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波萨他经》开示

宝峰禅寺禅修营
2007611 
大家请合掌,让我们一起来礼敬世尊、阿拉汉、正等觉者。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3X

 

各位法师、各位同学、各位居士、大德:

晚上好!

我们今天晚上接着继续来一同学习《伍波萨他经》。

在我们上一节课一起学习了佛陀所举出的大海的八种功德之后,所举出的以尊、尊的正法、律当中第一种稀有、未曾有之法,在经文当中,佛陀就说:

「犹如大海逐渐向下,逐渐倾斜,逐渐深入,而不会忽然陡峭。」

大海一样,不会一下子就进入深海沟,大都是由沙滩,然后再到浅海,然后再到深海,然后再到深海沟,它都是这样逐渐逐渐地向下,或者说向上也是逐渐逐渐地,它不会说好像突然从大陆一直就跌下去,象个水井一样,大海不会是这样的。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法、律中次第而学、次第而作、次第行道,而不会顿然了知通达。诸比库,以于此法、律中次第而学、次第而作、次第行道,而不会顿然了知通达故,诸比库,这是于此法、律中的第一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比库们喜欢于此法、律。」

我们上一节课已经解释了什么是:

「次第而学,次第而作,次第行道,而不会顿然了知通达。」

也就是说,如果一位禅修者想要证悟的话,他必须得先圆满戒,圆满戒之后修定,修了定之后再修慧,以次第的、渐次的、圆满的戒、定、慧才会有圣道圣果的通达。

所以,如果说一位禅修者他想要断除烦恼,他必须得次第而学、次第而做、次第而行道,而不可能想或者不可能说:「我现在,今天,我要学佛,我就要在今天,或者在明天,或在几天之内就证得什么样的圣果,我要断除所有的烦恼……」这个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得要依照佛陀的教法,依照戒、定、慧的次第,渐次地修行。

即使是对于那些有能力,通过听闻佛法而证悟的那些过往的圣者们,如果我们知道他们的过去生,我们都可以了解,当下他们通过听闻佛法而证悟,并不是无因无原的,都是他们过去生积累了巴拉密的缘故,乃至到他们在过去佛的时代,已经修行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所以由于过去世的巴拉密,由于过去世的道粮、解脱的资粮、菩提的资粮,所以在今生他可以通过听闻佛法就证悟,然而我们不能够说他没有因而突然证悟了

因此,在这里佛陀就会这样说,于此法、律中,也就是在佛陀的教法当中,必须次第而学,依照次第慢慢地修行、积累,才会有圣道圣果的通达,才能够证得圣位

 

接着,世尊又说了于此法、律中的第二个特点:

诸比库,又犹如大海之定法是不会超越海岸。正是如此,诸比库,凡由我为诸弟子所制定的学处,我的弟子们即使有生命之因也不违越。诸比库,以凡由我为诸弟子所制定的学处,我的弟子们即使有生命之因也不违越故,诸比库,这是于此法、律中的第二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比库们喜欢于此法、律。」

大海始终都有一定的范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海岸线。大海跟大陆之间始终有一条海岸线,这个就是大海的范围。假如大海违越了这个范围,那么会造成很大的灾难,我们大家应当还记得20041226号那场发生在印度洋的大海啸,那个就是只要大海稍微违越了自己的海岸线,可能大概也是23公里吧,但是已经造成几十万人的伤亡。所以,大海有一定的线度。

同样的,尊所制定的戒律,是尊的弟子们所遵守的行为的规范,语言的规范,对于弟子来说,只要尊所制定的,世界主制定的,他就不会去违越。

在这里,巴利的意思就是:

yaṃ mayā sāvakānaṃ sikkhāpadaṃ paññattaṃ taṃ mama sāvakā jīvitahetupi nātikkamanti.

这里所提到的sāvaka,是弟子的意思。在注解里面解释的就是这里所说的弟子:他们听闻了佛陀的说法,听闻佛陀所说的法,他们不但完成了自己的义务,而且也依照所听闻的法而行道,而证得了道与果这样的人称为弟子。因此古代把sāvaka翻译成声闻,这里的声是指佛陀所说的法、佛陀的言教,通过听闻佛陀的言教而修行证道的这些圣者称为声闻。当然,sāvaka在巴利语里面的使用非常普遍,比如说提到有一些外道的弟子、外道的追随者,也是用sāvaka;说到佛陀的弟子,比如说那些比库们,他们都是sāvaka,是弟子、佛陀的弟子。

在圣典里面sāvaka有两种意思:

一种是专门指那些圣者的,唯有证得了圣道圣果才有资格称为sāvaka,称为弟子。比如说,我们提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里的僧,就是sāvakasaṅgho,就是指尊的弟子僧团,这里的僧团主要是指圣者的僧团。而在《律藏》里面也提到了,曾经有一位比库,他病得很重,结果其它的那些同修、比库就看望他,然后就问他说:「现在你能不能够忍,你是不是已经没有恐惧了?」当时他就回答:「我能够忍,我不怕。」当他回答之后,就生起了追悔,他说:「我不是尊的弟子,我居然敢这样说。」意思是说我不是尊的sāvaka,我居然说我自己没有恐惧,不会害怕,那个时候他就心跳不安,后来就去问佛陀,佛陀就说:「没有心(不是故意的),不犯。」也就是说他不犯打妄语。这个是在巴拉基嘎(pārājika古译波罗夷)第四条里面的例子。在这里所说到的弟子,他明明就是位于尊的坐下出家而且受具足戒的比库,那个时候他还想,我不是尊的弟子,所以在这里的弟子的意思是指圣者,已经断除了烦恼的弟子。

然而,我们也可以把一切依循着佛陀的教导、依循着佛陀的言教、依循佛陀所教导的法、制定的律而行道的这些人都可以称弟子,这样的弟子就包括出家众、在家众,也就是佛教里面的七众弟子,这是从广义上来说的弟子。

然而在经文这里所说的弟子,是指圣弟子,就是第一种意思的弟子,就是ariya sāvakā,圣弟子的意思。

接着说sikkhāpadaṃ paññattaṃpaññattaṃ就是已经制定的,sikkhāpadaṃ就是学处,sikkhā是训练,padaṃ是足、处、处所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学处,对于在家人有在家人的学处,对于出家人有出家人的学处。对于在家人来说如果一位居士,无论是男居士或者女居士,只要他证得了初果,他是绝对不会违犯五戒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证得初果的人才能够称为圣戒成就,这里的圣戒对于在家人来说是指五戒。

而后面讲到jīvitahetujīvita是生命,hetu是因缘,在这里就是危害到生命,也就是即使有命难。

nātikkamanti是不会,ātikkamanti是超越、超过、违越、违犯。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为弟子们所制定的那些学处,那些圣弟子们即使是遇到了生命的危难,会危害到生命,即使会失去生命,他们也不会违犯我所制定的那些戒律。」是这样的意思。

在《清净道论》里面也有一个颂:「如鸡鸟护卵,牦牛爱尾,如人爱子,保护他的独眼。非常的谨慎与尊重,护戒也是这样的。」就好像鸡鸡鸟保护自己的蛋,好像牦牛保护自己的尾巴,好像母亲爱护自己的独子,好像人保护自己的眼睛。同样的对于尊所制定的这些戒律,弟子们是不会违越的

《清净道论》又举了两个例子,其中有一个例子是在喜玛拉雅山边有一个叫摩诃跋多 (Mahāvattani)的地方,有位长老给强盗抓住了,然后用黑藤把他绑住,把他按倒在地上,结果他就在地上躺了七天。在这七天当中他自己修观(vipassanā),结果七天之后,就在那个地方死去了,然而他死之前证得了阿那嘎弥anāgāmi),就是三果阿那含,然后投生到天界。

这是对出家众的,我们大家学过戒律都知道,对于比库戒的巴吉帝亚 (pācittiya古译波逸提)第十条: 「若比库坏或令坏生物村者,波逸提。」

生物村巴利语就叫bhūtagāma,有的北传经典翻译成鬼神村,坏鬼神村。其实巴利语里面bhūta是指草、木等等;村(gāma)是聚,是指草木丛,或者说乃至到一切的树干、树根、树叶,草等等,只要在地上可以看到,那些草的根等等这些,如果是坏或者叫别人坏,那么他就犯了一条戒,这条戒叫巴吉帝 (pācittiya)pācittiya的意思就是心的堕落。

所以,我们知道这条戒律是尊所制定的,那么这位长老,当他给黑藤绑住的时候,如果一旦他要挣开的话,可能黑藤就会给拔出来,结果他为了不破自己的戒,他给黑藤困住,在那里七天之后饿死了,但是在七天当中他持续地修vipassanā,结果在临终前证得了三果。

还有另外一个故事是在兰卡岛,现在的斯里兰卡,古代叫做铜洲(Tambapanni-dipa),那里有一位长老也是给强盗抓住了,然后就用蔓藤(蔓草)把他牢牢地捆住,然后倒在地上,那他在地上,这个时候突然发生了山火,那些山火烧过来,在蔓藤还没有断、还没有给烧断的时候,他就赶忙修观(vipassanā),最后他就被火烧死了,他在被火烧的时候仍然修观,最后就证得了等首阿罗汉(samasīsī),也就是他被烧死的同时也证得了阿罗汉果。

后来,有一位《长部》的诵者,就是能够背诵《长部》的无畏长老(Abhaya-thera)跟他的很多弟子来到这里看见了,然后把他烧焦的尸体收拾起来,再火化,最后建塔供养。这也是一个乃至到失去自己的生命都护持自己戒律的,不违犯尊所制定的学处的例子。

对于在家人也有这样的例子,这个是发生在佛陀在世的时候的一件事情,我们应该都知道吧?在佛陀晚年,自己的祖国释迦国(Sakyan),被维毒哒跋(Viḍūḍabha,古译琉璃)灭掉了。

Viḍūḍabha得到了高沙国(Kosala古译乔萨罗)王位之后,他就发誓一定要灭掉释迦国。之前的因缘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是不是?因为Viḍūḍabha还很小的时候去到自己母亲的家,结果受到了释迦族的侮辱,所以当时他就发誓:我长大夺得王位之后,我一定要用血来洗你们的这片土地。当他登上王位之后他就发兵攻打释迦国。

当他攻进释迦国的时候,因为释迦国当时有很多人已经是圣者,乃至那位国王,叫做Mahānāma(摩长老),也是一位圣者,他当时下令不能够反抗,虽然当时释迦族在古印度那个地方箭术是非常高明的,很多其它国家的王子、刹帝利都到释迦国向释迦族学习箭术(射箭的箭术)。然而这个时候,因为释迦族人采取了不抵抗,所以当时高沙国的军队长驱直入,结果把全部释迦族抓住,当时那些士兵把刀放在他们的脖子说:「你是不是释迦族?」因为很多是释迦族的圣者,所以他们都说自己是释迦族人,结果是释迦族人就刀起头落。然后,维毒哒跋把这些被杀掉的释迦族人的尸体拖到释迦城 (Kapilavatthu迦毗罗卫)外面那条河,就叫Rāpti(罗泊提)河那里,用他们头颅的血去洗那些士兵的盾牌。所以通过这次洗劫,释迦族几乎绝种。

那这里也是一个例子,虽然当时释迦族有很多是在家人,但是他们很多是初果圣者、二果圣者,所以即使会给杀掉,他们也不会说谎,说我不是释迦族人。因为当时释迦族跟高国,他们的交往应该是很频繁的,所以那些高沙国的士兵要杀人时就问「你是不是释迦族人?」如果是,他就杀掉。这也是在家人即使是有生命的因缘也不破戒的一个例子。

当然,如果一位禅修者真的是证得了圣果,那自然而然他就不会有为了任何原因而犯戒的这样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离(virati),是圣果的三种心所。他不会从事于邪命、也不会从事于邪语跟邪业,也就是说,对于在家的圣者来说,五戒是他们的行为规范。他们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故意去犯这些戒,而对于出家众来说,对于比库来说,尊所制定的所有的二百二十七条巴帝摩卡(pātimokkha)以及那些在堪塔khandhaka,古译度),在《大品》、《小品》里面所规定的那些义务,他都会非常谨慎地护持,而不会故意去犯。当然了,无意地犯,即使是阿拉汉也是会,乃至到桑喀地些沙(saṅghādisesa古译僧残),阿拉汉也会犯僧残,比如说媒嫁戒一样,但是他不会故意去犯。又比如说非时食,可能那个时候他以为还没有过午,他仍然吞食,然而,只要他知道的话,肯定不会违犯,因为这是圣者的素质、他的特点,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说:

诸比库,凡是由我为诸弟子所制定的学处,我的弟子们即使是有危害生命之因也不会违越。」

那在这里,我想再讲一下什么叫做上座部(Theravāda),顺便提一下。佛陀在《长部·大般涅槃经》中,曾经在王舍城教导过:

若诸比库遵行七法,能够使僧团兴盛而不会衰败。」

这七法当中的第三条是:

Yāvakīvañca bhikkhave, bhikkhū apaññattaṃ na paññapessanti, paññattaṃ na samucchindissanti, yathāpaññattesu sikkhāpadesu samādāya vattissanti, vuddiyeva, bhikkhave, bhikkhūnaṃ pāṭikaṅkhā, no parihāni.”

诸比库,比库众对所有尚未制定者将不再制定,已经制定者将不废除,只继续受持所制定的学处。诸比库,如此即可期待比库众增长而不衰退。」

这个是佛陀在《大般涅槃经》中说到的,那在《增支部》中也有提到,而且在《律藏》里面也有提到,就是佛陀强调说:

「对我为你们所制定的那些学处、那些戒律,你们不应当把它废除,我还没有制定的你们不应当坚持,应当依照我所制定的而去遵循。」

然后到了佛陀入灭之前,佛陀曾经叮嘱阿难达尊者说:

「有一些anoudaka sikkhāpadaṃ,(就是那些极之微细又微细的,udaka是很微细的,anoudaka更加微细的那些学处。)如果僧团同意的话,那可以把它去除掉。」

所以这里就有几点:

第一就是那些戒律非常微细,微细又微细。

第二是僧团愿意的话。

第三是由僧团去除

因为当时阿难达尊者处于极度的忧伤,所以他没有及时地问佛陀到底什么是微细而又极微细的那些戒、那些学处呢。结果在第一次圣典集结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提出来了,那个时候,参加的会众都有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说,除了四种巴拉基嘎(pārājika古译波罗夷)之外其它那些都是;另外一些人认为除了四种巴拉基嘎和十三种桑喀地些沙(saṅghādisesa古译僧伽婆尸沙、僧残)之外其它的都是。

因为大家的意见不同,所以当时马哈沙巴(Mahākassapa)尊者,就是摩诃迦叶尊者,他就把佛陀所说的这一句话又重新在会众当中提出来,他提出的原因就是现在我们的戒律由佛陀所制定的,而且很多在家人已经知道,我们的戒律、我们的学处是跟在家人有关的,如果我们现在佛陀刚刚入般涅槃就把它废除的话,那么很多在家人和那些外道就会说:

「哦,你们沙门乔达摩的法,好象烟雾一样,他去世之后,你们这些弟子就把它们废除掉、把它们改掉了。」

于是他就用磨的方式,就是说「凡是未制定的将不再制定,已经制定的不再删除,只是按照尊已经制定的而去遵循。」当时强调这样就用磨的方式三次,没有一个人发出异议,这个决定就定下来,然后就给所有的僧团通过了,那么也就是说凡是佛陀所制定的那些就这样定了,不要再改了,不要再增、或插进一些。

结果这种规定就一直维持了100年,后来到了佛灭100之后,在韦沙离城Vesālī,古译舍离),那里就有一些比库,在布日、斋戒日,他们就托钵,在钵里放些清水,然后就在路边、城门那里向在家人乞求衣资,乞求生活用品,其实就是钱,然后他们就把那些得到的钱在团里面分。有一位叫亚沙·甘达补达(Yasa kākaṇḍakaputta 耶舍陀迦)的长老去到就说:「这个是不如法的,这个是违背尊教导的。结果,当时那些当地的僧团叫做瓦基子(Vajjiputtaka 古音译为跋子,即犊子),就要把这位长老,先要让他做下理解,然后还要向在家人道歉。那他就去到在家人的面前,就诵出了佛陀当时所说的那些经典,比如说《乌波罗至多经》如何不能够接受金钱。结果当地的僧团很生气,就把他赶走。当时这位亚沙·长老已经是阿拉汉了,他没有被赶走,当时他就非常公正,去到那里找到很多大长老,很多精通三藏的阿拉汉,然后一起在Vesālī举行了第二次结集。

第二次结集也是通过磨的方式,一问一答的方式,否定了当时Vajjiputtaka里面提出的十条称为非法、非律的,就是「十事」非法。结果因为这样,所以那些跋族的比库们,他们就不服,然后他们自己又另外纠结了一万位比库,另外再诵经典,《律藏》和《经藏》他们自己再重诵。结果,僧团就慢慢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部派:

仍然遵循着凡是尊所制定的不再废除,凡是世尊未制定的不再增加,只是依照尊所制定的而遵循的这一派就称为「上座部」(Theravāda),因为都是以长老、上座为主,其实这里所说的Theravāda是以马哈沙巴为主,因为他是第一次结集的领导人,然后这种精神一直都给维持下来。

「大众部」呢,说好听一点就是说他们富有改革精神,结果就把尊的正法、律开始慢慢地按照时间、地点去改变一些事宜。

所以这样的话,两种分法慢慢就形成了。他们大家不在一起共住,不在一起诵戒,不在一起作磨,这样一直就延续下去,就成有所谓的Theravāda Mahā samghika,就是「上座部」和「大众部」,所以上座部的来源就是这样。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对现在我们来说,只要我们是上座部的比库,我们就必须得遵守这样的一点: 「凡是佛陀所说的法我们不会去废除,凡是不是佛陀所说的法我们不会去增添,我们只是依照佛陀所说的法而遵循。」

这个就是我们作为上座部的比库来说,我们应当遵循的最根本的原则。对于戒律也是,凡是尊所制定的,我们都要遵守,我们不会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虽然说现在有一些戒律可能因为时间的关系或者实际情况而没办法,就是不用遵守,但是不是说不遵守。比如说,现在上座部的佛教里面已经没有比库尼僧团了,所以那些教戒、那些东西我们都没有了,是不是?假如有的话我们依然还要履行这样的义务的,正是因为没有,所以现在就没有履行,但是并不是说我们不遵守,而是说没有这样的机会。

因此在这里就顺便想提出,有一个在家人在帕奥禅林,他们在那边讨论,其中一个人说:

「哎呀,现在的戒律很多已经很难守了,因为有的是根本不可能了。」

他们两位在讨论这句话的时候是在帕奥禅林,另一位在家人立刻就反应说:

「那我现在想问你,在帕奥禅林哪一条戒是不能守的?」

这样一问,那位说现在很难守的居士立刻哑口无言。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当然我们不敢说整个上座部佛教国家,但是在帕奥禅林,真的,凡是尊所制定的戒律我们仍然是遵守的,凡是尊所禁止的我们依然不去做。那当然这个是题外话了。

 

我们接着再看第三个特点:

诸比库,又犹如大海不与死尸共住,若于大海有死尸,则迅速运其至岸边、冲上陆地。正是如此,诸比库,若有人破戒、恶法、不净、形迹可疑并覆藏所作,非沙门却自称沙门,非行者却自称行者,内里腐败、漏泄,秉性恶劣。僧团不与他共住,迅速集会而举其罪;即使他仍坐在僧团中间,其时他也已远离僧团,而僧团也〔已远离〕他。诸比库,以若有人破戒、恶法、不净、形迹可疑并覆藏所作,非沙门却自称沙门,非行者却自称行者,内里腐败、漏泄,秉性恶劣;僧团不与他共住,迅速集会而举其罪;即使他仍坐在僧团中间,其时他也已远离僧团,而僧团也〔已远离〕他故,诸比库,这是于此法、律中的第三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比库们喜欢于此法、律。」

这里所提到的「举罪」。就是当一位比库犯了戒,然而他却不认罪,他不认错,不肯忏悔,这个时候僧团就集会,指出他的缺点,要他承认,如果他仍然不承认,就举行举罪(Kammavāda),而这里所说到的举罪,就是假如有一位比库,他已经破了戒,犯了四种巴拉基嘎(pārājika)的其中一种,这个时候僧团就检举他,要赶他出僧团。当然,我目前在缅甸,到了现在,我还没有遇到说有人因为犯巴拉基嘎而逐出僧团的事情,但是我听说有一位比库他是犯了巴拉基嘎。比如说,他是犯大妄语。在帕奥禅林有很多人已经有禅那有观智,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就变成说缅甸的那些尊者、比库,他们见面时很喜欢问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非常危险的,他们会问:「你有没有禅相啊?你有没有禅那啊?」在他们中间这好像是家常便饭,他们见面就问,最常见的就是说:

亚太高了?」就是禅修好吗?

如果你说:「高了高了」

哩迷亚嗲拉?」就是有没有禅相啊

如果你回答说:「要呢。」

那就是说:「三戒啦?」就是说有没有禅那?

曾经有一位比库他就中了招,因为他自己还没有禅那,但是因为这样问的话,他就说:「有。」当他回答之后他就知道自己已经可能死定了,结果就去问帕奥禅师,帕奥禅师在调查之后就说他已经破了戒了,所以很不幸,他就自动还俗离开僧团。

而还有另外一些事情,虽然说没有达到pārājika的程度,但是也是。比如说在2003年的雨安居,一般上来说雨安居那些比库是不会随便离开安居的那个区域的,那个时候在德勒,当时好像有五十位读经教的比库,到了帕奥禅林安居,他们也想在帕奥禅林进行禅修,结果呢他们把以前他们在学校的习气也带到帕奥禅林,他们仍然笑着入村里面去逛街,他们在自己的房里面偷偷地抽烟,这件事情已经给很多人知道了。然后有一次诵戒,然后有几个没有来,当时点名,有五位没有参加,当一诵完戒之后,那些大长老就立刻下令,叫他们第二天就走。然而你看他们那些性格多么卑劣啊,他们说:

「好啊,你赶我们走,我们来你们这里之前我把钱舍掉了,你们把钱还给我。」

因为,在帕奥禅林,如果哪位比库要到帕奥禅林那边共住,必须得把那些钱和所有用钱买来的东西全部先舍掉,因为这些都是suo的,所以他们那些人就认为说你想哄我,居然让那些大长老把钱还给我就走,要不然我没钱怎么走。所以就是说,当僧团里面,有一些腐败的份子,的确影响到僧团的形象,影响到其它人的安住的话,那么僧团就必须把他们赶出去。

 

接着我们再看第四条:

诸比库,又犹如所有的大河,诸如:恒河、亚木那河、阿吉拉瓦帝河、萨拉河、马希河,当它们到达大海之后,皆舍弃先前的名字,唯称为『大海』。正是如此,诸比库,有此等四种种姓: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当他们于如来所说的法、律中从俗家而出家,出家之后皆舍弃先前的名字、族姓,唯称为『沙门世迦子』。诸比库,以有此等四种种姓: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当他们于如来所说的法、律中从俗家而出家,出家之后皆舍弃先前的名字、族姓,唯称为『沙门世迦子』故,诸比库,这是于此法、律中的第四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比库们喜欢于此法、律。」

这条大家都非常清楚了,因为我们中国有百家姓,赵、钱、孙、李、姓张、姓王等等很多姓,然而只要出家,我们只有一个姓,姓释。在这里佛陀提到了samaṇā sakyaputtiyāsamaṇā古代翻译为沙门,也就是出家人的意思,不仅仅是我们佛教当中的出家人才叫做samaṇā,一切的出家人都称为samaṇā,包括我们现在可以称那些道士也是叫做samaṇā,天主教的神父,只要他们是独身的,我们也仍然可以称他们为samaṇā,所以「沙门」是指出家众,但是在这里特别加了sakyaputtiyā,就是释迦,因为佛陀是释迦族人,puttiyā是指儿子,所以只要我们在世尊的法、律当中出家,在佛陀的教法当中出家,我们都是佛陀的儿子,对于那些尼众大姐们,都是佛陀的儿女,也就是我们都是佛陀的儿女们。正是因为如此,我们都应当兄弟姐妹一样,不应当互相制造矛盾,制造是非,不应当大家互相过不去,而就兄弟一样,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真的是我们佛陀的儿女。

 

第五点:

诸比库,又犹如无论世间之众流注入大海,以及空中降雨,大海也不会因此而觉得不足或充满。正是如此,诸比库,即使众多比库于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涅槃界也不会因此而觉得不足或充满。诸比库,以即使众多比库于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涅槃界也不会因此而觉得不足或充满故,诸比库,这是于此法、律中的第五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比库们喜欢于此法、律。」

这里讲到的「即使众多的比库于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涅槃界也不会因此而觉得不足或充满」,在《义注》里面说:「即使在没有佛陀出世的阿僧祇劫中没有一个有情能够般涅槃,其时也不能说『涅槃界虚空』;即使有佛的时期一个接一个地到来,乃至有阿僧祇的有情证得不死(即涅槃),其时也不能说『涅槃界已充满』。」

比如说假如我们宝峰寺,如果举行了传戒法会,那么,各方的戒者都云集宝峰,那个时候可能房会有一点紧张,或者说如果打水陆等等这个时候可能房会住满了人。假如在平时,可能有很多空的房,这个是世间法,然而对于涅槃来说,不能够说很多人入了般涅槃,那个时候我们说:

「喂,你不用般涅槃了,现在那里已经满了,没位置了。」不能这样说,是不是?

或者说,如果说,在无佛的时期很久很久,但是我们不能说:「涅槃界现在空空荡荡,很多位置,要去赶快去。」都不能够这样说。

大海一样,世间的种种大河大江流入大海,大海不会因此而充满,即使大地干旱,久久没有降雨,大海也不会因此而干枯,涅槃界就是这么样。

在这里,我们又要说到佛陀教法的殊胜以及佛陀出世的艰难,在巴利语的《长部》第十四经跟北传的《长阿含经》的第一部经叫做《大本经》是一样的。里面讲到有一次我们的佛陀生起了这样一个念头,他说在漫长的轮回当中,我投生到很多的界,就是不同的生存界,根据上座部佛教,一共有三十一种生存界,比如说地狱啊、恶鬼啊、畜生啊、阿修罗啊、人啊、四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众天、辅天、大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等等这些一共有三十一种界,当时佛陀思维:在漫长的轮回当中,就是在他行菩萨道,乃至到还没有成为菩萨之前,他一直都是轮回在这些界当中,但是有五个界他未曾去到的,哪五界呢?就是五种净居天,因为五种净居天只有三果圣者才会投生到那里的,二果圣者、初果圣者和凡夫是不可能投生到那里的。因此当时的佛陀就想:在轮回当中任何一个界他都投生过,只是那个界他没有投生过。于是他就决定想去去那个地方,想去净居天

净居天有五种: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这五种天是菩萨在积累巴拉密,修种种巴拉密的时候,未投生到的,在三十一界当中只有这五种没有去到过,于是他想去那里看看。在净居天有很多过去佛的弟子,因为他们的寿命很长,即使是无烦天,最低的一种天,他们的寿命都有五百大劫,然后,无热天是一千大劫,他们的寿命都是非常长的。那里有很多过去佛的弟子,而在五种净居天当中,现在只有两种天人:

第一种是三果阿那嘎弥anāgāmi)。

第二种是四果阿拉汉(arahant)。

在这里的阿拉汉是投生到那里才证得的,而不是说证得了阿拉汉才投生到那里,去到那边之后才证得的,所以净居天只有这两种天人,没有任何的凡夫、初果圣者和二果圣者。那当时,佛陀去到之后就见到了很多过去佛的那些弟子,他们见到了佛陀来,然后就跟佛陀打招呼,然后说到了一些过去佛的那些事情,之后呢佛陀就再描述出过去诸佛的那些出现的时间,那时佛陀是这样说道:

诸比库,距今九十一以前,维巴西尊、阿拉汉、正等觉者出现于诸比库,距今三十一以前,西奇尊、阿拉汉、正等觉者出现于诸比库,又于彼三十一劫中,韦沙菩尊、阿拉汉、正等觉者出现于诸比库,于此贤劫中,咖古三塔尊、阿拉汉、正等觉者出现于诸比库,于此贤劫中,勾那嘎马那尊、阿拉汉、正等觉者出现于诸比库,于此贤劫中,咖沙巴世尊、阿拉汉、正等觉者出现于诸比库,于此贤劫中,今我阿拉汉、正等觉者出现于。」

我们都知道,过去七佛,就是维巴西(Vipassī婆尸)佛、西奇(Sikhi,尸弃)佛、韦沙菩(Vessabhu舍婆)佛,这些都是属于过去世的、过去劫的三尊佛;然后在这一个贤劫(bhadda-kappa)当中,已经出世的有古三塔(Kakusandha楼秦)佛,勾那嘎马那(Konāgamana拘那含牟尼)佛,沙巴(Kassapa叶)佛,跟现在的答马(Gotama,乔答摩)佛陀,一共有七尊佛。其中维巴西佛是距今九十一大劫,九十一大劫之前,维巴西佛,然后九十一大劫之后一共有六十大劫的时间没有佛陀出世,接着就是西奇佛,在那一个大劫当中,有两位佛陀出世,第一位是西奇佛,第二位是韦沙菩佛。

当韦沙菩佛已经入了般涅槃之后,一共又经过了三十大劫,到了三十一大劫,然后到了这个贤劫,根据上座部佛教的说法,一共有五位佛陀于此贤劫中会出世:

第一尊是古三塔;

第二尊是勾那嘎马那;

第三尊是沙巴;

第四尊是答马;

第五尊是美德亚(Metteyya,弥勒佛)。

然后在弥勒佛之后将会有非常非常漫长的时间又没有佛陀出世,在没有佛陀出世的这些里面,称为「空劫」,或者有时候称为「中间劫」(antarakappa)。在没有佛陀出世的时候,众生只是追随着无明,追随着贪爱,在那边他们很多人想要解脱,然而他们找不到正确的方法,有的就追随着外道、有的皈依天、有的皈依天、有的皈依山河大地、皈依龙乃至皈依动物等等,唯有佛陀出世、佛陀说法才有正法之光照耀着世间。

那距今九十一大劫,一个大劫到底有多长的时间呢?在经典里面有很多的例子,在这里我们就以我们这里来打个比喻,这个是相对于经典的例子:

假如现在我们这一栋礼堂,或者整栋教学楼,包括教学楼,全部都放满了芝麻,假如有一个仙人,他每一百年从我们这间礼堂里面拿走一粒芝麻,一百年拿走一粒芝麻,当这整个礼堂所堆满的满满芝麻全部拿走的时候,一个大劫的时间还没有结束。那我们现在再想想,佛陀到现在2500年,假如真的是有这样一个仙人,一百年拿走一粒芝麻的话,现在拿了多少颗?25颗,我们的一个手指甲都可以放得下。

在《相应部》里面,在《杂阿含经》里面也有这样的例子。

又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有一座长1由旬(16公里)的岩石山,长、宽跟高都是1由旬(16公里)的这样一座很坚硬的岩石山,假如有一个仙人,他每一百年就来到这座山里,然后就用一块轻轻的纱(纱布、绸)在这座山上擦一下,然后就飞走,每一百年来擦一下就飞走,等这座山给磨平的时候,一个大劫的时间还没有结束,这个也是经典里面的例子。

虽然后来的论师他会解释说,一个大劫分为成、住、坏、空,然后每一个大劫又有二十个中间劫,每一个中间劫又有增、减这些,但是在三藏,在经典里面的例子就是这些例子,证明说大劫是非常非常漫长的时间,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轮回是多么的黑暗、多么的漫长、多么的痛苦,因此我们不得不要感叹说:

「诸佛出世难!听闻正法难!」

我们现在可以将心比心,那些世间人,当他们面临着逼债啊、生活啊或者工作啊等等的压力或者给追捕啊;或者给那些冤家要追他,那个时候他无处躲藏,那样的身心的迫;或者说当那些动物投到了蜘蛛网那边,然后蜘蛛在那里扬扬得意笑着吸他的体液的时候,你说假如我们是那些动物,那多么的痛苦啊!还有那些动物一到晚上的时候随时会给那些其它的动物吃掉;如果说在野外我们会遇到些狼啊;在草地上会有蛇啊。这些那样的恐惧,在轮回当中,这些我们都经历过的,而且经历过无数次,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佛陀有一次问那些比库们:

诸比库,我想问你们,在漫长的轮回当中,是四大海洋的水多,还是你们流的泪多?」

那些比库说:「流的泪多」

佛陀说:「确实如此」

因为在漫长的轮回当中我们经历了与自己的父母、与自己的儿女、与自己的爱人的离别,所流的泪;那些经过了痛苦所流的泪;因为受到委屈、冤枉所流的泪,真的已经是不计其数了,甚至比四大海洋的水更多。为什么呢?因为四大海洋的水有尽,但是我们的轮回是无尽的,过去生的轮回,没有一个尽头,轮回是非常漫长的,而且佛陀也不是经常出世的。从维巴西佛到西奇佛六十个大劫的时间,虽然在三十一个大劫之前有两位佛陀出世,但是之后,又有三十一大劫没有佛陀出世。

我们现在是一个非常庆幸的时期,在这个贤劫有五位佛陀出世。然而当美德亚佛入般涅槃之后,又陷入了漫长的空劫,那个时候的人即使想要听闻佛法,都不可能,甚至听闻一个「佛」字都不可能,我们这个时候就很不能理解当时Sudatta(给孤独长者),他到了王舍城,听到他的朋友说到佛陀,第一次听到佛陀的时候,那种兴奋的劲:

「佛陀!什么?你说是佛陀吗?」

那种兴奋的劲,因为他说:

「就是连『佛陀』这个字都很难听到的!竟然他现在发现佛陀已经出世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应当看到轮回的危险,看到轮回的痛苦,我们更应当珍惜现在还有佛陀正法住的时期,我们还能够有佛、法、僧住的时期,我们都应当好好地把握这个非常难得的机会,非常难得的时期,好好地依照佛陀的教导,能够精进地禅修

 

接着我们看第六点:

诸比库,又犹如大海唯有一味,即咸味。正是如此,诸比库,此法、律唯有一味,即解脱味。诸比库,以此法、律唯有一味,即解脱味故,诸比库,这是于此法、律中的第六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比库们喜欢于此法、律。」

巴利语是:

Seyyathāpi, bhikkhave, mahāsamuddo ekaraso loṇaraso; evamevaṃ kho, bhikkhave, ayaṃ dhammavinayo ekaraso, vimuttiraso.”

尊所教导的法唯有一味,即解脱味(vimuttiraso)即解脱烦恼之味,一切于教法中得成就者,必定只是心无执取而诸漏中解脱。因此我们可以说佛陀教法的特点,在我们经常礼颂佛陀,礼颂正法,礼颂当中,我们在礼敬法、思念法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提到法有六种特点,也就是我们经常颂的: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sandiṭṭhiko, akāliko, ehipassiko, opanayiko, paccattaṃ veditabbo viññūhī'ti.”

1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法乃尊所善说)。

2sandiṭṭhiko(是自见的)。

3akāliko(无时的)。

4ehipassiko(来见的)。

5opanayiko(导向〔涅槃〕的)。

6paccattaṃ veditabbo viññūhī(智者们应亲自证知的)。

第一种,svākkhātosv就是善的,非常善妙的、善巧的ākkhāto已经说了,bhagavatā尊,dhammo就是法,也就是法乃是尊所善说的。这里的善说,「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ādikalyānā majjhekalyāṇā pariyosānakalyāṇā, sātthaṃ sabyañjanaṃ, kevalaparipuṇṇaṃ parisuddhaṃ brahmacariyaṃ pakāseti.):尊所说的法是初善的、中善的、后善的,是具足了义,具足了文,能够导向完全圆满、清净的行。也就是佛陀的教法,从开始到结尾都是完善的,而且具足了义也具足了文,不仅仅含有义,而且文句也是非常优美的,他导向了完全的圆满、清净的行。

在这里所指的如来所善说的法包括了十种:

第一种是索答巴帝道(Sotāpatti-magga,须陀洹道);

第二种是索答般那果Sotāpanna-phala,须陀洹果);

第三种是萨咖达嘎弥道(Sakadāgāmi-magga,斯含道);

第四种是萨咖达嘎弥果(Sakadāgāmi-phala,斯含果);

第五种是阿那嘎弥道(Anāgāmi-magga阿那含道);

第六种是阿那嘎弥果(Anāgāmi-phala阿那含果);

第七种是阿拉汉道(Arahatta-magga,阿罗汉道);

第八种是阿拉汉果(Arahatta-phala,阿罗汉果);

第九种是涅槃(nibbāna);

也就是四种圣道、四种圣果以及涅槃这九种称为出世间法(lokuttaradhamma)。

第十种是dhammo,是尊所说的言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三藏》,记录佛陀的教授以及教的这些法义、义理。

所以这里尊所说的法一共包括了十种:四道、四果、涅槃以及《三藏》。

第二种sandiṭṭhikosan是自己,diṭṭhi是见,必须得自己去证悟。当我们禅修,我们就能够体会到佛陀所教导的法,而且佛陀所教导的法必须得自己去证悟的,不是拿来讨论的,不是拿来钻研,不是拿来思维的,而是去亲证、亲见的,所以这个才叫做sandiṭṭhiko,这里的sandiṭṭhiko是指出世间法。

第三种是akāliko a是没有、无,kāla是时间,akāla是没有时间的,在这里也是指出世间法,因为圣道之后即刻生起的是圣果,圣道跟圣果之间不用相隔很久,他们是无间的,没有间断、没有间隔的。我们平常所说到的,当我们造了很多业要等很久很久才可能有果报产生,但是出世间的善业一下子果报就来,乃至一个刹那之间就来到了。所以我们学了《阿毗达摩》就知道,出世间的善心是道心,出世间的果心就是圣果,接着而来的、没有时间、没有差距、没有距离的,所以这个称为akāliko

第四种是ehipassikoehi是来看,passiko是看,也就是说欢迎大家来看,欢迎大家来证悟的。佛陀所教导的法是公开的、没有隐秘的,因为如果说有隐秘的话,那么他就不能够称为ehipassiko,欢迎来看吧,欢迎你来证明吧,你来验证吧。假如说,一个人的手里面没有东西,他就不敢说:「欢迎你来看啊。」因为假如真的他来看的话,什么东西也没有。又比如说假如一个人的手里面拿着很臭的粪便,他也不敢说:「啊,你来看吧!」他也不敢公开地向你说「你们来看吧!」,然而如果一个人拿到了非常宝贵和美丽的珍珠、珠宝的话,他可以说:「你们来看吧!」佛陀的教法正是如此,欢迎大家来修行,欢迎大家来体证。所以就是ehipassiko

第五个特点opanayikoopanayiko是导向,这里的导向是导向究竟的灭苦、导向苦的完全灭尽、导向证悟涅槃、导向烦恼的灭尽,所以佛陀的教法是导向灭苦。

第六个特点是paccattaṃ veditabbo viññūhīpaccattaṃ是各自、亲自,veditabbo应当去体验、可以体验的,viññūhī是透过、通过诸智者,通过智者们,也就是智者们应当各自去体验、去体证,也就是说我们的证悟必须得自己努力,不能够依靠别人,已经证悟了道圣果,已经成就了无上正等觉者,那些弟子如果自己不依照佛陀的教法,也不能够证得任何的解脱。

如果是你的戒师已经是圣者的话,已经断除了烦恼,那么你自己不依照你的戒师的教导,你们也不能够得到法的利益,出世间法的利益。如果你们的导师(ācariya,阿阇梨)有了证量乃至禅那,如果你自己不依照奉行的话,你也不可能证得你的导师所证得的。所以「智者」的意思就是他能够选择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他能够懂得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做的,然后选择去做、选择去修,因为通过对于法的行道,对于法的修行,他将能够得到法的利益,能够体证到法,所以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增支部·第七集·导师言教经》中佛陀对伍巴离Upāli,优波离)尊者说:

伍巴离,对于某些法,如果你知道:『这些法并非导向完全厌离、离欲、灭尽、寂止、胜智、等觉、涅槃。』伍巴离,你就可以肯定地受持:『这是非法,这是非律,这不是导师的言教。』

伍巴离,对于某些法,如果你知道:『这些法导向完全厌离、离欲、灭尽、寂止、胜智、等觉、涅槃。』伍巴离,你就可以肯定地受持:『这是法,这是律,这是导师的言教。』」

所以在这里,佛陀就非常明显的对他的大弟子伍巴离尊者这样说,就是说,佛陀的法的特点是导向灭苦的,也就是(ekantanibbidāya virāgāya nirodhāya upasamāya abhiññāya sambodhāya nibbānāya saṃvattantī)。导向完全的厌离(对世间的厌离);导向爱欲、爱染的灭尽;导向苦的灭尽;导向完全的寂止、清凉;导向胜智(出世间的智慧);导向正觉(等觉);导向涅槃。

这是尊正法、律的第六个特点。

 

接着第七个:

诸比库,又犹如大海有许多宝物、各种宝物,这些宝物诸如:真珠、摩尼、琉璃、渠、玉石、珊瑚、银、金、珠、猫眼石。正是如此,诸比库,此法、律有许多宝物、各种宝物,这些宝物诸如: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诸比库,以此法、律有许多宝物、各种宝物,这些宝物诸如: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故,诸比库,这是于此法、律中的第七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比库们喜欢于此法、律。」

对于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称为「三十七菩提分」或「三十七道品」,这些大家应该非常清楚了吧,如果大家依照这三十七道品去修行,那么大家绝不会贫穷,我们教中叫做「忧道不忧贫」,是不是?如果大家拥有这些法,拥有四念处、拥有四正勤、拥有四神足、有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那么大家肯定就不会穷,不会贫穷,因为有法宝,法的财富是无价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称法为宝(ratana),而这种宝是可以导向出世间的,不是世间的法,世间的法会随着因缘的转变,会有火烧啊、水漂走啊、盗贼盗抢啊,而且世间的宝物只会带来恐惧,出世间的宝物只会带来内心的清凉,在教中如果能够依法,法随法行的禅修者,他是决不会贫穷的。

 

接着我们看尊所提到的正法、律当中的第八个特点:

诸比库,又犹如大海乃大生类的住处,这些生类有:帝弥、帝明嘎喇、帝弥拉宾嘎、阿苏罗、龙、甘塔拔,在大海中有一百由旬长的生物、二百由旬长的生物、三百由旬长的生物、四百由旬长的生物、五百由旬长的生物。正是如此,诸比库,此法、律乃大生类的住处,这些生类有:索答般那,为作证索答巴帝果之行道者;萨咖达嘎弥,为作证萨咖达嘎弥果之行道者;阿那嘎弥,为作证阿那嘎弥果之行道者;阿拉汉,为阿拉汉之行道者。诸比库,以此法、律乃大生类的住处,这些生类有:索答般那,为作证索答巴帝果之行道者;萨咖达嘎弥,为作证萨咖达嘎弥果之行道者;阿那嘎弥,为作证阿那嘎弥果之行道者;阿拉汉,为阿拉汉之行道者故,诸比库,这是于此法、律中的第八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比库们喜欢于此法、律。」

在这里就提到了有四对的八种人,我们平时称为四双八辈:

第一种是称为索答般那Sotāpanna),sotā的意思是流,āpanna是已经到达的。

第二种是为作证索答巴帝果之行道者(sotāpattiphalasacchikiriyāya paṭipanno),这里sotā是流,āpatti是正在到达,这里是指为了能够亲自现见索答般那果而正在进入者,也就是处于初道,索答般那古代翻译成须陀洹

第二果萨咖达嘎弥Sakadāgāmi),古代翻译成斯含。

第三果阿那嘎弥Anāgāmi),古代翻译成阿那含。

第四果阿拉汉(Arahant),古代翻译成阿罗汉。

在佛陀的教导当中,有许许多多的圣者,这些圣者他们依照自己的精进以及过去生的巴拉密,依次证得了不同的圣果,断除了不同的烦恼,具足不同的功德。他们拥有不同程度的出世间的戒、出世间的定、出世间的慧、出世间的解脱以及出世间的解脱知见,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佛陀在这部经里面称这些mahataṃ bhūtānaṃmahata是伟大的、崇高的,bhūtānaṃ就是生物、生命、生类。因为他们具有功德,所以一切的天、天、人类等对于这些圣者恭敬、礼拜、供养,他们能够得到非常大的果报,而这些圣者是世间最高无上的福田,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在忆念僧、忆念僧团的功德时候,我们经常会这样忆念说:

Supaṭ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ujupaṭ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ñāyapaṭ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sāmīcipaṭ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yadidaṃ: cattāri purisayugāni aṭṭha purisapuggalā, esa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āhuneyyo, pāhuneyyo, dakkhiṇeyyo, añjalikaraṇīyo, anuttaraṃ puññakkhettaṃ lokassā'ti.

尊的弟子僧是善行道者,尊的弟子僧是正直行道者,尊的弟子僧是真理(如理)行道者,尊的弟子僧是正当行道者,也即是四双八辈的。他们是尊的弟子僧,应受供养,应受供奉,应受布施,应受合掌,是世间的无上福田。

这个是对僧团的忆念,僧团的功德。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称赞在此教法当中,我们这个教法当中,我们皈依的三宝,其中佛陀是导师,在经典里面有时候称他为satthu或者satthāsatthā就是导师的意思,而法是由导师所证悟、所宣说出来的法。由于佛陀所说出的法,我们称为佛法,而凡是依照佛陀所说的,依佛陀的教导而修行而证道的这些佛陀的弟子们,我们称为僧,也正是由于有了老师、由于老师的教导,由于遵循老师教导而达到解脱,达到灭苦的这些圣者们称为僧。

我们平时念到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就是这三类,也正是因为这三类,他们在世间当中是照亮这个世间的明灯,也正是因为有了佛、法、僧三宝,众生才能够有机会听闻到佛法。法是无形的,但是它必须由僧来传持,僧就有义务要传承佛陀的教法、学习佛陀的教法、实践佛陀的教法,同时也把佛陀的教法教导世间,唯有这样才能够令佛陀的教法,令正法久住,所以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虽然现在佛陀已经入般涅槃了,然而佛陀的法仍然存在,佛陀的法存在必须要依靠僧,僧有义务有职责要传承佛陀的正法、弘扬佛陀的正法,唯有如此,正法才能够利益更多的人,更长久地于此世间当中作为明灯而照亮世间的黑暗。

那当佛陀说完了这部经之后,那么,诸比库就非常高兴,然后对佛陀(尊)所说的法感到满意,那这部经就讲完了。那当我们讲完这部经的时候,同时我们也有一个目的,就是我们讨论到佛陀的法,佛陀的法有种种的特点,也正是因为我们见到了佛陀的法的利益,知道佛陀的法可以断除烦恼、可以解脱生死,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才加入佛陀的教法当中,正是因为如此,因为佛陀的教法是非常稀有和难得,所以更应当珍惜佛陀的教法仍然住的时期,好好的、静静地禅修,乃至到能够得到究竟的清凉、究竟的解脱。

好,那么我们今天晚上的讨论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ṃ me puññaṃ, āsavakkhayāvahaṃ hotu.

Idaṃ me puññaṃ, nibbā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ññabhāgaṃ sabbasattānaṃ bhājemi,

Te sabbe me samaṃ puññabhāgaṃ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涅槃助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ādhu! Sādhu! Sādhu!

度!度!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