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的工作,由众多贤友共同努力完成,但尽管这样,也不能保证里面完全没有错漏,未经尊者最后校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不宜公开。

第三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若希望经》四


玛欣德尊者讲于江西佛学院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3X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大德:

晚上好!

我们今天晚上将继续学习《若希望经》。

在前三次讲课的时候,讲到了如果一位佛弟子、一位比库想要实现自己的愿望,他必须得要持戒清净,要完全持戒,致力于内心之止,也就是致力于内心平静,不要轻视禅那;应当具足于观,应当勤修观,增加空闲处,应当频繁地经常地去幽静的、安静的地方去禅修,修习止观。在昨天晚上,大家一起学习了作为一位比库,若他希望供养自己衣、食的那些居士们,能够获得大果报,他应当要持戒,应当要勤修戒、定、慧。如果希望那些已经去世的亲属在忆念到自己的时候,使他们有大功德、大果报,应当要持戒清净,勤修戒、定、慧。如果一位比库希望自己能够克服不满、对梵行生活的不满、以及对于欲乐的喜好,不会被这些烦恼、打败、征服,他也应当持戒清净,应当勤修戒定慧。如果希望克服怖畏与恐惧,不被怖畏跟恐惧所打败、所征服,他应当持戒清净,勤修戒定慧。

然而这些都是属于世间范围的成就。作为比库,他更应致力于上人法,直至到出世间的成就。

上人法包括了两方面的成就,一种是世间的,另一种是出世间的。世间的成就包括禅那,包括神通。出世间的成就包括圣道,圣果。如果一位比库一位禅修者希望能够证得禅那,希望证得禅那不会很艰难,很容易地能够证得,他应当要持戒清净,应当致力于内心的平静,以及经常要去空闲处,就是频繁的去安静的地方禅修。

在昨天晚上的学习当中,我们就举出了两个例子来说明如何证得禅那。第一个依照《清净道论》里讲到的关于《说地遍品》,简单地大概用了十分钟的时间,首先讲一个人如何去除禅修的障碍,一直到证得地遍第四禅的方法,接着我们又以入出息念为例子,来讲述如何通过入出息念证到第四禅的方法。

接着佛陀又说:「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对于那寂静、解脱、超越于色的无色界[],愿以[]身触而住。』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这里讲到的寂静,是特指无色界定来说的;因为如果一位禅修者,他有能力进入无色界定,会发现到即使是色界的第四禅都是很粗劣的、很低劣的。那再讲到解脱,其实四种色界禅那也可称为解脱,为什么呢?因为一个禅修者,一个修行人,当他有能力进入禅那的时候,他的心可以完全的投入禅那的所缘,在他住于定中的期间,任何的烦恼,任何的不善心以及不善心所都不会生起;即使一个人有能力证得初禅,在初禅当中五盖都已经完全给镇伏了。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在讲到初禅的时候,首先就说到:要远离五盖,远离诸欲二不善法;然后有寻、有伺,因为远离而生喜乐,他成就并安住于初禅。这个是佛陀对初禅的描述。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证得禅那,他就必须得要先镇伏诸欲二不善法;这里的不善法特指那些不善心以及不善心所。

由于一个人住在定中,他的心完全能够强到镇伏任何的烦恼,使烦恼不可能生起,在他入定的时候,他能够解脱一切的烦恼。然而,当他出定之后,由于不如理作意,或者有一些强烈的所缘,他还有可能生起其它的烦恼;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把入定也称为解脱,不过这种解脱叫做(samayavimokkha)时解脱。samaya在这里是暂时的意思,一次又一次的意思;由于一个人有能力进入禅那,当他进入禅那的时候,他的心完全从一切烦恼当中解脱出来。然而当他出定之后,由于不如理作意,不善心、不善心所还可能生起;因此这个只是暂时性的镇伏烦恼,暂时性的使心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这个称为时解脱。在这里讲到的解脱是指时解脱。

还有超越于色的无色界定。如果还有色法的概念,没有超越色的概念,那他不可能成就无色界定。愿以[]身触而住,这里的是指名身名身的意思是指心或者说心所,心所跟心。的意思就是他已经能够成就。是安住、维持的意思。一个禅修者应当如何修习并成就无色界定呢?无色界定有四种,第一种是空无边处定,第二种是识无边处定,第三种是无所有处定,第四种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如果一个禅修者他想要成就并安住于无色界定,他必须得修习九遍;哪九遍呢?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跟光明遍。唯有依照这九种遍,成就了第四禅,他才有可能成就无色界定。

我们在昨天晚上就讲到了如何从做地遍的遍相开始,一直到证入地遍第四禅的方法。那现在,再接着讲述如何从地遍的第四禅再证得无色界定的方法。

当一个禅修者能够证入了地遍的第四禅之后,如果他想要再成就无色界定,应当先从第四禅中出来,出来之后他必须得省思,省思色界的第四禅(地遍的第四禅),它的所缘还是属于色法。它必须得依赖于色法的概念,它不如没有色法的无色界定那么殊胜,同时,由于有了色法,所以身体会有各种各样的病:会有类似头痛、眼痛、牙痛、耳痛、心脏痛、身体痛、脚痛、手痛种种的过患,也正是因为有了色法,所以这个世间会有争吵、会有打架、会有战争,会有人被砍手、砍脚、砍头,这些都是色法的过患。同时色界的第四禅,由于它接近、很靠近敌对的第三禅,它比不上无色界定那么殊胜。他经过这样的思维之后,然后就再取刚才他所进入的地遍第四禅的遍相;那个时候,他会发现到地遍的遍相是遍一切处的。他就尝试用把地遍的遍相撤消的方法,把它撤离的方法。当地遍的遍相已撤离了,剩下的就是原先这地遍相所占有的空间。假如一个禅修者他不成功的话,不能够直接很快把地遍的遍相撤消的话,他应当去注意地遍里面的空间,就犹如我们去看皮肤一样;当我们看皮肤的时候,如果远看它是整片还有坚厚相的特征,但是如果我们靠近仔细地看,会看到皮肤还有很多毛孔。同理,如果我们去注意地遍遍相里面的空间,我们会发现到地遍的遍相还有空间,于是我们把这个空间把它再扩大。就使这空间一直扩大到原来地遍所占有的空间。然后我们的心就去注意原先由地遍所占有的空间它的虚空。我们注意这虚空的无边、虚空的无边;或者是无边的虚空、无边的虚空。由于他去除了地遍的遍相,他的心住于无边的虚空,他将能够成就空无边处定。因为无边的虚空它已经不再是依赖色法的概念了。

色界的禅那,它的所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果想要进入色界的禅那,它的目标、它的对象必定是色法的概念。比如说,我们说到的地遍,地遍的遍相是地,土地的地的概念。我们如果是专注在呼吸,呼吸是概念法,我们去专注在由呼吸产生的入出息念的似相,这个似相也是属于概念法。如果我们散播慈爱,慈爱的对象是一切的众生,众生也是概念法,有情也是概念法,慈悲喜舍都是这么样。如果我们是取究竟法的话,那是不可能证入禅那的。比如说如果我们修佛随念,取的是佛陀的功德,比如说佛陀的戒是离心所,佛陀的慧是慧心所,这些都是属于究竟法,无论你修一辈子都不可能证得禅那。所以修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这些都不能证得禅那。又比如说我们去修四界分别,取的是地、水、火、风,我们身体里面地、水、火、风这四种元素,这四大种,因为这四大种都是属于究竟法,都是属于自性法。因此修四界分别不能证得禅那。

但是如果我们取的是属于色法的概念,而且这些概念是由色法生起的。我们一直地专注它,持续地维持它,我们将能够证得色界的禅那。要成就无色界定,我们必须得去除这色法的概念,由于去除了色法的概念,那么我们可以说超越于色法。一位禅修者可以成功的进入了空无边处,就是虚空无边处定之后,他应当练习长久的住于空无边处定。等他有能力证入空无边处定之后,他应当再练习查有分,以及查禅支,再练习五种自在。

一个禅修者如果他有空无边处定的体验之后,再跟他说是色界的第四禅寂静殊胜,还是空无边处定殊胜呢?他将会回答空无边处定是很寂静的,是很殊胜的,是色界的禅那所没法比拟的,没办法对比的。如果禅修者已经成就了空无边处定,同时也修习了空无边处定的五种自在之后,如果他对于识无边处有需求,他应当致力于证得识无边处定。

应当如何证得识无边处定呢?他应当先进入空无边处定,进入空无边处定出定之后,他再省思,空无边处定它接近于敌对的色界第四禅,它不如识无边处定那么殊胜,那么寂静。于是他就尝试去专注于刚才进入空无边处定的禅心,定的定心,他专注由于空无边处定的定心也是属于识Viṭṭana,是属于心识;他专注于刚才遍满无边虚空的心,由于遍满无边虚空的心是属于心识,所以他专注于识的无边。他就持续地作意识无边、识无边、识无边,由此而证得识无边处定,当他可以成就了识无边处定之后,应当练习长久地、长时间地入定,安住于识无边处定,如果他成功之后,应当再继续练习识无边处定的五种自在。

他在成就了识无边处定之后,如果他有需求,应当要致力于证入无所有处定,应当如何证入无所有处定呢?他应当依次的先进入空无边处定,空无边处定出来之后再进入识无边处定。从识无边处定出定之后,他应当再继续省思识无边处定由于接近敌对的空无边处定,所以它不如无所有处定那么殊胜,于是他又尝试用转换所缘的方法,这个时候他就再注意空无边处定定心的不存在,就可以作意空无边处定禅心的没有natthitānatthitānatthitā,就是没有;或是说无所有、无所有、无所有。这个时候会发现到好像他面前的所缘已经完全的没有了,他就注意在那无所有,就是空无边处定定心的没有。他专注,这个时候他的心识变得非常微妙,很寂静。如果他可以成就了无所有处定之后,他应当再继续练习长时间地安住于无所有处定,之后再练习无所有处定的五自在。

当他可以成就了无所有处定,并且能够安住于无所有处定跟练习五自在之后,他应当再继续修行非想非非想处定。应当如何来修行非想非非想处定呢?当他从无所有处定出定之后,他应当再省思无所有处定的过患,由于无所有处定还接近于敌对的识无边处定,所以它不如非想非非想处定那么殊胜。之后他就再去取无所有处定定心,去思维Itthaŋ santa Itthaŋ paṇīta,这是很寂静的,这是很殊胜的,就是他作意无所有处定定心的寂静殊胜。当他这样作意之后,再取无所有处定定心,那个时候他的心识已经处于一种很难以言状的、很难说的情况。之所以称为非想非非想处定,就是处于这种状态,他的心已经寂静到不能够说有也不能够说没有,是非常微细的状态。而且非想非非想处定的定心,它里面的名法要清楚的知道,唯有佛陀才有可能很清楚地观照,连像Sariputta(舍利弗尊者)那样大智慧的人他都没办法一一的辨识。如果一个禅修者能够成就了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个是世间最高的定,再也没有比非想非非想处定再高的世间定。当一位禅修者他有能力进入了非想非非想处定之后,应当再练习长时间的安住于非想非非想处定,并且练习它的五自在。

如果一位比库一位禅修者,他可以成就了无色界定。那么佛陀就说: 对于那寂静、解脱、超越于色的无色界[],愿以[]身触而住。就是这样的意思。

讲了世间的成就之后,接着佛陀就再讲另外的三个出世间的成就。佛陀说:「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灭尽三结,成为入流者,不退堕法,必定趣向正觉。』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这里讲到的:愿我灭尽三结,这里的三结,巴利叫做tiṇṇa sayojanāna。这里的结是结缚的结,好像绳子一样能够把众生绑在生死轮回里面的,这是烦恼的意义。这里的三结是最粗的三结,就是最低等的三结。是哪三结呢?sakkāya diṭṭhi有身见结,第二是vichikicchā疑结。第三是sīlabbattaparāmāsa戒禁取结。这三结为初道入流道所断除。所以在这里讲到的已经是证入了初道(sotāpatti magga入流道)。入流道能够断除三结;这三结是使有情堕落到恶道的元凶,堕入到四种恶趣的元凶。

第一结是有身见。有身见有时候也称为邪见,它是指执着于五蕴或者五蕴其中的一法,或者执着于有离蕴,有所谓的的这种邪见。它包括了一般人所执取的五蕴为实体有;或者包括有些人执着人死了有灵魂这种邪见。或者包括了有些人认为的,包括了有的人认为有个恒常的意识是轮回的主体,或者有的人认为超越这五蕴有一个更超越的宇宙的本体,或是真我大我,也包括了婆罗门教所执着的梵我等等。这一切的有关的、认为有一个恒常的、永恒的、真实的、能够创造的,这些所有的邪见,这个称为我见或者称为有身见

第二结是包括对八种对象的疑:第一是疑师,就是疑佛陀,怀疑佛陀是不是真的佛陀;第二是疑法;第三是疑僧;第四是疑学。疑学就是怀疑戒定慧,到底修行戒定慧能不能够证入涅槃呢?到底修行戒定慧是不是真的可以断除烦恼?这叫疑学;第五是怀疑过去的五蕴,就是有些人不相信有过去世;第六是怀疑未来的五蕴,就是有些人不相信有未来世;第七是怀疑过去跟未来的五蕴,也就是有些人认为说没有前世,没有后世;第八是怀疑此缘性,或者说怀疑因果法则,对缘起的怀疑;这八种疑给初道彻底地断除。

第三结是戒禁取结。戒是指某一类的行为。禁是指某一类不能够做的仪式,禁戒。取是执着、执取,执取于某一类的行为、仪式等等能够成为圣道的解脱的生成的因,或者说有句叫非道即道,非因即因,这个就是叫戒禁取。比如说有些人修苦行,好像古代的那些沙门,特别是耆那教的沙门,他们认为说唯有通过虐待自己、摧残自己、折磨自己,使自己的苦报能够尽快地消除,通过这样磨练自己的意志,来达到解脱;于是他们拔头发,他们用火烧自己呀,在太阳下晒呀,或者说单脚站立呀等等,还有不穿衣服呀,不洗澡不洗脸呀,不剪手指甲,不剪头发,披肩散发,或者说吃树叶呀,吃粪便呀等等。通过这样折磨自己,这个叫戒禁取的戒。还有通过仪式,仪式就是,婆罗门教他们认为要祈福呀,要消除一些灾障呀,生孩子呀,或者说结婚呀,人死了他通过各种各样的仪式,通过祈求神灵,通过烧一些供品,就是叫homa(护摩),来达到他们的一些愿望;或者说他们想要升天,他们认为通过祭神,祭梵天等等,能够成就解脱,能够成为升天之因;或者说修行一些错误的方法,等等这些都是属于戒禁取,就是执着于跟八圣道,跟戒定慧所相违背的那些他们认为说可以解脱,这种方法称为戒禁取。

因为初果圣者无论是从见地上,还是从修行上,都不可能再相信与佛陀教法、修行方法相违背的事情,所以说他已经断除了三结。特别是邪见,因为有身见,又叫邪见,只要一个有情、一个众生,他还没有断除自己的邪见的话,他必定还有可能会堕落到四恶道,还会堕落到地狱、畜牲、饿鬼、阿修罗。

由于他已经灭尽了三结所以成为入流者,入流者叫做sotāpannasotāpanna的意思就是sotaāpannasota, 是流,在这里是圣道流、圣者流。āpanna是已经进入了圣道流,或者说他从证得初道那一刻开始,在漫长的轮回当中,他已经(即永远)结束了凡夫的生涯而成为圣者;从那一刻开始他已经是一位圣者了,不退堕法avinipātadhammo;一个初果圣者已经不可能再堕落到地狱,畜牲、恶鬼跟阿修罗四种苦界,因为初道已经断除了能令堕落苦界之法。如果我们说导致众生轮回,生死轮回的元凶是无明跟爱,只要还没有断除无明还没有断除对于生命的哪怕是很微细的渴爱、贪爱,他就必定还会继续轮回。然而如果一个人没有断除邪见,他必定还有可能会堕落到四恶道。唯有断除了有身见,断除了邪见,他才有可能从此以后不再堕落恶道。我们可以说,邪见或者有身见是令一个有情、一个众生堕落到四恶道的元凶与根本。如果一位初果圣者,已经断除了这三种最粗的烦恼、最粗糙的烦恼、最低层的烦恼,那他就不可能再堕落到四恶道,必定趣向正觉;这里的趣向正觉就是sambodhiparāyaosambodhi是正觉,parāyaoparā是彼岸;āyao是去;去彼岸就是到彼岸的意思;或者我们可以翻译成必定将会到达正觉的彼岸。一个人想要这么样,他应当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那我们应当如何证得初果呢?

如果一个禅修者要证得初果,他必须要知道,证得初果它的直接的原因是初道,也就是叫做sotāpatti maggasotāpatti 这是古代翻译成须陀恒。sotāpatti 就是入流,magga是道;这是属于第一种圣道,我们也叫做初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能够证得初道呢?它是观智vipassanā Viṭṭanavipassanā的智慧。换而言之如果一个人,要成为圣者,他就必须得要修观,要培育智慧;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这个是佛陀教法的不共之处,就是不共外道的地方。我们之前讲到的持戒跟修定,外道也有;甚至有些外道持的戒,可能会比佛陀教导的戒更严格,虽然戒是过度的,但是我们不能够说戒是佛陀独有的。定也是,好像我们的菩萨的最后一世,在出家之后,他就曾经跟了两位禅定大师修定,分别证得了无所有处跟非想非非想处定。那就证明说即使是佛陀最后一世 (就是我们的菩萨出世之前) ,在古印度已经有了修定的方法。乃至到现在,在喜玛拉雅山那边,也有很多叫做(巴巴的)那些苦行僧,或者叫做(洒渡),他们在那边修行;很多人他们可能是没穿衣服,或穿一点点衣服,留着长头发,或者把头发盘起来;佛陀在世的时候有很多修定外道,他们的定力甚至有时候比佛陀教法当中那些佛弟子的定力还更强,他们的神通可能更大。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说戒、定、神通是共外道的;但是唯有是不共外道的。外道也有慧,但是他的慧不能够成就出世间慧;有些外道有一部分的无常慧,有些外道有一部分的苦慧,但是一切的外道都没有无我慧。无我就是观照名色法无我,这是佛陀的不共慧,唯有在佛陀教法当中,才能够真正透彻地观照一切世间诸行法、名色法、五蕴为无我。当然只是观无我还不行,还必须得观无常、苦、无我,这是不能够分开的。也就是说,即使外道有无常(观),他也只是从看到一些物质的表相中体悟到无常的。比如说,看到一个人从小长到大,从大到老,从老到死,他们认为这个是无常;看到一个树叶,从发芽到嫩绿,然后再到枯黄,之后叶落,叶落归根,他们认为这个是无常。这是现象的无常;我们不能够说这个不是无常,但是佛陀教法里面的无常不是这种无常。在一个禅修者修到生灭随观智的时候,他应当用两种方法来观生灭:一个是刹那无常;一切行法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刹那刹那都是无常,而不是说一期生命才叫无常。还有也要观缘的生灭;不仅仅我们要观现在这个现象的无常,而且它的因也是无常的;由于因的无常,所以果也是无常;我们要透视因果的关系。

对于苦也是这么样;现在很多人有时会说苦啊苦啊;甚至认为说痛苦就是苦,人生就是苦;这种苦不是佛陀教法里面所说的苦,或者说佛陀教法里面也承认有这种苦,但是佛陀教法里面的苦不是只是说苦啊苦啊的苦;那是什么意思呢?佛陀教法里面的苦包括了三种:第一种是苦苦,第二是行苦,第三是变异苦。一般人所认为的苦,在佛陀教法里面,只是属于苦苦的范畴。什么是苦苦呢?我们认为的痛苦、苦处本身就是苦;生离死别这些都是属于苦;生病啊,衰老啊,这些也是属于苦;直接的苦受是称为苦。

变异苦呢?佛陀说即使连乐受也是苦,为什么呢?因为乐受必定不能够永恒,它必定会变坏;所以这个称为变异苦。还有一切的行法,只要是因缘合和的,它必定是生灭的,生灭的所以是苦的。因此佛陀教法里面说到是因为生灭的逼迫故为苦。一切的有行法,一切的名色法,一切的五蕴,只要是因缘和合的,都是苦。所以佛陀说:sabbe savkhāra dukkha”“一切行都是苦。这里的苦就不是指我们说到的只是感受的苦。我们也可以说这个手表也是苦,这些花也是苦,这些都是苦,但是它们没有感觉,它没有受呀。其实也是属于苦,为什么呢?他们有生灭会变坏;也是受到生灭的逼迫。因此,我们要在修观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观自身,我们要观外在的也是苦;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断除对那些外在的执着,应这样去修苦,特别是修无我。什么是无我呢?无我是各种各样除了我们世俗概念上认定的,佛陀为了保护世间不否定我;好像说我们看经典如是我闻,这里的是阿难尊者,他说我听说的是这样,这个是世间上的。佛陀也经常说我回忆起过去无量劫以前怎么怎么样,我还没有出家,还是菩萨的时候怎么怎么,这个是属于世间上的。但是佛陀不会这么说有个实体的我,有个轮回主体的我。这里所讲的,是指除了概念上的以外,它并没有实质的;好像认为说有灵魂;很多宗教都认为有个灵魂;如果执著有灵魂,这个就是属于。或者说有些宗教执著于有大梵天,有个造物主,有个世界的主宰;这个也是属于一种。或者说有些外道,好像有些古代婆罗门教、印度教,他们认为说一切的众生都是属于大我的显现;大我跟小我,小我当中可以呈现出大我;而世间的万物无一不是大我的显现;大我是本体,是恒常的。这个也是属于,这是属于宗教本体上的。佛陀教法的特色是这些所有的见佛陀都给予否定,为什么呢?因为一切行法都是因缘和合的,只要有生必定会有灭,都没有实质,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哪里有一个称为恒常的东西?一个称为本体的东西?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一个禅修者当他证得了初果的时候,他就不会有任何的形形色色的我见存在。

如果一位禅修者想要成就初道,他必须得要观照无常、苦、无我,观照一切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一个人想要证得初果就是证得初道,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通过听闻,听闻佛法就可以证得初道初果;而另外一种必须通过修。

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可能只是通过听闻佛法就可以证得初道初果了;佛陀在世的时候,很多人如Sariputta尊者(舍利弗尊者)、Anathapindika给孤独长者、Suddhodana,还有在家人如佛陀的父亲净饭王,他们都是只通过听闻,就可以证得初道初果。但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可能。现在这个时代,还有没有可能证得初果呢?有!但是必须得修行。在我们现在这个年代,唯有通过修行戒、定、慧,唯有通过持续的修观,当观智成熟了,才有可能证得初果。

如果一个人想要证得初果,他必须得要次第地修行vipassanā,要修观。修观必须得次第的成就,要成就十六种观智。这十六种观智也是次第的观,也就是依次的观的成就。当他有了下下的观智,才能够修上上的观智。当他成就了下下观智之后,再向上依次证得圣道圣果。

是哪十六种观智呢?第一是名色辨别智。什么是名色辨别智呢?就是我们所说到的心,或者说心理作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到的身。用一种更好理解的话来说就是身心,不是很准确的表达方式;在这儿所说到的身心我们叫作名色会更好。

名( nāma),色(rūpa)。什么是名?凡是能够朝向所缘称为名。什么是色?能够毁坏的就是色。一切的心,它都有朝向对象,能够取目标的这种作用、这种功能,所以称为名;我们平时所说到的心理作用,能够认知的。名包括心跟心所。而色呢?能够毁坏的,一切的物质都可以毁坏,以毁坏义称为色。(ruppati rūpa),这是以毁坏所以称为色。

辨别就是我们用智慧去透视它。在(Abhidhammattha Sangaha)《摄阿毗达摩义论》里面讲到,要通过以相、味、现起、足处这四种方法,去辨识名法跟色法,称为名色辨别智。换而言之,我们应当要破除对于名法跟色法的密集;透过破除密集而成就名色辨别智。好像色法而言,我们现在看到的身体永远还是身体,这些物质还是物质,怎么样也没办法看到它的无常,是不是?为什么?有坚厚相。他还有实体的,他还有组合的,他还会存在一定时间的,还看到这个还是可以用的。一切的物质,我们说一切的色法,它有三种密集:组合密集、功用密集、相续密集。如果一个人没办法破除这些密集,他看到物质还是物质,这个手表还是手表,这朵花还是花,人还是人,男人还是男人,女人永远是女人,凳子永远凳子,钞票永远是钞票,没办法破除。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要培育定力。当我们培育了定力之后,我们再依照次第再转修观。有了定力之后,我们转修观就方便多了。而且,当我们观照取所缘的时候会清晰得很多。不会被一些似是而非的假象所迷惑,或不确定。观智必须得是确定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看到就是看到,你看的模糊都不能过关。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很强调要培育定力;因为很多人当他在修到高级观智的时候,由于定力不足,他们很吃苦。

我们应当要依照分析法,先破除色法的密集。如果没有通过分析法,我们不能够破除色法的密集。什么是组合密集呢?因为一切的色法,它都是由究竟色法所组合的;好像一粒色聚里面,我们说的眼十法聚里面,它一共有十种色法。哪十种色法呢?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命根跟眼净色。我们的身体中有一种能够感受到外界的凉啊、冷啊、热啊、碰触啊等等,这些是属于身净色。身净色是身十法聚其中的一种色法。身十法聚里面也有十种究竟色法,是哪十种呢?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命根跟身净色,这十种。我们就必须得要分析它,要如实的去透视它,我们才能够破除组合密集,不会看到色法是一堆一堆的东西,我们不会看到色聚还是属于有体积的。通过分析色聚里面的究竟色法,我们才不会有组合的这种密集相。

之后我们再继续看,每一个色法都有自己的功用,也就是我们说的相、味、现起的味(rasa),每一个色法在自己的色法里面,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好像地界它有能够支助、能够承受色法的作用;水界能够粘结的作用;火界能够成熟的作用;风界有动,而且也有支撑的作用;颜色就是色法的颜色;香是色法的气味;而味就是色法的味道;食素是色法的营养素;这些我们都必须得辨别它们在一个色法里面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看到所有的色法,都是刹那刹那地生灭的,速度快得我们根本不能够用具体的时间单位去计算它们,然而即使是刹那刹那生灭的,我们还是看到这些东西是永恒的,是存在的,一个人还是活了几十年,一个东西还是存在几年乃至十几年,为什么?因为有相续。色法灭去了还会有生,色法灭去了还会再生,这个叫做相续密集。    如果我们没办法看到它的生灭,没办法看到色法里面。好像我们现在看到这些物品,它是由色聚里面的火界生的时节生色,所以我们才有这些好像是永恒的看起来是恒久不变的东西。之所以会觉得物质会存在一定的时间,是我们没有破除相继密集的关系。我们应当用这种方法来去破除色法的密集,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成就色辨别智。

当可以成就之后,我们依次来辨别我们的眼处门里面的54种色法、耳处门54种色法、鼻处门54种色法、舌处门54种色法、身处门44种色法、心所依处门54种色法。依照六门,眼、耳、鼻、舌、身跟心所依处这六门,六处门的色法我们辨别之后再修名法。

有情是通过心跟心所,就是我们说的精神去认知外界的世界的。我们能够看,看的是什么?看的是颜色,光。我们能够听,听的是什么?听的是声音。嗅的是什么?嗅的是气味。我们能够吃、能够尝,尝的是什么?尝的是味道。我们的身能够感觉到冷啊、暖啊、重啊、轻啊,我们的心能够想这个、想那个、想过去、想未来、想现在,想一些概念。为什么有情能够跟外界发生关系呢?是通过。哪些门呢?眼、耳、鼻、舌、身、意这六门。是怎么通过这六门认知的呢?六门的心路过程。眼门心路过程识知的是颜色,我们看到的这些外在的,我们能看,看的执行就是眼门心路过程跟随起的意门心路过程。能听,能够听声音的是属于耳门心路过程。我们能够嗅、能够尝、能够触、能够想,这些都是属于心路过程。但是他们是怎么运作的呢?我们应当依照观智,依照心的法则,巴利语叫(citta niyāma)心的定法,逐一地来辨识。

同样我们也应当破除名法的四个密集,就是组合密集、功用密集、相续密集跟所缘密集。唯有能够破除了名法的四种密集,才能够如实知见。特别是前面的那三个密集,我们可通过修名法来破除,因为所缘密集要到生灭随观智后期到坏灭随观智我们才能够破除。一个人能够透彻地观照从色法上的六处门,与名法上的六门的心路过程的心,即通过观照看到东西之后生起的是善心、不善的心?听到东西之后什么是善心、不善的心?善的心有哪几种?不善的心有哪几种?我们通过这样去辨识。如果有禅那的禅修者还必须要先入定,入定出定之后,他应当去观照禅那的心。这样透彻地观照我们能够生起的这些心路过程,用这种方法去成就名色辨别智,这是第一个观智。

如果一个禅修者能够成就第一个观智之后,必须要再去找因。因为根据佛陀的教导,任何的行法、任何的世间法没有没有因的,是不是?我们现在这个身心,这一堆名色法也有因,它的因是什么?是父母吗?父母只是缘,还不是因。如果父母是因的话,那么,如果他生了十个孩子,他的孩子必须都一样,命运也都一样。为什么会不同?最重要的是过去的业。

我们就可以通过先培育定力,培育起定力之后,可先进入第四禅;第四禅出定之后,我们再用追因法的方法往前推、往前推,推到能够冲破结生。修缘起最重要的就是通过结生,结生就是今生的第一个心,我们叫做投生那一刹那的心,我们称为结生心。结生心之前紧跟的是前一世的死心。如果我们可以冲破这个关,我们就可以见到在我们前一世那个时候,是哪一种业导致我们今生投生为人的,我们再找到因。

但是我们刚才说到了,只要一个有情还没有断除烦恼,就会轮回,轮回的元凶是烦恼。之所以会造业,他必定还会有烦恼支助,我们要去找它。我们再依照佛陀教导的缘起的法则,由于有无明、有爱、有取,所以一个众生他会造业,会有行。所以这个是属于过去的五种因。过去的五因:就是无明、爱、取、行跟业有。我们现在有这果就是识、名色、六处、触、受,这个是今生的五种果。过去的因跟今生的果。当我们可以找到我们过去是造了什么样的业,这些业又是什么的烦恼所围绕,所以才能够投生。找到了这些因之后,我们再去依照过去的因跟今生的果,我们找到它们的连接关系。等我们可以找到我们今生投生为人的因之后,我们再继续的找,过去世是由什么样的因所造成的,然后再过去的第二世又是什么样的因,这样地找。

一般我们修行,不用无限地追下去。大概我们可以观照到四、五世,或者五、六个前世就可以了,之后我们才可以往未来再观。当然未来是不确定的,不过如果你没有加行,没有再努力的话,你的未来就是这么样。当我们可以透视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关系,找到它们的因之后,我们再观照它们的因果关系。由于过去造了什么样的烦恼,这些烦恼造成的因,然后导致我们今生投生为人,有这五蕴的果。然后今生又造了什么业,它将在临死的时候成熟,导致我们未来投生为什么,我们就是要找这些。

当然未来世不确定,过去世已经不可改了。用这种方法来修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找它们的缘起关系。我们可以有两种方法:可以依照第五法,是《无碍解道》里面讲到第五法,跟佛陀经常强调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愁、悲、苦、忧、恼,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这个是我们称为缘起第一法,这样来去修习缘起。

当我们可以透视了三世的因果关系之后,我们成就了第二个观智,叫做缘摄受智。摄受就是我们已经把握了缘,掌握了缘,掌握了因果关系,称为缘摄受,这种智慧称为缘摄受智。如果我们可以成就了名色辨别智跟缘摄受智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真正的修vipassanā。从思维智开始,才开始观照究竟的色法,究竟名法,跟它们的因是无常、苦、无我。真正我们在观照无常、苦、无我,那个才叫做真正的观,而不是说我们用一些概念去思维这个叫做观,这个还远远的不是观。

观照名法、色法、跟过去的名色法,称为因的名色法也是无常、苦、无我的,依次第来成就思维智、生灭随观智、坏灭随观智、过患随观智、怖畏现起智、厌离智、欲解脱智、审察智、行舍智、随顺智,然后再到种姓智、道智。当我们在修到行舍智的时候,那时的心,已经能够对所有的行法不再会偏、不再会贪著,也不再会排斥,心只是处于中舍的状态。如果一个禅修者在这时,还有很强的意愿想要成佛的话,他可以就停留在行舍智这个阶段,然后就维持下去。如果一个人有很强的意愿,想要在今生证果的话,那么他就必须得持续地加行,再修vipassanā。当他的巴拉密成熟时,就可以在今生,依次第在一个心路过程里面,他可以生起随顺智、种姓智、道智跟果智。这四种智,前面一种随顺智还是属于世间智,种姓智是介乎于世间跟出世间之间,道智跟果智就是属于出世间智。在道智生起那一刹那,第一个生起的道智是属于入流道智。入流道智只生起一次,之前从来没有生起,之后也永远不会再生起。只是那么一刹那,就足以断除我们这里讲到的三种结。当他断除了三种结,接着一个刹那生起的是果智,他就已经是一个初果圣者了。

所以如果一位禅修者,想要必定趣向正觉,他必须得要依照这种方法次第地修观。也就是在戒清净的基础上先培育定力,在定力的基础上再修观。然后由于他的观智成熟,就有能够成就道。道一生起灭去之后就是圣果。一个初果圣者决不会再堕落四恶道,而且最多不会超过七世的轮回。他从今世死了之后,他的下一生自第一个结生,他的结生心不会生起七次;而且他只会一生比一生更好,而不会一生比一生更差。假如他投生为人的话,必定能够投生大富贵的家庭,而不会投生在低等的家庭。当然了一般初果圣者来说,很少、比较少投生为人的,很多都是投生到天界。如果成就了禅那的禅修者,那些初果圣者,也可以依照他的意愿,投生到梵天界。好像现在天界里面也有很多初果圣者,好像给孤独长者就是在天界,维沙卡也是在天界,还有Sakka天帝也是初果圣者,现在也是在天界。佛陀在世的时候,很多在家人,有一些出家人,有一些比库,他们证得了初果,如果他们在那一生,并没有证得更高的成就的话,那么他死了只是依照他们的业,投生到相应的生命界里面去。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说如果一个人,一位比库(当然包括在家人),初果、二果、三果在家人也可以证得的。

佛陀说:「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灭尽三结,成为入流者,不退堕法,必定趣向正觉。』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我们刚才就特别讲了通过运用如何具足于观,如何修观等方法,来证得初果的方法,这些方法是这个时代的特点。在佛陀出世时,也许不用修得那么辛苦,即通过听闻也有可能证得果位。当然通过听闻能够证悟的,也不是说天上掉下来的果位,而是在过去生,他们也是这么样修行的,之所以在今生那么容易的证得,那是过去的因。我们现在如果还再懒惰的话,即使以后我们有机会遇到未来佛,可能还会是这么困难。因此我们应当要为解脱、要为出离、要为证得菩提、证得正觉,而努力修行,努力禅修。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后天晚上再继续一起来学习这部经。

 

下面我們大家一起合掌來做回向:

Ida me puṭṭa, āsavakkhayāvaha hotu.

Ida me puṭṭa, nibbā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ṭṭabhāga sabbasattāna bhājemi,

Te sabbe me sama puṭṭabhāga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涅盘助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ādhu! Sādhu! Sādhu!

    萨度!萨度!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