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1]
缅甸帕奥禅师讲述

 

现在为大家介绍修行入出息念[2]以培育定力的基本方法。

佛教的禅修业处[3]有两大类,即止与观[4]。止业处是培育定力的修行法;观业处是培育智慧的修行法。在这两种方法当中,止是观的重要基础,因此佛陀在《相应部·定经》中说道:

Samādhi bhikkhave bhāvetha, sama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ābhūta pajānāti.

「诸比库,应修习定。诸比库,有定力的比库能如实了知。」

再者,在《清净道论》中也说智慧的近因是定。只有通过智慧,我们才能证悟至乐的涅盘,断除一切烦恼。所以我们鼓励初学者先修行止业处,培育深厚的定力,然后修行观业处,照见诸法实相。

在止业处的四十种方法当中,我们通常教导初学者先修行入出息念,因为多数人能借着修行此法门成功地培育定力。

佛陀在《相应部》(Sayutta Nikāya)里建议弟子们修行入出息念,他说:

「诸比库,透过培育与数数修行入出息念所产生的定力是宁静且殊胜的,它是精纯不杂的安乐住处,能在邪恶不善念头一生起时就立刻将它们消灭与平息。」

《清净道论》则说:「凡于诸业处类别之中,此[入出息念业处]为首位,乃是一切知佛陀、巴支咖佛及众佛弟子之胜证及现法乐住的足处(近因)。」

因此大家应当对此入出息念业处深具信心,并且以至诚恭敬之心来修行。

 

佛陀于《大念处经Mahāsatipaṭṭhāna Sutta》等诸经中教导入出息念的修行方法。佛陀于经中说:

「诸比库,于此,比库前往阿兰若,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结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使正念现起于面前。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

1、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

   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

2、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

3、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

4、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

 

开始修行时,可以先找个安静且适合禅修的地方,以舒适自然的姿势坐着,上身保持正直,然后将正念安住于禅修的目标——呼吸。应尝试觉知经由鼻孔而进出身体的气息(呼吸时的鼻息);你应能在鼻子的正下方(人中),或鼻孔出口处周围的某一点感觉到气息的进出。不要跟随气息进入体内或出到体外,只应在气息扫过及接触上嘴唇上方或鼻孔周围的某一点觉知气息。如果跟随气息进出,你将无法成就禅定。反之,如果只是在气息与皮肤接触最明显的一点(上嘴唇上方或鼻孔出口处周围:左或右鼻孔边缘、或两鼻孔之间)觉知气息,你将能培育及成就禅定。

不要注意气息的自相(Sabhāva-lakkhaa,自性相)、共相 (Sāmañña-lakkhaa)或禅相(nimitta)的颜色。自相是气息中四界的个别自然特征,即:硬、粗、流动、支持、推动等。共相是气息无常(anicca)、苦(dukkha)、无我(anatta)的性质。

只需觉知入出息的本身。入出息的本身是入出息念的目标(所缘),也就是你必须专注以培育定力的目标。如果你过去世曾经修行此禅法,累积相当的巴拉密(波罗蜜),当你以此方式注意入出息本身的整体概念时,你将能轻易地专注于入出息。

如果心无法轻易地专注于入出息,《清净道论》建议用数息的方法,这能协助你培育定力。你应在每一吸呼的末端数:「入、出、一;入、出、二;入、出、三;入、出、四;入、出、五;入、出、六;入、出、七;入、出、八」。

至少应数到五,但不应超过十。你应该下定决心在这段时间内不让心漂浮到其他地方,只应平静地觉知气息。如此数息时,你将能使心专注,平静单纯地只觉知气息。

能如此专注至少半小时之后,应继续进行到第二个阶段:

1、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

   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

2、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

   

在这阶段,你必须对入出息的长短培育觉知。这里的长短并非指尺寸上的长短,而是指时间的长度。你应自己决定多久的时间称为「长」,多久的时间称为「短」。觉知每一入出息时间的长短,你会发觉有时入出息的时间长,有时入出息的时间短。在这阶段,你所应做的只是单纯地如此保持觉知而已。如果要默念,不应默念:「入、出、长;入、出、短」,只应默念:「入、出」,并且同时觉知气息是长或短。你应只觉知气息进出时,经过接触点的时间长短。有时在一次静坐当中,气息从头到尾都是长的,有时从头到尾都是短的;但是你不应故意使气息变长或变短。

    对于某些禅修者而言,禅相[5]可能会在这阶段出现。然而,若能如此平静地专注约一小时,但禅相仍然未出现,那么你应继续进行到第三个阶段:

3、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


   
这里,佛陀指示你持续地觉知整个呼吸从头到尾的气息(全息;息之全身)。你应训练自己的心,持续不断地觉知每一次呼吸时从头到尾的气息。如此修行时,禅相可能会出现。如果禅相出现,你不应立刻转移注意力至禅相,而应继续觉知气息。
   
如果平静地觉知每一次呼吸时从头到尾的气息,持续约一小时,却仍然没有禅相出现,那么你应进行到第四个阶段:

4、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


   
要做到这一点,你应下定决心要使气息平静下来,然后持续不断地专注于每一次呼吸时从头到尾的气息。你不应刻意使用其他任何方法使气息变得平静,因为这样做会使定力退失。在这阶段,你所需要做的只是下定决心使气息平静下来,然后持续不断地专注于气息。以此方法修行,你将发现气息变得更平静,禅相也可能会出现。

    在禅相即将出现之时,许多禅修者会遇到一些困难。大多数禅修者发现气息变得非常微细,而且他们的心不能清楚地觉知气息。如果这种现象发生,你应保持觉知的心,在之前你最后还能注意到气息的那一点等待气息重现。

    修行入出息念所产生的禅相并非人人相同,它是因人而异的。像棉花一样纯白色的禅相大多数是取相,因为取相通常是不透明、不光亮的。当禅相像晨星一般明亮、光耀和透明时,那就是似相。当禅相像红宝石或宝玉而不明亮时,那是取相;当它明亮和发光时,那就是似相。

    达到这阶段时,很重要的是不要玩弄禅相、不要让禅相消失、也不要故意改变它的形状或外观。若如此做,你的定力将停滞且无法继续提升,禅相也可能因此而消失。所以,当禅相首次出现时,不要把专注力从气息转移到禅相;如果这么做,禅相将会消失。

    然而,如果发现禅相已经稳定,而且心自动地紧系于禅相,那时就让心专注于它。如果强迫心离开它,你可能会失去定力。

    若禅相出现在你面前远处,则不要注意它,因为它可能会消失。如果不去注意它,而只是继续专注于经过接触点的气息,禅相会自动移近并停留在接触点上。

    若禅相在接触点出现并保持稳定,而且似乎禅相就是气息,气息就是禅相,这时就可以忘记气息,而只专注于禅相。如此将注意力从气息转移到禅相,你将会更进步。保持注意力专注于禅相时,你会发现它变得越来越白,当它白得像棉花时,这便是取相(uggaha-nimitta)

你应下定决心,保持平静地专注于那白色的取相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或更久。如果能专注于取相持续一或二小时,你会发现它变得清澈、明亮及光耀,这就是似相(paibhāga-nimitta)到了这阶段,你应下定决心及练习保持心专注于似相一小时、二小时或三小时,直到成功。

   在这阶段,你将达到近行定(upacāra)或安止定(appanā)。近行定是(在进入禅那之前)非常接近禅那的定;安止定就是禅那。

    这两种定都以似相为目标,二者的差别在于:近行定的诸禅支尚未开展到完全强而有力。由于这缘故,在近行定时「有分心」(bhavaga)还能够生起,而禅修者可能会落入有分心。经验到这现象的禅修者会说一切都停止了,甚至会以为这就是涅盘。事实上心还未停止,只是禅修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察觉它而已,因为有分心非常微细。

     为了避免落入有分心,以及能够继续提升定力,你必须藉助五根:信(saddhā)、精进(vīriya)、念(sati)、定(samādhi)、慧(paññā)来策励心,并使心专注、固定于似相。你需要精进以便使心一再地觉知似相;需要念以便不忘失似相;需要慧以便了知似相。

在此,信是指相信修入出息念能够证入禅那。精进是指能够致力于修入出息念至禅那的阶段。念是指不忘失入出息念的目标。定是指心毫无动摇地专注于入出息念的目标。慧是指明了入出息念的目标。

达到禅那

    当信、精进、念、定、慧这五根得到充分培育之时,定力将会超越近行定而达到安止定。达到禅那时,心将持续不间断地觉知似相,这情况可能维持数小时、甚至整夜或一整天。

    心持续地专注于似相一小时或两小时之后,你应尝试辨识心脏里意门(bhavaga,有分识,有分心)存在的部位,也就是心所依处。有分心是明亮清澈的;注释中说,有分心就是意门(manodvāra)。若如此一再地修行多次,你将能辨识到依靠心所依处的意门(有分心),以及呈现在意门的似相。能如此辨识之后,你应尝试逐一地辨识寻、伺、喜、乐及一境性这五禅支,一次辨识一禅支。持续不断地修行,最后你能同时辨识所有五禅支。五禅支是:

    一、寻 (vitakka):将心投入及安置于似相;

    二、伺 (vicāra):保持心持续地注意似相;

    三、喜 (pīti):喜欢似相;

    四、乐 (sukha):体验似相时的乐受或快乐;

    五、一境性 (ekaggata):对似相的一心专注。

 

它们个别分开来说称为禅支,但整体合起来则称为禅那。刚开始修行禅那时,你应练习长时间进入禅那,而不应花费太多时间辨识禅支(jhānaga)。你也应练习初禅的五自在:

一、转向自在:能够在出定之后辨识诸禅支。

二、入定自在:能够在任何想入定的时刻入定。

三、住定自在:能够随自己预定的意愿住定多久。

四、出定自在:能够在所预定的时间出定。

五、省察自在:能够辨识诸禅支。

 

    熟练地掌握了初禅之后,你可以进而次第地修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以及它们的五自在。

在进入第四禅时,呼吸完全停止。这就完成入出息念的第四个阶段:

4、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


   
这阶段开始于禅相生起之前,进而定力随着修行四种禅那而增长,呼吸逐渐变得愈来愈平静。直到进入第四禅时,呼吸完全停止。

禅修者修行入出息念达到第四禅,并修成五自在之后,当禅定产生的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时,他可以继续修行止业处,也可以随自己的意愿而转修观业处。

 

无论身体处在那一种姿势,大家都应当持续地觉知呼吸。在静坐结束时仍然要继续修行,不要间断。意思是当你睁开眼睛、松开双腿、站起来等时都要继续觉知呼吸。日常活动中行、住、坐、卧等任何时候也都要持续地觉知呼吸。不要去想呼吸以外的其他目标,让修行间断的时间愈来愈少,乃至最后能够持续地修行,几乎没有间断。从清晨一醒来开始,到晚间睡着为止,这中间的时间里都应当如此精勤不懈地修行。若能如此精进,你就很可能在不久的时间达到安止定(即禅那),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说入出息念应当被培育与数数修行的理由。

大家应当精勤地修行。最好能够禁语,如果不能的话,也应该只说必要的话,避免闲言杂语。

当然,禅修进度的快慢取决于过去的巴拉密和今生的精进。大家只需付出适度的精进,而不应有什么期待。成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就让禅修在自然的步伐中前进。请大家从现在就开始!

愿大家修行成功!

 

Sādhu! Sādhu! Sādhu!

萨度!萨度!萨度!



[1] 本文摘录自缅甸帕奥禅师讲述的《菩提资粮》,经整理而成。

[2] 入出息念,巴利语ānāpānassati,或称阿那般那念、安般念,即保持正念专注于呼吸的修行方法。

[3] 业处kammaṭṭhāna):意为「工作处所」,即修行法门,或修行时专注的对象。

[4] ,音译作沙马他 (samatha,奢摩他) ,音译作维巴萨那 (vipassanā,毗钵舍那)

[5] 禅相 (nimitta):修行禅定时内心专注的目标。它由心想而生,是心的影像或概念。禅相一般上基于色法而产生,所以取此相为所缘而达到的禅定属于色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