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峰禪寺禪修營
2007年6月10日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3X)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等覺者! (三遍)
各位法師、各位同學、各位居士大德們,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繼續學習《清淨道論》,看我們能不能今天把《清淨道論》的大概的內容和道次第講完,接着我們就可以進行戒學部分的學習了。
在我們上一節課,大家一起學習了通過辨識色法以及辨識名法來修習色業處和名業處,從而證得了名色辨別智。由于能夠辨識名法跟色法,從而就破除了執著于五取蘊,執著于色、受、想、行、識,或者說執著于名色,執著于十二處或十八界等等當中有所謂的我、有情、人、男人、女人等等這樣的邪見,由于他暫時的鎮服了這樣的邪見,因此我們稱這個階段為見清淨。
當禅修者能夠辨識了色法和名法之後,他還必須得再繼續地追查名色法之因。也就是说,他應當根據《無礙解道》裏面所教導的,我們稱為緣起第五法的方法。去追究這一堆的果報五蘊,現在這一世的名色法它是由過去生的無明、愛、取、行、業有五種過去因所造成的。我們通過這種方法來修習緣起,之後我們再繼續的追溯過去的第一生、前第二生他們之間的因果關系。依此往前推,盡自己的能力辨識自己多少次的過去世,然後再追查。因為現在世造的業將在今生臨終的時候,在其中某一種業成熟會令我們投生到下一世的某一種境界、某一種趣裏面,或者說人趣、天趣。如果因為惡業的成熟可能會墮落到惡趣。我們再如此辯識,然後再找到今生和未來世他們之間的因果關系,用這樣的方法來修行緣起。由于把握了緣起,所以他越度了對于過去生、現在世跟未來世三世之疑。
我們打開《清淨道論》的568頁,當一位禅修者他以緣起第五法,記載于《無礙解道》裏面的第五法修習之後,他接之可以依照經教法裏面佛陀經常教導的: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愁、悲、苦、憂、惱,如是純大苦蘊聚集。」
依照這種我們在實修上稱它為緣起的第一法,用這樣的方法再觀照三世的緣起。
我們再看《清淨道論》裏面,上面的第三行:
「如是以死及結生而知一切法者,曾經增加了以一切行相而把握名色之緣的智,善斷十六種的疑惑。」
這十六種疑惑就是我們上一節課討論的,記載于《中部》的關于過去世的疑、對于未來世的疑、對于現代世的疑一共有十六種,這個也就是《清淨道論》第563頁裏面我們在上一節課討論過的。
「不但如此,並且斷了關于疑師、疑法、疑僧、疑學、疑過去的五蘊、疑未來的五蘊、疑過去未來的五蘊、疑緣起這八種疑惑及鎮服了六十二種惡見。」
這六十二種惡見是記載于《長部》第一部經,《梵網經》(Brahmajālasuttaṁ)裏面所提到的對于過去,對于未來、關于常見、斷見等等一共分為六十二種邪見。如果一位禅修者能夠修習緣起,能夠把握好名色法的因,掌握好它們之間的因果律,他可以斷除這些邪見。
「如是應知以種種的方法而把名色之緣而超度了關于三世的疑惑所建立的智為度疑清淨,同時法住智、如實智、正見也是這度疑清淨的同義語。即所謂由無明之緣而有行為緣生。這兩者都是緣生,把握此緣的智為法住智。」
我們再隔一段看:
「由此『如實之』智而具觀者,于佛教中名為得入息者『聖果』、得建立者『聖道』、決定至者『他肯定能夠證悟的意思』及小須陀洹。」
為什麽呢?因為我們知道索答般那(sotāpanna,古譯爲須陀洹)他已經完全地斷除了邪見,完全地斷除了戒禁取見以及疑,然而如果一位禅修者已經證悟了見清淨跟度疑清淨,那麽由于他的觀智所以鎮服了見跟疑,由于邪見跟疑在這個階段已經給鎮服了、已經不會生起了,因此稱為小須陀洹,雖然還沒有完全斷。
我們在這裏討論了修習見清淨,度疑清淨,接著再進一步培育道非道智見清淨,在修習道非道智見清淨的時候,有兩種智在這個階段培育:
第一種是思維智。
第二種是生滅隨觀智。
在這個階段,在修vipassanā的時候有一個轉折點,如果我們在修名色辨別智的時候主要分析名法與色法,如果在修緣攝受智的時候必須追查名色法之因,因此在《攝阿毗達摩義論》裏面說到了:
「以相、味、現起、足處來辨識名法與色法稱為名色辨別智。如果在追查名色法之因,他們的緣稱為緣攝受智。無論是修習名色辨別智還是緣攝受智,他們有一個特點就是他的所緣是取名法跟色法的自性相。」
因此在這個階段我們甚至說,即使一個人有了見清淨,有了度疑清淨,他還沒有開始真正的修觀,沒有真正的修vipassanā。什麽叫做vipassanā,什麽叫做修觀呢?在《法集論》(Dhammasaṅgaṇi)的注《殊勝義論》(Aṭṭhasālinī)裏說:
“Aniccādivasena vividhehi ākārehi dhamme passatīti vipassanā.”
這裏就是給vipassanā定義的非常清晰,什麼叫做修觀。aniccādi,aniccā是無常,ādi是等,也就是在這裏提到的無常(aniccā)、苦(dukkhe)、無我(anattā),以無常、苦、無我,透過或者通過無常、苦、無我。vividhehi,vivi是不同的,idhehi是idhe + ehi是表示複數,idhe是種類的意思,不同的種類。ākārehi,ākāre的意思是形相,不同的形相。Passatīti這裏是動詞,作為動詞看的意思。如果直接翻譯的話,是不同的看,或者異觀。然後vipassanā,這裏的vi是取自於vividhehi,passatī,他的詞根是passa,是看的意思,作為名詞的時候passanā,動詞形式是passatī,所以這個稱為觀。那我們從這裏看,唯有如實的觀照名法與色法的無常、苦、無我才稱為修觀(vipassanā)。vipassanā古代也音譯為毗婆舍那或者毗缽舍那,他是由梵語vipaśyanā所音譯的。
我們在前面談到修名色辨別智和修緣攝受智的時候,他並不是觀照諸法的無常、苦、無我,而是先分析,分析行法、分析名色法,所以在《攝阿毗達摩義論》裏面並不把這兩種智歸為觀智當中。因為剛開始在修名色辨別智的時候,他是先破除色法跟名法的密集,我們講到的色法有三種密集:組合密集、相續密集、功用密集。為了破除這些密集,所以修習色法,修習色法是為了見到究竟色法,如果不是的話見到的都是概念法。比如說:有形象的、有方所的、有方位的、有時間的,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些物質都被概念所包裝著,看到的是有形象的、有空間的、有時間的、有方所的、有速度的,其實所謂的速度所謂的時間都是概念。因此如果我們要修vipassanā,我們必須破除這些概念。如果只是以概念法來修習,那不是叫真正的vipassanā,因為他取的所緣錯誤的緣故,找錯了對象。
因此在修習名色辨別智和緣攝受智的時候,它是為了通達行法個別的自性相(sabhāva lakkhaṇa),自性相的意思是他們個別的特征,然後從思維智開始才是取諸行法的共相(sāmañña lakkhaṇa),這裏的共相就是無常相(aniccā lakkhaṇa)、苦相(dukkhe lakkhaṇa)、無我相(anattā lakkhaṇa)。
我們稍微越過這個階段,從壞滅隨觀智開始,除了要觀照無常、苦、無我之後,還繼續要進一步,那個時候因為他的觀智已經慢慢地變得強而有力,變得銳利了,強烈的觀智有時候不用再取無常、苦、無我,那個時候到了觀智的末端他可以只取一種相,一直觀照,乃至達到涅槃。
所以我們在修觀的時候又可以這樣分,我們現在依照這張道次第的表來分析修觀的時候,他們個別的相、他們的所緣。在第一種名色辨別智跟第二種緣攝受智的時候,它取的是行法的自性相;到了思維智之後一直到隨順智這十種觀智,他取的是行法的共相;而在這十種觀智當中,從思維智到生滅隨觀智,他取的是生滅相,壞滅隨觀智一直到隨順智,取的是行法的壞相,也就是滅相,壞滅相(bhaṅga),那个时候已经不是udayavyaya。
雖然說任何的觀智他的對象都是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換而言之是行法、有為法、因緣造作之法,然而隨著觀智不斷地進步,他們取的相也有所區別。
大家打開《清淨道論》的571頁,第一段:
「此中:自諸行(名色)的辨別而至於緣的把握為知遍知的範圍,因為此間是以通達諸法的各別自相為主。其次從聚的思惟(指思惟智)而至於生滅隨觀為審查遍知的範圍;因為此間是以通達諸法的共相為主(無常、苦、無我)。從壞隨觀開始,此後為斷遍知的範圍;因為自此以後,於無常隨觀者則斷常想,於苦隨觀者則斷樂想……乃至於無我隨觀者則斷我想,厭離者斷喜,離貪者斷貪,滅者斷集,捨遣者斷取。這是以能令捨斷常等的七隨觀為主。」
所以我們知道在修觀當中,依所緣也是有不同的。他們的所緣不同,因此在修觀的時候,觀智的所緣只有兩種,第一種是色法,第二種是名法。這裏的名色法也包括他們的因,因為他們的因還離不開名法跟色法。比如說當我們追查到一個人的過去世的時候,過去世也是由名色法組成,未來世也是一堆名色法而已。名色法是不是五取蘊?(答:是五取蘊。)五取蘊和五蘊有什麼區別呢?阿拉漢的五蘊是不是五取蘊?我們觀照五取蘊,阿拉漢也觀照五取蘊,他們也修觀,對于過去世他們也觀照五取蘊,但是由于在今生當中阿拉漢已經對五蘊沒有任何的執著了,因此他們的名法只是稱為唯作,因為沒有取著故,沒用任何的執著,對于色法也沒有,然而由于色法是過去生的果報,過去生所帶來的果報,所以他是屬于果報的取蘊,對于果報的名法來說,阿拉漢也是有過去取著的,但是對于今生來說,或者說自從他證得了阿拉漢道那一刹那之後,他對于五蘊就沒有任何的取著了,因此觀照名色法也就是觀照五取蘊(pañcupādānakkhandhā),pañca是五個,upādāna是執取,取著,kkhandhā是蘊。
現在我們接著講思維智。在思維智階段,禅修者必須用非常多的觀法來觀照諸行法的無常、苦、無我。首先他必須得通過聚思維(kalāpa sammasana),有時也可稱為理觀法(naya vipassanā)。在這個階段禅修者可以按照在《無我相經》裏面世尊所教導的,世尊對當時聞法的那五位比庫說:
「當觀一切色,無論過去、未來、現在、內的、外的、粗的、細的、劣的、勝的、遠的、近的,這十一類,當觀他們:『此不是我的,此不是我,此不是我的我。』同時,對于受也應當觀照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內的、外的、粗的、細的、劣的、勝的、遠的、近的,也應當觀照:『此非我的,此不是我,此不是我的我。』對想、行、識也是一樣,以十一種觀法來觀。」
除了觀照五蘊之外,他同時還必須觀照六種門、六種所緣、六種識、六種觸、六種受、六種想、六種思、六種愛、六種行、六種思。這些都是在《大念處經》裏面有提到的,六種界,在觀照這些的時候,也必須把禅那的名法給包攝進去。
在我們前一次講課時講到的四十種業處,由于禅修者取四十種業處,因這些業處不同的所緣分為四十種,而個別能夠證得近行定或者安止定,而安止定又可分為四種色界的禅那以及四種無色界的定,在修vipassanā的階段,在修名色辨別智的階段也必須去分析禅那的名法,在修vipassanā的階段,比如說在思維智的階段,禅那的名法也是觀照的對象。那個時候禅那的名法在觀智的觀照之下,即使那個時候在入禅那的時候是極樂的,極端喜樂的或者寧靜的,但是在觀智的觀照之下,它也會變得極為恐怖、極為厭惡,這就是觀智的力量。禅那的名法,禅那也是無常的、也是苦的、也是無我的,
除此之外,他還必須得觀照十種遍,取十種遍的禅那心,如果他可以入哪一種禅那,他可以先入禅那,出定之後觀照禅那的名法,以此觀照它們無常、苦、無我,然後再觀照三十二身分、觀照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二根,如果他證得了色界的禅那,他必須觀照色界的禅心是無常、苦、無我的,如果他證得了無色界定,他也必須觀照無色界的定心也是無常、苦、無我的。為什麽?因為為了破除對三界的執著,無論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都必須通過觀智去觀照它,徹底破除對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執著、貪愛,所以他必須觀照四種禅那心、觀照四種無量心(慈、悲、喜、舍)是無常、苦、無我的,觀照四種無色定,也必須依照緣起之,觀照過去和現在的因果都是無常、苦、無我的,現在生和未來世之間的因果關系也是都是無常、苦、無我的。
通過這樣的方法證得一切,在世間上一切的行法,無論是過去世的、現在世的、未來世的、內在的、外在的、粗的、細的、殊勝的(善心)、低劣的(不善心是低劣的、欲界的名法是低劣的,色界和無色界的名法是殊勝的)、遠的、近的,都要觀照,以十一種觀法,這個是佛陀在《無我相經》裏面教導的,要不斷的觀,用分類的方法來觀照,而每一種我們都觀照它內在、外在、過去、現在、未來,用這樣的方法來觀,這種稱為聚思維。聚(kalāpa)是分組的意思。
我們在實修的時候,必須要先入定,修觀時我們一般入色界的第四禅,我們可以選一種自己喜歡的業處作為自己的根本業處。比如說一位禅修者如果他很喜歡白遍,他可以入白遍,依次證得了第四禅,達到第四禅後出定,當他入第四禅的時候,因為第四禅定力的緣故,所以他的心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這時由于他的強大的心産生的心生色,以及我們稱為禅定之光跟智慧之光,也是非常強而有力、光明的和光耀的,因此當他取任何的行法,比如說取色法、取名法、取眼裏面的五十四種色法、耳門裏面的五十四種色法、鼻門裏面的五十四種色法、舌門裏面的五十四種色法、身門裏面的四十四種色法、心所依處裏面的五十四種色法,當他要取的時候,他可以很清楚的呈現于他的門,然後他再觀照。
因為在修名色辨別智和緣攝受智這個階段,他只是為了分析這些行法,所以他的禅定之光、他的智慧之光沒必要去看他的生滅相,但是在思維智這個階段它就必須去觀照生滅相,在之前他不要去注意他的生滅相,但是在思維智開始他就要去注意他的生滅相,當他一注意他的生滅相的時候,他會發現一切行法都是極端快速的在那邊生滅、生滅、生滅,他生滅的速度有多快呢?我們在上節課已經用打電話的比喻來說到色法的生滅的速度,然而名法的生滅速度比色法還要快十七倍。因此佛陀說:
「諸比庫,我不見有任何一法的生滅比心更加迅速的。」
心是最無常的,他的生滅速度是最快的,沒有任何一法能夠比心生滅的更快。現在那些科學家認為所謂的光波或者電波是最快的速度,這裏最快的速度也許相當于我們上一節課所比喻的速度,但它還是屬于色法的速度,真正來說名法的速度要比他快十七倍。因為有了智慧之光的支持,所以這個時候名法跟色法的生滅相很清晰的呈現出來,那時他看到的只是那些不斷生滅的那些行法,然後他再觀照內在的眼、耳、鼻、舌、身、意,無論是色法、無論是名法他們是在生滅著,由于極端快速的生滅,因此是無常的,沒有一刹那的停留;因為這些行法一直都受到了生滅的逼迫、壓迫,因此是苦(dukkhe)的;以生滅中找不到任何一種可以貫穿這個生滅可以執取為我的、執取為人的、執取為靈魂的、執取為永恒的東西,因此生滅中根本沒有我,沒有實體,沒有本體,沒有實在的東西,因此它是無我的。所以應當觀照一切的行法,觀照諸法為無常、苦、無我。
當他以這種方式觀照的時候,假如他的巴拉密已經成熟,他可以證得聖道聖果。正如佛陀對初度的那五位比庫講《無我相經》(Anattalakkhaṇasuttaṃ)一樣,然而對一些禅修者來說,他並不能在這個階段證悟任何的聖道聖果,那麼他必須再以其他的方法進一步修行。
在上座部的傳統裏面,有稱為四十“to”的修行方法,四十“to”的修行方法是一種非常強力的觀法。四十“to”在《清淨道論》裏面就用四十種形相來思維五蘊。第573頁,四十種形相我們通常在實修上我們稱為四十“to”,“to”是性質的意思,比如aniccāto、dukkheto、anattāto,“to”是無常的性質,或者說行法具有無常性、具有苦性,這是根據經典裏面所提到的五蘊的四十種性質。
我們翻開574頁,第一行:
「以怎樣的四十行相入於正決定? 」
其分別的方法是這樣的:「他觀五蘊是無常、苦、病、癰、箭、惡、疾、敵、毀、災難、災禍、怖畏、災患、動搖、壞、不永恆、非保護所、非避難所、非歸依處、無、虛、空、無我、災患、變易法、不實在、惡之根、殺戮者、不利、有漏、有為、魔食、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悲法、惱法、雜染法」,以此等四十行相而觀五蘊無常者,「獲得隨順忍」;而觀五蘊之滅是涅槃者,「入於正決定」,世尊以此等分別隨順智的方法,以(四十行相的)區別而說無常等的思惟,亦即以此而思惟此等五蘊。
在實修時必須以這四十種多,這四十種多又分為三大類:無常類、苦類、無我類。其中無常類有二十五種,苦類有十種,無我類有五種。在觀照的時候他可以先依照無常、苦、無我的分類來觀照這四十種多,在觀照時他必須觀照內在、外在、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
比如說,當他在觀照時他必須取名法或色法或者說取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來觀照。比如說當他取色取蘊的時候,他先把自己的智投到他可以辨識的過去生的第六世或者第七世,然後從那個時候的結生開始觀他的色法,觀他的生滅,一直觀他的時候,取他的箭一樣,他就一直觀照色法,由結生到他的死心,由死心再到結生,整個生滅的過程中,就這樣一直地觀照,一直地觀照到之前的第六世、之前的第五世、第四世、第三世、第二世、第一世,然後再順到今生、未來第一世、第二世,最後到他盡自己的能力可以辨識他的多少未來世,如果他有意願要證到涅槃,要證到阿拉漢果的話,他可以觀照他的未來第幾世。然後再觀照內在的色法,再觀照外在的色法,如果能這樣觀照的話,再取他的受取蘊,觀照他的受,無論是苦、是樂,是舍受,也是這麽樣觀照。因為在很強的觀智之下,他會發現這些五蘊就像箭一樣射中自己的身體,那麽樣的痛苦,這個時候他會對行法那種厭離很強,對行法的那種執著他會減輕很多。
用這四十種多,四十種方法依次的觀照五蘊的方法,依照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方法,依照內在、外在的方法這樣來觀照。當他能夠這樣觀照的時候有可能證得任何的聖道聖果,然而如果不是的話,那麼他還必須進行下面的七種色法跟七種非色法的觀照方法。
我們打開580頁,這裏我們稱為七色觀法跟七非色觀法。七色觀法是按照色法的分類把色法分為七類來觀照。其中第一種是觀照整生的,就是從結生一直到死,把今生的結生一直到死作為一個時間段,從結生時一直開始觀,觀他的無常相,先觀色法的無常相,一直觀照無常相,然後觀照他的苦相,他的無我相,再觀照名法的無常相、苦相、無我相。
在禅修者修行過程中有兩個階段可以大致的了之自己的生命到底能活多少歲。第一種,如果禅修者有禅那,當他修死隨念的時候,大概可以知道自己在死的時候有多老;而在這個階段,在修七色觀法的第一種的時候,禅修者也有可能知道自己的生命在哪一個階段,比如說八十歲,九十多歲,或者在第幾十歲的時候他的生命會終結,因此在這個階段大概也可以知道。雖然未來是無常的,但是如果你沒有很強的業去改變他的話他就將會順著這樣的規律發展,你的生命就會在那個階段終結。之後,他還必須以年齡的增長來觀生滅,這是第二種方法。以年齡的增長來觀生滅又分為幾種,也就是以幾種時間段來分,《清淨道論》裏面也講的非常詳細,我們的修行方法就是依照《清淨道論》裏面的教導。
假如生命是一百年的話,他把一生分為三個階段,把生命分為初期的階段、中期的階段、後期的階段,然後每一個階段都觀照它的無常、苦、無我,之後再把設定這一百年再分為十個十年,然後每一個十年觀照它的無常、苦、無我;之後,再把這一百年分為二十個五年,以五年為一個單位再觀照每一個階段的無常、苦、無我三相;之後又以四年,把一百年分為二十五個部分;然後用三年把它分作三十三個部分;用兩年把他分作五十個部分;每一年把它分為一百個部分;然後再把每一年分為三個季節;然後又把一年分為六個部分,也就是每個季節又分為兩個月,(我們必須知道印度是分為三個季節,跟緬甸一樣是三個季節,我們中國是四個季節――春夏秋冬,在緬甸跟印度是三個季節:熱季、雨季、涼季。)之後又把每個月分為黑月跟白月,再觀照每一個階段的無常、苦、無我;之後又把它分為每一個晝夜;然後又把一個晝夜分為六時(晝夜六時);如果把一天分為晝夜六時之後,再繼續再分,再分為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動作再繼續再分,把每一個動作再分解,比如說在行走的時候,他的腳舉起,他的腳向前,他的腳向前伸,他的腳放下,他的腳踏在地上,用這樣的方法來觀照。
這種觀照的方法,在實修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到那種生滅相越來越清楚,越來越明顯,當我們用第一種方法來觀照的時候,把生命作為一個整的時期,一百年一樣,那觀照時你光是看到他的生滅,對行法對生滅的逼迫感沒有那麽強,後來把一生分為三個部分,還是感覺沒什麽,然後分為十個部分,分為二十個部分,分為二十五個部分,分為三十三個部分,隨著這樣分,當你分到每一天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每一天就好像有時我們看電影那些快動作,你會感覺到很滑稽,如果你繼續再分下去,你會發現到那種壞滅,如果用我們現在的時間段來看好像沒有什麽感覺,好像都是常的,都是恒常的,但是在觀智的觀照之下,你會發現那種動作的壞滅是極端的滑稽和極端厭惡的。
然後再繼續再把它分下去的時候,你會發現那種厭離感很強,因為行法就是在那樣節節壞滅、節節壞滅,在那樣刹那刹那地壞滅,而且會發現到每一個刹那它們都不會達到下一個刹那,名色法就在當下就壞滅了,然後接著在另外一個地方生起的是另一堆名色法,但是那一堆名色法也不能夠久駐,在那裏生起也就在那裏壞滅,因此以這樣的觀智如實的觀照,用時間段的方法來破除對名色法的執著。之後他還必須以食所成,就是用觀智來觀照食生色的無常、苦、無我,在這裏以食所成就是吃飽的時候也是無常、苦、無我的,饑餓時的色法也是無常、苦、無我的,用這樣來觀照色法。然後又以時節所成來觀照時節生色,在天氣熱的時候的色法也是在那裏壞滅,在那裏生滅著,天氣冷的時候也是在那裏生滅,這裏必須得要觀照到每一天。
再以業生色依照六門,觀照眼觸門的五十四種色法,觀照耳觸門的五十四種色法,觀照鼻觸門的五十四種色法,觀照識觸門的五十四種色法,觀照身觸門的四十四種色法和觀照心所依處的五十四種色法,就是以其中的業生色為主。
比如說在眼觸門裏面,業生色有三十種(眼十法聚、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這三十種色法),同時他也應當觀照由心等生起的心生色法,比如說在高興的時候的色法,在憂愁的時候的色法,在舍受時候的色法,用這樣的方法來觀照。同時在觀照時,他必須以第七種方法來觀照色法,就是觀照法性色。法性色就是無生命的那些色法,沒有命根,沒有生命的,跟生命無關的那些色法。比如說金、銀、銅、鐵、土地、花、草、樹木、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等,這些都是屬于法性色,都必須要觀照,這些既稱為法性色也稱為時節生色,觀照他們的無常、苦、無我三相,須知在這裏的苦並不是說,這裏的大地它會受苦,那些花草樹木它很痛苦,這裏的苦不是苦受的苦,而是由于生滅逼迫的苦,不是苦受的苦。
(休息)
上節課,我們簡單地講到了對色法的七種觀照方法,在思維智的階段對色法的七種觀照方法,接著對於非色也有七種觀照方法,這裏的非色也就是名法的意思。
首先,他用聚的方法來觀照,當他觀照的時候他先觀照色法,觀照色法的時候他接着再取以觀照色法的心也是無常的、也是苦的、無我的,所以他先可以取任何的色法觀照,之後再取能觀的心也是無常、苦、無我的,這種稱為聚的思維方法。
之後,他再以第二種的方式,用雙的方法。比如說,當他取任何的一種色法以後,他接著觀能觀的方法,然後再以刹那入觀。就是當他觀的时候和這種觀智也必須即刻觀到它也是無常、苦、無我的,之後再觀這種能觀,觀心的智也是在生滅的,也是無常、苦、無我的。
之後,再用第二個心觀照第一個心,用第三個心觀照第二個心,用第四個心觀照第三個心,用第五個心觀照第四個心,就是不斷往後推,往後推。举个例,就是現在你殺了一個人,另外一個人把你殺掉,又有另外一個人把殺你的那個人殺掉。象這樣,一個一個都是觀照他的三種相,之後再以次第,這裏以次第就是用層層推後的心一直觀,觀照觀智,能觀的觀智本身也是無常、苦、無我的,也是生滅的,一直觀照到第十一個心,用第十一個心觀照第十個心,用第十個心觀照第九個心,就是用這樣的方法,就是一直往後推往後推,這樣你會發現到所觀的所緣、觀的所緣是無常、苦、無我的,能觀的心也是無常、苦、無我的,也是極端快速的壞滅的。
如果以這樣的方法,他再以除見,除見就是觀名法的無我,以無我相除去我見的相,所以觀名法的無我和除見,然後再觀無常,觀無常以去除我慢,再觀名法的苦以去除欲、以破除欲。
他如果這樣觀的話,他可以繼續修十八種大觀,以無常隨觀而斷常想,以苦觀斷樂想,以無我斷我想,以厭離隨觀而斷歡喜想,以離貪隨觀而斷貪,修滅隨觀而斷集,修舍遣隨觀以斷取,修滅盡隨觀以斷堅厚想,等等這十八種觀法,來觀照一切的行法,無論過去、現在、未來、內在、外在的都是無常、苦、無我的。
如果他以這樣修行的方法持續地觀照,他的智可以再進一步提升,達到生滅隨觀智的階段。生滅隨觀智的階段他有兩種觀法,一種是稱為刹那觀法。應當觀照刹那生滅,這裏的刹那必須到現在的當下刹那,無論是觀色法還是觀名法,都要觀到當下名色法的生滅,行法的生滅。
為什麼能夠這樣觀呢?因為他的觀智已經逐漸提升了,已經逐漸變得銳利。他也同樣的必須觀照三世內外的名法、色法、五蘊的生滅相,以生滅再去觀無常、苦、無我。當他這樣觀之後他還必須再去觀緣,用觀緣起的方法。比如說,由於無明生起而有色生起,果報的色蘊生起。無明無常,所以色也是無常的,因為他們生滅的原故。所以,這個時候觀照過去的無明已經生滅了,現在果報的色蘊也在生滅。由於過去的愛生起,所以現在的愛生起,但是過去的愛已經生滅了、現在的愛也在生滅。用這樣的方法去觀無常、苦、無我。觀照無明、愛、取、行、業有跟現在世的這些果報的色蘊、果報的受蘊、果報的想蘊、果報的諸行蘊,果報的識蘊,他們的因果關係也是在生滅的。以此觀生滅,所以也是無常、苦、無我的。
當他的觀智這樣慢慢地提升時,將會生起十種觀的染(vipassanā upakkilesa),upakkilesa是隨煩惱的意思,這十種觀的染是(593頁):1光明、2智、3喜、4輕安、5樂、6勝解、7策勵、8現起、9舍,前面這九種其實都不叫做煩惱(upakkilesa),不叫隨煩惱。最後一種才叫做煩惱,是欲。
如果一種禪修者他持續的以各種各樣的方法修觀,他可以以四十種多、以聚思維、以七色觀法、七非色觀法、十八種隨觀法、觀刹那生滅,觀緣的生滅,當他的觀智不斷的提升,不斷增長的時候,他將會體驗到那個時候他的觀智是非常平穩、非常堅固的,而且不用去催促他,他的生滅相可以很自然的呈現於他的意門,而且他會感覺到那時他的身心非常殊勝、非常輕安,他的觀智非常明顯,那些所緣非常明顯、清晰地呈現在那裏,而且他會發現他見到了未曾有的光明,那種心也體現到非常殊勝的那種喜。
如果在這個時候他執著于那種光明、那種喜,也可能就會說:「我見到了!我已經體驗到了未曾有的這種殊勝境地!這可能是涅槃了!」
當他生起了這樣的念頭,雖然這樣的念頭非常微細、非常輕微的,但是它也是稱為欲,就是十種觀之染的最後一種。最後一種是屬於很微細的貪,真正的煩惱是第十種。這第十種是因為他執著的是前面九種的任何一種或者說任何幾種。比如說執著于光明、執著於喜、執著于輕安、執著于樂、執著于智等等。由於這些未曾有的境界,他體驗到了,他生起了哪怕是非常微細的染著,於是他就走進了非道。
我們可以看《清淨道論》第578頁:
「『這是道,這是非道』,象這樣知道了道與非道所建立的智為『道非道智見清淨』。欲求完成那(道非道智見清淨)的人,先應以稱為聚的思維的方法而行瑜珈(也就是觀照)。何以故?因為初觀者于光明等的發生之時而發生道非道智之故。因為于光明等發生之時而有道非道智,而聚的思維是初步的觀,所以這(道非道智)在度疑(清淨)之後來顯示。」
那麼當他執著於這些的任何一種,就是光明到舍的任何一種,以為那個是涅槃,那他就走進了非道。如果他知道這個時候還不是涅槃,還必須有更上的、更增上的必須去修習的话,他應當生起觀智,觀照前面的這些。比如說光明,如果是光明他必須觀照這些非常殊勝的由心生色法生起的這些色法,以及時節生色法,觀照它們也是生滅的,它們也是無常、苦、無我的。這個觀照對於那種非常強的觀智來說,當然不算非常強的,在這個階段他的觀智是非常平穩的,伴隨著觀智生起那種輕安、喜、樂等,他也應該觀照這些觀智本身也是無常、苦、無我的。這時候慢慢地他就能夠抽離,他的心就不會再繼續染著這樣的境界,能夠平穩地過渡。
因為能夠生起這十種隨煩惱,其實還是屬於在初級的階段,生滅隨觀智還沒有成熟,他必須越過這個階段,然後才能證得這種稱為「道非道智見清淨」。所謂的「道」,就是说,知道還有更上的這種修觀之道,所謂這十種觀的隨煩惱是屬於非道,不是證悟涅槃之道,因為現起了這樣能夠辨別這樣是道,這是非道的智稱為「道非道智見清淨」。
談到這裏,我們不僅要感慨,在修道的過程中,在我們修行的過程中,真的可謂是歧路處處、陷阱重重,無論是從剛開始修行的時候,乃至到一直到你走到涅槃的邊緣,證悟聖道聖果的邊緣,都有可能走進錯路、走彎路,掉進陷阱當中。
掉進陷阱當中的人可以分為三類人:
第一種是落入有分,以有分認為是證悟了。
有一種是執著某一種定境,而認為那樣是開悟了、涅槃了。
有一種是修觀修到某一個階段,他認為是證悟了。
這裏,我先講落入有分,因為這種現象是最普遍的。講到掉入有分而誤以為落入有分屬於證悟涅槃的,我們在講掉入這種陷阱之前,先簡單的分析一下有分,它的性質以及它的特點。
這是示意圖,這裏的圈表示心路過程。根據《阿毗達摩》,心的運作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心路過程,一種是離心路過程。心路過程(cittavithi)一共有六種,它們分別是:眼門心路過程、耳門心路過程、鼻門心路過程、舌門心路過程、身門心路過程、意門心路過程,這六種心路過程分別取不同的所緣,眼門心路過程識知的是顏色所緣,耳門心路過程是能夠聽聲音等等,意門心路過程認識的是法所緣。
這些所緣,眼門心路過程到身門心路過程都是屬於現在所緣,而意門心路過程可以識知任何的所緣,可以識知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可以識知離時的、沒有時間性的這些所緣。在心路過程跟心路過程之間心流是不會中斷的,我們現在這裏舉的是屬於意門心路過程,也就是一個意門轉向再加上七個速行,這裏也是一個意門轉向再加上七個速行,我們就以這樣的示意圖,事實上真正的心路過程要複雜的很多。在心路過程滅盡之後,心流不會中斷,他會有非常非常多無數的稱為有分(bhavaṅga)生起,這個有分心是屬於異熟心,或者稱為果報心。
我們學過《阿毗達摩》,知道心可以依照它的性質分為四種:
一種是善心。
一種是不善心。
一種是異熟心。
一種是唯作心。
我們舉這裏為例子,如果說這裏生起的是意門轉向,那意門轉向心是屬於唯作心(kriya-citta),然後接着七個速行,對於凡夫和一切的有學聖者來說,他生起的不是善的就是不善的速行心(bhavanga),所以這是屬於唯作,就這樣不是善的就是不善的。有分心是屬於果報心、是屬於異熟心。有分心是非常快速地生滅的,並且有分心有個特點,他不能識知現在的所緣,識知所緣是由心路過程所執行的。而有分心在我們現在來說是不能感知、不能認識任何所緣,但它還是有所緣的,因為一切心都是有所緣的,他的所緣是過去生臨死時所現起的業、業相或者趣相。如果我們要真正認知有分心的本質,必須在緣攝受智的階段。
當一位禪修者在禪修的時候,他的定力慢慢地提升,那麼他的心力會變得越來越強,有時他會由於他的正念或者他的精進稍微鬆懈,他的心會掉入有分。掉入有分,這時他會有一種感覺,他會感覺好像能所雙冥,誠然無相,因為有分心不能夠識知任何的目標,包括它自己本身。所以他會感覺到那個時候沒有能所,沒有任何的相,於是他認為這個可能是涅槃,這是一個陷阱。
還有另外一種,落入有分的人會感覺到前面的心已經滅去,後面的心不生,他會感覺到心的本來面目就是這麼樣,這個又是落入有分。因為前面的心路過程已經滅去了,後面的心路過程還沒有生起,中間這個階段,他又看不到有分的生滅,他只是感覺到這是一種非常微妙的存在,它是沒有任何的能所的,也沒有任何的心念的,於是他會認為說這個就是涅槃了,這是另外一個陷阱。
還有另外一個陷阱,就是當他落入有分的時候,他感覺到沒有善沒有惡,好像晴空萬里無雲天一樣,因為善和惡都是在心路過程裏面所存在的,而在有分裏面他並沒有一絲一毫的念頭生起,因此,這個又是一種陷阱,如果一個禪修者認為這樣的境界就是涅槃、就是開悟的話,那麼他就會執取,並且當他落入有分時他不知道,而在之後他的心路過程生起時他再查回,回憶剛才為什麼突然完全沒有能所,或者剛才沒有任何一念生起,如果他認為這樣就是開悟的話,他就可以不斷地提升他的定力,提升他的心力,然後有分的區間可以越拉越長、越拉越長,這樣他就不斷地可以把心投入有分裏面,而且掉入有分他可以坐幾天幾夜感覺到一刹那,所以這種有分在禪修者當中有可能會掉進的。如上所言,是為掉進第一種陷阱。
第二種陷阱就是執著於某一種定境,比如當他的心已經非常的強了,這個時候他可以取任何的所緣,然後他的心就定在那個所緣上,之後當他進入某一種定境的時候,他會發現前面一片光明,心非常清靜,非常清明,那種喜樂遍及全身,並且整個身心內外好像都是一如的,沒有任何的區別的,這個是執著於某一種定境,然後他認為是入大光明遍或者整個虛空變成一片光明,這是另外一種執著於定境的,這屬於第二類陷阱。
還有第三類就是屬於修觀的時候,在修觀的時候,當他的定力提升的時候,他稍微起觀,他會發現所有的這些色法全部變成了色聚,只要他稍微去注意一下,他會發現這些色聚極快速地生滅,那個時候他會發現整個世間碎為微塵,其實他看到的是色聚,色聚在那裏極快速地生滅,而他認為這個世間沒有任何的東西可執著,因為都是在極快速地生滅生滅當中,然後他認為這個也是一種生滅,這個是第二種陷阱。
還有第三種陷阱,就是在這裏講到的,觀之染。那個時候他也是依照次第修止修觀,達到了一種非常高的觀智的境界,那個時候由於他的心已經非常強了,所以他能產生非常殊勝的喜樂和非常強烈的光明,他執著于這種光明,他認為這個就是聖道了,這個就是涅槃了,這樣他又走進了歧路。
我們應當知道大龍長老的故事,《清靜道論》594頁,這是非常有名和有趣的例子。大家應該聽過吧?其實,大龍長老他當時所執著的這種境界就是屬於觀之染的境界,他執著於那種由於觀智很強的心所產生的光明,然後他認為那個就是屬於涅槃。
(有人提問:「落入有分時他是不知道的嗎?落入有分不應該是晴空萬里,應該是黑暗的。」
尊者回答:「是的,當他恢復心路過程中,他才查回剛才落入有分。晴空萬里是一種比喻,是說他沒有任何一絲的念頭,不會動任何的念頭。」)
我舉一個例子,這是一個真實的例子。有一個人他在禪堂裏面打坐,之後他發現到好像過了幾年一樣,然而當他睜開眼睛的時候,可能還不到一分鐘的時間,這也是一種落入有分。落入有分有很多種景象,有些人落入有分,他會感覺到整片的光明,之後他出來的時候才感覺到。因為有分是屬於果報心,這種果報是善果報,這種善果報產生的心生色也是非常明亮的,所以當他能夠觀照的時候,他也可以覺知到好像有分是非常殊勝的,所以每個人的定力不同,每個人體驗的境界也不同。
一般来说,我們現在每個人都有無數的有分在那裏生滅不断,我們為什麼現在體驗不到呢?因为有分的現象其實有很多种。有時我們禪修的時候,好象迷迷糊糊,又有正念又沒有正念,這种也叫做有分,在禪修當中也有禪修者會體驗到。但這種有分,我們不會認為是涅槃。
有分就是意識,這些都是禪修者在後来追查回去的意識,而不是當時的。有分不會認知現在的所緣,不會認知本身,但是有分生起後,禪修者可以查到,怎麼剛才的境界是這樣?剛才的境界好象一刹那一樣,他就會這麼認為,但是有的人他的有分不純淨,他有很微細的意門心路過程產生,那個時候半分鐘他會感覺到象幾年一樣。因為那個時候他的覺照力已經提升了,但是他的定力不夠,所以他可以看到在有分裏面產生的很多心路過程,那些很微弱的心路過程,然而由於他的定力不強,他不能夠讓這一段非常純淨,所以他感覺好像時間過了很長一樣。這也是一種有分,但是這種我們一般不會認為它是一種證量。所以我們不講。落入有分的情況實在是太多了,在禪修過程中我們慢慢可以體會到很多種有分。
在禪修過程中執著於任何一種定境,一種觀境,乃至一種境界,以為它是證量的,這個不是現在才有,佛陀在世時就有。當我們學戒律的時候,巴拉基嘎(pārājika,古譯波羅夷)的第四條增上慢(adhimāna),事實上他們不是有意的、故意的認為那個就是上人法,他們認為那個就是上人法,所以佛陀在世時已經很普遍了。
在這裏舉一個佛陀在世的例子:有一個叫做(Chanda)的比庫,他認為自己已經證得阿拉漢了。有一次他生了很嚴重的病,他的病已經相當於絕症了,而且非常痛苦,然後他想自殺,當時沙利補答(Sāriputta,舍利弗)尊者就去看望他。
沙利補答尊者就問他:「你的病能不能夠忍受?你現在病得怎麼樣?」然後又問他:「你對五蘊的執著怎麼樣?」
他說:「·我的病不能夠忍受,只有加劇沒有減輕。我現在對五蘊已經沒有執著了,所以我想用刀來了結自己的生命。」
經過一番問答,沙利補答尊者就知道他還是一個凡夫,但是他自己以為自己是阿拉漢。後來沙利補答尊者走了,當他拿刀割自己喉嚨的時候,他發現他自己還有恐懼,那個時候他才知道他自己還是凡夫。但是他的刀已經割下去了,然後他就開始起觀,結果就在他自殺的時候,他就成了等首阿拉漢。這是一個极端的例子。在佛陀在世的時候,有好幾個自殺的例子。後來,佛陀禁止了比庫自殺。故事是其中一個增上慢的例子,他自以為他是阿拉漢,然而阿拉漢是不可能自殺的。
還有一種是更高級的陷阱,這種更高級的陷阱就是他甚至超過了生滅隨觀智,更高的觀智,如果當一位禪修者,他在持續地觀照的時候,他觀照名法跟色法,假如不小心他取的是色聚,他觀的是色聚,他以為色聚是究竟色法,當他持續觀照色聚的生滅的時候,因為色聚是非常快速地生滅,由於色聚還是屬於概念法,概念法是不能夠給觀智長期地觀照的,因長期地觀照的話,這種概念會消失,當他持續這樣觀照的時候,他發現這種色聚消失,其實色法還在,他認為色聚消失,這個時候他認為色法已經滅盡了。然後,他又持續地觀照他能觀的觀智,或者觀照那種境界,然後稍微一不小心,他的心又掉入有分,他會認為這個時候名法也滅盡了。因為名色法的滅盡,他認為一切行法都滅盡了,所以他就認為這個就是涅槃。在這種非常高的觀智也會掉入陷阱,所以在修行的道路上岐路重重、陷阱處處。
當一位禪修者持續地以觀刹那生滅和以觀緣生滅而修觀的時候,他的觀智會不斷地得到提升。然後他在破除了這十種觀之染之後,在導師的指導之下,越過了這個關,他繼續以這兩種觀法觀,那麼他的生滅隨觀智就會達到成熟的階段,達到成熟的階段,這個時候他已經越過了道非道智見清淨,因為他已經經過了那十種觀之染而到達了行道智見清淨,到達了行道智見清淨當他這樣持續地觀生滅之後,他會發現生滅的相都很粗。
為什麼?因為一切的行法在生滅隨觀智的時候,一切的行法都有四種相狀,他們分別是:生的相、住的相、名法色法的相、壞滅,這個是在思維智和生滅隨觀智的時候。然而,他如果想要再提升自己的觀智,但仍然以這四種方法的話,就是當他觀行法的時候還會有這幾種產生的話,那麼,他的觀智將很難得到提升。因此他不應注意行法的生相,不應注意他的住,不應注意他的相,只應觀他的壞滅。
當他取行法的壞滅(bhaṅga)的時候,他的觀智已經是更加銳利,已經不再停留在生滅相上,已經停留在壞滅相上了。當他取諸行法,過去、現在、未來、內在、外在的行法,只觀照他的壞滅的時候,這個時候他的觀智就非常快速地提升,然後依次的他將能夠經過怖畏現起智,因為他觀照的一切行法都是在那裏壞滅、壞滅,因此他會對一切行法有一種怖畏感。還有過患隨觀智,因為他看到的一切行法都是壞滅的,沒有任何一樣東西可以稱為我的、稱為永恆的、樂的東西,看到的只是行法的過患。這個時候他的心會非常厭離,會對行法,對這些世間法感到非常強的厭離。當他對行法厭離的時候,他有很強的意欲,他想要證悟稱為無為法的涅槃,他想要儘快地脫離這種一直都在那裏壞滅的行法,那個時候的感覺就好像一具很臭的屍體在你身上,你想儘快地把它去掉一樣。
或者說,正如佛陀所說的:「我不讚歎有(我不讚歎生命),就有如在你的手指甲上粘有哪怕一點點的糞便,它都是極端臭穢的,因此我不讚歎有。(我不讚歎生命)。」
因為有厭離隨觀智的禪修者看來,一切行法都是極端的醜陋的,看到它們的過患,看到它們的不足之處,看到它們只是在那邊壞滅。
當他這樣想要解脫的時候,如果他的觀智還沒有成熟,那麼他還必須不斷地復習以前的,用以前的四十種多的方法,用以前的聚思維的方法,用七色觀法,七非色觀法,十八種隨觀觀法,然後在生滅隨觀智再觀緣生滅、觀刹那的生滅,這樣不斷地復習,這個階段稱為省察隨觀智。
當他達到省察隨觀智,他繼續不斷地觀照行法的壞滅相,然後取其中的一種無常、苦或者無我,這樣持續地觀照,這個時候他的心能夠越來越平穩,越來越平穩。在這個階段,他對以前還沒有觀智的時候那種對行法的染著、對行法那種喜好、喜愛已經沒有了,而在剛開始觀生滅和觀壞滅的時候,對那種行法的厭離、那種恐懼也沒有了。這個時候他的心只是很平穩地觀照自己,這個時候稱為行舍智(saṅkhārupekkhā-ñāṇa),saṅkhāra是行法,rupekkhā是中舍。
那個時候他的心已經非常平穩了,不會偏於喜,不會偏于樂,不會偏於憂的兩邊,並且他對行法保持一種中舍的階段,他已經見到了色法的壞滅,那個時候他的心雖然只是想取涅槃的所緣,但是由於他的觀智非常平穩的緣故,所以他可以保持非常平靜的,只是觀照色法的壞滅,然後取色法的無常相、苦相或者無我相持續地這樣觀照,這個時候他可以只觀照色法或者只觀照名法,因為在之前他已經很系統地觀照了色法和名法,這個時候他可以只取他喜歡的,或者說他可以取欲界的名法,可以取色界的名法。
在這個階段,帕奧禪師通常會非常鼓勵禪修者觀禪那的名法,最好是觀第四禪的名法。先進入第四禪,出來之後取無常相、苦相或者無我相,只是觀照,持續地觀照這種禪那名法的壞滅、壞滅、壞滅,並且要取那種心如果想要證入涅槃的話,持續這樣觀照,觀照下去。
在這個階段,由於他的觀智已經非常的平穩,由於那個時候他的舍已經是中舍的,已經不會象沒觀照之前那樣喜,不會象之前那樣怖畏,他的心非常平等、沉穩地觀照諸行法的壞滅,觀照他的無常相、苦相或無我相,這個階段稱為行舍智。
達到了行舍智階段的禪修者,他有兩條路可以選擇:如果他有很強的出離心的話,他可以選擇在今生當中證悟涅槃,斷除煩惱;如果他對佛陀、對佛果非常嚮往的話,他可以發願行菩薩道,可以持續地積累巴拉密(pāramī)乃至成就無上的佛果。不過,成就佛果要行菩薩道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他必須要經過至少四阿僧祗劫及十萬大劫的時間,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佛陀說:「諸佛出世難。」
不過現在,在上座部佛教,也有很多大長老他們是修菩薩道的,然而我們從這些大長老的身上真正能夠感覺到菩薩的那種感覺。在斯里蘭卡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長老,很多人相信他就是一位菩薩。因為行菩薩道的時候,在緣攝受智的階段,他觀照自己的過去世,他就知道自己是不是曾經得到了佛陀的授記。
有幾種方法可以檢驗自己到底是不是菩薩,比如說當他觀照自己過去世的時候,他見到自己曾經見過在世的佛陀,而且佛陀曾經對他授記,那麼這樣的菩薩是決定性的菩薩,肯定不會退墮的菩薩,他只會依照象佛陀授記那樣一直積累巴拉密到他成就佛果,而且當他觀照過去世,觀照未來世的時候,他会發現到自從他由佛陀授記到現在,他只是男性而不會是女性,由他今生到他未來成就佛果,他只是男性,他將會發現,自從他授記之後一直到他成佛,女根色不會在他身上出現,這是其中一個特點。
還有,作為一個菩薩,你會從他的性格當中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出來,菩薩就是菩薩,他有很強的攝受力,他有象王者一樣的權威,自然而然與生俱來的,而且他有象慈母一樣的慈愛,他非常容易放舍,因為他在過去生不斷地修持佈施巴拉密、持戒巴拉密、出離巴拉密、智慧巴拉密等等諸種巴拉密,所以這種巴拉密已經形成他的性格。他對於任何的事情,他不會執著,他很中舍,他有很強的智慧,他有很強的舍心,他很樂意助人,而且他的慈心那種感召力是非常強的。由於他一直以來修習巴拉密的緣故,所以這種善行、善法已經形成了他的性格,他就是諸巴拉密的體現,所以你會發現到他的福報非常好。因為過去他一直修行善行,修行佈施,所以自然而然他去到哪里,他的福報都是非常的殊勝,由於他一直以來都在幫助人,所以你會發現他的威望非常高,他的威信很好,他去到哪里,他都象一位王者或者一位首領一樣,他不用說話,他的攝受力就很強。而且他去到哪里,他的福報非常好,很多供養,如果他是出家人的話,他會有很多供養;如果他是在家人的話,他會非常富有,或者說他投生天界;然而他对这些,他的那種放舍的心很強,他不會執著於這些,他只會求道,而且他的出離心很強,他不會對名聲、對錢財、對家庭眷屬執著,他很容易就把它放下,他所體現出來的那種威德,就是他的性格,他的巴拉密的呈現。
所以我們說修巴拉密,巴拉密就是沒有受到無明跟渴愛所染汙的性格的善行,這些善行因為他經過了非常多生的積累,所以現在已經變成他的性格,他的素質就是這麼樣,然後他再這樣持續地積累,當他的巴拉密已經成熟了,佛果就可期了。
所以當我們修到行舍智的時候,我們自己就可以知道,也可以自己選擇。當然,如果現在還沒有的話也可以自己作決定,如果你是行舍智的话,又對菩薩道有很強的意欲的話,你可以選擇,可以選擇行菩薩道,起大悲心,為了拔去一切眾生的痛苦。
因此,在上座部佛教裏面有三條道路,可以供任何的禪修者選擇,也就是三種菩提:
一種是三藐三菩提(sammāsambodhi)。這種是以修行諸巴拉密而成就佛果。
另外一種是辟支菩提(paccekabodhi)。這種是起願在沒有佛陀出世的時候,他無師自通地證悟聖道聖果,證悟四聖締。然而因為辟支佛有智慧證悟四聖諦,但是沒有智慧教導他人,因此我們也稱他為獨覺。
還有弟子菩提(sāvakabodhi)。sāvaka是弟子的意思,如果在有佛陀教法的時期,他通過修行佛陀的教法,通過修習止觀,修習戒定慧,在還有佛法的時期證得聖道與聖果,這種就稱為佛弟子,稱為sāvakabodhi,就是弟子菩提。
這幾種都是隨禪修者的意願可以選擇的,在南傳佛教這三種道路都有人選擇,而且我也碰到了有些長老,他是想要證悟辟支菩提的,當然他不會自己說我是菩薩,但是很多人傳聞他是菩薩,都有。
當一位禪修者假如他想要在今生證悟聖道聖果的話,他持續地觀照無常、苦或者無我,在觀照時他必須得注意一點,他不能夠只是觀照一種而證得聖道聖果。我們可以打開《清淨道論》的617頁,最下面的第二段,這裏是我們修觀的一個要點,我們必須要知道。《清淨道論》還有《無礙解道》也這樣說,在我們修觀的時候,我們不能夠只是觀內在,觀自己的五蘊為無常、苦、無我,因為只是觀照自己內在的名色法,自己的五蘊,觀照它是無常、苦、無我的,是不能夠證得任何聖道聖果的,他還必須要外觀。所以我們來看:
「茲或有人,先住著(其心)於內諸行(就是內在的,所謂自身的諸行,就是五蘊或者名色法),住著之後而觀彼等(諸行)。可是但觀於內是不會有道的出起的(就是那種道心的過程是不會產生的),亦應觀於外,所以他亦觀他人的諸蘊(就是觀外在他人的諸蘊,為什麼,因為為了破對他人的執著)及非執受的(與身心無關的)諸行(就是說與身心無關的,比如說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為『無常、苦、無我』。他於一時思維於內,於一時思維於外,如是思維,當在思維於內之時,他的觀與道結合,是名於內住著從內出起。」
所以在修vipassanā的時候,我們應當依照佛陀所教導的,應當一時觀照過去、觀照現在、觀照未來、一時觀照內的、也觀照外的,而不能夠說只是觀內的,所以我們一般不把vipassanā翻譯成內觀,內觀可能是從英文(inside)翻譯過來的,但是真正在修觀的時候不能只是內觀,還必須要外觀、內外觀。
我們再看最後一段:
「另一種人,先住著(其心)於色,住著之後而觀大種色及所造色為一聚。可是但觀於色是不會有道的出起的,亦應觀無色,所以他以彼色為所緣之後,亦觀生起『受、想、行、識為非色』的無色 。」
也就是說一個人不能夠只是通過觀照色法而證悟涅槃,他還必須要觀照名法,觀照受、想、行、識,同時他也不能夠只是觀照名法而不觀照色法,他必須要輪流地觀照色法、名法、色法、名法。但是在行舍智的階段,由於之前他已經非常系統透徹地觀照了五蘊,觀照了內在的和外在的五蘊。因此,在這個時候,他的觀智已經變得非常銳利了,在很高級的觀智的階段,如果他還重複地一時觀照內、一時觀照外、一時觀照色法、一時觀照名法、一時觀照過去、一時觀照現在、一時觀照未來,反而他的觀智不能夠提升得很快,或者一時觀照無常、一時觀照苦、一時觀照無我,這個時候他在觀照這些行法的無常、苦、無我的時候,他的心會自然地傾向某一項。比如說,當他觀照無我的話,他自然地會觀照無我相,他的心很平穩地自然地取無我相來觀照諸行。
這樣的話,如果禪修者想要證悟涅槃的話,他可以持續地修無常隨觀、苦隨觀或者無我隨觀,這樣持續地修行,當他證悟涅槃的時候,隨觀無常者以無相門而證得了無相解脫,隨觀苦者以無願門而證得了無願解脫,隨觀無我者以空門而證得了空解脫。因此,這稱為涅槃的三門。所以禪修者可以通過任何的方式,無論是觀無常、觀苦或者觀無我,當他證悟涅槃的時候,這個時候他所證悟的涅槃就依照他的隨觀而稱為無相解脫、無願解脫或者空解脫。
在證得道初起階段,就是道初起的心路過程之後,在《阿毗達摩》和《清淨道論》裏都講到了道初起的心路過程,就是當一位禪修者持續的以無常、苦、無我觀照的時候,他會生起一念,認為說這個時候道將初起了,這裏的道是指聖道,之後就產生了一個心路過程,這個心路過程先生起一個意門轉向,意門轉向生起之後滅去,滅去之後接著生起一個遍作,遍作滅去之後生起一個近行,近行滅去之後生起一個隨順,這裏的隨順就是我們講的第十二種觀智――隨順智,隨順智滅去之後就生起一個種姓智(gotrabhū),這裏的種姓稱為更換種姓智,從種姓智之前還是屬於凡夫,種姓智之後就已經為為聖者。
所以種姓智只要一個心識刹那,這個心識刹那已經改變了他是聖還是凡,改變了他由凡至聖的這個過程。種姓智滅去之後生起一個道智,道智滅去之後生起兩個果心,因此,這是初起之道的心路過程。也就是在一個禪修者的生命裏面,由凡夫到聖者的過程。對一個有情來說,對一堆五蘊來說,種姓智只生起一次,之後永遠就不會生起了。因為從此永遠的告別了凡夫的生涯,而成為了聖者,所以他不會經常換來換去,所以更改種姓智只是變一次。之後從初道到第二道的時候,他已經不叫種姓智,他叫淨化。
在道智跟果智裏面,它又可以分為四類,這四類分別是依照四道跟四果來分類。其中的道智能夠執行四種作用,這四種作用跟四聖諦有關:
第一種我們可以稱為遍知苦,也就是他如實地了知了名色法,了知了五取蘊。
第二種作用是斷除了煩惱,斷除了苦之因,所以我們平時說的斷煩惱其實就是在道智,在道心這個心識刹那。
第三個作用是證悟涅槃,我們說到的證悟涅槃就是從道心這一刹那開始的。
第四個是他開展了八聖道,在道心裏面具足了八聖道分。
道智只生起一個心識刹那,然後它就滅去了,從此之後就再也不會生起相同的道心。因為道智的力量非常強大,他只是生起那麼一個心識刹那,他就足以斷除相應的煩惱。我們可以把煩惱分為十種,十種分別是:對欲的貪、對色的貪、對無色界的貪、嗔恚、戒禁取、邪見、掉舉、昏沉、睡眠、無明、慢、疑。這十種稱為結。
其中初道斷除的是三種:
第一種是邪見,對於我,對於人,對於有情的執著,認為實在有所謂的人,有所謂的我,有所謂的真我、大我等等,這樣的邪見在初道時斷除。
第二是斷除戒禁取,他不會再修種種的外道,他只是依照佛陀的教導,依照佛陀的教法來修行。
第三種他斷除了疑,就是我們講到的那八種疑,這是初道所斷的。
第二道並不能斷除任何的煩惱,但是他可以減弱欲貪和嗔恚。然後第三道他可以斷除對欲的貪愛跟嗔恚,也就是說證得了第三道他就不會對男女、對飲食、對種種欲樂目標,他就不會有任何的貪愛。
到了第三道的聖者,即使是在家人也好,他都不會要錢財,誰要取他的錢財都可以。有一個叫伍嘎(Ugga,古譯鬱伽)的長老,當他證得了第三道阿那嘎彌(Anāgāmi,古譯阿那含)的時候,他回去就對他的七個老婆說:「你們想要去嫁給誰就嫁給誰,想要留在這裏也可以。」然後他把他的財產,「你們要你們就拿。」 就這樣。
到了第四道,就斷除了剩下的五種結,就是斷除了色界的貪、斷除了無色界的貪、斷除了掉舉、斷除了無明跟斷除了我慢,所以我們稱阿拉漢為一切漏者,一切漏盡者,就是他完全斷除了一切煩惱。因為他斷除了一切煩惱,因此他稱為應供,巴利語阿拉漢(araham)就是有資格的意思,完全有資格,他有資格受到一切世間、人、天的禮敬、供養、合掌。
當然,即使是一個禪修者真的證得了聖道聖果,還是要很謹慎的,還有很多種不同的方法來檢查。這種檢查的方法我們稱為省察智。如果是初道到第四道,也就是初果聖者到三果聖者,他必須要以五種方法來檢查。他要檢查道、檢查果、檢查涅槃、檢查已經斷除的煩惱和檢查還沒有斷除的煩惱。而且雷迪西亞多(Ledi Sayādaw)建議,如果一位禪修者認為自己已證得了聖道聖果,至少要用三年時間慢慢地去檢查,要很小心謹慎,要不然很容易得到增上慢。
因此在這裏我們就依照《清淨道論》裏面的道次第,依照戒定慧的次第,依照七清淨的次第,依照十六種觀智的次第,講了由一位凡夫通過持戒在修習四十種業處,個別的證得近行定或者安止定,接著再修習vipassanā,依次地增長他們的慧,而達到證悟涅槃,證悟聖道聖果的這個過程。這種修行道的次第,我們把它稱為清淨的道次第或者《清靜道論》的次第,這是在上座部佛教的傳承裏面至今仍然在教導的禪修的方法。那麼,我們現在就以不是非常詳細,又不是非常簡略的中等的方法講了《清淨道論》,那麼,我們以中等的方式講《清淨道論》就講到這裏,謝謝大家。
現在我們大家一起來回向功德:
以此法隨法行,我禮敬佛,
以此法隨法行,我禮敬法,
以此法隨法行,我禮敬僧,
確實依此而行,我將解脫生老死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份,回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薩度!薩度!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