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的工作,由众多贤友共同努力完成,但尽管这样,也不能保证里面完全没有错漏,未经尊者最后校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不宜公开。

第三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若希望经》二


玛欣德尊者讲于江西佛学院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
āsambuddhassa.3X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禅修者们,晚上好!

    我们今天晚上将继续一起来学习《若希望经》。

    我们上一次讲到了佛陀提出如果一个人有愿望,他想要实现愿望的话,首先他应当要持戒。讲到戒的时候,佛陀又强调了:诸比库应当具足戒与具足护解脱而住,应当以护解脱律仪防护为住,具足正行与行处。对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受持学习于诸学处。接着,佛陀就举出了一系列愿望,这种愿望从世间到出世间一共分为十七种。

佛陀在经中就提到了: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同梵行者们喜欢、满意、尊重和尊敬我。』他应完全持戒。

    我们已与大家一起讨论过完全持戒的意思。对出家人来说完全持戒有四种戒:

    第一种护解脱律仪戒;第二种根律仪戒;第三种是活命遍净戒;第四种是资具依止戒。

    那对于在家人来说,也是同样可以达到完全的持戒。佛陀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人的愿望可以通过清净的戒而达成。这里讲到的戒不仅仅是对出家人来说的,对在家人也是这样,在家人也需要持戒清净。通过持戒清净能够达成、能够实现自己的善愿,自己的愿望。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南传上座部的佛教国家,居士或者出家人都有个习惯、有个传统,当他们要发一些善愿的时候,都会先让自己的戒清净。假如是位比库的话,如果知道自己犯了戒,他会先去忏悔。对于在家人来说,他会先去受戒,受过五戒或受八戒之后,他再发愿。

    这种传统佛陀在《增支部行声经》里边讲解过。佛陀讲到:一个人的愿望可以通过持戒清净来达成。那作为在家人应当如何来完全地持戒呢?那就是应当守持五戒,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守持八戒或者说可以守持慈心九戒,乃至有机会的话可以守持十戒。十戒就是跟出家人的戒一样,学习出家人。就是在八戒的基础上,再加上不捉持金银戒。这点对在家人来说,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做到的。

在这里我们就先来讲五戒。对于在家人来说,五戒是很重要的。五戒是伴随着三皈依,五戒是一切作为佛弟子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

我们知道戒的意思并不是禁戒,而是一种道德规范。五戒是作为佛弟子最基本、最根本的道德规范,就是五种行为。因此呢,它本来的意思是行为、习惯、品质的意思。这五种品质我们平时称为五戒,它是由不去违犯、避免做一些不好的行为而达成的。

佛陀在制定戒法时,对于出家人会有一定地限制性,但对在家人来说佛陀是鼓励守好道德的规范。如果一个在家人确实由于自己的烦恼、自己的习气,没有办法持好戒,那佛陀也没有制定任何的处罚方式。例如在受戒的时候,有的受持五戒、有的受持八戒。比如说第一条戒:Pāṇātipāt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 samādiyāmi. 我受持离杀生学处。这是直译,意思就是遵守避免杀生这种学习的规范。这就是我们平时所理解的不杀生戒,就是学习去避免这种不好的行为。因此不要把三皈依跟五戒分开来。受了三皈依,你的行为规范就应当持守五戒。如果你持守五戒,你的戒必定是因三皈依成就而来,对八戒也是这样,所以说在家人的戒很容易成立,在家人的戒很容易遵守,只要你不去违犯就可以。

不过呢,有些人可能会说,如果我受了戒之后,会很不自由,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有些人甚至会认为:如果我受了戒,我犯戒会罪加一等的。这个问题不是现在才有,两千多年前已经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

    话说在两千多年前,当时就是公元前三世纪的时候,亚历山大从马其顿那边东征,他的军队、兵马打到了北印度,占领了现在的阿富汗跟巴基斯坦这一带地区,他的后裔后来就在那个地区建立了大夏国。由于大夏国的国王是很有名的,叫做Milinda弥兰国王。因为大夏国地处北印度,当时北印度的佛教很兴盛,所以这位希腊的国王(是西亚人来的)也信仰了佛教。

他是一位很有哲学思维、思辨性很强的西方国王,信仰了佛教之后,仍然对佛教的很多问题存有疑惑,就经常找很多的高僧大德、长老、比库去辩论,很多人都不是他的对手。后来有一位龙军尊者(Nagasena)跟他对答。其中有一个问题,就解答了刚才的疑惑。

当时美林达王问尊者说:龙军尊者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一个人在知道这种行为不好的情况下还去做,他得到的不善果报大?还是不知情的情况下去做,他得到的不善果报更大呢?我现在想问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明知故犯罪更重,还是不知而做罪更重?从业果上来说,不知而做更重,还是知而故犯更重?哪一种啊?知而故做是不是?

当时龙军尊者说:不知而去做,他的果报会更重,而知道了去做,反而果报会更轻。当时美林达王说:那就奇怪了,按照我们大夏的律法,明知故犯罪加一等。怎么会明知去做的,还会果报更轻呢?

于是龙军尊说:如果有一个人,他的手没有感觉,就好像有些麻风病人,或者说他手上的神经细胞已坏死。这时假如有一块很热、烧得火红的铁,当一个手没有感觉的人去拿这块铁,会怎么样?他的手会被烧烂、烧焦,是不是?假如一个手有感觉的人去拿这块热铁,会怎么样?哪一个人的手会烧得更重?是有感觉的人烧得重,还是没有感觉的人烧得更重?没感觉的人烧得更重。对!

如果我们用《阿毗达摩》来分析,就会很明了。一个人在造善、造恶的时候,如果他知道不应该做的,知道应该做的,知道这种是属于恶行,这种是善行,这人就具有正见、智慧,是与智相应的。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这个是该做的,不知道这个是不该做的,他们没有善恶的观念,这人被称无明。假如不应该做的,他认为可以应该去做,好像喝酒一样或者说好像骗人一样,认为现在社会到处都在骗人,你不骗人你就傻,这种见解叫做邪见。在造恶的时候,如果夹杂着邪见,他的业报在成熟的时候会很重。如果一个人知道这个是不应该做的,但是由于习气或者烦恼等原因没办法镇伏,导致他在某种情况下去违犯。他违犯的时候,知道这个是不应该去做或者做了之后,很快就会升起惭愧心,这样做后造下的业力,可以说是没有那么重的,带来的果报也没那么强。就犹如热铁一样,恶行比喻为热铁。一个有知与没有知(无知)的人,无知的人就好像那个很愚昧,认为恶行是可以做的,或者说他不知道做恶是一种不善业、是一种恶业。他照样去做,这样的话,他带来的果报会更重。

所以,我们作为佛弟子每个人都应当受持五戒,对受持五戒的功德要充满信心,而且凡是在生活中有违五戒的行为,都不应去做。正是因为如此佛陀在《增支部》中的第五集讲到:作为在家人来说这五戒是他应该遵守的,如果一个在家居士违犯了五戒中的任何一条会影响到他的皈依。

但是有的人也许会感到困惑。我确实没办法做到五戒啊!比如说我现在是跑业务的,经常要去应酬、喝酒、有时要骗人,如:公司产品明明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但在客户面前要将产品说得很好,要不然的话,生意就谈不成。即使在世俗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但一旦有机会可以不说谎的时候,我们就要求自己不说谎,在可以避免不去做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够去做。但假如万一由于自己的放逸,自己的漫不经心,或者说自己的烦恼等原因造成犯戒的话,我们也应当要升起惭愧的心,然后重新再受戒。

对于持戒即使是很短的时间,也有很大的利益。更何况如果我们是尽形寿的持戒(即终生持戒)。所有的戒法最低的是五戒,更高是八戒,乃至慈心九戒,乃至十戒。出家戒就更殊胜了。如果是具足戒的话,正如《清净道论》所说的,戒的功德谁都没办法去计算清楚。

现在开始讲佛陀在世时的一个故事,叫做《Petavatthu饿鬼事》,这个故事记载于经藏《小部》中。是讲佛陀在世时有个猎人,他经常打猎,特别是以杀鹿为生。他的一个朋友是近事男,就是一位居士,是位佛弟子。这位佛弟子就经常劝他:不要这么残忍啊!看生命都是贪生怕死的!就经常劝他守五戒,经常劝他改行。但是他就是不肯,因为他靠打猎为生。这位居士也锲而不舍,一直就劝告他,最后他勉强答应。因为确实没办法,最后只好答应,就说:好吧!好吧!那么我晚上持五戒。因为那位居士说:你不可能一天到晚,连晚上你都杀生吧!你在晚上持戒吧!于是他就晚上持守三皈五戒,白天继续去打猎。

Narada长老有天眼通,看到有一种宫殿鬼在白天时很痛苦,很多不知从哪射来的枪、剑一直在刺鬼的身体,这鬼遭受着很剧烈的痛苦。但是一到晚上,所有的痛苦,包括刑具、刀枪全部都不见了,出现了一个很漂亮的宫殿,这个鬼就在宫殿里面享受着犹如天人般的快乐。后来Narada长老就去问原因,知道由于这个猎人白天打猎,晚上持五戒,死后,就投生为这种宫殿鬼。只是在晚上持守五戒都有这么大的功德。如果大家能够长久地护持好戒,那是多么的殊胜啊!是不是?所以对于在家人来说,持好五戒也是很殊胜的。这个是对在家人来说的,完全地持戒。

好,下面我们再继续来看经文。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这里的指平静的意思,就是自己,也就是让自己的内心平静。如何让自己的内心平静呢?就是修习止业处。比如说,我们可以专注自己的呼吸来达到内心的平静。我们可以培育慈爱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可以修习佛随念来达到内心的平静等等。就是说他致力于培育定力,致力于让自己的内心平静。

接着是不轻忽禅那anirākatajjhāno。不轻忽禅那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不排斥禅那,第二是不退失禅那。不排斥禅那这个是对于没有禅那的人来说的,不应当排斥。而对于有禅那的人来说,他应当经常去守护,不要放逸而使已经得的禅那退失的意思。所以说以排斥、退失之意为轻忽,当知舍弃了这种顽劣后他致力于谦逊等。

现在一说到不轻忽禅那或者说不轻视禅那,这种现象,在我们佛教界也很普遍的,有一些人会轻视禅那。轻视禅那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有一种人认为现在已经不可能证得禅那,或者说有些人认为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再培育禅定了,不需要修戒定慧,这是一种邪见。现在这个时代能不能证得禅那呢?我们应知道证得禅那并不是佛陀教法当中的专利,即使在佛陀没有出世的时候仍然可以证得禅那。那么,佛陀的教法仍然住世的时代,为什么不能证得禅那?

我们从经典里面可以看到,在很久以前的过去世,菩萨曾经做过转轮圣王。当菩萨做转轮圣王的时候,对他的理发师说:你经常帮我剃头,如果发现我的头上有了第一根白头发,你要告诉我。然后过了很长时间,终于有一天,这个理发师发现了白头发,就拿给转轮圣王看,转轮圣王看到后就赏了很多金币给这理发师,然后,他就把王位让给了王子,自己就跑到山里去出家。在出家前还订立了王室的规矩:凡是我的子孙,只要发现你头上长了第一根白头发,你就应当把你的王位让给你的孩子,跑去出家。

然后菩萨就来到森林里,开始修习禅定,即修习慈、悲、喜、舍,证得了禅那,死后就投生到梵天界。这是发生在没有佛陀时代的事情,也就是没有佛陀教化的时代,菩萨修行出离巴拉密的故事。

还有就是在劫坏的时候,即世界将要破坏的时候,有很多的众生依照修习定而投生到梵界天,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没有佛陀教法的时期。佛陀出世犹如漫漫长夜的电光一闪,又犹如昙花一现,佛陀的教法也是很短暂的。但是在漫长的都没有佛陀教法时期,仍然有很多人可以证得禅那。现在佛陀的教法仍然存在,为什么不能证得禅那呢?是不是?如果有些人认为:现在没有必要修戒定慧,现在没有必要再培育禅定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佛陀苦口婆心经常讲到:你们要修习定,修习定的人才能够把智慧培育出来。这句话说错啦?放到现在就不适用啦?是不是?所以我们应知道,如果我们还没有断烦恼,我们要离苦,必须要依照戒定慧来修行。这是第一种。

第二:有些人认为,修习禅那会走火入魔。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恐惧的心,是不是?确实有些人,他们一天到晚孤坐蒲团,在那里打坐。时间一长问题出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总结那些走火入魔的人都有一个特点,是什么?盲修瞎练,是不是?同意吗?他们的问题是没有方法或者是在没有善知识、没有名师的指导下,仅凭书上的方法,就在那里禅修,好似盲人摸象,很容易出事。现在大家在禅修营中禅修,我无论是在讲解业处时,还是在大家做禅修报告时,很多时候我都会阻止你们那些不好的苗头。是不是?就是为了避免这些东西。

还有禅修中会使自己出问题的原因是不纯。不纯又可以表现为两种:一是动机不纯。很多人修禅是有目地的,有的想修神通、有的想成名、有的想收徒弟、有的要普度众生,或者我要怎么样,怎么样?这样的心来修禅很容易出问题,因动机不纯。还有些人在禅修中抱着一种期待的心,想要开悟。甚至有些人说:我将要在七天或十天的禅修营中证得禅那。由于这样,他的心具有很强的目地性,他的动机不纯或者说就是为了想要得到名闻利养,或者得到人的恭敬;或者想到外面去炫耀。好像个别人去帕奥禅林禅修,他不是真正去禅修的,他不是去断烦恼的,他是去镀金的,这种人很容易出问题。

还有另外一种不纯,是方法不纯。通常在帕奥禅林禅修的有七百到八百多人,其中男众占绝大部分,出家人也占绝大部分,据我所知缅甸的男众没有一个出问题的。偶尔有一些问题出现都发生在外国人身上,等问题出现才知道,原因就是掺杂。例如:有一个台湾人禅修时出了问题,他总听到有什么神跟他说话。问题出来了,禅师才发现,这位台湾人有施食的习惯,就是在路上,一有什么食物,他口中就念念有词,不知道是养小鬼,还是请什么神?象他这种习惯很容易出问题,所以一定要很谨慎。

你若是纯依照导师的指导禅修,导师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保证你不会出问题。最怕的就是你听了一半,自己又加了一半,自以为是,这里加点,那里加点,问题就会来了。

所以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依教奉行,对法、对导师有恭敬心,就不可能会出问题。就犹如缅甸人一样,缅甸人那么多没有出事的,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内心很单纯,老师跟他们说什么,他们就去做。他们不会胡思乱想,也不会去夹杂,掺杂,只是这样做而已,所以缅甸人成就的很多,有禅那的也很多,能够修观智、证果的都有,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心够纯。所以如果你有一颗很单纯的心,你对法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对导师有信心,你就不用去担心这些东西,最怕的就是你自己有小聪明。

第三种轻视禅那,就是认为禅修会使人沉迷于定境,会耽于禅乐不肯出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其实是由于入禅的时候,他的内心真是很快乐。因为进入禅那的那种喜跟乐,不是我们在欲界当中感官刺激能够得到的快乐,而是于内心那种类似于渗透性的那种快乐跟喜悦。这种喜悦是不可与欲界的那种很粗的、很低俗的快乐相提并论的。因为禅那很快乐,所以确实有些人会耽于禅乐,不过这些人都是外道,外道以入定为目标,他们追求的是入定,然后执着于定境就是解脱。有很多人他可以入定,入定很久,他认为这个就是解脱。

但是在佛陀的教法当中,你不用担心,至少我没有看到任何一个有禅那的人喜欢耽于禅乐。他会很喜欢禅乐,总想精进一点!有了初禅,他想要修第二禅;有了第二禅,他想要再证第三禅;有了第三禅,他再想证第四禅。当他有了第四禅之后,还想再修其它的业处。为什么?因为他知道前面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当他拥有了四禅跟四种无色界定之后,还想再修观,想再脱离苦。特别是在修观的时候,一般的人对禅那,即使入禅的时候真的很快乐,但他出定之后,仍然需要观照禅那的心。禅那的这种喜、这种乐,即使是那么殊胜,那么微妙,也是无常、苦、无我,本就没有所谓的我要耽着禅那。虽然佛陀经常强调禅那是现法乐住,现法的意思就是今生的,乐住就是安乐的住处,今生的安乐住处就是禅那。假如一个禅修者入禅的时候,他就是在享用今生的安乐住处。即使佛陀也经常入定,把禅那甚至把果定作为佛陀的现法乐住,但是如果有了观智或者说当我们知道前面的路还有很遥远,要学的法还很多,我们的烦恼还没有根除,我们就去学,不用担心我们会耽于禅那。因此,不要将外道的定与佛陀教法里面的定相混淆,若是与外道的定牵扯在一起,你就把佛陀教法的定当成是外道的定了。

第四种轻视禅那的见解是认为修定会推迟解脱的时间。如果一个人真正有了禅那之后,他再转修毗钵舍那,会发现没有定力或者只是靠自己的感觉去修观,那不叫观;有时候落于概念的那种观,根本不叫观。唯有生起定力,当他用定力很强的心,再反观自己的身心,再反观自己的名色法,再反观五蕴,他会见到五蕴会很清晰地呈现于他的意门。如果他再观照五蕴的生灭相,生灭相很清晰地呈现出来;他观照五蕴为无常,无常相很清晰;观照苦,苦相很清晰;观照无我,无我相很清晰;观照不净,不净相很清晰。为什么?因为有了定力的缘故。就好像一个人的视力很好,可以看到很多很清晰的东西。假如是一个近视眼,看什么东西都是朦朦胧胧的。现在远处来了一个人,如果你是近视眼的话,你不敢确定那个人是谁。但是如果你的视力很好,一看就很清晰,哦!是谁来了。我们修行特别是修观,不能模棱两可,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什么就不是什么。这个就是智慧,锐利的智慧。锐利的智慧必须得有定力的资助。如果一个人修观没有定力,看什么东西,这个是不是?不敢确定。那个是不是?不敢确定。这样的智慧可靠吗?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说我们应当要修定。

有一部经叫《大般涅盘经Maha Parinibbana Sutta》,这是一部记载佛陀生命最后时光的经。佛陀在这部经中以同样的经文强调了七次。他说到:一个人如果完全的修习定,能够得到大果报,大功德的慧。修定才能够得慧。

《在清净道论》里面也强调慧的近因是定,也就是说获得智慧的直接原因是修定,正如断除烦恼的直接原因是道智一样。所以不要认为修定会拖延我们证悟的时间。我们宁可在基础上打扎实一点,也不要急着起楼,如果急着建楼,建得越高就越危险,因为地基不稳。把地基打扎实,把地基再打稳固一点,你起的楼不怕风雨,不怕地震。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不应当轻视禅那,不应当轻忽禅那。

接着佛陀又说:应当具足于观。这里的,是指一位比库、一位禅修者应当致于力于修毗钵舍那(vipassanā,修观。一共有七种观。在《义注》里提到七种观。

第一是无常随观;第二是苦随观;第三无我随观;第四厌离随观;第五离欲随观;第六灭随观;第七舍遣随观。

修行无常随观可以断除常想。什么是常想呢?就是执着于世间,执着于人,执着于我是恒常的这种颠倒想。修行苦随观可以断除乐想,认为这个世间有乐,这种颠倒想。修行无我随观可以断除我想,认为有灵魂,有我,有实体,有本体。修行厌离随观,可以断除喜欢想,喜欢这个世间,喜欢这个身体,喜欢他人等等这些。修习离欲随观,可以断除贪欲。修习灭随观,可以断除集想,集就是生起的意思。修习舍遣随观可以断除取及取想,就是执取、执着。

他应当增加空闲处。增加空闲处是巴利语brūhetā suññāgārānasuññā是空的;āgārā是屋子,直译为屋子。但是在这里并不是指屋子的意思,它是指那些没有吵杂的地方,没有干扰的地方,称为空闲处。增加空闲处的意思是指增加前往空闲处的次数或者频繁地去空闲处,就是去幽静、安静的地方,适合禅修的地方。在此当知,就是学习了止观业处之后,日夜进入空闲处禅坐的比库称为增加空闲处。

佛陀讲到的:他应完全持戒,致力于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其实是再讲三学。应完全持戒,是说增上戒学。致力于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乃是说增上心学。具足于观,乃是说增上慧学。增加空闲处,对修止的禅修者来说频繁地去空闲处是增上心学。对修观者来说则是增上慧学。所以在增加空闲处这一句中包括了止观,包括定慧两种学。

接着佛陀又说: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能获得衣、食、坐卧处、病者所需之医药资具。这里的衣、食、坐卧处、病者所需之医药资具,指四事供养,也就是衣、食、住、药。如果他想要获得,他应当完全持戒,致力于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也就是说,他应当要勤于培育戒定慧三学。

佛陀接着说: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受用衣、食、坐卧处、病者所需之医药资具,能使那些行[布施]者有大果报、大功德。』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这里讲到:如果一位比库他有修行,他持戒清净,他致力于培育止观,那么供养他的人将会得到大果报。

在古代的斯里兰卡,斯里兰卡有条河叫做Kalyani。在Kalyani河畔有一个渔夫,这渔夫每天都以捕鱼为生。按照道理来说,他经常造的都是不善业,本来按照他的业来说,将会堕落到地狱或者成为饿鬼。但是,由于他曾经三次以欢喜心用饮食、饭、菜等供养一位大长老,他供养这位大长老的行为,是属于业。因这位大长老是一位阿罗汉圣者,所以在这个渔夫临终就快断气的时候,看到大长老,这是属于业相。他对他的亲戚说,那位大长老救了我的命。说完他就断气了,投生到天界。一个渔夫就他的业力来说是经常造恶的,没有道德的,但由于他在临终时因业相显前,供养这位大长老的功德成熟,才致使他投生到天界。

再讲另外一个故事。有一个猎人,经常打猎杀生,死了之后,由于他杀生的这种业使他投生为饿鬼,经常遭到很痛苦的煎熬。这个猎人的妻子以他的名义去供养一位比库,然后就把这种功德回向给这个猎人——他的亡夫,这个猎人的妻子一次次供养食物、钱,请这位比库应供。但那个饿鬼,也就是这个猎人,他知道自己的妻子回向功德给他,但他就是不能够说出萨度这个字。原因是应供的比库是一个没有戒行、品质很恶劣、没有持戒的比库。

萨度(巴利语sādhu),是什么意思呢?萨度的意思就是随喜,表示随喜,古代翻译成善哉。也就是做得好啊很好啊好极了的意思,所以叫萨度。萨度有三种意思,作为形容词的话,它的意思是很好的,非常好的。作为副词的话,它的意思是很小心地,很谨慎地,非常仔细地,很好地去做的意思。作为感叹词的意思就是:非常好很好极好的好极了这样的意思。他一般是作为随喜而说出来的或者说作为同意。比方说你要做一样事情人家同意你,或者说你对别人所做的东西你感到欢喜,那你说出萨度!你对自己所做的善行感到欢喜,你可以说出萨度!那么萨度代表一种随喜。

特别是对于某一类堕落到鬼道的众生,当他知道了他的亲戚、朋友、家人为他做功德,而且回向给他时,且对他亲人所做的这种功德感到欢喜,他又能够说出萨度,那么因为他欢喜的意业跟他说出萨度这种口业,可以减轻他在苦道里面的痛苦,甚至可以脱离这种苦。

当然啦,唯有投生为某一类的鬼才有这样的能力。投生为天道的是不需人的祭祀,不需人的供养,因为他有天的福报。投生为人的,他或者在母胎了或者出生为人了,所以你做功德回向给他时,也是不能收到的。投生为地狱的,只是受苦也是不能够收到的。投生为畜生的也是不能够收到的。投生为一些很低贱的鬼,比如说专门去吃屎啊,吃粪便啊,吃垃圾啊,吃人的痰啊,吃一些脓血,这些也是不能收到的。但是唯有某一类鬼,叫做受他信施的鬼,专门依靠别人去供养的这一类的鬼,他可以得到。

由于猎人妻子多次供养的是一位戒行败坏的比库,所以这个饿鬼的状况没有任何变好的迹象。致使饿鬼一直在愤怒呼叫:这一位道德败坏、没有戒行的比库偷吃了我的东西。后来猎人妻子供养了一位道德很好、持戒清净的比库。这个时候那个猎人,就是投生为鬼的猎人,他能够说出萨度,当他说出萨度的时候,他的痛苦很快就减轻了。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持戒清净,对于那些布施者有很大的利益。

我们之所以能够接受在家居士的供养是因为我们有戒行。我们之所以能够享用在家人供养的袈裟、饮食、住所,跟医药,这个是佛陀允许的,这个是佛陀的福德,不是我们的福德。佛陀在无量劫以来修行福德因缘,修行巴拉密之后,他所带来的福报。所以我们现在只是剃光头,披上袈裟就有人供养,所以我们要感恩佛陀。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在什么前提下,我们才有资格去享用——持戒清净。即使一个没有禅修的人,如果他的戒行清净,他都可以去接受在家人的恭敬、礼拜、供养,更何况你持戒清净又禅修。正是因为持戒清净,所以使我们出家人有资格去接受在家人的供养,而且在家人也是通过恭敬、供养使他们得到很大的果报。

还有就是若我们的戒行清净,当在家人为我们服务时,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果报。有的人认为持戒很麻烦,哎呀!持戒了,吃饭要你端到前面来,吃水果又要你作净,什么东西都让你麻烦。但是我们再转过头一想,这些制度是谁制定的?是哪个人制定的?那我们吃东西的时候要受持,谁制定的?啊?佛陀制定的,是不是?吃水果要作净,谁制定的?佛陀制定的。佛陀给我们制定的戒行,如果我们很好地守护好,我们就是遵行佛陀的教法,依照佛陀的教法而活。那些在家人受持,也有很多的功德。他作净有很多的功德,他为我们服务有很多的功德,为什么?因为他们是在护持我们的戒,护持佛陀所制定的戒,是不是?所以在家人用很欢喜、很恭敬的心去为这些出家人服务、受持,他们会辛劳一点。他们辛苦一点,其实也是在积累很强的福德,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保护出家人的戒。如果没有这些在家人的护持,如果在家人不懂得戒律,随便的供养,在家人也就不能够得到很大的福报。如果我们持戒很清净,在家人很虔诚、很恭敬地护持,因为佛陀制定的戒,他们是在护持佛陀制定的戒,同时他在护持、守护佛陀教法的僧团,这个既是护法、又是护僧,更是护戒,所以在家人因为护持的功德,他可以得到很殊胜的福报。

而我们呢,也正是因为我们持戒清净,我们接受他们的服务,接受他们供养,才能提供给他们积累福报的因缘、积累福报的条件,所以不要以为持戒很麻烦。戒唯有佛陀才有资格制定,我们依照戒去行,受持戒,其实就是遵行佛陀的指令。

我们在讲到五种障碍的时候,有一种叫做违令障。违令障就是违抗到佛陀的戒法,等于说违抗到佛陀的威令,他的威德所制定的东西。因此我们守护好戒可以带给我们很殊胜的利益。也可以使那些供养我们的人,使那些为我们服务、恭敬我们的那些在家人得到很殊胜的利益。所以佛陀这样说:『愿我受用衣、食、坐卧处、病者所需之医药资具,能使那些行[布施]者有大果报、大功德。』

在这里我们再讲一个故事,也是佛陀在世的时候发生的故事。佛陀在他成就无上佛果之后的第七个雨安居,他到三十三天去讲《阿毗达摩》。当佛陀在三十三天讲《阿毗达摩》的时候,来自十万个轮围世界的那些诸天跟梵天人都到三十三天去听闻佛陀说法。那个时候就有两个天神,一个叫做因陀卡(Indaka),一个叫做安古罗(Ankura)。当时他们两位天神都比较早到,当他们在听闻佛陀说法的时候,就不断地有其他的天神来,一旦有其它更上等的天神来的时候,那么安古罗(Ankura),他就要让座。天神也有等级的,像人一样有高低的等级,一旦有上等的天神来,那么安古罗(Ankura)他就要让位,让位,让位……最后一直退、退、退到离佛陀有十由旬那么远的地方。当然啦,佛陀说法不用象现在一样,要有空气呀!但是那个因陀卡(Indaka),他一直都安坐在那边不动,为什么?因为他是属于上等天神。

那这两个天神是因为什么因缘而投生到天界的呢?经常让位的那位安古罗(Ankura)天神,他投生到天界相当于人间已经很漫长的时间了,在当时人寿一万岁的时候,他是一个很富有的人,每天他都做了很多食物,做了一些饭菜等等去布施给那些贫苦的人、那些穷人,那些外地来的人,每天都使他们吃饱,如此做了布施,做了一万年那么久,死了之后,他投生为天神。但是由于他布施的那些人都是没有道德的人,或者说他们可能连五戒都没有受持的人,由于没有道德的人,他们受施的人(就是接受布施的这种人)的功德很小。即使他供养的数量很多,时间很长,但是他的功德仍然很少。而因陀卡(Indaka),他是佛陀在世的时候投生到天界的。他是因为什么因缘投生到天界?当时他只是用一汤勺,就是一勺的饭供养给阿奴卢塔(Anuruddha阿那律尊者),因阿奴卢塔是一位阿罗汉,天眼第一,只是因为他供养了这么一勺,他就投生为天界上等神。为什么?因为接受布施的人的功德非常强大。

就好像现在,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大都市,我们在商业旺地,在市中心,哪怕我们只是用壹、两万块去投资,我们可能会赚到很多的钱,是不是?因为那是商业旺地。但是我们在穷乡僻壤,在很边远的地方,在一个山村里面,我们投资几万、几十万块开个很大的服装店,能够赚到钱吗?哪一个人能够挣到更多的钱?前面的还是后面的?一个只是投资几千块他的回报大,还是一个投资几万块在穷乡僻壤里面,哪一个大?为什么?几千块怎么回报有那么大?投资那么多钱还不能够得到很高的回报,为什么?对。因为接受的人不同。也就是,如果是商业的话,投资那种商业不发达的地方,你投资回报就很小。如果你投资的地方是商业旺地,投资对的话,你的回报很多。好像如果我们把一些种子随便地撒在很肥沃的土地上跟我们用一些很高档的种子撒在沙漠里边或撒在很贫瘠的土地上,哪一个地方可以长出更好的粮食出来?肥沃的地方。对!所以为什么我们称僧宝为福田?福田的意思就是培植福德的田地。这个称为福田puññakkhetta。当我们在念诵到僧宝的功德的时候,我们会讲到:āhuneyyo pāhuneyyo dakkhieyyo añjalikaraṇīyoanuttara puññakkhetta lokassā'ti.āhuneyyo应当恭敬的,pāhuneyyo应当供养的,dakkhieyyo应当布施的,añjalikaraṇīyo应当礼敬、应当合掌,anuttara无上的,puññakkhetta无上的福田,lokassa世间的。所以说僧宝是世间的无上福田。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供僧功德很大,如果一个僧团持戒清净,他可以带来无量无边的福报。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说:如果一个比库他希望,他真的有悲悯心,有慈爱心的话,他应当持戒清净。因为他持戒清净呢,他自然而然可以使供养他的、护持他的、恭敬他的人带来很大福报。他没必要做出一番啊,我跟你怎么样,怎么样,我祝福你、我加持你、我保护你,没必要。只是他,乃至他,如果自己真的持戒很清净,他一合掌、一礼敬、乃至他做些很小的事情,他都可以得到很大的福报。就是因为他有戒德,因为他的德,他堪受人的恭敬,甚至一个人有德,天人也会恭敬。

所以作为出家人应当致力于完全的持戒。作为在家人也是,在家人你们也要好好的守好自己的戒。如果你们希望你们的布施,你们的服务,你们的恭敬能够得到更大的果报的话,你们也应当持戒清净。

就讲布施来说,有四样东西可以决定一个人布施很殊胜。

第一个就是布施的人有戒行。对在家人来说有戒行很容易,只要你受三皈五戒,你的戒行就清净了。

第二、你布施的是你如法所得的物品。就是说,你供养的那些必需品你不是抢来的,不是骗来的,不是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渠道而得来的。而是你自己的血汗钱,你自己辛苦赚来的,你把这些财物换成出家人需要的东西,你去布施。

第三、如果是用一个很喜欢的心去布施,这样的话,会带来很大的福报。

第四、接受布施的人,他也有道德。

我们刚才讲到那个Kalyani河畔的渔夫,就是因接受布施的人有道德,他死后才能得到升天的福报。虽然他自己没有道德,甚至他有邪见,因为他打渔嘛!经常打渔,如果他有正见的话,他就知道这个是恶业,他就不会去做。所以他是个没有道德的人,他也有邪见。但是他布施的对象有很大的功德,所以就是这么三次的布施会使他能够得来天界很长久的快乐。虽然他以前所做的不善业还是会成熟,但至少他在那一生结束之后,他可以享用很长一段时间的快乐。所以对于在家人来说,也应当经常致力于戒行清净。戒行清净的意思就是我们完善自己的道德,戒的意思就是我们品质,我们的行为,要把五戒养成你们的习惯,甚至成为你们的性格。因为戒本生也含有性格的意思、本性的意思。Sīla就包括一个人的自然本质、品质、性格、行为、习惯,希望把那种很良善的素质成为自己的性格,这个就叫做戒。

对于受施者来说也是,受施者特别是对于出家人来说,也就是我们应当好好地守护自己的戒、完善自己的戒。如果自己能够不犯,就不犯。如果自己在无意之间犯了戒,我们应当通过如法地忏悔,如法地忏悔之后,我们的戒仍然是清净的。我们仍然能够接受在家人的礼敬、供养。

那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我们明天晚上接着再继续讲。

好,我们现在大家一起合掌来做回向。

Ida me puñña,āsavakkhaya vaha hotu.

Ida me puñña,nibbā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ññabhāga,sabbasattāna bhājemi,

Te sabbe me samapuññabhāga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盘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一切有情,同得功德分!

Sādhu! Sādhu! Sādhu!

萨度!萨度!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