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佛教植根于华人区的三个阶段

——回应台湾南传上座部佛教学院宗旨

 

在本文所指的华人区,包括中国大陆、台湾,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带有较浓厚中华民族色彩的华人生活区。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华人区开始流传并逐渐普及,至今应该有二、三十多年的时间了。由于在地理位置上,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同属东南亚国家,当地的华人早在20世纪70-80年代,已经开始接触到泰国系统的上座部佛教。不久,斯里兰卡和缅甸系统的上座部佛教也陆续传入该地。因此,新马一带的华人较早就接触和了解南传上座部佛教,也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僧才。

虽然中国大陆早在1946-1957年,即有叶均居士(法号了参,又名昙摩结)前往斯里兰卡留学,并译出了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几部重要经典——《南传法句》、《清净道论》和《摄阿毗达摩义论》等,但在几十年间一直没有得到国人的特别重视。1999年,缅甸帕奥禅师应邀在广东指导了一个月的禅修营,然而对有深厚大乘佛教基础的北传僧俗,几乎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自从2001年至今,在福建等地开始长年举办葛印卡老师的内观禅修营,国人开始逐渐了解到上座部佛教的禅法。2007年开始至今,缅甸帕奥禅师的弟子玛欣德尊者应邀至江西宝峰禅寺连续指导了三届“帕奥止观禅修营”,并讲授戒律、经典和阿毗达摩,使许多禅修爱好者有机会比较完整系统地学习和实践上座部佛教的教理和禅法。

台湾接触上座部佛教又要比大陆稍早些。20世纪70年代,台湾开始影印出版日译本《南传大藏经》。1990-1998年,元亨寺陆续出版《汉译南传大藏经》。1998-2001年,缅甸帕奥禅师也连续四年应邀至台湾指导禅修。此间,台湾也出现了一批出家并求法于上座部佛国的优秀僧才。

 

回顾台海华人在这一、二十年间求法学禅的曲折历程,展望上座部佛教能够尽早植根于华人区,并逐渐融入中华文化之中。在此,我们将僧才大德、华人志士们出家求法于上座部佛教国家,并致力于将上座部佛教植根于华人区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译介阶段:这个阶段是将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经典、禅师长老们著述翻译介绍到华文世界中来。我们将在此阶段作出贡献的僧才大德、华人志士称为“第一代人”。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

1、到上座部佛国出家求法的第一代人以原来的北传僧尼为主。当他们到南方佛国之后,重新受戒并求法学禅。当然,也有一部分是由在家居士直接出家受戒的,但并非主流。

2、第一代人求法、学禅、活动的区域主要是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传统的上座部佛教国家。

3、被翻译成中文的上座部佛教经典书籍,绝大多数是译自第二手资料,即英文,而非直接译自巴利语、缅语或泰语。亦即是说,第一代人将译自巴利语、缅语或泰语等的以英文为媒介语的经典、长老著述、禅师开示,再转译为中文。

4、北传佛教色彩较浓厚。主要表现在义理和语言两个方面。在义理方面:由于第一代人大多数是通过学习北传的四部《阿含经》之后,才逐渐转为对南传上座部佛教感兴趣的,所以,这个阶段的华人上座部佛教受《阿含》和“说一切有部”等的影响较大,更有部分第一代人还致力于南北传经典、禅法的对比、研究、探索。同时,在对《阿含经》学习、研究方面,第一代人又或多或少地受到当代北传佛学泰斗印顺法师的影响。

在语言方面,由于最初接触和引介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多数是拥有一定北传佛学基础的僧俗弟子们,他们在面对完全陌生的上座部佛教术语时,自然而然会使用自己所熟悉的名相来表达上座部佛教的相关术语。于是,大量的北传专有名词、名相、术语充斥于此阶段的书籍作品、言谈开示中。诸如“比丘”、“沙弥”、“阿罗汉”、“波罗提木叉”、“小参”、“结夏”、“戒腊”等等。虽然这些名相术语无论在读音上还是在意义上,都与上座部佛教有所不同,但由于第一代人一直以来的语言习惯,以及对巴利语、巴利圣典与义注的掌握深度不够,这些北传名相术语仍然为绝大多数的第一代人所津津乐道。

 

二、植根阶段:上座部佛教逐渐在华人区生根。我们将在此阶段作出贡献的僧才大德、华人志士称为“第二代人”。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

1、第二代人到上座部佛国出家求法逐渐以在家居士占多数。当然,北传僧尼仍占一定的比例。

2、第二代人求法、学禅、活动的区域除了在缅甸、泰国等传统的上座部佛教国家之外,在华人区也开始频频出现他们的身影。

3、被翻译成中文的上座部佛教经典书籍开始直接译自巴利语,而不再以译自第二手的英文资料为主流。同时,也出现了一批直接由第二代人编写、著作和开示的上座部佛教书籍、论著、文章。

4、上座部佛教传统色彩逐渐浓厚。在义理方面,已经逐步摆脱了北传《阿含经》的影响。第二代人愿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巴利语、学习巴利圣典和义注,直接深入上座部佛教传统的教学领域,而不再用比照阿含、南北混杂的方法来解释教理和禅法。

同时,在语言表述方面也逐渐走向规范化和精准化,巴利语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也渐趋普及。

 

三、独立阶段:上座部佛教逐渐在华人区走向独立和完善。此阶段的僧才大德、华人志士称为“第三代人”。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

1、出家学法的第三代人以在家居士为主流。当然,仍有北传僧尼成为上座部僧宝,但已非主流。

2、由于在华人区开始出现上座部僧团,第三代人已经无需再像第一代、第二代人那样必须前往缅甸、泰国等上座部佛教国家出家求法,他们可以直接在自己的国家和地区出家受戒、求法学禅。当然,仍有许多第三代人愿意到上座部佛国去出家受戒、继续深造。

3、开始系统地将巴利语圣典和义注由巴利语翻译成中文。同时,也大量地出现直接由第三代人编写、著作和开示的上座部佛教书籍、论著、文章。

4、人才的多样化。由于华人对上座部佛教的经典、禅法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探索、学习、研究,于是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僧才、人才。有人从事禅修的指导、有人从事经典的翻译、有人从事法义的研究、有人从事寺院的管理、有人从事僧俗的教育、有人从事社群的教化……。

 

上座部佛教在华人区的独立,标志着上座部佛教已经植根于华人区,已经融入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福田。

 

玛欣德比库

于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

2009-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