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应作慈爱经》之二200849
玛欣德尊者讲述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3X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等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各位禅修者、各位居士大德们:

晚上好!

在上次上课时,大家已经一起讨论佛教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断除烦恼。烦恼有很多种,总结为贪、嗔、痴,称为三种根本的烦恼,或者称为三毒。同时,烦恼又呈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我们可以把它归为三类:

第一是违犯性的烦恼;

第二是困扰性的烦恼;

第三是潜伏性的烦恼。

我们分别可以通过戒定慧来对治不同的烦恼。就是通过戒,用彼分断来断除违犯性的烦恼;通过修习定镇伏断来断除困扰性的烦恼;通过圣道,通过修慧来完全地断除,也就是用正断断来断除潜伏性的烦恼。

我们讲到通过戒定慧来断除不同层次的烦恼之后,又再讲了佛陀在什么情况下开示这部(Karaṇīyamettasutta.m)《应作慈爱经》,或者称作《慈爱经》。

在入雨安居之前,有很多位比库到佛陀那里,请求佛陀给他们禅修的业处,给他们禅修的法门。当他们取得了禅修的业处之后,他们就找到喜马拉雅山下一座风景优美的树林,在那边准备过三个月的雨安居,不过由于他们的戒德,使居住在树林里的树神没无法安住,因此做了很多干扰的事情,使那些出家人没办法安静下来,没办法禅修。

由于受到了他们的干扰,这些出家人都得了不同的病,头痛、脸色苍白、憔悴等等。于是他们就决定重新回到佛陀住的地方,请求佛陀给他们另外一个地方去过雨安居。佛陀发现,除了那个地方之外,就没有其他适合的地方了,于是叫他们回去。为了让树神们不干扰出家人,让他们的修行没有障碍,佛陀叫他们必须修行慈心、培育慈爱。佛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教导了这部经,(Karaṇīyamettasuttaṃ)《应作慈爱经》。

《应作慈爱经》在上座部佛教里是一部非常普及的经典,它的地位有点类似在汉传佛教里的《心经》那么重要,几乎无论僧、俗,每一位佛弟子都能背诵这部经典。这部经典在泰国跟斯里兰卡,叫作《应作慈爱经》,在缅甸直接称为《慈爱经》(Mettasuttaṃ)。这部经的篇幅不长,它只是由十首偈颂组成。

这十首偈颂讲的就是戒定慧三学,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进入学习经文部分。在这部经文里,这十首偈颂前面的两首半偈颂是讲戒学的部分,接着的六首半偈颂讲的是定学的部分,最后一首偈颂讲的是慧学,乃至到证果的部分。也就是说,于此佛陀是在教导修习戒定慧,但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断除一切的烦恼。

那这部经典所讲的意趣是怎么样的?我们下面再进一步一起来学习,经文一开头是这样说的“Karaṇīyamatthakusalena, yantaṃ santaṃ padaṃ abhisamecca”它的意思是:善求义利、领悟寂静境界后应当作。” Karaṇīyam就是应当作的意思,应当去实践。

在佛陀的教法里,什么是应当做的事情呢?那就是,我们应当去修习的、应当去实践的,也就是戒定慧三学,所以在这部经的义注里就说到:总之,三学就是应当做的,应当实践的事情。与应当作相反的,就是不应该做的,不应该做的是什么?跟戒定慧三学相反的,也就是犯戒或者破戒,还有不修习禅定、心散乱以及没有智慧,或者说不去修习智慧,不去提升、培育智慧。

犯戒包括:没有正行、没有行处。没有正行,就是对于身、语、意没有约束;没有行处就是不应该去的地方也去,同时也邪命自活或者不正当的谋生的方式,这是违背戒学的;违背定学的就是懒惰、虚伪、散乱、爱说闲话,这是属于违背定学的;而违背慧学的就是一个人不去提升智慧,愚痴,黯钝,这是属于违背慧学的。

如果一个人去除了违背三学的行为,他努力、精进、热心地培育戒定慧三学,就是在这里讲到的karaṇīyam 应当作的事情。Atthakaraṇīyamatthaattha的意思是有利益的、有意义的事情,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呢?它的意思就是:应当时时刻刻去实践修习,或者说我们说要修行,这个是有意义的事情。同时这里的attha就是义利,还有另外一种意思,就是自己的真正的利益、最上的利益,在我们佛陀的教法期间,真正的利益是我们要证得圣道、圣果,证悟涅槃。而我们通过修行,正确的修行、善修行,去证悟圣道、圣果与涅槃,这就是我们可以说致力于真正的利益、自己的利益。

当了解修行之后,真正去实践、去修行的人,以及在修行之后,证悟了圣道、圣果、证悟了涅槃的人,我们称为善求义利。也就是说,他得到了真正幸福,他追求而且得到了幸福,得到了真正在佛陀教法当中的利益,所以巴利语叫做atthakusalenaattha的意思就是讲到佛陀教法的利益、法义; kusalena就是善巧。同时,在义注里也讲到:那些不了解修行利益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要修行,有些人虽然知道修行的好处,修行有很多利益,但是他自己不肯去做,这种人称为(anacakusalena就是不善于义利的人,或者说他们是不去善求义利那种人。

接着讲到“yantaṃ santaṃ padaṃ abhisamecca ” abhisamecca的意思是领悟了;yantaṃ的意思就是那一个;santaṃ是寂静; padaṃ是境界。寂静的境界就是完全断除了一切的烦恼,没有任何贪嗔痴的无为界,没有生灭的境界。什么是没有生灭的境界?什么是没有因缘造作的境界呢?就是涅槃。领悟了寂静境界就是领悟了涅槃的境界,在这里讲到的领悟了之后,abhisamecca是属于动作已经发生了,如果我们从这段经文看来,难道真的一个人要证得了圣道、圣果,成为圣者才能够叫做领悟了寂静境界吗?

义注里讲到,这里所说的领悟,并不是通过圣道智跟圣果智来领悟,也就是说这里讲到的用智慧去领悟的,不是出世间的智慧,而是世间的智慧,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闻慧,闻所成慧。大家都知道,智慧的原因有三种:第一是闻,第二是思,第三是修,闻、思、修三慧。这里讲到的慧是属于闻所成慧(sutamayaṭāna),就是通过听闻佛陀、圣者、善知识的教导,知道断除烦恼是可能的,证悟涅槃是可能,是应该去做的。于是,当我们通过世间的智慧,通过听闻佛法而生起的智慧知道涅槃的寂静、涅槃的殊胜之后,就能致力于修行与培育戒定慧,这称为善求义利、领悟寂静境界后应当作

应当作什么呢?下面一共提到了十五种素质。十五种作为一位禅修者,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应当具备的素质。这些素质是所有想要培育慈爱、想要修行慈心、拥有慈悲心的人都应当具备的。因此,我们把这些素质称为前分行道,前分的意思就是在修行之前应当具足的,行道就是修行。

这十五种素质我们也可以称为戒学的部分。戒sīla我们知道sīla原来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品行、行为、素质。讲到戒,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属于律教法的戒,还有另一类是属于经教法的戒。

律教法的戒往往在《律藏》里有详细的记载,它包括:止持跟作持两大部分。止持就是佛陀说到:这些不可以去做,那些不能够去做。是属于禁止性的。作持呢,佛陀说:你们要这样作,你们要那样作。就是应当作的称为作持。止持的部分就是如果作了那就违犯,不去作便是受持;而作持的部分就是如果做了就没有违犯,不做就违犯的,这个称为是作持。

这是属于律教法的范畴,律教法的戒往往有一定的惩罚性。比如说,一个人如果行了淫欲法,他将犯了断头罪——巴拉基咖(pārājika),如果一个人说了谎或者是杀生,他会犯巴吉帝亚(pācittiya),如果一个人没有穿好袈裟入村,他将会犯恶作——突吉罗(dukkaṭa)。这些就是佛陀规定的,如果去做或者没有去做会违犯的,是属于律教法。

经教法里的戒,佛陀往往采用建议性的方式来表述,我们在这部经里讲到的戒,就是侧重于一个人应当具备的素质和品行,佛陀用一种鼓励的方式,跟律教法稍微有点区别。律教法有一定的限制性,就是你必须去做,不做将会犯戒,犯戒就要如法地忏悔。但是在经教法里,佛陀就是讲如果你要修行,就要先具备这些内心的素质,如果具备了这些内心的素质,那么对修行是很有帮助的,如果没有这些素质,也不会涉及到犯戒。

所以,我们在下面,将逐一来讨论这十五种佛陀所提到的一个禅修者应该具备的、修行禅修的基础,作为培育慈爱的前提的十五种美德,那么,它们是哪些素质呢?

第一sakko sakko的巴利语就是有能力的、能够的、堪能的、有资格的。在这里讲到的sakko是有能力,什么是有能力的呢?在世俗社会,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工作能够赚到钱,或者一个人很多病、很懒惰、很迟钝、智力不够,这样的人将没有办法完成自己的工作。只有那些相信工作可以带来利益,身心健康、勤奋、聪明能干的人能很好的完成工作,这是在世俗所说的能力。

在佛陀的教法里也是同样,就像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叫做菩提的王子,有一天他来到佛陀那里,问佛陀,他说:尊者啊,一个人在接受了佛陀的教法之后,需要多久才能够证悟圣道圣果,才能够完全地断除烦恼呢?

佛陀回答说:王子啊!对于这一点呢,我想反问你一个问题,你是不是很擅于驾驭大象呢?

菩提王子就说:是的,尊者。

佛陀就继续问:假如这个时候有一人来到你的面前,他想要学习驾驭大象的技巧,但是他没有信心、不健康、很狡诈、懒惰而且不聪明,那他是否可以学的成功呢?

菩提王子回答说:尊者啊!一个人即使只有这五项因素中的一种,他都不可能学好学成,更何况一个人同时有这五项因素呢?

接着佛陀又问:如果一个人有信心、健康、诚实、精进、勤奋,也很聪明,他是否可以学得成功呢?

菩提王子回答说:尊者啊!如果一个人拥有这五项中的一种,他都可以学得成功,更何况一个人同时拥有这五项因素呢?

于是,佛陀就回答说:王子,同样的,如果一个人拥有五勤支,就是他对佛陀有信心、健康、不狡诈、不虚伪,同时他很精进、很睿智、有智慧,具足这五个条件,他就能够迅速达到修行的目的。

我们在这里讲到有能力,就是指这五项因素:

第一指信心;

第二是健康;

第三是诚实;

第四是精进;

第五有智慧。

接着佛陀又继续讲ujū ca sūjū ca,正直跟诚实。正直跟诚实其实也是五勤支的一种,也就是一个人不狡诈也不虚伪,他很诚实、如实。一个狡诈跟虚伪的人,是没办法对别人有慈爱的,而且也很难修行其它的善法。就好像我们要在一张报纸上去写好看的字,那是很难的;或者说,在一块很肮脏的布上画一幅很美的画,那也是很难的。唯有在干净的布上,我们才能够很好地表现出一个人的书画的技能。同样的,善法只能够在清净的心里生起,如果一个人的心很虚伪、很狡诈,善法就没有机会在这种受到污染的心里生起。因为正直非常重要,所以佛陀教导了正直,同时又教导了诚实。正直跟诚实其实意义是非常相似的,不过它们也各自略有侧重点。一个人如果去除了身体的狡猾跟语言的狡猾,我们称为正直;一个人去除了内心的狡猾,我们称为诚实。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修习增上戒学和增上心学,也就是培育戒和定来达到正直,可以通过培育增上慧学,培育智慧,来达到诚实。当然,只有一个人已经完全地断除了一切烦恼,才能够真正的达到正直跟诚实。

接着,佛陀又讲了suvacosuvaco的意思就是顺从、柔顺的意思,或者说易受教。它的反义词是dubbaca Su的意思就是好、善的、好说的,du就是不好的、坏的,dubbaca的意思就是不好说、不好说话,难以劝导的;suvaco就是柔顺的、听话的、容易劝告的、容易受教的。

对于难受教的人,当他做了坏事,别人去劝告他的时候,他会说:咦?你见到吗?咦?你是否有听到啊?是谁告诉你的?或者说他们会用一些语言把话题引开,甚至会保持沉默、不予理睬。或者有些人,虽然接受了劝告,但是依然我行我素,继续去做坏事,这种人就是难以受教的。

对难以受教的人,他离证悟、要证悟殊胜的境界是很远的,不过,对容易受教的,乐于接受别人的劝告与教导的人,很容易达成成就,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是柔软的。他不仅仅会去听从,去接受别人的劝告,接受别人的教导,同时还会请求别人在自己犯错时,能够指出来,以便于自己改正错误。

难以受教的人,不明白别人好心的劝告,其实是为了他好,他也不喜欢给人劝告。就像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阐陀的比库一样,别人劝告他,他就老是为自己找借口开脱。我们在比丘戒的僧残讲到,制戒因缘里面提及当其他比库去劝告他时,他就说:你说什么?你有什么好说我的?我比你更高,佛陀是我出家的时候,一起陪伴着他去的。你们算得了什么?你们不要劝我什么,你们不要说我什么好的跟坏的,我也不去劝你什么好的跟坏的。他就是这种很难以受教的人,所以在巴利语里面,在戒条里面也直接说,阐陀比丘是属于dubbacadubbaca就是难受教的,生性难改的人。

然而,如果一个人透过柔软的心、欢喜遵从别人的劝告及教导,这样的心和慈爱的心很相应,即使没有刻意地修行慈爱,慈爱也在他的内心存在。作为一个希望获得真正幸福的人,他不会不愿意遵循佛陀的教导,因此,他肯定已经接近了圣道圣果以及涅槃。

所以在相应部的,因缘相应《导师经》里佛陀说了一句话:yathābhūtaṁ āṇāya satthā pariyesitabbo.”它的意思就是:为了如实的智慧,为了得到如实的智慧,应当去寻求导师,应当去寻找导师。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得到如实了知世间的智慧,他必须去寻找善知识,正因为如此,所以佛陀不止一次地说:阿难,我说善知识是梵行的全部。梵行就是我们修行的生活,我们修行的生活必须依靠善知识,没有善知识,没有好的导师的指导,我们谈不上修行,我们只能说在盲修瞎练。

那接着又讲到了mudu mudu意思是柔软、柔和。在这里讲到的柔和,并不是指跟粗野相反的,而是指与傲慢和固执相反的柔和。一个懒惰、不肯修行的人,或者说,一个只有一点点信心的人,很难达到修行的目的,因为他是顽固的人。但是有信心、有善法欲、想要修行,并且有热忱、肯精进的人,能够依法修行,这些人我们称为柔和的人。

柔和是我们禅修中一项很重要的要素,我们禅修的心一定要柔和。一个禅修者,他应当越修心越柔软,这种修行才是对的。如果一个人越修越顽固、越修越傲慢、越修越自以为是,他的修行会有问题。为什么呢?

如果一个人越修越傲慢,越修越固执,他的心越修越僵硬,越修越狡猾、越修排斥心越强,这些都是属于不善心,一个修行人应当越修越柔和。顽固的心跟柔和的心的区别在哪里呢?

在这里谈到修行,我们可以引一个例子来比喻。我们要拥有一颗柔和的心,就像要炼金一样,如果拿着一块金矿石,无论直接对这块金矿石如何打造,它都不能够造成戒指、项链或其他的金器,是不是?但是,如果我们把这块金矿石放到火里、放到熔炉里去提炼,提炼出黄金来。然后呢,当黄金还很软、温度很高的时候,我们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去打造戒指、项链、宝冠、佛像,是不是?

唯有当黄金很柔软的时候,我们才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制造,去造我们想要的器皿,想要的物品,想要的装饰品;同样的,当我们的心硬邦邦的时候,要修习任何的方法都很难,因为心不堪任,如果我们的心很柔软的话,修任何的法,修任何的业处都很容易成就。

再举另外一个例子,比如揉面。假如我们要做面包,蒸馒头或者包饺子,如果是一团和好的面粉,变硬了,再要用它来包饺子会很困难,是不是?这样的面团要做面包、蒸馒头都很难,但如果加上水再把它揉得恰到好处,很柔软,那么想要蒸馒头就可以蒸馒头,想要做面包就做面包,想要包饺子就包饺子。我们的心就要像这么样柔软。

如果心柔软,它自然就会有适业性,适业就是适合去工作,这里的工作是指我们心的工作。一个人如果拥有一颗柔软的心,这种心就跟慈爱的心很相似,因为心一柔软就很容易生起慈爱。因为慈爱是一种包容的、希望别人幸福的心,如果一个人的心很硬,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的利益,怎么可以散播慈爱呢?所以想要培育慈爱的心,我们要培育柔和柔软的心。

第六个素质是不骄慢、不傲慢anatimāatimāna就是过慢,就是贡高我慢、自大自负。傲慢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的人因为出生而傲慢、有的人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傲慢、有的人因为自己的钱财而傲慢、有的人因为自己的地位而傲慢、有的人因为自己的才华学识而傲慢、有的人因为自己的长相身材而傲慢。总之一个慢心重的人,无论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傲慢的资本,然后瞧不起别人,甚至明知道不如别人的,都要打肿脸充胖子,装出慢心来。

傲慢的人在佛陀的教法里,甚至把它比喻成疯子一样。因为一个人一旦他的心给傲慢覆盖,是看不到事物的真相,同时一个人傲慢的时候他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和过失而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能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优点,而去弱化甚至忽略自己的缺点,这样的人他看东西是不真实的。他看任何人、任何事,就像带着一副有色眼镜。

一个自大的人、一个傲慢的人不会考虑别人的利益,因为他会认为别人跟他不是一个等级的人,所以一个人傲慢,自然他的内心就没有慈爱的相,没有慈爱的素质。这种人,慈爱怎么会在他的内心里面生起呢?

一个谦虚、不自大、不傲慢的人,他的内心是温和的,他尊敬上师、尊重长辈,同时他悲悯下属,他慈爱那些幼小的人,对于这种人即使他没有刻意地去培育慈爱,但是他的内心已经拥有了慈爱。

骄慢的人对别人傲慢,如果别人不如他,他会看不起人,鄙视人,如果别人比他好,他会妒忌。在禅修的时候,一个慢心重的人,他的心不能够平静,他老是对比,别人修得比他好,他没办法放下,没办法容下自己,他一定要追上那个人,当他发现别人修得比他好的时候,他的心又没办法平静。这就像在斗牛一样,其实禅修,应该是心平气和的。禅修应当把所有的贪、嗔、痴都放下,如果一个人用傲慢的心、竞争的心、好斗的心来禅修,他的心就跟禅修不相应,跟禅修的目的也不相应,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提升自己内心的素质呢?他的禅修怎么能够好呢?

所以一个骄慢、自大、自负的人,要证得殊胜的成就,是很困难的。即使是很微细的我慢心,都会障碍到我们的禅修,更何况是过慢呢。当我们知道了傲慢是修行的障碍,是培育慈心的障碍,我们就不应该自大,我们应当学习谦虚、应当学习谦卑。

接着再讲到的是santussakosantussako是知足。知足包括对所得的物品,所拥有的物品,以及所发生的事情,都感到知足的人,这种人称为知足者(santussako)。

对所得的东西感到不满足的人,他们会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会感到痛苦,因为内心无法满足。他会想得到自己想要东西;然后呢,当得不到时,他的内心会感到痛苦,或者不高兴、沮丧、生气,即使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他还会想要更多。这三种都是不知足的相:想要得到自己的东西因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又追寻更多,追求更好;即使得到了更多更好,又想永远不要失去,这种人称为不知足。

不知足的人,离慈爱很远。对于任何东西只要获得了,都感到知足的人,他的内心是平静的,他不会对自己找不到的东西,所要的东西,感到不开心或生气,拥有这样素质的人,慈爱很容易在他的内心里培育起来。所以佛陀在这里教导知足是培育慈心的一个前提条件。知足可以分为三种含义:

第一种,就是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感到知足的人;

第二种,就是对现有的东西感到知足的人;

第三种,平等地感到知足的人。

这是什么意思呢?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感到知足的人,就是说,对现在有的感到知足,比如说自己有的袈裟它很好,不去管它,因为这个是自己所拥有的,不会再去追求它,已经有了那就很好;对于现有的东西感到知足的人就是不论它是好的、坏的,品质是高的、还是低的,接受跟使用的时候都不去计较,他感到很满足,这是对于现有的物品感到知足的人;第三就是平等地感到知足的人,就是他得到的东西,无论好或不好,在他心里都很平等,他用一颗平常的心对待一切事物,对待一切所拥有的东西,这种人也是属于知足的人。

知足可分为三种:对所拥有的东西;对现有的东西;对拥有的东西好坏,他都感到很满足、知足的人。而我们有一句话叫:知足长乐,就是这样的意思。如果一个不知足的人,即使在天堂,他也不会感到满足;一个知足的人即使睡在地上,他都会感到满足、都会感到快乐。

第八个素质是subharosubharo的意思是易抚养、易护持。当我们在依靠别人的时候,对别人所给的任何东西,如果感到不满足,这种人叫作难护持、难服侍,叫做dubbharo。反之,对于别人所给的东西,我们都感到满足的人,这种人称为易抚养。有四种人:

第一种是自己容易抚养的人;

第二是自己难抚养的人;

第三是别人容易抚养的人;

第四是别人难抚养的人。

什么是自己容易抚养、容易护持的人呢?就是对于自己所得到的东西,无论好坏都感到知足,他不会去计较这些外在的物品,只是自己继续工作或继续自己的修行,这种人称为自己容易护持的人。

自己难以抚养的人,就是当他得到了甜的东西,又想要酸的、想要辣的,得到酸的、辣的又想要甜的东西,得到这个又想要那个,得到那个又想要这个,这种人称为自己难抚养的人。

对于别人容易抚养的人、护持的人,就是当别人供养我们任何的东西时,我们都感到很好、很知足、很满足,这种人是称为别人容易护持的人。

别人难护持的人,就是别人用心去供养他,而他还很挑剔,供养这个,又想要那个,供养那个又想要这个,这种人称为别人很难护持、很难抚养的人。在家人也是如此,去买东西的时候,很容易看到这点。当买了这个东西又看到那个东西好,看到那个东西又觉得这个东西好,无所适从、挑剔、鸡蛋里都要挑骨头,这种人称为难护持的人。

跟难护持的素质相反的,称为易护持,就是什么东西都好,好像我们在这一次的禅修营里一样。如果有些禅修者有很多抱怨:哎呀,怎么那么吵啊,地面那么湿啊,菜那么难吃啊,炒的那么不好啊。或者说:这坐垫怎么那么粗糙啊等等种种,这些称为难护持的。

如果我们转而思维,其实常住要供养,要提供我们好的场所,很安静的禅修的条件是很难的,要付出很多的财力、物力跟人力,是很多种因缘成就的,所以我们应当怀着感恩的心来这里禅修才是,我们不应该挑剔,这样的话我们很容易拥有感恩的心。一旦有感恩的心,我们就不会去计较这些东西,就不会去挑七挑八。

如果一个人很容易护持,拥有感恩的心就很容易培育慈爱。不仅仅容易培育慈爱,对修行其他的业处也是很容易的。所以我们为了培育慈爱,为了培育其他的禅修业处,应当让自己易抚养、易护持,要培育感恩的心。

第九个素质是appakicco少事务,appa的意思是少的,kicco的意思是工作、事情、事务。如果一个人经常去从事不属于自己应该做的工作,那就是盲目的人。忽略了自己工作的人,将会毁了自己的幸福,在我们禅修者也是。对于修行来说,我们极其须要做一个很少事情的人。如果一个人、一个禅修者、一个出家人,经常忙东忙西、忙于交际、忙于应酬、忙于做法会、忙于建筑、忙于开会、那么他将有很多时间在这种毫无意义的,对自己戒定慧,对自己心志培育没有帮助的事情上花掉。因为这种人太忙了,而且他忙来忙去,到头来都不知道忙什么。

一个人应该为了帮助自己的利益、帮助自己的禅修,不要去做多余的工作,而只做应该做的。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对一个出家人来说,应该做的,就是《律藏》里佛陀教导我们应当、应尽的义务。什么是佛陀教导应尽的义务呢?我们对自己的寮房,对自己的寺院要清洁卫生;对长老,对上座,要恭敬,要尽自己做弟子的义务;对于信徒要给他们开示和佛法的指导,这才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什么是我们不应该做的事情呢?应酬、交际、说闲话、搞建筑,或者甚至是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这些是我们不应该做的,如果我们把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这些东西,这个称为忙碌的人。忙碌的人就是多事的人,多事的人他怎么可以放下心来禅修呢?

因此一个人如果想要真正的在佛陀的教法里得到利益,就应当做个少事务的人。因为少责才身轻,少责任、少事务,自然会容易放下,容易放下,正念正知就容易提起,禅修才有进步。

在《清净道论》里也很明确说到:多事务是禅修十种障碍中的一种。这里的事务包括维修、建筑等等。《清净道论》里讲到十八种不适合的住所,太新的,经常要忙于建筑,太旧的,经常要忙于维修,这些寺院、这些住所都不适合一个想要修行的人去住。只有少事务我们才能够修行成功。同时,佛陀在这部经里也讲到,少事务是我们培育慈爱的前分行道之一。

第十个素质是生活简朴sallahukavutti,对于在家人来说,拥有超过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是负担,因为他要忙于收藏,忙于保护跟修理它们。在佛法的修持上,这样的负担更是要不得。因此佛陀教导,如果真正想要修行,应当要只满足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就够了,什么是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佛陀在世的时候,一位出家人,一位比库只拥有八样东西就足够了,哪八样东西呢?桑喀帝saṅghāṭī),桑喀帝就是外衣、uttarāsaṅga上衣、antaravāsaka下衣,有了三衣、一个钵、一个剃刀、一个腰带、一个针跟滤水囊这八样东西,就可以去到任何地方。因此佛陀称这样的比库、出家人就像一只小鸟,无论飞到哪里,只带两支翅膀就可以了。

真正做到这样,叫做生活简朴。想要住在树下,就住在树下,想要住在寺院就住在寺院,他不会给外在的物品所绊。如果一个人要弘法,或一个人要学经教,那么他需要一些经典,一些经书,这个是他必要的。对于那些生活的奢侈品、娱乐用品,是出家人所不应当有的,如果拥有过多,不仅仅是一种负累,还是禅修的一种障碍。如果一个人,要禅修,为了得到佛陀教法的利益,应当成为一个生活简朴的人。

接着是santindriyosantindriyo的意思是诸根清净,sant是寂静,indriyo是诸根,这里的诸根是指什么?这里的诸根不是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不是这些。这里的根是指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和意根。令诸根寂静的意思就是当我们看到漂亮的东西,听到悦耳的声音,嗅到很好的香,吃到好吃的东西,身体碰触到舒服的触所缘,或者思维到好的东西时,我们应当要守护住根门,不要让贪爱占据我们的心,去侵漏我们的心。

当我们看到丑陋的东西,不好的东西,听到不好听的声音,比如别人骂你,或者在禅修的时候听到一些噪音、一些声响,闻到很难闻的臭味,吃到不好吃的东西,或者说身体触到不好的东西,像天气很热、很冷,脚很痛、腰很酸、腿很麻等等,当我们的身体体验到的时候,要让自己的内心平静,诸根寂静,不要因此而生起嗔恨心。

无论我们的身根碰触到的外境是好是坏,是可意是不可意,我们都要保持内心那一份寂静,那一份平静,这个称为诸根寂静。如果我们不管好诸根,不去守护根门的话,一见到好的东西就生起贪,一看到不好的东西就生起嗔,一听到歌曲内心就黏着了,一听到噪音,或者别人批评,内心就愤愤不平,这样的话,他的心一直都是躁动不安的,还怎么能够平静,怎么能够谈到禅修呢?

所以我们应当要守护好根门,要抑制住、要控制住,不要让心给贪、嗔、痴,给那些贪爱、那些忧虑所污染了。要让这些不善法不要在我们的内心生起,诸根不要烦躁不安,不要去追随诸根的欲乐,而是要平静。

就像现在大家在禅修营里禅坐的时候,坐着坐着,因为我们的心一直都没有去控制它,没有去守护它,没有守护诸根,所以一直以来我们的心都是去追求好的,追求欲乐的目标,追求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舒服的、舒适的,追求那些可意的、可爱的。现在大家坐在这边,坐在禅修营,坐在禅堂里面,尝试要控制我们的内心,要平静诸根,这个时候,心就蠢蠢欲动了,就像把一条鱼捞到陆地上,鱼会蹦蹦跳,老是想要跳回水里去;又像我们把一只山里的猴子,抓到平地上,用绳子绑住它,猴子就蹦蹦跳,老是想要挣脱,跳回山里,跳回到树林里。现在也是这样,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心管好,要让诸根平静。但是要管理心,调伏心是很难的。佛陀在《法句经》也说到:心是极其躁动不安的。它经常追随着自己的欲望,追随着自己的喜好。因此我们需要调伏心,因为调伏,受到调伏的心是很好的,受到调伏的心才能够得到快乐。

现在大家想要调伏心,首先要守护好根门,关闭根门,不要去追随好的。同样,在意门也是,我们的心一去追求那些好看的、好听的,去追求过去那些美好的回忆、那些欲乐的享受时,我们应当提起自己的正念,要醒觉,然后回到自己的业处。回到自己的业处就像我们把猴子抓回到这个木桩,用正念的绳子好好地锁住它,不要让它乱蹦乱跳一样,如果乱蹦乱跳的话,心这只猴子就很难控制了。

也正是因为诸根的寂静,内心的平静对修行、对禅修很有帮助,对培育慈爱很有帮助,所以佛陀在这里教导,我们应当诸根寂静。

接着佛陀又要讲到nipakonipako是贤明。在世俗的工作里面,如果一个人不了解,以及不擅长做一样事情,或者说,他虽然知道,但是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下做是最好的,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益,那么这种人他就不可能很好地得到他所要做的工作的利益,或者说他不能够很好地完成他应该做的工作。如果他有智慧,他了解应该怎么做,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最适当去做,好像一个人做投资一样,他知道这个时机是最好的,在这个地方投资他将赚到一笔钱,这种人我们称为是贤明的、明智的。

作为禅修也是,修行也是。如果我们透彻地明白了自己正在禅修的业处,同时有智慧去分辨所修行的是正确还是错误,也能够预见现在所修行的有什么利益,我们就能够去实践修行。

就如现在大家在修行安那巴那念,我们如何知道正在修行的安那巴那念是对的还是错的?我们唯有依照佛陀的教导安那巴那念,为什么要修行安那巴那念呢,修行安那巴那念、修行入出息念有什么利益呢?为什么要修行呢?

首先我们通过入出息来调伏心,当调伏了心之后,就可以提升自己的定力,我们还可以通过专注呼吸达到禅那。达到禅那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还要转而修观,提升我们的观智,提升智慧,最终可以通过入出息念作为我们的根本业处,最后达到断除烦恼。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现在专注呼吸有什么利益,才能够很好地去专注。如果我们拥有这样的智慧,就称为贤明。

智慧是非常重要的,从我们一开始想要禅修到我们实践,到我们修定,最后我们培育观智,在整个修行的过程中,智慧都很重要,乃至到最后的证果,我们都把证果的智慧称为出世间的慧,它还是属于智慧,因此智慧在佛陀的教法里是很重要的。

接着又再讲到appagabbhoappagabbho的意思是不无礼;agabbho的意思是粗鲁、无礼;appagabbho是不粗鲁、不无礼,这是指身语意方面的不无礼。

那什么是身体上的无礼呢?我们先讲无礼,身体上的无礼,比如当 走路时,见到了出家人,见到了上座,见到了长老,不让路,不恭敬,抢着坐座位,甚至对一些长老、对一些长辈,捏他们的手、掐他们的脖子或者搂他们的腰等等,这些称为无礼。

什么是语言上的无礼呢?语言上的无礼就是开玩笑、直接叫出家人的名字、或者说用很不恭敬的语言叫出家人的名字:哎,和尚!哎,比丘!哎,等等。这些是很无礼的举动;或者当出家人、比库、尊者、法师在说话时,去打断他们的话,或者还没有征得上座的同意,自己就滔滔不绝地说话;或者开一些毫无意义的玩笑,说一些毫无意义的废话;或者调侃他人,这被称为无言的无礼。

而心念的无礼,意的无礼,就是虽然表面上很恭敬,但是内心很傲慢:哎,你有什么了不起的!就是这样内心的无礼,或者说内心不恭敬,这被称为意的无礼。

对于平时我们处事、接人待物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人很谦卑、很恭敬,这称为身体的有礼;如果一个人说话很有教养、很柔和,这被称为语言的有礼;如果一个人的内心真的是很谦卑、不傲慢、不骄傲、很谦虚,这个称为心意的有礼。所以我们去除了无礼,而培育内心的有礼、身体的有礼、语言上的有礼,这个称为不无礼。

接着又再讲到了kulesu ananugiddho不贪著居家。如果我们出家人,经常想着在家人,经常想着自己的家庭,那么我们就不叫出家,是不是?如果一个人经常爱去攀缘在家人、讨好在家人,经常跟在家人混在一起,这种也不能够叫做出家,或者说身出家、内心还没有出家,这个也不叫做出家。

如果我们内心也远离了俗家世俗的生活,出家人像个出家人,有了出家人的身份,有了出家人的心态,不再经常去贪著于在家人的那种欲乐,这个是称为不执着于、不贪著于居家。

对在家人也是一样,如果大家对自己的家庭,对自己的妻子、对自己的丈夫很贪著的话,那么你们不可能来这边禅修了是不是?唯有你在禅修的时候暂时放下自己的家庭、放下自己的妻子、放下自己的丈夫、放下自己的儿女,来这边短暂地过着梵行的生活、清净的生活,你在禅修营期间,也可以做到不贪著于居家。

同时,来到这边,应当要学习像个出家人,过着类似于出家人的生活,虽然头发还是长着,代表在家人象征的一大堆的头发,一大堆的烦恼草,身体还是穿着在家人的衣服,但是内心要学习像个出家人,就是暂时的远离世俗的生活、远离俗家,这样的话你们也可以叫做不贪著于居家。

当佛陀讲到了上面这十四种素质之后,当然,这十四种素质都是很具体的,但是为了更完整、更毫无遗漏地概括一个禅修者应当具备的素质与品德,佛陀又再讲到了下面的一句话:“Na ca khuddaṃ samācare kici,yena viṭṭū pare upavadeyyuṃ.”

只要会遭到智者谴责的,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不应当去做。这里讲到的khuddaṃ”的意思就是很细小的,很微细的。什么是很微细的呢?身语意方面只要违背我们自己身份的事情,都不要去做。我们不仅在大众面前不应当去做会遭到智者谴责的事情,即便是自己独处时,也不应当去做这种事。

什么是智者呢?智者跟愚人是相反的,这里讲到的愚人(Dattu )并不是指弱智的人,而是指把善说成不善,把不善说成善的人。当你做坏事的时候他赞叹你,当你做好事的时候,他讥笑你、讽刺你,一直看不起你,这种人称为愚痴的人。他们自己杀生,教人杀生,自己偷盗,教人偷盗,自己邪淫,教人邪淫,自己说骗人的话,教人去说妄语,自己喜欢抽烟、喝酒、生活放荡也教人生活放荡,这种人称为愚人、愚痴的人。

而智者呢?就是指行为、语言和内心都充满了慈爱和智慧的人,他们谴责应该谴责的事情,赞叹应该赞叹的事情,这种称为智者。当我们无论在有人的地方或者是没有人的地方,无论在公开的场合或者独处的时候,都应当省思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不是会遭到智者的谴责呢?如果有,我们不应当做。我们做任何事情时,都应当犹如智者在我们的身边,犹如佛法僧都在那边,这样我们就不会是一个在公众面前装得像正人君,而背后什么事情都做的人。

因此佛陀在这里说,一个人要成为禅修者,要得到佛陀教法的利益,就必须不做任何会遭到智者谴责的、即使是很微细的事情。

我们今天就讲了这部经两首半的偈颂,这是佛陀在讲一个禅修者,如果要想修行,就应当要培育的、要具足的十五种美好的素质、美好的品德。

我们在后天的晚上继续来一起学习这部经。

我们在结束这次开示之前,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ṃ me puṭṭaṃ,āsavakkhayaṃ vahaṃ hotu.

Idaṃ me puṭṭaṃ,nibbā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ṭṭabhāga,sabbasattānaṃ bhājemi,

Te sabbe me samaṃpuṭṭabhāgaṃ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诸有情,同得功德分!

Sādhu! Sādhu! Sādhu!

萨度!萨度!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