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的工作,由众多贤友共同努力完成,但尽管这样,也不能保证里面完全没有错漏,未经尊者最后校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不宜公开。
《大心材譬喻经》四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晚上好!
我们今天晚上将一起来学习完这部《大心材譬喻经》。
我们在前几天晚上共同学习了《大心材譬喻经》前面的几个部分。在这部经里面,佛陀就迭瓦达答(提婆达多)分裂僧团以及以恶心故意出佛身血这件事,提出作为一个出家人修行的目的应当是为了断尽一切的烦恼,住于不动摇的解脱。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很多的出家人可能会半途而废。在这部经中佛陀就以一个人想要到处去寻求心材的人来做一个比喻。
如果一个出家人为了解脱生死,为了断除烦恼,为了灭尽一切的苦而出家。当他出家之后获得了名闻利养,然后他就贪著于名闻利养,认为他已经获得了利养,获得了恭敬和名誉,然后就乐于这些东西,贪著这些东西,就陷于放逸,认为这个时候他出家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种人就好像一个人想要寻求心材,他到了一颗有心材的大树之下,砍了一些枝叶,这种人正是如此,他只是得到了梵行的枝叶。
而又有另外一些人,他们出家之后,虽然获得了利养、恭敬与名誉,但是他不贪著这些,他继续以不放逸而令自己持戒清净。然而,他们因为自己持戒清净就认为说这已经是他修行的目标了,他已经达到了出家的目的,而就放弃了继续修行,而认为说持戒清净就是他出家想要的东西。这种人就好像一个人去寻求心材,他只是砍了一些树的表皮,认为这个就是心材。正是如此,如果一个出家人认为持戒清净就是他出家的目的,这种人得到的就是梵行的表皮。
又有一些人出家人,他得到了名闻利养,但他不贪著这些名闻利养,他以不放逸而令自己持戒清净。但他持戒清净之后,他也以自己持戒清净而感到满意,但是他不贪著那些,他继续努力,继续以不放逸而继续去修行种种的业处,当他能够证得禅那,能够得到定的成就之后,他却认为说他出家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然后就开始陷于放逸。由于他认为,修定就是他出家的目标,他就没有继续进一步做努力,这种人就好像一个想寻求心材的人一样,他到了一颗有心材的树,他只挖了一些树的内皮,然后认为这个就是心材。同样地,这样的出家人,他获得了禅那,证的了禅定,他认为这个是出家的目的,这种人就得到的只是梵行的树皮。
接着,佛陀又继续说:
「“诸比库,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 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定成就。他对该定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定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见。”」
这里所说到的成就智见(ṭāṇadassanaṃ ārādheti)。这里的智见是指什么呢?我们平时所说到的智见有三样:
第一种,我们所说到的智见,是在比库巴帝摩卡(比库波罗提木叉)里面的他胜法。即Pārājika波罗夷的第四条,讲到“我知是,我见是”或者说是“我实不知,不见,而言我知,我见”,这里的知见是指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uttari是超越,超过,manussa是一般人,dhamma是法,uttarimanussadhamma,超越常人、超越一般人的殊胜之法;这里的上人法就包括禅那,包括神通,以及包括了道与果,就是证果。假如一个人没有禅那说有禅那,没有神通说有神通,没有证果说有证果,这就犯了大妄语。这种是属于一种知见,或者称为智见。
第二种的智见,我们在有些经典里面可以看到yathābhūtaṁ ṭāṇadassana,yathābhūtaṁ是如实,ṭāṇadassana就是智和见,这里所讲到的是指已经亲见涅磐,已经亲见了四圣谛,这一种如实的去了知,如实地见到了,这个是指出世间法,这里的智是出世间智,这里的见是出世间见,也就是他已经彻底地了知这个世间的本质,已经见到了一切诸行法无常、苦、无我。同时,他也了知了导致诸行法之因,世间苦之因,也现见了涅磐,也培育了八支圣道。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对于苦、苦的因、苦的完全的止息,以及导向苦灭这条道路,他完全的了知,这叫如实知见。
还有第三种智见ṭāṇadassana,是指五神通,或者有时候是特指以天眼通为最上的神通。
有三种智见,在这部经里面讲到的是属于哪一种智见呢?
我们可以先分析这部经,这部经佛陀是针对谁说的?佛陀是针对当时破和合僧的提婆达多说的。同时呢,我们也可以联系这一部经的下一部经。这一部经叫《大心材譬喻经》(Mahasaropama Sutta),接着另外一部经叫做《小心材譬喻经》(Cū ḷasāropama Sutta)。在《小心材譬喻经》里面就讲到了,前面几乎跟这部经差不多一样,只是在编排方面不同。之后当佛陀讲到一个人成就了智见之后,佛陀又讲到,还有比智见更高更殊胜的法,是哪些法呢?佛陀依次讲到了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又讲到了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和完全灭尽诸漏的解脱。佛陀这么讲到,这些所有的法都是比智见成就更殊胜的法,更上的法。那么,我们结合这一部经一开始和下一部经,我们就知道,这里讲到的智见是第三种,也就是我们所讲到的神通成就。
我们从第一节讨论这部经之后,就谈到,佛陀在什么因缘下讲这部经,他当时是针对已经成功地分裂了僧团的迭瓦达答说的。迭瓦达答之所以能够那么嚣张,最初就是因为他已经成就了神通。他有了神通之后,得到了名闻利养,得到了名闻利养之后,就想要统治僧团。他向佛陀请求统治僧团没有成功之后,就想杀害佛陀。他杀害佛陀之前,就去怂恿未生怨王子篡夺王位,最后未生怨王(阿阇世王)杀害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篡夺王位也成功了。之后,迭瓦达答就进行了想要杀害佛陀的三次行动,结果把佛陀的脚给扎伤了。
后来他又提出了五种邪法,在僧团当中公开公布这五种邪法。结果呢,当时有500位比库,那些刚出家不久的无知的比库就跟着他去了。佛陀是在这种情况下讲这部经,这部经也就是针对迭瓦达答的一些成就所讲的。我们再结合这部经之前讲的,其实迭瓦达答都做到了之前的。因为之前迭瓦达答持戒真的是很清净,他在出家之后,一直都是勤修梵行。后来,其他和他一起出家的都已经证得了不同的果位,最后除了阿难尊者是初果之外,其他那些都证得了阿拉汉果,只有迭瓦达答一个人还是凡夫。后来提婆达多就去修禅定,他也通达了四禅八定,然后就是因为在这些定的基础上,他去修炼神通。因为他拥有了神通,之后他用神通去骗得了未生怨王子的信心。佛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针对这一种现象说,有些人达到了智见成就。这里的智见成就,在义注里面也很明确地提到,这里是指迭瓦达答所拥有的神通。
一般我们讲到的神通分为两大类的神通,第一类神通是称为世间的神通,第二类神通称为出世间的神通。世间的神通,我般称为五通;出世间的神通只有一种,叫做漏尽通。
所谓的神通,它的巴利语叫做Abhiṭṭ,是由Abhi+ṭṭa构成的,Abhi含义是殊胜的,卓越的,我们说Abhidhamma阿毗达摩,Abhi是殊胜的、卓越的、上等的。ṭṭa是知道或者智慧的意思,也就是殊胜的智慧,或者简称胜智、上等的智,称为神通,因为古代一直都引用神通这个词。第六种我们与其说是神通,倒不如说是殊胜的智慧更恰切一点。这里所讲到的智见成就是指五种世间的神通,这里的五种世间神通是指凡夫跟圣者都可以拥有的,不是只有圣者,不是只有佛陀的弟子拥有的,连外道都可以拥有的。所以它是属于世间的。
是哪五种世间的神通呢?第一,我们称为神足通的,或者称为神变通,第二是天耳通,第三是他心通,第四是天眼通,第五是宿命通。
在这五种神通当中,第一种是属于神变通,或者称为如意通,或者又称为神足通的,他又可以包括十种,这十种是由于产生这种神通的原因来分的。
第一是决意神变,决意神变的意思就是一个成就神通的人,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可以用自己的身变成很多的身体,或者一个身可以变成百身千身,这种称为决意神变。他又可以把很多身变成一个身体,这是决意神变。
第二是变化神变,变化神变的意思就是他隐去自己的形而完全变成另外一种形。好像魔王就有这样的能力,他可以立刻变成佛陀的样子,又可以变成其他人的样子,变成青年的样子,变成鬼的样子都可以。当他变这些样子的时候,就是用自己的身体变的,这称为变化神通,也就是我们说的神通变化就是指这种。
第三种是意所成神变,意所成神变就是他自己仍然坐在那里,但可以变化出另外一个由他的心意造成的有色法的身体。就象佛陀在三十三天讲《阿毗达摩》的时候,当时佛陀仍然是到了人间那边去托钵,但是他用意所成的身坐在三十三天的白石座里面跟诸天说话。他的身体就到了人间,这是属于意所成神变。
第四种是智遍满神变,这里的智遍满神变就是当一个人在证得阿拉汉道果之前,或之后,或者在那一刹那,他的神通就具有了。就好像有些圣者,他们不用刻意去修炼神通,当他一证果之后,自然神通就具有,他不用刻意去修炼。
第五是定遍满神变,定遍满神变就是指一个人入定之后,很多外在的东西都不能够伤害他。好像有一次沙利补答(舍利弗尊者)在月圆日入定打坐,结果就有两个夜叉,一个夜叉看到了沙利补答(舍利弗尊者)刚剃完头,他的头在夜光底下闪闪发亮,就想去打他,另外一个夜叉说不要去打他,这个人有大神通,大威力。但是第一个夜叉不听,就去打他,据说这个夜叉一巴掌就可以把须弥山打碎,但是打在沙利补答(舍利弗尊者)头上,沙利补答(舍利弗尊者)没有感觉,因为当时他在入定。结果当这个恶行的夜叉在打完沙利补答(舍利弗尊者)之后,大地裂开,就掉入了地狱。等舍利弗(尊者)出定以后,感觉到有点头痛,这就是属于定遍满神变,他在入定。而我们在讲到萨摩瓦蒂Sāmāvatī,当时Udena优填王想要用毒箭去射她,当时她入了慈心定,结果Udena优填王的毒箭不能够发出去,这也是属于定遍满神变。
第六种是圣神变,圣神变就是圣者有能力让不净的变成净的,让臭秽的,很丑陋的变成干净的,可以使干净的变成丑陋的。
第七是业报生神变,业报生(神变)就是指由他与生俱来的果报而来。好像鸟会在天上飞,鱼会在水里游,他与生俱来就有这样的能力的,他不用专门去学的。天人他自然就拥有天眼,会变化,他能够飞行于空中,这些是与生俱来的,他一出世就拥有这样的能力,这称为果报生的神变。有一些低等的有情,好像龙也拥有这种神变,有些鬼类,有些夜叉也有这样的神变。这属于它的果报而来,虽然它的果报很差,但是由于它所结生的那一类有情,拥有这样的能力,所以它与生俱来就有。就好像鸟一样,虽然鸟的果报很差,但是它还是能够飞行于空中。
第八是具福神变,具福神变就是有些人福报来了,他自然会得到一些很不可思议、很神奇的东西,这称为具福神变。
第九属于咒术所成神变,咒术所成神变是指有一些咒师,他念了咒之后就可以变出很多东西出来,可以呼风唤雨,可以飞沙走石,甚至可以点石成金。这些就是属于他通过念一些咒,然后他所成的神通、神变。
第十种是彼彼处正加行缘成神变,这就包括我们一般很普遍所拥有的,好像一般人只要他认真地学习,就可以通过这些技巧创造财富,这些就是由于他之前所做的那些努力,后来享受他所得的果报,但如果严格来说,这第十种范围真是太广了。
总而言之,如果一个人想要成就神通,基本上有以下的几种:第一就是与生俱来的,这个就叫做果报得,是报得的。就好像一切的天人、某一类的鬼和很多的畜牲,还有劫初时候的人,他也能够飞行于空中,这些是属于与生俱来的果报所得的。还有另外一种是证得的,这里证得的意思就是所有的佛陀、所有的独觉佛,以及许多的弟子,佛陀的弟子,当他在证得圣道、圣果的时候,他不用刻意去修行,神通自然显现。好像马哈摩嘎喇那(Mahāmoggallāna,摩诃目犍连)尊者,他是神变第一,神通第一,但是之前呢我们从经典里面看到,他在那边苦修了七天,并没有记载有神通,但是当他证得了阿拉汉道之后,他就成了佛陀的弟子当中神通最厉害的、最强的。还有另外一种是修得的,修得的就是普通来讲,他刚出生的时候并没有神通,但他通过一定加行,通过一定的努力,一定的方法去修行,修行之后他开发神通,这是属于修得的。还有另外一种神通是借助于其它外力的,就好像有些人通过念咒,通过请一些神,请一些护法,或者说养小鬼之类,然后他能够有一些神通,这一类人属于第四类。一般,如果按照一个人想要知道一些(神通的)东西,想要了解一些(神通的)东西,基本上有这四种方法可得到。
在这里,我就想再简单谈谈如何通过修行而证得神通的方法。如果一个人想要修到神通,想要证得神通,他必须得要先练习十种遍,十种遍其中的八种遍是很重要的。八种遍分别是指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红遍、黄遍、白遍,这八种遍对于开发神通是很重要的。而且,一个禅修者要证得神通,必须得要在这八种遍当中,所有的遍都必须精通于从初禅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处,也就是每一个遍他都应当要很善巧于进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以及非想非非想处。当他精通了十遍跟八种定之后呢,他就应当用十四种御心法来证得神通,因为御心法是证得神通的基础或者它称为神通的遍作定。在《清净道论》里面就有一句话讲到,若以此等十四行相不能调伏其心,则于预修的初学瑜伽行者,实无成就神变之理。他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想要成就神通,他必须用这十四种御心法去调伏他的心,假如他没有经过十四种行相来调伏他的心,想要成就神变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十四种御心法是怎么样修得呢?十四种御心法,十四种调伏心的方法,它分别是顺遍、逆遍、顺逆遍、顺禅、逆禅、顺逆禅、跳禅、跳遍、跳禅遍、超支、超所缘、超支超所缘、支的确定(和所缘的确定)。
什么是顺遍呢?顺遍这里的遍是指八种遍,就是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这八种遍。如果一个禅修者要修行顺遍,他应当先进入地遍的初禅,进入(地遍的)初禅之后,再进入水遍的初禅、火遍的初禅、风遍的初禅、青遍的初禅、黄遍的初禅、红遍的初禅、白遍的初禅。之后他再进入地遍的第二禅、水遍的第二禅、火遍的第二禅、风遍的第二禅、青遍的第二禅、黄遍的第二禅、红遍的第二禅、白遍的第二禅。依次一直到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用这种方法来修习顺遍。
至于逆遍呢,他是先进入白遍的初禅,然后再进入红遍的初禅、再进入黄遍的初禅、再进入青遍的初禅、然后再进入风遍的初禅、再进入火遍的初禅、再进入水遍的初禅、再进入地遍的初禅。那对于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也是这样(依次进入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的禅定)。
之后,他再修习顺逆遍。顺逆遍就是他先进入地遍的初禅、水遍的初禅、火遍的初禅、(风遍的初禅)、青遍、黄遍、红遍、白遍(的初禅),然后再由白遍、红遍、黄遍、青遍、风遍、火遍、水遍、地遍都是进入初禅。然后再依次进入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这么修习。
然后他可以再修习顺禅,顺禅就是他进入地遍之后,从地遍初禅一直到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这是属于顺禅。然后再进入水遍,也是这么从初禅到非想非非想处,然后再由火遍从初禅一直到火遍非想非非想处,然后再由风遍从初禅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处。这个是属于顺禅。
逆禅呢,他先进入地遍的非想非非想处,之后再到无所有处,然后再到识无边处,再到空无边处,然后再到第四禅、第三禅、第二禅、初禅。对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也是这样(一次修习)。这是属于逆禅。
然后他再修顺逆禅,修完顺逆禅之后,再修跳禅,跳禅就是他先进入地遍的初禅,然后再跳到第三禅,然后再跳到空无边处,然后再跳到无所有处。之后,他又进入地遍的第二禅,然后再跳到第四禅,然后再跳到识无边处,然后再跳到非想非非想处,他这样跳禅。对于对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也是这样(依次而修习)。
跳禅之后,他再练习跳遍。跳遍就是由地遍的初禅跳到火遍的初禅,然后再跳到青遍的初禅、然后再跳到红遍的初禅,然后再由水遍的初禅、再跳到风遍的初禅、再跳到黄遍的初禅、再跳到白遍的初禅,这么样跳。
第九种是最难的,第九种是跳禅跳遍,跳禅跳遍有很复杂的修习方法,又一共分为八种。就是由地遍的初禅跳到火遍的第三禅,然后再跳到红遍的空无边处,然后再跳到水遍的无所有处。就是这样连遍跟禅都一起跳。
当他可以过了这关之后,应当再用超支,超支就比较容易。超支就是进入了地遍的初禅之后,确定有五个禅支,然后再进入第二禅,那个时候去掉了寻和伺,只有三个禅支,然后再进入第三禅,第三禅有两个禅支,第四禅两个禅支,空无边处两个禅支、识无边处两个禅支、无所有处两个禅支、非想非非想处也是两个禅支。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也是这样修。
之后,他再用第十一种超所缘,超所缘就是他进入地遍的初禅,然后再进入水遍的初禅、再进入火遍的初禅、再进入风遍的初禅,再进入青遍的初禅,再进入黄遍的初禅,再进入红遍的初禅,再进入白遍的初禅。对于第二禅、第三禅,也就是每一个都是超所缘,就是所缘变化,初禅禅那的变化。
第十二个就是超支和超所缘,这个也是比较复杂,就是地遍的初禅,然后到水遍的第二禅,到火遍的第三禅,风遍的第四禅,青遍的空无边处,黄遍的识无边处,红遍的无所有处,白遍的非想非非想处。
第十三种,也是比较容易的。第十三种是支的确定。支的确定就是当一个人进入地遍的初禅之后,出定再确定(初禅的)禅支,这个有五禅支,然后进入第二禅,有三个禅支,第三禅两个禅支,这是属于支的确定。
第十四种方法是所缘的确定,所缘的确定也是比较容易修的。每次出定之后都省查,这个所缘是地、这个是水,这个是火,这个是风。用这个方法来修行十四种行相。
一般上来说,一个人如果要修这十四种御心法,就只是用顺禅来说,顺禅时候是一个人在一座当中,一座一般是一个半小时,一座当中要从地遍的初禅到非想非非想处,这样要练习几百遍,甚至上千遍,就是在一个半小时里面这样练习。之后再要练习逆禅,逆禅一下子他又从地遍的非想非非想处,然后慢慢再退到无所有处、然后再识无边处、然后再空无边处,然后再到第四禅、第三禅、第二禅、初禅。以这种逆序的遍来修,这个在一座当中也要修习很多遍,他修习几百遍,几千遍。
往往一个禅修者如果要修前面几个很容易,最难得就是第九种,第九种就是跳禅和跳遍一起。这种方法,一般如果一个禅修者在一座当中,刚开始的时候他能够一座修完就不错了,但是这个还不够,还要继续再修,最后他要在一座当中完成很多遍。
当一个禅修者可以把所有这十四种御心法全部修完了之后,还必须在一座当中要把所有(十四种御心法)的都要修,修完了之后还不够,他必须在一座当中还要修很多遍。就因为如此,很多禅修者虽然已经善巧于证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但是要修御心法,很多禅修者就没办法修,因为太难了,而且他的心太敏锐了。一般一个禅修者如果他修了御心法,他修了一座,都会感觉很累,因为他的心要非常快,快得已经甚至说一个妄想都会阻碍他在那里发呆好久,因为他的心很累。
不过呢,也有一些禅修者是修成功了。如果十四种御心法得以善巧,得以成功之后,就可以再修行神通。在帕奥禅林里面也有教导这种方法,并且也有一些人是修行成功的。就好像有一位禅修者一样,一位长老,他已经有了我们称为宿命通的,他也有天眼通,也有一些个别禅修者修成功的。但是毕竟比例是很小,所以《清净道论》里面就说,证得安止者,以十四行相调伏其心难,于百人千人中,或有一人能得。即以十四行相调伏其心者,得神变亦难,于百人千人中,或有一人能得。要修行神通是很难得,但是我们从这部经里面看到,迭瓦达答(提婆达多)已经成就了神通。
如果一个人已经拥有了这十四种御心法之后,他应当怎么样去修习神通呢?他修习御心法,可以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在一座当中甚至可以转几千次,那个时候他可以体验到很殊胜很明亮的光,这个时候他可以借着这种光再修遍。比如说一个人想要修天眼通,他就先利用这十四种御心法来调伏他的心,然后作为他进入神通的遍作,也就是他的基础定,等他用这十四种御心法修过一遍,他的心已经很明亮,很柔软,很堪任、不动坚固的时候,这个时候再用三种遍的其中一种遍,三种遍可以用火遍,可以用白遍或者用光明遍。这三种遍当中,光明遍是最殊胜的。他就取由十四种御心法得来的光明,然后再取光明依次进入第四禅,进入第四禅出定之后,他下一个决意,让我现起天眼通,之后再一下子进入第四禅,如果他成就的话,那么他就可以在第四禅之后,就用第四禅的禅心成就天眼通。在成就天眼通刚开始时候,必须要慢慢的练习,并不是说一下子就成就。当他取到了第四禅的光明之后,他不能一下子决意说看到一个很大的地方,他先决定一个地方,一个小的范围,然后他把光明限定在那个范围,让我看这个范围,那个时候光明就会照到整个地方,之后这个地方所见到的那些物品就会由于他的光照见,他就很清楚的看到,犹如他的眼睛看到一样。但是在刚修行的时候,往往当他看到之后,他的心注意那些物品,注意那些各种各样的形态,他的光明会变暗,他的光明会变暗的时候,应当再次进入第四禅。进入第四禅之后,他的光又很明亮,然后他再去见。等这样他所见的范围清楚稳固了之后,再慢慢用增大光明的方法,直到他看见很大的地方。有些禅修者能见到整个轮围世界,乃至超过我们轮围世界的其它地方他都可以见到。这就是修天眼通的方法。
而在这一部经里面所讲到的智跟见,就是以天眼通为最上的五种神通。当然,一个禅修者,特别是一个出家者,有了神通,他必须得很谨慎,首先一个人有神通不应当轻易的透露,不应当轻易的显现。佛陀曾经制定了一条戒律,如果一个比库向未受具足戒者显现神通的话,他将犯戒。他制戒的因缘是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天,Piṇḍola-bhāradvāja宾兜喇跋拉度阿迦尊者,有一天入城去托钵,入城去托钵见到了当时的一个长者,他用一个檀香木,雕了很精致的钵挂在很高的一个竹竿上,然后他就向众人宣布,如果谁能够直接取到这个旃檀木钵,这个木钵就属于他的,结果围观的一大堆人。当时宾兜喇跋拉度阿迦正好经过,走过去看,他看到上面有一个木钵,然后他知道了事情。他就对旁边的马哈摩嘎喇那(Mahāmoggallāna,摩诃目犍连)尊者说:“你去把那个木钵取下来吧。”马哈摩嘎喇那(Mahāmoggallāna,摩诃目犍连)尊者说:“我不去。”宾兜喇跋拉度阿迦就自己用神通把那个木钵取来。取来之后,当时人群就轰动了。他去到哪里,人家就跟到哪里。他托了满满的一钵,宾兜喇跋拉度阿迦回到他自己的寺院、精舍的时候,一大群人跟着他,这个时候佛陀就听到外面怎么那么吵闹。然后就去问明原因,把宾兜喇跋拉度阿迦叫过来:“你是不是真的在在家人面前显现神通?”宾兜喇跋拉度阿迦说:“是的,尊者。”然后佛陀就很严厉的呵斥他:“愚痴的人,你怎么可以这样做呢?就好像一个女人为了一文钱而显露她自己的私处,你怎么可以随便在那些未受具足戒的人面前显现神通呢?”于是佛陀就制定,从此以后任何的比库都不能够随便在任何未受具足戒的人面前显现神通。如果显现神通,就犯恶作。同时又再制定了比库不能使用木钵,凡是使用木钵者就犯恶作。那个旃檀木钵就把它磨碎,然后把香粉拿来做药。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现在即使有些有神通,有证量的那些比库他们都会很谨慎。
不过呢,我们从这部经里面也看到,正是因为迭瓦达答(提婆达多)并没有遵守这条戒。他在在家人面前显现神通,于是他得到了很多名闻利养,就是因为他得到了名闻利养,所以使他堕落,神通确实是可以很容易招人耳目,但是很容易显异惑众。所以作为佛陀的弟子,不应当用神通,不应当用一些怪力乱神的东西来招惹人注意,不要随便显现神通,乃至到有些很自然的现象,不要随便把他当作显异。这样的话,有智慧的人会鄙视怪力乱神,显异惑众。那些盲目无知的人认为这个人很厉害,认为这个人有大神通,大威力,但这个不是佛陀弟子应当为的事情。
我们再看经文:
「“他不因该定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见。他对该智见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智见而自赞毁他:‘我住于知、见,但其他那些比库不知、不见。’他沉迷、陶醉于该智见,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
诸比库,犹如有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只砍了肤材,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那时有个具眼之人看见之后这样说:‘这善人确实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肤材,不知道树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叶,因此这个善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只砍了肤材,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若他做任何须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将不能达成。’”」
正是因为如此,一个出家人即使有了禅定的成就,拥有神通,也不应该沉溺于神通,毕竟神通也只是一种游戏。只是一种心的游戏。
接着佛陀又说:
「“诸比库,于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 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定成就。他对该定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定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见。他对该智见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智见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智见,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无时解脱。诸比库,不可能、无机会该比库的无时解脱会退失!”」
这里讲到的无时解脱,它的叫做巴利语asamayavimokkhaṃ 。在经藏的《无碍解道》中讲到:“什么是无时解脱?四种圣道、四种沙门果以及涅槃,这是无时解脱。” 无时解脱,巴利语叫做asamaya 。samaya意思是时,好像我们每诵一部经的开头「Evaṃ me sutaṃ – ekaṃ samayaṃ bhagavā sāvatthiyaṃ viharati jetavane anāthapiṇḍikassa ārāme.」「如是我闻,一时」这里一时的“时”就是samaya,samaya有很多种意思,有一种意思代表时间,有一种意思代表场合地点,有一种意思代表聚会,有一种意思代表一个宗派、一个学说。在这里的时是暂时、临时的意思。无时解脱就是不是暂时,不是短暂的。也就是说当一位比库成就、证悟,获得九种出世间法,就称为无时解脱。哪九种出世间法呢?入流道、入流果,也就是初道与初果,一来道、一来果,不来道、不来果,跟最后的阿拉汉道,阿拉汉果。这四道以及四果,还有涅磐,就称为九种出世间法。
但是作为世间的定,世间的等至,只是用于暂时的解脱之敌对法。这里的敌对法是指什么?是指定的敌对法,它主要是指五盖,还有也可以广义地指一切的不善法。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人入了定之后,在入定的时候由于很强的安止定,所以任何的不善名法都没有机会升起。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入定的时候,由于定力的功德,定力的威力,任何的不善法,不会在他入定的期间能够显现。在他入定的时候,由于任何的恶、不善法,任何的五盖,任何的烦恼,都给安止定的威力所镇伏而不能够显现。在那个时候,在入定的时候他已经解脱了一切的烦恼。当他出定之后,由于不如理作意,或者有一些比较强烈的外缘的刺激,他的烦恼还会显现,那个时候由于烦恼还是会再生,所以说入定的时候的烦恼解脱是暂时的。由于暂时的解脱烦恼,这称为时解脱。
在《无碍解道》中里面说:“什么是时解脱?四种禅那及四种无色界定,这是时解脱。”也就是说是暂时性的解脱。
虽然出世间法也是通过一次次的解脱,也就是说一位圣者,可以入相应的果定,如果是一位初果圣者,当他进入果定的时候,是取涅磐为目标,当他取涅磐为目标的时候,他的心只是取涅磐为目标,任何其他剩余的烦恼不会升起。但是在那一瞬间,在证得初道的时候,初道升起的那一刹那已经永远的断除了跟初道所断除的那些相应的烦恼。初道断除三种最粗的结,最粗的烦恼,第一是邪见,第二是戒禁取,第三是疑。当他证得相应的道之后,由相应的道断除相应的烦恼,就从此以后永远不再生,这个我们成为正断断samuccheda,uccheda是断除,samma的意思就是完全的,彻底的。完全彻底的断除。
涅槃是究竟地、彻底地从一切烦恼中解脱出来,所以说这九种出世间法为无时解脱。无时就是非暂时的,或者说永恒的。正因为是永恒的,所以他称为无时解脱。也就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说:“不可能也无机会该比库的时解脱会退失。”这里的不可能,无机会,古代也翻译成无疑,无处,或者说无有是处。
「“诸比库,犹如有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只砍了心材,知道是‘心材’拿了离开。那时有个具眼之人看见之后这样说:‘这善人确实知道心材,知道肤材,知道树皮,知道表皮,知道枝叶,因此这个善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只砍了心材,知道是‘心材’拿了离开。若他做任何须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将能达成。’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 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定成就。他对该定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定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见。他对该智见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智见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智见,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无时解脱。诸比库,不可能、无理由该比库会退失其无时解脱!”」
在这里佛陀就省略了如何从禅那,然后再最后证得无时解脱的过程。我们知道,一个人要证得无时解脱,他必须得通过道智去实现。道智是属于出世间智,出世间智的近因是是观智,是世间的观智。如果要成就世间的观智,他必须要先修习禅那。所以在《清净道论》里面说,慧的近因是定。假如一个人在证得禅那之后,他再转修观的话,他可以在入定之后出定,出定之后再去观照他所入的定的定心,他的禅那的禅心也是无常、苦、无我。就正如在《中部》的《逐句经》或《逐一经》Anupadasuttaṃ里面讲到的。当沙利补答(舍利弗)尊者入定之后,他出定,再逐一观照在定里面的名法,每一个名法都是无常、苦、无我。或者说也可以象在《八城经》里面,阿难尊者说到的,一个人入了定,出了定以后他再一起观刚才定的定心是无常、苦、无我的,通过这样他可以证得圣道与圣果。
或者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当一个人有了神通之后,特别是其中的两种通,就是宿命通和天眼通,宿命通和天眼通在修道上,天眼通属于死生智证明。而宿命通称为宿住随念明,这两个明的意思都是智慧的意思。帕奥禅师有时候教导那些证得神通的人,比如一位禅修者已经证得了宿命通,已经有了死生智证明。那么帕奥禅师教导他先用十四种御心法练习之后,再把心导向过去很多生,很多生,再取过去生的名法和色法,再一起观照它们是无常、苦、无我。
如果通过这种方法的话,他的观智将能够提升很快。同时对于天眼通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人他拥有了天眼通之后,他再去观照众生的业报,然后再依照因果的关系,观所有的众生,他们的死和生。然后再观照内在,外在,以及这些众生他们所造的业和果报都是无常、苦、无我。自己的也是这样,无常、苦、无我。这样的话,他的观智也可以提升得很快。这是一种更高级的,一般人比较难达到的方式。他必须拥有神通,但是他可借助于神通的宿命通和天眼通来提升观智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人很快的证果。
就好像佛陀一样,佛陀在菩提树下禅坐的时候,他就是用这种方法。当他在初夜时分,我们的菩萨坐在菩提树下,他先专注于自己的呼吸,然后修入出息念,依次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然后他再转修十遍而成就神通,在初夜时分他就证得了宿住随念明,那个时候他可以见到自己过去无量劫的生命。在中夜时分,他又证得了死生智证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眼通。然后佛陀就通过这两种所证得的智慧,他起观,修Vipassana,他观这些所缘都是无常、苦、无我的。结果在后夜时分,他就证得了漏尽通。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三种智慧也称为三明,或者也称为三达。
我们看到很多经典记录了佛陀的证悟过程,初夜时分证得了宿命通,中夜时分证得了天眼通,后夜时分证得了漏尽通。其实当时菩萨就是依照这两种神通开发出来的智慧再起观,后来就证得了我们称为的sammāsambuddhassa,古代翻为三藐三菩提。
接着佛陀总结说:
「“如是,诸比库,此梵行不以利养、恭敬、声誉为利益,不以戒成就为利益,不以定成就为利益,不以智见为利益。诸比库,这不动的心解脱才是此梵行的目标,以此为心材,以此为终极。”」
这里讲到的不动的心解脱akuppa cetovimutti就是指阿拉汉果解脱。akuppa不动就是不动摇,不退转的。心解脱,就是他的心从诸漏中完全的解脱出来。
我们称为漏尽通的漏是指什么呢?漏尽,巴利语āsavakkhaya,我们每一次发愿漏尽āsavakkhayaṃ vahaṃ hotu。āsava是漏,烦恼的别名。一共有四种漏,哪四种漏呢?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其中的见漏为初道所断,欲漏为第三道所断,无明漏跟有漏为第四道所断,当一个人证得了第四道的时候,所有的一切烦恼无余的灭尽,他的心从所有的一切烦恼中解脱出来,一个人一旦证得了阿拉汉道,他就不可能再会退转,这个称为不动的心解脱。以此为目标,这个就是梵行的目标。
也就是对应“诸比库,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就是他离开了俗家,离开了亲戚,舍弃了财产。好像我们的菩萨他放弃了自己未来的王位,放弃了娇妻,放弃了他的孩子,放弃了疼他的父王,放弃了他的人民,出离俗家,成为出家人。“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这里的生、老、死、就是我们的生死。愁、悲、苦、忧、恼就是种种的身心的痛苦。 “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这个是指一切的苦。“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 这里苦蕴的终尽是指完全的断除苦、灭尽苦,由于一个出家人是基于想要灭苦、断尽诸苦而出家,最后他达到心从一切烦恼中解脱,这是他的目标。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义注里面讲到,阿拉汉是此梵行的终点,是其极点,再也没有比此更高的证悟。佛陀是用这样的结论来结束这次的说法。
世尊如此说。那些比库满意与欢喜世尊之所说。
这部经我们就学习到这里。现在大家一起做回向。
Idaṃ me puṭṭaṃ,āsavakkhayaṃ vahaṃ hotu.
Idaṃ me puṭṭaṃ,nibbā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ṭṭabhāga,sabbasattānaṃ bhājemi,
Te sabbe me samaṃ,puṭṭabhāgaṃ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盘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一切有情,同得功德分!
Sādhu! Sādhu! Sādhu!
萨度!萨度!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