鞋经行;长老在低处经行,自己在高处经行;而坐着长老的位置,侵占长老的位置坐,排挤那些下座比库的位置而坐等等,这些是属于身的不正行。
这是在僧团当中的不正行。而这一点在缅甸做得非常好,一般上来说那些在家人跟那些下座的比库他见到上座的比库,只要他经过他面前,乃至经过旁边,他都会稍微合掌、稍微腰低一点经过,而不会大摇大摆地、昂首挺胸地经过,他们都会稍微低一点地经过;而且如果是在行走,当然这个是在比较正式的地方行走的时候,他们都是按照瓦萨(vassa,戒腊)这样来排,而不会冒冒然地冲过去。
这一点在斯里兰卡特别明显,斯里兰卡的龙树林僧团很明显。他们走路的时候,只要几位比库在那里,他们很自然地就排成一条线,但是在缅甸这方面似乎就不是很注重。但是一般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也是,很自然地他们就按照戒腊的先后排成一行再进去,不用人指点的,不用人去现场指挥的,自然而然的。
比如说托钵的时候或者说受供养的时候等等,很自然他们出入是一条线,他们走路也是一条线的。如果一个新学的比库,一个下座的比库,他没有礼节,没有礼貌,在那些上座的比库面前任意妄为,这个很容易给那些上座比库指责的,指责他们没有教养。
什么是语的不正行呢?语的不正行就是在僧团当中他的一些语言,对那些长老、对那些上座的比库没有恭敬,不知行而自己说法,自己解答问题,自己讲解戒律,他站着说话,他说话的时候指手划脚、指指点点。同时,他进入村落人家,对那些女人,对那些少女这样说:“你们有些什么啊?你们有饭吗?你们有粥吗?你们有那些可以吃的吗?你们有什么好喝的啊?你们今天有什么好吃的?你们有什么东西送给我?”像这样的那些有暗示人供养的、拉拉杂杂的语言,也是属于语的不正行。
对于身的正行跟语的正行是和上面的相反。比如说,如果一位比库他非常恭敬跟顺从上座长老,具有惭愧,他的威仪整齐、庄严,穿着也是非常齐整,他很有威仪地前进、后退跟做身体的任何动作,他行走的时候,他不会东张西望,威仪具足,守护根门,饮食知节量,具有正念正知,少欲知足,常勤精进,对于种种等正行完全诚意恭敬尊重而住,这称为正行。
同时,行处也可以分为:近依行处、守护行处、近缚行处三种。
什么是近依行处呢?这里近依的意思就是upanissayagocara, upanissaya是亲依止的意思,也就是亲近而依止。对于那些善知识、那些善友,如果他们谈论十样的事情为近依行处,哪十样的事情呢?它们是:
少欲论(appiccha-kathā);
知足论(santuṭṭhi-kathā);
远离论(paviveka-kathā);
独处论(asaṁsagga-kathā);
精进论(vīriyārambha-kathā);
戒论(sīla-kathā);
定论(samādhi-kathā);
慧论(paññā-kathā);
解脱论(vimutti-kathā);
解脱知见论(vimuttiñāṇadassana-kathā)。
所以,如果是对于一位善友、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同修,如果他谈论的是这十方面的事情,谈论少欲、谈论知足、谈论远离、谈论独处、谈论精进、谈论戒、谈论定、谈论慧、谈论解脱、谈论解脱知见,谈论这十样事情是世尊所赞叹的,而对于亲近做这样谈论的善知识、善友,依止他们,可以听闻未所听闻的,对已经听闻的可以更加明白,可以解决疑惑,可以矫正自己的意见,可以使自己的心平息,跟他学习可以增长信、可以增长戒、可以增长多闻、可以增长舍跟增长智慧。这个称为亲依止行处或者近依行处。
那什么是守护行处呢?守护行处是当我们在入村的时候,去到俗家人的住区的时候不要东张西望,他的眼界仅仅见眼前一寻之地,善加守护而行,而不去看象、马、车、看女人、看上、看下等等。由于守护自己的眼根这称为守护行处(ārakkhagocara)。
那什么是近缚行处(upanibandhagocara)呢?也就是他始终把心守护而约束在四念处当中。这也就是世尊说:“ko ca, bhikkhave, bhikkhuno gocaro sako pettiko visayo? Yadidaṁ cattāro satipaṭṭhānā ti.”“诸比库,什么是比库的行处呢?就是自己祖先的传承,这个也就是四念处。”也就是始终把他的心紧紧地跟这四念处连接在一起,好象用四念处来护住自己的心,这个称为近缚行处。
以这样的正行跟行处具足圆满,称为“ācāragocarasampanno”(正行与行处具足)。
“Aṇumattesu vajjesu bhayadassāvī.”“对于微细的罪过也见其怖畏。”这里是包括了即使是无意而犯的那些众学法,刚才所说的sekhiya,那些众学法,或者由于不善心等等而生起的那些极其微细的罪过。他也能够见到由于犯这些戒的怖畏,他的心怀恐惧。由于这样,他就不会无惭无愧地去犯戒,乃至到大、小的律仪,大、小的学处,他都不会去随随意意地违犯。
对下面一句“samādāya sikkhati sikkhāpadesū”, samādāya是受持,sikkhati是学习,sikkhāpada是学处、学习的地方,sikkhāpadesu是对于这些学处他应当受持和学习。也就是对于任何的学处(yaṁkiñci sikkhāpadesu),应当去学习(sikkhitabbaṁ),他都应当以正持而去学习(taṁ sabbaṁ sammā ādāya sikkhati)。也就是对于这些一切的无论大的学处、小的学处,他都应当以正确的态度好好地、认真地去学习。
所以,在这里所说到的“以别解脱律仪防护” (pātimokkhasaṁvarasaṁvuto)是依于人而决定为说别解脱律仪的。而对于“正行与行处具足”等的一切,是关于如何圆成行道者的戒。对于这里说到的“ādi pana sabbaṁ yathāpaṭipannassa tam silaṁ sampajjati”,也就是为了圆满所有一切的这些行道他所守持的那些戒。“taṁ paṭipattiṁ dassetum vuttanti veditabbaṁ”,他应当知道这是为了指示这条实践的行道、方法而这样来说的。
这个是对于别解脱律仪戒(pātimokkhasaṁvara-sīla)的解释。
那么,我们今天讲别解脱律仪戒就讲到这里。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向。
Imāya dhammānudhamma-paṭipattiyā Buddhaṁ pūjemi
Imāya dhammānudhamma-paṭipattiyā Dhammaṁ pūjemi
Imāya dhammānudhamma-paṭipattiyā Saṅghaṁ pūjemi
Addhāimāyapaṭipattiyājāṭi-jarā-maraṇamhāparimuccissāmi .
以此法隨法行,我禮敬佛!
以此法隨法行,我禮敬法!
以此法隨法行,我禮敬僧!
切實依此而行,我將解脫生、老、死!
Idaṃ me puññaṃ,āsavakkhayaṃ vahaṃ hotu.
Idaṃ me puññaṃ,nibbā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ññabhāga,sabbasattānaṃ bhājemi,
Te sabbe me samaṃ,puññabhāgaṃ labhantu.
願我些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些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回向諸有情!
願一切有情,同得功德分!
Sādhu! Sādhu! Sādhu!
薩度!薩度!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