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的工作,由众多贤友共同努力完成,但尽管这样,也不能保证里面完全没有错漏,未经尊者最后校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不宜公开。

 

第六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盐块经》三


玛欣德尊者讲于江西佛学院
大家请合掌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
āsambuddhassa.3X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各位大德,各位居士:

晚上好!

我们今天晚上将继续一起来学习《盐块经》,我们在前天晚上学习了《盐块经》中佛陀所说到的: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即使只做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然而,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接着,佛陀解释了什么样的人即使只做少量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佛陀说:有些人不曾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卑微、身贱、少恶而住苦。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即使做了少量了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

我们在上一次的学习中举个例子,有一个妇女由于她杀死一条狗,而由此导向堕落地狱,然后即使在以后的很多世的轮回中,她每世都溺水而死。

接着佛陀又继续说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只是在今生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已修身、已修戒、已修心、已修慧,不卑微、伟大、住于无量。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我们在前天晚上举了盎谷离马喇(Angulimāla)指蔓的故事。故事讲到,他本来是一个杀人魔王,杀了999个人,就差一步连他自己的亲生母亲也杀掉了,那个时候由于佛陀已经知道如果再晚一步,他会变得无可挽救了,同时佛陀也看到了就在那天他的因缘也将要成熟,于是佛陀特地赶了三十多里路去见他、去挽救他,挽救他的慧命,通过佛陀用神通去调伏他,他不再杀人了,而且也加入僧团。

加入了僧团之后,他过着很艰苦的苦行生活,修行头陀支,只穿三衣,粪扫衣、托钵,并且也勤修止观,最后他断尽了一切烦恼,从那个时候开始,可以说他已经断尽了次生受业和后后受业,但是他仍然还要承受现法受业。因此,在托钵时他经常会遭到人家的攻击,用石块丢他,用棍棒打他,有时候托不到食物,托到的是满钵的血,他时常遍体鳞伤。但正是因为他已经修了身,已经修了戒,已经修了心,已经修了慧,他功德不少,很伟大,住于无量。像这样的人,他在今生只是受小的果报,就正如当佛陀见到他遍体鳞伤,满身都流着血,钵也破了,衣服也破了,佛陀跟他说:如果你还没有出家,没有断除烦恼的话,你未来会在地狱里受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漫长岁月的苦, 但是现在你只在今生受了这么一点点苦报。

佛陀在这句话里讲到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已修身、已修戒、已修心、已修慧,什么是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呢?

修戒(bhāvitasīlo),已修戒,意思就是已经修习了戒,这是指增长戒学;

修心(bhāvitacitto),已修心,是已经修习了心,这是指增上心学;

修慧(bhāvitapañño),已修慧,也就是已经修习了慧,这是指增上慧学;

修身(bhāvitakāyo)已经修习了身,这是已经包括了戒、定、慧的修习。

也就是说佛陀在这里讲到已修身、已修戒、已修心、已修慧,其实是指戒、定、慧的修习。

我们今天晚上就先来讲修戒、修心、修慧,然后后天晚上我们继续依照戒、定、慧来讲修身。也就是说我们先要对修戒、修心、修慧有个大概了解之后,再重点以修身为例子,学习如何通过修身来培育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乃至通过修身来断除烦恼,证悟涅槃。假如我们没有对戒、定、慧有个大概了解,就来谈修身,理想起来可能会有点困难。因此,后天晚上我们将依照义注里讲到修身的分别法来讲,但现在,我们先得对戒、定、慧有个大概的了解。

讲到修戒(bhāvitasīlo)是指四种遍净戒:

第一、巴帝摩卡律仪戒 (pātimokkhasavara-sīla)pātimokkha在《清净道论》里解释为护解脱,pāti的意思是保护、看护,由于看护这些戒,mokkha能够解脱恶趣的苦,因此通过很好地守护好戒而能够脱离恶道之苦,这称为pātimokkha,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这个译为护解脱,savara是保护、防护的意思,作为名词,它是律仪。Sīla是行为,戒行。

第二、根律仪戒 (indriyasavara-sīla)

第三、活命遍净戒 (ājīvapārisuddhi-sīla)

第四、资具依止戒 (paccayasannissita-sīla)

我们先简单地讲讲巴帝摩卡律仪戒 (pātimokkhasavara-sīla),什么是护解脱律仪戒?对于巴帝摩卡,佛陀在很多经典里面都讲到了,佛陀是这样说的:「诸比库,应当具足戒与具足巴帝摩卡而住!应以巴帝摩卡律仪防护而住,具足正行与行处,对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受持学习于诸学处!也就是说,应当具足圆满的戒,具足巴帝摩卡。

巴帝摩卡有两种意思:

第一种是作为僧团半月、半月应当诵的戒本,这称为经籍的。

而另外一个呢,就是戒巴帝摩卡。对于比库来说,是227条戒律,对于四分律的比丘僧戒来说,是250条学处,这个称为巴帝摩卡。或者说依照梵文prātimoka译为波罗提木叉。这个是一个比库或者说一个比丘来说,他应当完全持守的、应当具足的;

应以巴帝摩卡律仪防护而住,就是通过这些好好保护自己的身和语,具足正行与行处,有很好的身的正行,语的正行,有很好的去处,不去与出家人和比库不相应的地方,应当具足出家人应有的身体的行为和语言的行为;

对于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哪怕是很细小的一些罪过,一些过恶,甚至有犯戒的念头,乃至无意的犯戒,也见到由于自己的放逸、漫不经心,而会带来犯戒的危险,带来不善果报的危险,带来违背世尊指令的危险。通过这样来受持学习世尊所制定的大小学处,如果能做到这样,称为巴帝摩卡律仪戒 (pātimokkhasavara-sīla)

第二是根律仪戒 (indriyasavara-sīla)。根律仪戒,indriya是指根,这里的根是我们的感官——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savara是保护、防护,我们称根律仪,就是很好地守护好六根;sīla是这种戒行。

对于根律仪戒,佛陀经常是这样说的:当眼看到颜色,不取于相,不取随相。不取于相,这里的相nimitta是指不去看他是男相、女相、漂亮的、丑陋的相,不取随相,就是不去看细部特征,就是不特意去关注到她的眼睛很漂亮,她的鼻子很漂亮,她的声音很娇柔、很动听,她的手很柔软,她的脚很柔软等等的细部特征,这些是属于随相。

假如一个人没有很好的守护好眼根的话,则会被贪、忧、诸恶不善法所流入,这是一个比喻,就是说假如一个人没有很好地守护好眼根,那么当他看到漂亮的东西的话,就会有贪,如果看到不好的东西,又不如理作意,就会有忧,属于嗔,这样的话,种种的恶不善法就会通过眼根而流入身体,内心就生起了贪、嗔、痴。透过实行此律仪,保护眼根,持守眼根律仪。同样的,当耳听到声音、当鼻嗅到气味、舌尝到味道、身体触到触觉、意识知法,也要不取于相,不取随相,若于不守护意根而住,则会被贪、忧、诸恶不善法所流入,实行此律仪,保护意根,守护意根律仪。这是指对于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六根的保护、防护,能够守护好这些就称为根律仪。

第三种遍净戒是活命遍净戒(ājīvapārisuddhi-sīla)ājīva是活命,就是谋生的意思;pārisuddhipāri是完全的,suddhi是清净的,完全的清净,称为遍净。也就是说,作为比库,他对于自己生活的必须品与得来的方式都应当要完全的清净,在《清净道论》里这样讲到:远离违越为活命之因而制定的六种学处,以及诡诈、虚谈、作暗示、作诈骗、以利求利如是等诸恶法,为活命遍净戒

例如自己没有上人法,说自己有上人法,自己没有神通,说自己有神通,自己没有禅那,说自己有禅那,自己没有证果,说自己有证果,通过这样来骗取信众的信心而得到供养,这已经是巴拉基嘎,是破戒了。或者说通过以一些不正当的方式来骗取信众的信心,然后得到供养,这称为邪命。

以及诡诈、虚谈、作暗示、作诈骗、以利求利如是等诸恶法,如果已经是远离了这些种种恶法,为活命遍净戒。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出家人,他所获得生活必需品,必须得是正当的,如果是通过正当途径而获得,就称为活命遍净。

如果通过不正当的谋生方式,就称为邪命,例如通过巴结在家人,通过暗示,通过以利求利,送一些东西给那些当官的,那些大施主,目的是为了得到有人供养,这些称为以利求利,如果一位出家人远离了这些恶法,这些邪命的、不好的谋生方式,称为活命遍净戒。

我如理省思所受用(穿着)之衣,只是为了防御寒冷,为了防御炎热,为了防御虻、蚊、风吹、日晒、爬虫类的触恼,只是为了遮蔽羞处。

第四种遍净戒称为资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sīla)paccaya在这里是资具的意思,它的本意是指缘,种种因缘的缘,在这里指生活的缘,生活的必需品,我们可以说是生活用品;sannissita是依靠的,也就是作为一个比库来说,他的日常用品应当要正确使用,而且使用的时候要正确地省思它的正当用途。如果能做到这样,那称为资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sīla)。这里的资具主要指四种:

第一是袈裟也就是 (cīvara)

第二是piṇḍapāta,是钵食,饮食;

第三是senāsana,住所,或者称坐卧处;

第四是bhesajja是药品。

对于衣的省思如下:我如理省思,所受用之衣只是为了防御虻、蚊、风吹、日晒、爬虫类的触恼,只是为了遮蔽羞处,这是对所穿的袈裟正确的省思、正确的用途。

第二是对食物的省思:我如理省思,所受用的食物不为嬉戏,不为骄慢,不为装饰,不为庄严,只是为了此身住立存续,为了停止伤害,为了资助梵行,如此我将消除旧受,并使新受不生,我将维持生命,无过且安住。这是对食物的省思。

第三是对住所的省思,senāsana,这称为坐卧处,就是我们的住所:我如理省思所受用的坐卧处,只是为了防御寒冷,为了防御炎热,为了防御虻、蚊、风吹、日晒、爬虫类的触恼,只是为了免除季候的危险,而好独处(禅修)之乐。

第四种是对药品的省思:我如理省思所受用的病者所需之医药资具,只是为了防御已生起的病苦之受,为了尽量没有身苦。

作为一个出家人,应当每天都要省思,甚至说每使用一次都要省思,按照戒律来说,就是我们每穿一次袈裟都需要省思,我们用餐的时候要省思,我们住所要省思,我们每服药品也要省思,因为假如这样省思,那么我们使用这些生活用品就没有过失。如果不省思,那么我们本身会违犯戒律。

因为我们之所以现在有这些生活用品,我们能够使用它们,这是佛陀允许的。作为世尊本身,他是属于应受这些供养的,作为一位阿罗汉圣者,也是应受这些供养的,因为他们称为应供,也就是他们有资格去接受,去享用这些。但是对于仍是凡夫的弟子来说,如果要做到戒清净,那么使用这些物品前,就必须通过如理的省思,这样的话,他才是继承了佛陀所允许的这些生活用品。如果他自己仍是凡夫弟子,又没有戒,那么他使用这些物品,是被称为欠债或者借受用的。而如果是一个贼住的比库,那么他使用这次物品是属于盗,是盗贼的受用。如果诸比库能够每天如理省思这四种资具,就称为资具依止戒。

对于在家居士来说,现在我们在禅修营里禅修,大家用的是常住供养的物品、吃的是常住的饭、住的是常住的住所,因此我们也应当进行省思。在上座部佛教里,那些在家居士去寺院居住时,他们也接受施主的供养,都要进行这样的省思。

如果一个人做到了戒清净,在戒清净的基础上,他应当修增上心学,也就是修心。我们可通过修止业处samatha kammaṭṭhāna来修心,通过这样修心来培育定力。定力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近行定(upacāra samāpatti),第二种是安止定(appanā  samāpatti)。在《清净道论》以及在《摄阿毗达摩义论》里,都这样定义说,心清净或者说修心是指近行定和安止定。

《清净道论》里说到近行定以及八种等至称为心清净。其中的近行定是属于欲界的定,还不是属于色界、无色界的定,而安止定是属于八定,这八定包括了色界的四种禅那以及无色界的四种定。

色界的四种禅那就是:初禅paṭhamajjhāna、第二禅dutiyajjhāna、第三禅tatiyajjhāna、第四禅catutthajjhāna,四种无色界定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也就是说,我们通过修止业处,通过修心能够培育定力,一般我们所说到的定是指近行定以及八种安止定。

应当如何来培育近行定和安止定呢?我们必须要通过适当地专注于目标来培育。因此我们在培育止业处的时候,先要找适当的所缘。

佛陀一生教过很多种修习止、培育定力的方法,在《清净道论》里归纳为四十种业处,有的义注里归纳为三十八种所缘,这里讲到的业处就是心专注地用来培育定力的所缘、目标。因此我们说到的四十种业处,是依所缘来分的,就是说依专注的对象来分的。

先谈谈近行定,有十种业处可以培育达到近行定,分别是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等六随念和死随念、寂止随念、四界分别观、食厌想。

佛随念Buddhānussati,就是通过忆念佛陀的功德,持续地把佛陀的功德置于心中的第一位,来培育专注力从而达到近行定的禅修方法;

法随念是忆念法的功德,叫Dhammānussati

僧随念Saṇghānussati,是忆念僧宝的功德;

戒随念sīlānussati,是忆念自己的戒清净,自己的戒没有毁坏、不穿、没有斑点,通过这样来忆念自己的戒;

舍随念cāgānussati,这里的舍(cāgā),就是施舍、布施,忆念自己经常做布施,亲手做布施,欢喜地做布施,而生起的依布施功德来忆念的禅修方法;

天随念devatānussati,是忆念由于诸天具有信、戒、闻、舍、慧的功德,我也具有这种功德,因此以诸天的功德为对比,让自己生起欢喜心,然后通过这样的忆念来培育定力的方法。

死随念maraṇānussati,是忆念死的必然性,来培育定力;

寂止随念upasamānussati,是忆念涅槃的寂静和殊胜,通过忆念涅槃的功德培育定力的方法;

四界分别观,是指观身体里面的地、水、火、风四界来培育定力;

食厌想,是随念、思惟由于觅食的苦、进食的苦、吃下去的食物的不净、食物在肚子里的消化等等的痛苦、不净、肮脏,再思惟所吃掉的食物全部排到厕所里去。思惟从开始觅食到食物最后的结果,都是很不净的,这样能够克服对食物的贪,这称为食厌想。

这十种业处分别是依所缘分的,例如佛随念是忆念佛陀的功德,法随念是忆念法的功德,僧随念是忆念僧的功德,这都是依所缘分的。这十种业处只能达到近行定(upacāra samāpatti),这是欲界的定。

能够证得安止定的一共有三十种业处,他们是十遍: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虚空遍;十不净是指尸体腐烂的十个过程,例如——青瘀相、肿胀相、脓烂相、断坏相等等;身至念也称为三十二身分,是思惟身体的三十二个部分的禅修方法;入出息念是通过正念专注呼吸的方法;慈、悲、喜、舍四种梵住以及四种无色界定。

在这三十种业处中,十遍都可以证得色界的第四禅;十不净和身至念可证得色界的初禅;入出息念可证得色界的第四禅;四种梵住当中的慈、悲、喜——就是修行慈心、悲心、喜心,可证得色界的第三禅;舍梵住则直接证得色界的第四禅;四种无色界定依次证得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我们可以从四十种业处中的任何一种来培育而达到近行定或安止定。有些义注也把这四十种业处归纳为三十八种所缘,这三十八种所缘就是把十遍中的白遍和光明遍合二为一,把十遍中的限定虚空遍和空无边处的所缘合二为一,它们是极其相似的,因此四十种业处变成了三十八种所缘,这是一种分法。

我们讲了这四十种业处来培育定力,例如修习白遍而证得色界的第四禅,之后以白遍为基础修习四种无色界定,当我们具足了安止的八种定之后,我们应当再继续修习四界分别观。

在所有这四十种业处中,有些是通于止,又通于观的。例如我们修十不净,可通于止,也可通于观;身至念可以通于止,也通于观;入出息念也可以通于止,通于观;四界差别也可以通于止,通于观。大家听过《大念处经》应该还有印象吧?这些都是在《大念处经》中身念处讲到的,第一种是入出息念,然后四种威仪,四种正知,厌恶想就是三十二身分(身至念),然后是四界分别,九种墓墟观(或者称为冢墓观),这些都是通于止和通于观的。

如果一位禅修者已培育了定力,例如他有了四种色界的禅那和四种无色界的定,他应当转修Vipassanā(转修观),转修观之前他必须先修四界差别。四界差别在《清净道论》里归为止业处,这是由于它能够培育到近行定。但是如果一个人想要转修观的话,他可通过四界分别达到近行定之后,直接去破除色聚的密集,而走进修观的门,来修色业处,之后再修名业处。

我们可以说修止是修观的基础,修心之后再修慧。应当如何修慧呢?我们接着再来分别一下观业处。观智的基础在《清净道论》里称为慧根,慧根就是智慧的基础,就是戒清净、心清净。如果一个人没有培育戒,就谈不到修定;一个人没有定力,就谈不上修慧,因为他没有根。例如你想要种一棵树,首先树要扎根,然后才能慢慢地茁壮成长。因此戒清净和心清净是慧的根,是修观智的基础,然后才谈得上修观。

我们修观也必须要有所缘,这在《清净道论》里称为慧地。修观智的所缘是什么呢?我们常常谈到观照,观照什么呢?依照《清净道论》来分就是五取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四圣谛和十二缘起支,这些都称为慧地。

五取蕴是什么呢?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这称为五取蕴。五取蕴是观智的所缘。

十二处是什么呢?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颜色处、声音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这称为十二处。

十八界是哪些呢?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颜色界、声音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这称为十八界。

二十二根是什么呢?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性根、男性根、命根、苦根、乐根、忧根、悦根(喜根)、舍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最终知根(已知跟)、具最终知根(具知根),这是二十二根,这些是观智的所缘。

然后是四圣谛,四圣谛之中前面两个苦圣谛和苦集圣谛是观智的所缘。

还有十二缘起支,哪十二缘起支呢?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些是称为缘起支,也称为缘生法。

我们所谈到的修观就是要观照这些,修观离不开这些。如果你要培育观智却不观照这些,正如你要看东西,但是没有东西给你看一样。因此我们说树要长在大地上,一切的花草树木都是依地而立,同样的,观智也要依这些所缘而立。因此我们可以总结,观业处其实只有两种,第一种是色业处Rūpakammaṭṭhāna、第二种是名业处nāmakammaṭṭhāna,这是对观智所缘的总结。

我们讲到五取蕴,它是不是名色法?五取蕴是色、受、想、行、识,是不是?色是属于色蕴rūpa,受想行识这四种称为名蕴,它们是属于名法。

我们讲到十二处,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和一部分的法处,这些是属于色法,而意,意处和一部分的法处是属于名。

十八界也是,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和一部分的法界这些属于色业处,而意界和一部分的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跟意识界这些属于名业处。

二十二根也是,眼、耳、鼻、舌、身、女性根,男性根,色命根,这些属于色业处,其他的是属于名业处。

佛陀是怎么说四圣谛里的苦圣谛(sakhittena pañcupādānak- khandhā dukkhā )的呢?总而言之,五取蕴就是苦,所以苦圣谛其实也是属于名色法。

然后讲到了(dukkhasamudaya ariyacca)集圣谛,苦生起的圣谛,由什么产生苦呢?还是名色法的造作。所以在经典里说taṇhā渴爱,是属于集圣谛,或者又可以说(Avijjā,  taṇhā)无明和爱,这是苦生起的原因。无明和爱是属于名,还属于是色?对,是属于名。

十二支缘起呢,无明属于名还是色?行呢?名色呢?识呢?对,都是名。

那么六处呢?(听众回答:色)色,当然也包括名。

然后触、受、爱、取这些都是属于名法,因此我们在实际的修行中,可以把所有观智的所缘归为色和名。

什么色?什么是色业处呢?当我们观照物质的,就称为色,当我们观照一切的心理现象、精神现象时,称为名,这只是大致的说法,如果依照观智的所缘来说,其实我们看到的物质往往是带有概念的,我们看到的精神现象也是带有概念的,如果是用观智来分,这更精确。

讲到色,依照《阿毗达摩》有二十八种色,这二十八种色在真正实际观照的时候,我们应当依照六处门来观照,这六处六指:眼处门、耳处门、鼻处门、舌处门、身处门和心所依处门。

眼处门、耳处门、鼻处门、舌处门、心所依处门各五十四种色法,而身处门是四十四种色法,我们依照这样来观。

每一处门又都有四类色法:第一类是业生色法、第二类是心生色法、第三类是时节生色法、第四类是食生色法。

其中业生色往往有三十种色法,例如眼处门有眼十法聚、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有三十种色法,还有时节生色八种、心生色八种、食生色八种,所以眼处门有五十四种色法,我们依照这样来观照。之后当我们观照眼、耳、鼻、舌、身和心所依处这六门时,还要依照四十二身分来观照。我们是这样来辨识色业处的,这就犹如在《清净道论》里讲到的名色辨别智的那种方法。无论是以六处门、十二处、十八界或者以名色法、四界分别而言,《清净道论》里分成几种,其实还都是讲一种,就是观色业处。

然后我们再辨识名业处,名业处可分为两种:心法和心所法。心法和心所法不能独立分开生起的,一生必定一起生。而这些又可以依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意门六门来分,每一门都有特定的心路过程。

例如当我们观眼门的心路过程时,眼门有它的运作方式: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时,首先是颜色所缘撞击到我们的眼净色,之后有分波动了两下,然后生起一个五门转向心,把心流从有分流中拉到颜色所缘里,然后生起一个眼识,这个眼识就象摄象机一样,能够取颜色的信息,接着生起一个领受心、一个推度心,然后确定心,接着是七个速行心依次地生灭。如果看的时候,颜色所缘撞击力很强的话,将会有两个彼所缘生灭,然后心流又落入有分。

我们应该依照这种心路过程的生灭方式来辨识,例如五门转向,五门转向有十一种名法,然后眼识有八种名法,然后领受有十一种名法,如果是悦俱推度有十二种名法,如果是舍俱推度有十一种名法,然后确定有十二种名法。然后再看速行,速行会造业,要看它造的是善还是不善的,因此它的名法也观照它的变化。

这个过程就是当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时候——心是怎么运作的过程。之后呢,在我们的意门心路过程又对这一个颜色信息怎么加工、怎么判断,给它什么名字?作出什么反应?我们就是通过这样修习名业处。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意门也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证得了禅那,他必须在意门里辨识禅那的心路过程。

无论眼、耳、鼻、舌、身、意六门中的哪一门,都可分为两大类的心路过程,一类是善的心路过程,一类是不善的心路过程。善和不善,它的造作都是在速行里所发生的。

当我们知道了要修观、修观的所缘(对象)后,如何次第地培育观智呢?观智的进展在《清净道论》里称为慧体,就是慧的本身。《清净道论》之所以称为清净之道,是依照七清净来分的,这七种清净分别是: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这七种。

戒清净和心清净是属于观智的根,称为慧根,是前提和基础。

见清净就是名色辨别智的阶段,名色辨别智就是我们应该分别名和色,开始分别身体,我们所执着的身体,有我,男人、女人、我很漂亮、我很青春,这些都是我、我、我;然后是其他人,这个是我的爱人、我的丈夫、我的妻子、我的小孩,这些都是概念,他应当通过观智去观照,其实所谓的人、有情、男人、女人只是一堆名色法,只是一堆五取蕴。应该如何去辨别呢?所谓的色法其实只是六处门的一堆色法,所谓的名法也是六门的不同心路过程,这些组合如果再分析,色只是一堆色,名可分为受想行识,也可分为眼、耳、鼻、舌、身、意这六门心路过程。当他这样辨识时,他发现所谓的人、有情只是一堆五蕴,只是一堆名色。

什么是色,以毁坏称为色,什么是名,以朝向所缘称为名。当他可以分别地辨识六门的色法之后,他再一起总观——这是色,为什么是色?因为它是毁坏的,这称为色,外在的,内在都是。什么是名?能够取所缘,能够认知外在的这个是好还是不好,这就称为名。

然后再一起观照它们,在这个阶段,因为他已经通过智慧而分析了所谓的人、我、男人、女人、众生、有情只是一堆名色法,那么他可以破除这些而暂时镇伏邪见,他的见得到清净,称为见清净。

由于他正式辨识了名法的自性相、色法的自性相,那个时候他看到的是(名色法)的自性相,逐一、逐一地辨识,先把它分别,就象看到一个人一样,先把他的组合分开;就象见到一辆车一样,先把它拆开,拆开就没有车的概念;就象房子,房子很漂亮,当把它拆开成一块一块砖时,就没有房子的概念了。

之后应当继续再辨识名色法的因,什么是名色法的因呢?没有因就不会有果,有果就必定有因。因是什么?我们可以用十二缘起支去追,所谓的这堆身体、这堆名色法,它的因是由于我们过去所造的业。但是如果没有烦恼,就不会造业,因此我们再追查过去的无明、爱、取、行、业有,这五种是过去的因,然后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这是现在的果,然后再有爱、取、业有,又带来未来的轮回。我们通过观照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来把握好三世的因果关系,这称为缘摄受,而通过把握三世因果,以及业、造业所带来的果报关系而生起的智慧,称为缘摄受智。

由于一个禅修者已经把握好了三世因果的关系,他自然不会怀疑有没有过去世,也不会怀疑是否有未来世,因为他已经掌握好因果关系,必定会由过去世造业,因缘成熟而带来今生的果报,而现在还在造业没有断烦恼,这种业的力量将在未来成熟。他已经超越了对过去的怀疑、对未来的怀疑,这称为度疑,由于他的心已经没有对因果的怀疑、对缘起的怀疑、对三世的怀疑,这称为度疑清净,那个时候他把握的是缘相,是因果相。

当他能够辨识到名色法之因之后,他应当继续思惟所有的名法、色法,包括它们的因都是无常、苦、无我。那个时候,他可以用各种思惟方法来观照,他可以用无常、苦、无我来思惟,可以用过去、现在、未来来思惟,可以用内在、外在来思惟,用五蕴的色、受、想、行、识的方法来思惟,用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的方法来思惟,可以用十八界的方法来思惟,可以用二十二根的方法来思惟,可以用缘起支的方法来思惟,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思惟,特别是思惟七种色观法,七种非色观法,四十种“to”的方法,各种佛陀教导的思惟方法来观照名法、色法它们的运作,观照五取蕴,观照十二处,观照十八界,它们都是无常、苦、无我的,这种智称为思惟智。

而由于他持续这样的观照,他的智慧将会慢慢得到提升,然后呢,他再把它总的作为五蕴的方法来观尝试去观生灭,生灭有两种生灭,一种是刹那生灭,一种是缘生灭。当一个禅修者在开始观名、色法的生灭时,他将能够体验到到一些殊胜的境界,例如很殊胜的光明,很强的精进,很强的喜,有策励,中舍,很多很殊胜的感受,还有慧,这些称为智。这些很殊胜的感受,甚至会给人误以为证得了圣道圣果,原来其实那个时候他离圣道圣果还有一段距离,如果他执着于他已经达成了目标,他就走进了非道。他应当明白这个时候并不是真正的道,这只是属于观的染(vipassanā  upakkilesa)观随烦恼,也就是伴随着你的观智提升的时候,你自然就可以体验到这些东西。其中前面九种,例如光明、喜、策励、智、轻安、舍,这些都是属于善法,在修行过程之前你也会有,但是在那个时候特别明显、强烈,例如观智,在那个时候很强,而且他的心自然而然能够很平稳的观照,观照诸名色法的生灭,诸行法的生灭。只不过第十种观的染称为欲nikantī,他会贪着这些,欲是不善的,他会贪着这些境界,认为已经是涅槃,开悟,是解脱。前面九种本身并不是观的染,但它们本身是欲执着的所缘,因此也把他们归为观的随烦恼一类。

当他知道了在这个阶段还没达成目标,他应当继续持续的精进,他就应当再观照无论是光也好,智也好,策励也好,轻安也好,喜也好,乐也好,乃至到欲也好,再观照他们也是生灭的,这个时候他将能够继续提升他的观智,当他越过了这个地方,就可称为道非道智见清净。

也就是经历了在修观过程中,他刚刚修观,观智还没培育起来,生灭随观智还没有成熟的阶段的一些境界,他超越了这些境界在这个阶段,道非道智见清净包括两种智:第一种是思惟智,第二种是还没有成熟的生灭智,这个时候他观照的是属于行法的生灭相。

当他经过了道非道智见清净之后,继续再培育观智,继续再观照行法的生灭,当他的生灭随观智已变得很平稳,很强,已经成熟了,那个时候他不用再观行法的生灭,不用再注意诸行法的生与住相,只观它的坏灭。当他观坏灭的时候,他的观智进入坏灭智的阶段,当他观坏灭智的时候,他会对诸行法产生恐怖之感,现起怖畏,见到了诸行法的过患,他会厌离诸行法,有很强的意欲想要解脱,然而由于那个时候他的心仍然还没有办法从烦恼中解脱出来,从诸行法中解脱出来,这个时候他应该重复地复习观照之前观照的那些行法。当他一直重复这样观照时,他的心将会很平稳,已经舍离了喜,舍离了厌,对诸行法处于中舍的状态,这称为行舍智。 

当他再这样持续地观照时,如果道的心路过程即将生起的时候,将会有几个心识刹那,也会称为随顺智,然后有一个种姓智,其中的随顺智观照的还是属于坏灭相,因此我们从观智里观的所缘的变化来分,可分为自性相、缘相、生灭相。在这里行道智见清净里生灭智所观的相还是属于生灭相,到了坏灭随观智,一直到随顺智,所观照的是属于坏灭相,这是观智进展的时他所见到的,同样见到是行法,观照的同样是无常、苦、无我,但是他所见到的由于观智的进展,而看到的所缘呈现出来的不同。

当他生起随顺智,随顺智一灭去,就生起一个刹那的种姓智,种姓智一灭去,接着生起的是道智,这就是观智的果。观智的果是什么,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修观,也就是属于第七个阶段的清净——智见清净(ñāṇadassana-visuddhi ),智见清净包括两种智:一种是道智、一种是果智。道智和果智的所缘只有一种,是涅槃。

道智包括四种道智,也称为四种道心:(sotapatti-magga sakadāgāmi-magga anāgāmi-maggaarahatta-magga )入流道智、一来道智、不来道智、阿拉汉道智。

道智的作用是断烦恼,我们所说到的断烦恼,就是在道智这个阶段执行的。一旦道智生起,接着就生起相应的果智。

例如一个人生起入流道智,在入流道智生起的那一刹那,他就可以断除三种烦恼:第一种是邪见、第二种是戒禁取见、第三种是疑。道心一灭去之后,立刻就生起入流果心,入流果心生起两次,接着就落入有分,我们再省察刚才证得的圣道、圣果,这是属于省察智。果智也可分为四种智:入流果(sotāpanna phala)、一来果(Sakadāgāmī phala)、不来果(anāgāmī phala)、阿拉汉果(arahatta-phala)。

果智是体验到由于已经断除了烦恼,已经证入涅槃的那种境界。那个时候他已经不再是凡夫,已经入了圣流了。做为一个圣者,他有能力取涅槃为目标而入果定,叫做(phalasamāpatti),那个时候生起的是以果心为主,果心是以智为主,我们称为果智。

我们谈谈修定和修慧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要断烦恼,就必须要修慧,没有智慧,谈不上断烦恼,而没有定,不能够生智慧。因为能断烦恼的是道智,如果我们为苦所逼迫,为烦恼所煎熬,就应当致力于断烦恼。但是用什么来断烦恼呢?用道智来断。道智的近因是什么呢?道智的近因是观智,也就是我们要培育观智,观智成熟了,就生起道智,道智能够断除烦恼。观智的近因是什么呢,观智的直接原因是定,《清静道论》里说慧的直接原因是定,由于有了定,才产生了慧。佛陀在《法句经》里说:Yoga ve jayati bhuri, ayoga bhurisavkhayo;
  etam dvedhapatham batva, bhavaya vibhavaya ca,
  tath’ attanam niveseyya, yatha bhuri pavaddhati.

这是法句经第282颂,它的意思是:由于禅修生慧,无禅修慧则灭,了知此二道,增长与退失,自己应确立,增长以智慧。这里讲的Yoga,在义注里讲的就是对三十八种所缘的如理作意,也就是我们刚才谈到的培育定力,通过修习止业处而培育定力。由于有了定,那么生起了广慧,大地那么宽广的智慧,如果一个人没有定力,没有禅那,那么他的智慧将会消失。

这两种道已经了知了之后呢,也就是说通过培育增长或者没有增长这两种,他自己应当如此来确立,这样智慧将得以增长和培育起来。

因此我们如果要培育观智,就应当要培育定力,如果没有定力,智慧将会退失。当我们明白了由于有了定,就有了慧,没有了定,智慧就会退失,这两种得失之道后,我们就应当确定:为了增长慧,我们要先培育定;当我们培育了定力之后呢,我们不应当只满足于定,还应当致力于慧;当我们有了慧之后,我们也不应当只满足于慧,还应当致力于断除烦恼。好,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后天晚上再继续学习。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向。
Ida
me puñña,āsavakkhaya vaha hotu.
Ida
me puñña,nibbā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
ññabhāga,sabbasattāna bhājemi,
Te sabbe me sama
puññabhāga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盘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
ādhu! Sādhu! Sādhu!
萨度!萨度!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