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法师、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将继续一起来学习《清净道论》里面的《戒品》。在我们讲戒之前,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
尊者:“沙弥学处一共有多少条?”
答:“十条。”
尊者:“多少条?”
答:“十条!”
尊者:“那比丘戒一共有多少条?”
答:“二百五十条。”
那好,如果说完整的沙马内拉戒,世尊允许沙马内拉(sāmaṇera)戒一共有十条,然而真正如果完整地守好沙马内拉戒来说,根据上座部的说法,一共有一百零九条。
哪一百零九条呢?
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在《律藏》里面的记载,沙马内拉有十条是他们应当学的。然而,如果一位沙马内拉他违犯了前面的五条,以及他毁谤佛、毁谤法、毁谤僧、邪见、淫污比库尼,如果一位沙马内拉犯了这些,应当怎么样?应当摈、灭摈。在《律藏》里面有讲到,一位沙马内拉犯了十事应当灭摈。
这十事分别是:杀生、不与取、非梵行、妄语以及饮酒,这五条跟沙马内拉学处的前面五条是一样的,只要他是故意犯了,他必须要遭到灭摈;然后再加上后面的五条,就是谤佛、谤法、谤僧、邪见跟污比库尼。
任何沙马内拉犯了这十种的任何一种,他应当遭到灭摈。然而,如果犯了前面五种,他肯立刻承认错误,那么还应当继续保留他的身份,但是,那个时候,他的戒已经破了,他必须重新再受戒。对于谤佛、谤法、谤僧跟邪见,他的戒师、他的戒和尚跟老师(ācariya)有义务要指责而且要处罚他,然后令他忏悔,忏悔之后可以让他继续留在僧团里面。至于污比库尼,他必须要立刻被赶出僧团,而且在今世之内,不能够再出家。
还有,作为沙马内拉来说,还有十条是应当处罚的,哪十条呢?一位沙马内拉如果他非时食;故意唱歌、跳舞或听歌,去看歌舞表演,看各种各样的游戏、表演等等;或者他打扮、穿戴装饰品;还有他坐卧高大的床座;以及他受持金钱;这五条再加上如果他骂詈比库、毁谤比库;他图使比库无所得;图使比库无利;跟他图使比库没有住处;以及挑拨离间。
所以,沙马内拉前面的五条是属于沙弥十戒里后面那几条,再加上后面他图使比库无利,图使比库无所得,图使比库无住处,恶骂比库以及挑拨离间,这五样再加上前面五样,一共十样,如果沙马内拉犯了这十样,必须要处罚他。这都是在《律藏·大犍度》(Mahā khandhaka)里面的记载。
除此之外,一位沙马内拉还必须得守持所有的众学法(Sekhiyā dhammā)。根据上座部一共有七十五条,根据昙无德部(Dhamma putta)一共有一百条,这些也是作为沙马内拉必须得遵守的。还有在《小品》(Culla-vagga)的《仪法犍度》(vatta-khandhaka)里面,一共有十四种义务、十四种行仪也是作为一位沙马内拉应当遵守的,这是跟比库的是一样,我们在以后讨论到戒律的时候,讨论到《律藏》的时候再学习。
所以,十条加上十条,再加上七十五条,一共是九十五条,九十五条再加上十四种义务,所以一共是一百零九条,这是沙马内拉应当遵守的学处。
而作为比库的学处来说呢,说是说二百五十条,如果根据上座部的律是二百二十七条,但实际上远远不只如此。是啊,因为作为收录进《戒经》(pātimokkha)的一共有二百二十七条,然而,每一条戒它都可以分非常多的戒,可以分为许多小小的戒。
比如说杀人一样,杀人又有许多种杀人的方法。比如说,亲手去杀、遣使杀、指使人杀、示相(指暗示,做手势等等)杀、杀了没杀成、杀人未遂,或者说你为杀人只是做了方便,但是还没有达到目的。所以各种各样的这些,它们都可以开为一个小戒处。
对于淫欲法(Methunadhamma)的也是,更多。比如说,对人女的、非人女的、黄门的、两性人的、人男的、黄门男的、畜生男的、畜生女的,这些也不同;还有对于死尸的,死尸的还没有腐烂的、半腐烂的、已经腐烂的。所以,可以开出很多,而且呢,也包括有隔、无隔种种。所以,一条学处可以开为许许多多的小学处。
那我们在有了这样的一种认知,一种知识之后,接着我们就讲今天准备讲的内容。
我们打开《清净道论》的三十七页,最后一段。五种五法,五法里面的五种分法:
第一种是制限遍净(pariyantapārisuddhi-sīla);
这里的制限巴利叫做pariyanta,pariyanta的意思是边际,最终的边际范围,或者说限制,有限的。Pārisuddhi就是遍净,完全的清净。这里所指的pariyanta的意思就是从所受持学处的数目上来说的。
什么是有限的遍净戒呢?对于未受具戒者所受持的有限的学处称为有限遍净戒。
哪些人是未受具戒者呢?五众是未受具戒者。
哪五众呢?在学尼(sikkhamānā,式叉摩那)、沙马内拉(sāmaṇera,沙弥)、沙马内莉(sāmaṇerī,沙弥尼)、近事男(upāsaka,优婆塞)、近事女(upāsikā,优婆夷)。
在学尼一共有六法她必须得学。
沙马内拉世尊给他的是十条学处,沙马内莉也是十条学处。就是沙马内拉、沙马内莉都是十条。这个是他们正受的,而他们应学的一共有一百零九条。
还有居士(upāsaka)以及女居士(upāsikā),他们平时应当受持的是五条戒、五条学处。在有机会的时候,他们必须得受持八戒,或者受持九戒。
由于他们所受持的这些戒都是数量上极其有限的,所以称为有限的遍净戒。
第二种是无限遍净戒;
那什么是无限的遍净戒呢?无限的遍净戒是已经受了具足戒者所受持的无限的学处称为无限遍净戒。
那到底具足戒有多少呢?在《清净道论》里面就说到了有:
“九千俱胝又一百八十俱胝,
五百万又三万六千。
正觉者说此等的防护戒,
于律藏中依然是以略门显示戒学的。”
一个koti(俱胝)有多少?(答:一千万。)一个koti就是一千万;那么九千koti呢?(答:九百亿。)对,就是九百亿;那一百八十koti呢?十八亿;然后,我们这里就再把它加一下,九千koti再加上一百八十koti再加上五百零三万六千,它就一共是九百一十八亿零五百零三万六千条学处。这个是作为比库应当持守的戒。确实,当我们在学戒的时候,我们真的会感叹,有些戒真的是很微细,很微细。
比如说讲到淫欲法(Methunadhamma)这一条学处的时候,讲的也是非常微细的。讲到偷盗的时候,一共有二十五种方式偷盗,每一种它又可以依照偷盗的那些钱币;还有已经偷盗了;以及还只是有行动,但是没有偷到;还有为了想偷而做了种种方便;还有偷的价值,如果价值一个pattha(粑铊)或者五个māsaka(摩沙迦),或超过、正好、不足一个māsaka的时候。这些戒它都可以别迭开为一条小戒出来,所以它是几个乘几个,几个乘几个的(几何级增长),这样的话,数量就会变成很多,而这些只是在巴帝摩卡里面的。
又比如说我们穿衣,就是众学法的第二条,是如何穿上衣(cīvara)的。穿上衣它又分为这样的穿法犯了戒,那样的穿法又犯了戒。虽然看到众学法里面是一条,但是,每一种穿法都算一个小学处。所以,即使是一条很微不足道的众学法,它还是可以分为许多小学处。而且呢,如果你以不恭敬的态度又犯了戒;如果你无念又算怎么样;如果你以无心又怎么样;你在病的时候又怎么样。所以每一条戒都有很多条小小的分法、种类。
虽然说一共有十八亿那么多的戒,然而,这些还是算有限的,我们应当以无量无限的方法去受持,同时,也不应当为了利养、名誉、亲属、肢体、生命等条件所限制,因此我们称为无限的遍净戒。就应当好象我们在上一次讲到“不去捡芒果的那位住在鸡跋罗准跋(Ciragumba)的大帝须(Mahātissa)长老”一样,他不为了生命,不怕饿死,他宁肯饿着,也仍然不犯戒。
第三种是圆满遍净戒;
圆满遍净戒是善人之戒,paripuṇṇapārisuddhi就是圆满,这是对于凡夫来说的,自从在受了具足戒之后,就犹如善净的明珠以及善加锻炼的黄金一样极为清净,就连一丝的尘垢也没有生起,能够守持这样清净的戒,实在是为证得阿拉汉的近因,因此称为“圆满遍净戒”。
在这里就想讲一下Mahāsaṅgharakkhitatthera的故事。Mahā是大,saṅgharakkhita是僧护或者护僧,护僧大长老的故事。
护僧大长老已经超过了六十瓦萨(vassa,戒腊),那个时候,他已经卧病在床了,很多比库们就去问他:“你是不是已经得了出世间法?”(意思是:现在你是不是还是凡夫啊?你是不是已经证得了圣道圣果了?)他回答说:“我没有出世间法。”
于是,他的一位年轻的比库侍者就跟他说:“尊者啊!现在四方十二由旬之内的人都集合在这里,是为了想要见您入般涅槃,如果您也和一般的凡夫一样命终的话,未免使大众都感到非常的失望。”
这位大长老说:“哦,āvuso(朋友啊),因为我想在未来见到美德亚(Metteyya,弥勒)世尊,所以我未真正地现起维巴沙那(vipassanā),然而既然大众希望我这样,那么请你扶我坐起来,以给我有一个修维巴沙那的机会。”
于是,侍者就把他扶起来坐定之后,就走出房间。就在他刚刚走出房间的那一刹那,大长老便证得了阿拉汉果,并且用弹指来告诉他。僧众即集合而称赞说:“尊者啊!你就在临终的时候证得了出世间法,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啊。”(Dukkara,就是非常难得的。)
他说:“朋友啊!这个还不算难,我将告诉你真正难作的:自从我出家到现在以来(也就是超过了六十年),我并不见我自己曾经做过任何没有正念没有智这样的行为。”这个才是难能可贵的。
那我们可以看,这位Mahāsaṅgharakkhitatthera是一位圣者还是一位凡夫啊?对,还没证果之前他还是凡夫,为什么?因为前面他自己已经说过:“我没有证得出世间法。”是不是?没有证得出世间法,所以他还是一位凡夫。他还没有证得任何的道果之前,他是一位凡夫。然而,即使他是一位凡夫,他仍然可以守护他自己的根门,守护他的身、口、意达到六十年之久。所以他这里说到的:
“Nāvuso etaṁ dukkaraṁ, apica vo dukkaraṁ ācikkhissami-“ahaṁ, āvuso, pabbajitakālato paṭṭhāya asatiyā aññāṇapakataṁ kammaṁ nāma na passāmī”ti.”
这里最后一句:ahaṁ,是我;āvuso,朋友们;pabbajitakālato paṭṭhāya,自从我出家的时候到现在;asatiyā,用没有正念的;aññāṇapakara,用没有智慧的,kato,已经做了的;kamma,业;nāma,称为;na,没有;passāmī,我没有记得。我不记得我做过任何没有正念、没有智慧的业。
然而,他的外甥(saṅgharakkhita),在五十个瓦萨的时候,也同样以类似的事情而证得了阿拉汉果。
所以,这样以一位凡夫身,还没有任何圣道圣果、圣者的功德的人,仍然用犹如非常明净的珍珠般的跟经过了提炼再提炼的黄金一般的极为清净的、连一丝尘垢也没有的,这样的戒,我们称为圆满遍净戒。
第四种是无执取遍净戒(aparāmaṭṭhapārisuddhi-sīla);
有学圣者的戒由于不会再执取于邪见,对于凡夫如果他不再为贪、执取贪而持戒,这样称为“无执取遍净戒。”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学圣者的戒,即使是一位在家人也好,由于在他证得初道的时候已经断尽了邪见,所以当他持戒的时候,他不会认为说“我持戒清净”,不会认为说“有一个持戒清净的人”。因为我见,或者称为有身见,或者称为自信见,或者称为一些永恒的、真我的、大我的这些邪见,在他证得初道(Sotāpatti-magga)的时候已经断除了。因此,一位有学圣者所持的戒肯定不会被邪见所污染,所以我们称为无执取邪见或恶见。
对于凡夫来说也是,如果一位凡夫他持戒不是为了要贪求于升天啊,生于富贵之家啊之类,他的持戒只是为了清净、为了圆满、为了出离、为了证悟涅槃。这样的话,这些凡夫所持的戒,它也没有受到贪爱所污染。所以在这里称为无执取遍净戒。
就好象我们在讲《大念处经》的时候讲到的那一位Tissa长老,用石头把自己的膝盖砸断,记得这个故事吗?当他的脚给砸断之后,他忆念自己的戒非常清净,自从出家以来到现在都是这样清净,然后他以这样的戒使他导向于出离、导向于证悟涅槃。由于他忆念起自己非常清净的戒,所以那个时候他的心没有任何的悔意。因为持戒而无悔;因为无悔而得愉悦;因为愉悦而得喜;因为喜而得轻安;因为轻安而得乐;因为乐而得定;因为定而得如实知见。由于这一系列,当时他是这样修习,最后,他就修维巴沙那,由于如实知见,然后就在那天晚上,在黎明的时分他断尽了一切烦恼。在他证得了阿拉汉果之后,他就对那些想要杀他的杀手们说:
“我今告知汝,断我一双足,
若有贪之死,我实惭且恶。”
我如是思惟,如理而正观,
至于黎明时,得证阿拉汉。
还有另外一位大长老,他的故事也可以在这里讲一下。有一位重病而不能够用自己的手来取食(拿食物)的长老,他病重地躺卧在自己的粪便和尿当中。其中有一位年青人看了就叹气说:“啊!多么苦的命行啊!”(就是多么苦命啊!)大长老说:“朋友!如果我在这个时候死去的话,毫无疑问的,我将可以得升天界。然而,假如我是破了戒而得升于天界,那实在无异于我舍弃了比库的学处而回到俗家的生活,所以我愿与我的戒一起死去。”然后,他就躺卧在原来的地方,对他的病观他的受,观他的苦受。由于这种身体而带来的那种苦受,他观身、观色法;然后,再观由于这种身体所遭到的逼迫那种苦,这样的受,再观受;然后再观名法;之后,他由于这样于名色法来修维巴沙那,就在他的病床上证得了阿拉汉果。然后他就对诸比库说了下面的一首偈颂:
“我患于重疾,为病所苦恼,
此身速萎悴,如花置热土。
非美以为美,不净思为净。
满身污秽物,不见谓色净。
臭恶不净身,病摧痛可厌。
放逸昏迷者,善趣道自弃。”
这个是无执取遍净戒,是第四种。
第五种是安息遍净戒。
安息遍净戒就是paṭippassaddhipārisuddhi-sīla。这里的安息是指一切的热恼,一切的烦恼的完全止息、停止。这种是指阿拉汉等的戒,由于一切的热恼安息而得清净,故名安息遍净戒。
这是第一种五分法。
第二种五分法是:断、离、思、律仪、不犯。
第一种是断(pahāna-sīla),这里的断是指由于断除了杀生、不与取、欲邪淫、妄语等等这些,也就是他断除了这些恶行,称为断;
第二种是离(veramaṇī),veramaṇī是远离的意思,也就是在受持戒的时候通常会说:“我受持远离杀生学处;我受持远离不与取学处……”这里的远离就是不去做、避开、避免;
第三种是思(cetanā),这里的cetanā是指在速行里面的思,由于他不犯这些不善法,而维护善法,这样在速行里面出现的思,称为思是戒;
第四种称为律仪或者称为防护(saṃvaro-sīla),就是很好地防护身与语而不犯,称为防护戒;
第五种是不犯(avītikkamo-sīla),不犯也就是不违越。对于杀生,对于不与取等等的恶行、不善行,他守护而不会违犯,这称为不犯戒。
这是两种戒的五分法。
那么我们就讲完了戒的分类。
接着我们继续来讨论什么是戒的杂染以及什么是戒的净化,也就是“ko cassa saṁkileso, kim vodānaṁ”。
什么是戒的杂染,戒的污染?以及什么是戒的净化、纯净?这里所说的由于毁坏戒等称为杂染,由于不毁坏等性称为戒的净化。
戒的毁坏、杂染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犯戒、破戒;另外一类是梵行的污染或者称为与淫相应的(methunasaṁyoga)。
首先我们以犯戒来分析。对于七种罪的分类,七种罪聚,大家知道哪七种罪聚吗?也就是七种罪品:巴拉基咖(pārājika)、桑喀地谢沙(saṅghādisesa)、不定(aniyata)、尼萨耆亚巴吉帝亚(nissaggiya pācittiya)、巴吉帝亚(pācittiya)、应悔过(pāṭidesanīya)、众学(sekhiya)。
对于这些,如果是在这七种罪聚的最初跟最后已经破了这些学处,就是破了最初跟破了最后的这些学处的,就好象把一件衣服的衣襟割断了一样,这种他的戒称为“毁坏”。
如果说破了中间的学处,就是从桑喀地谢沙一直到应悔过法中间的任何一品罪,他违犯了,这种称为“切断”,就好象一件衣服中间把它割断一样。
如果是次第地破了第二、第三种学处,这种就好象一头牛的背部或者腹部长了黑色或红色各种各样的颜色斑点一样,这种称为“斑点”,他的戒的“斑点”。
如果是间杂地破,比如说破了第三类的罪,又破了第五类的罪,然后又破了第七类的罪,这样的话就好象在一头牛的身上,这里长了一个斑点,那里长了一个斑点,其它地方长了一个斑点一样,而且这种斑点是各种色彩的,这样称为“杂色”。
如果一位比库犯了七种罪品里面的任何一种,以任何一种方式犯,或者前面、后面犯,或者中间犯,或者次第地犯(就是犯了桑喀地谢沙,又犯了不定,又犯了尼萨耆亚巴吉帝亚),或者说其中的这里又犯,那里又犯,这种就称为戒的毁坏。
第二种是称为与淫欲的相应,或者说与淫欲连接在一起。它一共有七类人,七类的比库。是哪七种呢?
就好象世尊对一位婆罗门这样说:“就犹如有一类的沙门、婆罗门,他们自己誓愿为正梵行者,他们也从来没有跟女人发生过两性关系,然而他们却允许女人们为他们在身上涂油、擦身、沐浴、按摩,而且他对此心生爱乐,心生希求而感到满足。这就称为梵行的毁坏、切断、斑点与杂色。这个称为行不净的梵行,与淫欲相应,所以我说这种人不能解脱生老死……不能够解脱苦。”
“第二类的沙门、婆罗门,他们自誓为正梵行者,也没有跟女人发生过两性关系,也不允许女人们为他们涂油、按摩、擦身,但是他们却经常跟女人嬉笑游戏,心生爱乐……”
“第三类的沙门、婆罗门,他们虽然没有跟女人交接,也没有允许女人为他们涂油、按摩……也不与女人嬉戏,但是他实际用自己的眼睛跟女人的眼睛经常对视,喜欢看女人,对此而心生爱乐,这种人也不能够脱苦。”
“第四类的沙门、婆罗门,他们虽然从来没有跟女人交接,也没有给女人按摩过,也没有跟女人游戏,也不与女人对目相望,但是他们经常去偷听女人的笑声、说话、唱歌、哭泣……而对此心生爱乐,心生希求,感到满足,这种人也不能够解脱生老死,不能够脱苦。”
“第五类的沙门、婆罗门,他们没有跟女人交接,没有跟女人身相触,也没有跟女人嬉笑游戏,也没有跟女人对目相望,也没有去听女人的声音,但是,他经常追忆过去曾经跟女人相笑、说话、游玩时那样的情景,这样追忆过去跟女人的欲乐,而心生爱乐、希求,而感到满足,这种人也不能够解脱生老死,不能够脱苦。”
“第六类的沙门、婆罗门,他们也没有跟女人交接,也没有跟女人身相触,也没有跟女人嬉笑游戏,也没有跟女人对目相望,也没有去听女人的声音,也没有去追忆过去跟女人的欲乐,然而他见到在家人在享受五种欲乐的时候,在享欲的时候,他心生爱乐,这种人也不能脱离生老死,不能脱苦。”
“第七种类的沙门、婆罗门,虽然他们没有从事之前的那些行为,然而他所修的梵行,他出家修行是为了说:‘我以此戒或头陀苦行以及梵行将成为天人。’他是为了祈求在来世能够投生到天界,能够跟那些天女们一起共享天乐,这样的也是属于梵行的污染,也是梵行的毁坏、切断、斑点与杂色。”
这便是毁坏等性所摄的为利养等因而破的以及七种跟淫相应的这些行为。
如果讲到戒的净化,就是与不毁坏等性,这包括了五种:
第一种、严持一切的学处,而不毁坏、不违犯,自己持好学处、戒;
第二种、对于已经犯了的戒,通过忏悔而得到清净;
第三种、不与刚才所提到的那七种淫相应;
第四种、不生起忿、恨、覆、恼、嫉、悭、诌、诳、强情、激情、慢、过慢、骄、放逸等恶法,这种不生起这些恶法(pāpadhammā)也称为戒的不毁坏,也就是戒的净化;
第五种、由少欲知足、减损烦恼等德生起的,而且不为了利养等因而去破戒,或者因放逸而破了你的忏悔,或者不为七种淫相应以及忿恨等恶法所害者,这些都名为不毁坏、不切断、不斑点、不杂色。
因为这些戒而他能够达到没有束缚的状态,所以称为自由;而且,由于他的戒的净化而为那些智者们所称赞,所以称为智者所赞;由于不执取于爱、邪见等,所以称为不执取;也同时,由于他戒的清净而成为达到近行定或者安止定的近因。这样就以不毁坏等性而为他戒的净化。
那我们在这里就讲了戒的杂染和戒的净化,那我们休息一会,接着再讲破戒的过患以及持戒的功德。
(休息)
好,下面我们继续来讲破戒的过患以及持戒的功德。
对于破戒的过患就好象世尊在《大般涅槃经》里面讲到的:“诸比库,破戒者或恶戒者,他们的破戒有这五种过患,是哪五种呢?由于他的放逸,而他所得到的财物会消散;再者,由于他的破戒,他会恶名远扬;第三,对于破戒者,无论他去到哪里,无论是亲近一切的大众、刹帝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或沙门众,他都会感到怖畏和羞愧;第四,对于破戒的人,对于恶行破戒的人,临终的时候他会神志不清;第五,对于破戒的人,他的身坏命终之后,将会堕落到恶趣、苦道。”这是依经而显示的由于破戒的过患。
对于恶行者或者犯戒者,由于他犯了戒而不为人以及天所喜悦,不为同梵行者所教导。这里的同梵行者就是一起修行的五众,比如说:比库、比库尼、在学尼,沙马内拉、沙马内拉尼。
还有,一个已经犯戒的人,当他听到了其他的犯戒的人受到呵责的时候,他会感到痛苦,而听到其他那些持戒的人受到赞叹的时候,他的心会感到追悔。
同时,破戒的人就犹如穿着粗麻衣一样,那么丑恶。假如有人追随那些破戒人的话,追随他的意见,追随他的观点而行的话,这种人将会长夜受诸恶趣之苦。
虽然那些破戒的人也受人的供养,然而,他实际上使那些布施的人不能够得到大的善果。
他就犹如多年的粪坑,很难清净,很难洗干净,又犹如在火葬场里面烧尸体的木材,两边和中间都沾满了尸体的尸臭跟粪便一样,为所有的人所抛弃。
这样的人虽然他称为比库,但事实上他并不是比库,他就好象一头驴跟在牛群而行一样;就好象大众的敌人一样经常感到恐怖;又犹如死尸一样,并没有跟这些人在一起共住的价值。
虽然破戒的人、犯戒的人,他可能满腹经论,但是他也不会受到同梵行者所恭敬。就好象婆罗门一样,婆罗门虽然非常恭敬火,因为婆罗门非常注重火祭(homa),然而,即使这么样,婆罗门也不会去恭敬在坟墓里面的墓火。
同时,破戒的人、犯戒的人不能够证得圣位,就好象盲目的人不能够见到颜色。他在世尊的正法、律里面没有任何的希望,就好象一个旃陀罗的小孩子他对于继承王位根本是没有希望的一样。
他思维犯戒虽然是乐的,事实上是苦的,就好象在《火聚喻经》中讲到的受苦一样。也就是说,那些犯戒的人心染着于五欲,他们心染着于去享用五欲跟受人的恭敬礼拜,然而,他仅仅追忆过去的恶行都可以使他心生热恼和遭受口吐热血的剧烈的痛苦。
在《火聚喻经》里面就讲到:
有一次,世尊跟许多的比库在一条道路上行走,走到一个地方,看到路边有一堆火在那里雄雄地燃烧。于是,世尊看到了,就走到一颗树下,坐了下来,然后其它的比库也跟着坐下来。
这个时候,世尊就问:“诸比库,你们有没有看见那一堆雄雄燃烧的大火堆啊?”
那些比库回答说:“Evaṁ, bhanteti.”(是的,尊者。)
然后世尊就问:“诸比库,假如叫你们抱着那一堆雄雄燃烧的大火堆这样坐着或者躺卧,这样快乐呢,还是叫你抱着手脚柔软的刹帝利少女、婆罗门少女跟长者少女而坐或卧,你认为那一种是更加好、更加舒服呢?”
那些比库说:“尊者啊!当然是抱着刹帝利少女、婆罗门少女、长者少女那样舒服啊。因为,让我们抱着那一堆雄雄燃烧的火是多么的痛苦啊!”
那世尊说:“诸比库,我今告诉你们,一位破戒、恶法、不净、行为疑惑、腹藏所做、非沙门自称沙门、非梵行者自称梵行者、内心腐败、堕落、秉性恶劣的人,他实在是抱着那一堆雄雄燃烧的大火而坐或卧更加好。为什么呢?诸比库,因为他虽然抱着那一堆大火因此而死去,或者遭受到相当于死一样的痛苦,然而,当他在身坏命终之后,不会堕落到苦处、恶趣、恶界与地狱。然而,诸比库,如果破戒、恶法、不净、行为疑惑、腹藏所做、非沙门自称沙门、非梵行者自称梵行者、内心腐败、泄漏、秉性恶劣的人,他们抱着刹帝利少女、婆罗门少女、长者少女因此而坐或卧,他会由此而长时间地产生无利和受苦,在身坏命终之后,将会堕落到苦处、恶趣、恶界以及地狱。”
在这部经里面就显示了染着于女人的五欲而会遭到受苦的。同样的,世尊也用以下的例子来说明对于一个不持戒的、破戒、犯戒、恶法、非沙门自称沙门,非梵行者自称梵行者的人,他们所做的,所受用的一切,都会给他们带来无尽的痛苦。
接着,世尊说:
“诸比库,假如有一个强力的男子,用坚固的发绳绞缠着比库的两只腿,然后这样来磨擦,这样不断地用麻绳磨着自己的腿,这样磨,把皮磨破了,再把肉也磨破了,把筋腱也磨断了,然后一直磨到骨,最后磨到骨髓;那你认为这样快乐,还是受到那些刹帝利的大家(mahāsālāna,就是那些在家人)、婆罗门大家、长者大家的礼敬,哪一样更好呢?你是认为说,用麻绳磨你的腿更快乐,还是受到在家人的恭敬、礼敬、礼拜更加快乐呢?”
“同样的,若有强力的男子,用锐利而发亮的刀,这样捅入比库的胸膛,或者受到那些在家人的合掌,你认为哪一样更快乐呢?你是愿自己给尖刀捅进胸膛,还是愿意给那些在家人合掌向你礼敬。哪一样好呢?”
接着,世尊又说:
“诸比库,有如强力的男子,用燃烧得火红的发出红色火焰的铁板,这样包卷着比库的身体,或者去穿用那些在家人们恭敬布施的袈沙,你觉得哪一样更好呢?”
接着,世尊又说:
“诸比库,假如有强力的男子,用燃烧得发出红色火焰的铁叉,叉开他的口,然后,用也烧得已经冒着红色的火焰的铁丸倒入他的口中,然后烧掉他的嘴巴,烧掉他的舌头,烧掉他的喉咙,烧掉他的胃,烧掉他的肠,一直再从他的肛门掉下去,或者他接受那些在家人的信施,而布施的食物,哪一样好呢?”
接着,世尊又说:
“诸比库,就好象强力的男子,抓住他的头和身子,使他坐或躺卧在烧得非常炎热并且有冒着红色火焰的铁床或铁凳上,这样快乐呢,还是去受用那些在家人们信施的床椅,哪一样好呢?”
接着,世尊又说:
“诸比库,假如有强力的男子,抓住他的身体,让他头向下,脚向上,把他投进雄雄燃烧的大铁锅里面,使他在这个大油锅里面浮沉、浮沉,在那边煎炸着,这样快乐呢,还是受那些在家居士的信施所住的精舍、住所,哪一样好呢?”
在这里,世尊就用发绳、利刀、铁板、铁丸、铁床、铁凳、大铁锅来譬喻,显示那些破戒的人受用礼敬、合掌、衣服、饮食、床、椅、精舍之苦。
当世尊问这些的时候,那些比库都是回答说:“我当然是受那些在家居士的信施更快乐了。”
然后世尊用同样的方法这样说:
“假如有一位沙门、婆罗门要、一位比库,他是破戒、恶法、不敬、行迹可疑,腹藏所作,非沙门自称沙门,非梵行者自称梵行者,内心腐败、泄漏,秉性恶劣,他受用这些在家人的信施,将会使他长夜受苦,而且身坏命终之后,将会堕落到苦处、恶趣、恶界跟地狱。”
当佛陀讲完这部经之后,有六十位比库省思他们的戒非常清净,然后就证得了圣道圣果;而有六十位比库,他们犯了不同的戒,他们就还俗了;而又有六十位比库,他们由于自己是佛陀所讲的那种人,所以他们口吐鲜血。
因此,佛陀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谴责犯戒的危险,犯戒的过患。在这里,我们再讲一件佛陀时代发生的故事。
大家有没有见过龙呢?(答:没有。)我曾经看过一张龙的相片,这张相片是在老挝七十年代拍的。在越战期间,美国军队有一个军事基地在老挝,那些人在眉公河抓到一条龙。这条龙很长,可能有这边到那边那么长,当时,很多美国大兵抱着那条龙,那条龙是白色的,象一条我们现在看到的带鱼一样,但是,他有头,他的头象马的头一样,他的耳朵很大,没有角,也没有腿。当时那些美国大兵兴高采烈地抱着这条龙,这条龙是条母龙。后来听说这条龙给宰了,然后又据说,那些美国大兵,凡是抓跟吃这条龙的人现在没有一个生存的。
这是一个发生在佛陀时代的一条龙的故事。
我们知道龙是属于哪一个趣呀,是属于畜生还是天趣呢?(答:是畜生。)龙可不可以证悟圣道圣果啊?(答:不可以。)对。然而,龙有大福报。虽然龙有很多种类,有的龙是很悲惨的,但是有些龙它有大福报,它可以腾云驾雾,可以有很美丽的宫殿,有很漂亮的龙女,有五欲享受。
在佛陀的时代,有一条龙,这是一条有很大福报的龙。当时,这条龙去见佛陀,后来,佛陀就跟诸比库说这条龙过去生的故事:
这条龙在咖沙巴佛(Kassapa,迦叶佛)时代是一位比库。在咖沙巴佛时代,人的寿命是二万岁,这位比库在伽叶佛的时代出家,然后,他独自在森林里面禅修,他可以说是持戒非常清净,而且他也修习止观。然而,无论他如何修习,他都没办法证得任何的圣道圣果,那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他出家不久,有一次,他坐一条游船在恒河游玩,他随着恒河一边欣赏着恒河两岸的风光,一边玩水。他把手伸到水中的时候抓到一根水草,当时,他也没有留意,他只是这样抓住水草,然后船继续开,水草给他抓得越来越紧。因为当时他也一时游兴,所以他也没有去留意,结果,那条水草给他拨断了。一拨断,他就知道他已经犯戒了。然而,由于当时他刚出家,反正犯了一条小戒嘛,于是,他也没有去留意。
之后,当他游玩完了,回到自己的森林里,而且他是林野(arañña,阿兰若)比库,一个人一直独住。从此之后,他也一直很精进地持戒,很精进地修行止观。然而,他并没有证得任何的圣道与圣果,连禅那都没有,非常可惜。然后,当他这样一直修行了两万年,都没有任何的结果。
在临终的时候,他出现了景象,他感觉到他重新又在游恒河,然后又重新感觉到自己在抓。这个时候,他才知道他的戒不清净,由于他犯了这条巴拉基嘎,而且他一直独处,所以他没办法把他的戒通过忏悔而清净。因为这条小戒,所以一直障住他没办法向更高的禅那和道果前进。而且当时他看到的是他重新犯这条戒的景象,然后由于这个不善业,由于这个破戒的业,他投生为龙。
投生为龙之后,由于他一直都是有禅修的,所以他的福报非常好。然而,因为他在临终之前所现的象是他破了这条戒,这是属于一种不善业,因此,他堕落了不善道。然后,他的寿命非常长,一直到我们的苟答马(Gotama,乔达摩)佛陀的时代,他依然是受到了龙身。
这个是发生在我们佛陀时代的事,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应当非常谨慎地持好戒,无论是那些大至巴拉基嘎的戒,还是小至众学的戒,我们都应当持好。
比如说,我们讲到很多故事,好象那个鸡跋罗准跋(Ciragumba)里面的大帝须(Mahātissa)长老的故事,即使他饿死,假如他真的是倒在芒果树下饿死,我们都可以肯定他不会自己亲手去抓芒果来吃,是不是?这些都是那些严持戒律的故事。而对于犯戒的过患,这一个发生在佛陀时代龙的故事,我们就可以借鉴。虽然说戒律是微不足道,然而我们不能够掉以轻心,因为根据戒律来说,有六种违犯的情况:
第一种,最严重的就是无惭无愧地违犯。什么叫做无惭无愧或者称为无耻的违犯?就是假如一位比库,他出了家,而且从僧团里面得到了具足戒,他也知道这样是违犯的,然而,他并没有羞耻感而仍然去犯这条戒,仍然去违背、去破这条戒,他以这样的心明知故犯地去违背,这个称为“无耻的犯戒”。
第二种,是“愚痴的犯戒。” 愚痴的犯戒就是本来作为我们出家人、我们比库应当要学戒,因为在巴吉帝亚第七十一条就讲到说:“正在学习的比库应当学习、询问、遍问,对于戒律。”所以,由于他的无知,他不知道这个是犯戒,或者他的愚痴,他失念,他没有正念而犯戒,这个称为“愚痴的犯戒” 。
所以,我们要知道,其实对于犯戒来说,虽然有些戒非故意是不犯,但是,很多戒如果是知道的话,应当严守。我们应当看到破戒的那种危害、过患,和看到持戒的功德、利益。
接着,我们再看持戒的利益。
与上述的相反为持戒的功德。在《清净道论》里面就有一首偈颂:
净戒无垢者,彼为人信乐,
受持衣与钵,出家而有果。
净戒比库心,如暗不侵日,
自责等怖畏,无从而潜入。
(就是它不会遭到自责等等的怖畏)
比库戒成就,苦行林光耀,
犹如盛满月,高悬虚空照。
具戒之比库,身香亦可喜,
甚至诸天悦,戒香何须说?
一切诸香中,戒香最为胜,
此香熏十方,而无有障碍。
(在《法句经》里面就有一条说到:“一切诸香中,戒香最为胜。诸香不逆风,戒香逆风扬。”一切的香是顺风的,而不会逆风而上的,但是戒香呢,能够闻以十方,乃至诸天也喜悦。)
奉侍具戒者,作少而果大,
故以彼为器,供养与恭敬。(就是当我们恭敬、礼敬、供养一个持戒的人,即使我们做的是非常少,然而我们得到的果报是很大的。为什么呢?因为戒的功德。记得宋代的寿昌禅师说过,当时有人问寿昌禅师:“如果见到那些持戒的人应当如何?”“当敬侍如佛。”就是象礼敬佛陀一样对待。)
具戒于今世,不为诸漏害,
他世诸苦根,因缘亦断绝。
不论人间福,以及诸天福,
具戒者有愿,实非难得事。
诸戒成就者,彼心常追逐:
无上涅槃德,究竟寂静乐。
诸乐根本戒,此中多行相,
种种诸功德,智者应辨别。
因此,我们如果说一位善男子于世尊的正法、律中好心出家,善心出家,离了俗家而出家,首先,他应当守持的就是净戒。这正如一个军人,进到军营他就必须得守军纪,如果违犯了军纪要受到军法的处置的。而且,没有军纪、没有纪律的军人是不可能打仗的,不能打胜仗的。同样的,没有持戒的人是不可能战胜自己的烦恼的。
由于一位比库、一位禅修者,如果能够持好净戒,它可以成为证悟近行定与安止定的近因。所以我们说,由戒的清净才能够得定,因为假如一个犯戒的人,乃至到连禅那都不能证得,更何况更高的圣道圣果呢?由于他能够得定,他才能够继续地修习观慧,由于修习观慧,他才能够在世尊的正法、律当中完成沙门的义务。什么是沙门的义务呢?对,就是于此现法中能够证得圣道圣果,能够断除烦恼。(也就是北传有说到叫做六和,是四和跟礼和,礼和是什么呢?同证则灭。一共有六和:身和同住、口和无争、业和同业、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律和同居。还有礼和嘛,同证无为或同证则灭。)
所以,如果我们出家,作为出家人,大家于世尊的正法、律中都善心出家,抱着良善的目的,我们应当为了什么?为了断除烦恼,为了继承佛陀的正法,为了利益众生,因此而出家。是不是?有谁敢说:“我为了名闻利养而出家的?”所以,出家应当抱持良善的动机,正确的目的。然而出家的第一步应当怎么做?就是持好戒。
如果能够持戒清净,那么他还可以进一步修行其它的功德行,比如说,他可以修习少欲知足行。在佛陀在世的时候,也会鼓励那些想要少欲知足的比库们进一步再修习头陀行。修习头陀行一共有十三条,称为十三支,这十三支称为dhutaṅga。
哪十三支呢?(一)粪扫衣支;(二)三依支;(三)常乞食支;(四)次第乞食支;(五)一座食支;(六)一钵食支;(七),时后不食支;(八)阿兰若住支;(九)树下住支;(十)露地住支;(十一)冢间住支;(十二)随处住支;(十三)常坐不卧支。
对于这十三支头陀行应当如何受持,应当如何实际的操作,又在什么情况下算是破了,那么我们将在下一次大家一起共同来学习了。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向。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māya dhammānudhamma-paṭipattiyā Buddhaṁ pūjemi
Imāya dhammānudhamma-paṭipattiyā Dhammaṁ pūjemi
Imāya dhammānudhamma-paṭipattiyā Saṅghaṁ pūjemi
Addhāimāyapaṭipattiyājāṭi-jarā-maraṇamhāparimuccissāmi .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佛!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法!
以此法随法行,我礼敬僧!
切实依此而行,我将解脱生、老、死!
Idaṃ me puññaṃ,āsavakkhayaṃ vahaṃ hotu.
Idaṃ me puññaṃ,nibbā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ññabhāga,sabbasattānaṃ bhājemi,
Te sabbe me samaṃ,puññabhāgaṃ labhantu.
愿我些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些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一切有情,同得功德分!
Sādhu! Sādhu! Sādhu!
萨度!萨度!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