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各位贤友,晚上好!
上一讲我们学习了在40种业处当中,选取入出息念来培养禅定。当禅修者专注出现于人中一带的呼吸时,随之心越来越专注,越来越平静,定力相应会越来越强。当定力提升到一定程度时,禅修者将能体验到光。刚开始、光可能会出现在禅修者的眼前、面前,或者鼻孔周围。光的出现也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感觉到光好像平常灯一样一闪一闪的,有些人感觉到光好像雾一样,有些人感觉到光可能只是出现几秒钟或者说出现一两分钟然后就消失了,有些人会体会到光是紫色的、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等等、不一而定。
禅修者体验到光是因为定力提升或者巴拉密即将成熟,然而我们必须了解光并不等于禅相。在我们分析40种业处时讲到,有22种业处称为相所缘业处。也就是说,在40种业处当中,有22种业处能够产生似相,并且必须通过专注似相来培养禅定,达到禅那。
这样的话,我们就要再了解下什么是禅相。禅相nimitta ,意思是标记、标志。禅相的出现是定力提升的标记,意味着禅修者的定力已经被培养到某一种程度,所以会体验到禅相。同时,由于禅修者通过把心专注投入到禅相而培养禅那、证得禅那。所以我们又可以说,把心专注于禅相是培养定力达到禅那的标志。
禅相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 预作相parikammanimitta又可以翻译为遍作相。预作parikamma是准备、开始阶段的。对于入出息念来说,禅修者从业处导师那里领取了入出息念业处之后,从他专注呼吸那一刻开始,呼吸就是他的预作相,当他一直专注呼吸、发现后来呼吸像烟、像雾一样灰蒙蒙的,或者说灰白色的,这样的阶段也可以称为预作相。而在专注呼吸或者说在专注预作相的时候,这个阶段的修行称为预作修,或者预作修行parikamma-bhāvanā,而在这个阶段的定力就称为预作定。
第二、 当禅修者继续专注呼吸,将会发现到出现在鼻头一带的光越来越白,越来越亮。当禅相变得像白云,像白纸,或者说像白色的灯光一样的时候,这时称为取像uggahanimitta。在这个阶段,禅修者的修行还是属于预作修行。
第三、 当禅修者专注于取相时候,随着心越来越专注,他将会发现禅相也变得越来越亮,越来越晃耀。当他体会到禅相已经像晨星,像十五的满月,甚至像太阳光一样那么明亮、晃耀、闪耀时,这时的禅相称为似相paṭibhāganimitta。当禅修者把心投入到似相,这个阶段就称为近行修习upacārabhāvanā。而当他开始把心投入到似相,心也变得平稳,五盖已经不再升起时,这个阶段的定力称为近行定upacārasamādhi。
禅修者继续把心投入到似相,随着定力不断的加深,他将能够达到禅那,在达到禅那阶段,他的修习就称为安止修习appanābhāvanā。而当他由专注于似相所培养起来的定力,就称为安止定,或者又称为禅那appanāsamādhi或者称为jhāna。
了解了禅相之后,我们再来讲一讲禅修者在培养入出息念过程中,体验到光和禅相有什么区别?
禅修者在禅坐过程中,体验到的光可以出现在眼前,在面前,在额头,在鼻子前面,在嘴巴前面…所有这些光只能称为光,还不是禅相。不管这些光多么明亮,多么晃耀,多么吸引人,都只能是光,须知:“光不等于禅相”。
唯有当光出现在所专注的人中一带,而且,他发现他的呼吸已经变成了光,光就是呼吸,呼吸就是光,这个时候的光才能称为禅相。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禅相并不等于光”。
因为禅相由心想而生,每个人的禅相也不尽相同。有些人的禅相像烟圈,有些人的禅相像车轮,有些人的禅相像木桩,有些人的禅相像蜘蛛网,有些人的禅相像花朵,有些人的禅相像明珠等都有可能。但是,对于大部分的禅修者来说,禅相被体验为光。
因此我们知道,光和禅相的区别并不在乎于颜色、明亮度,或者形状,它的唯一区别是:光出现在任何的地方,而禅相只能出现在他所专注的呼吸那里,并且它和呼吸是合二为一的。
只要是光,还是光的阶段,禅修者无论如何都不能去专注它、去理会它。唯有当光已经出现在人中一带,并且和呼吸合二为一,这时禅修者才能够去专注禅相。
为什么呢?
因为禅相还是由呼吸变成的。
因为你的定力提升了,那你的呼吸将自然而然变成光。然而,在光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很多的禅修者并不是一下子就出现在人中这一带,当然也有一些巴拉密很强的禅修者,他的光不会出现在其它地方,一出现就出现在鼻头这里,或者我们换言之,这种人就是他一专注呼吸,很快他的呼吸就变成禅相。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光是光,禅相是禅相。他绝不能去专注光,因为当他专注光的时候,他的心会偏离业处。
特别是有些禅修者太想光了,太期待光了,太贪着光了,当光出现的时候,他的心会去抓取它。一旦抓取,很快地,禅修者的定力由于偏离了业处而掉了。所以,由于他的心太急想去看光,想去留意光,反而光很快就消失。
同时,我们可以说,所有所谓的“走火入魔”,其实就是发生在这个阶段。
因为心偏离了专注的目标,心偏离了目标等于一个刚开始学会走路的小孩子,他的妈妈带他去大街上,他走失路了、迷路了。
心迷失了业处是一个很危险而且很可悲的情况。
心迷失了,证明说他没有正念正知,但是他的定力已经被提升起来了。这样的话他的定力会支助他的想蕴,然后他的想蕴会随着他的贪欲,或者他的信仰,他的错误的见解,他的无明而会变现出很多花样出来。
因此,有些人他的心偏离了业处就会看到,诶,我看到了山河大地啊,看到了诸佛菩萨啊,看到了所谓什么世界等等;然后,由于他心中相信那样东西,而且这种相信是一种“邪胜解”,就是一种错误的相信,然后他执着那些是真的。
因为定力越强,他的想蕴变现出来就会越真,然后,他的颠倒想就会让他执着那样是真的,于是他就会产生幻视、幻听、幻觉。
一旦他抓取那样东西是真的,然后他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时候就会说一些别人似乎听起来是似懂非懂的话,或者他认为自己已经很厉害了,有什么诸佛菩萨来加持他了,或者说他已经所谓开悟了。但是,在常人看来他是不正常的,他的精神已经错乱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已经被他想蕴所变现出来的幻觉、幻影迷住了。甚至,有些人会出现一些狂躁啊、焦虑啊;或者说,有些人比较轻度一点的就是会出现迷乱啊,说胡话啊,自称自己证得什么、见到什么,未证谓证、未见谓见,这样的一种情况。
所以,当光出现的时候,你一定要守护住自己的呼吸,不要去理会那些光,不要去理会那些影。光影的东西始终它不是我们心可以投靠、可以依靠的。应该始终都专注在自己的呼吸上,不要离开业处;或者换言之,不要偏离根本。
当你的心可以持续地专注在业处上、专注在呼吸上,那慢慢地随着你定力的提升,心的平稳,这时你会发现到不用去求,光来到你的呼吸那里,来到你的人中这边,他自然而然会出现在你人中那里。虽然,禅相的出现跟光的出现有一定的时间差,有些人可能好几天,有些人甚至好几个月,他有光的体验可能好几个月。但是,直到光出现在鼻头跟呼吸合二为一,也许花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只要他的呼吸还没有变成光,不管光出现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概不理,还是紧紧地或者说死死地守根本,这样的话就没错了。
当呼吸变成了光,那个时候就应该学会把心投入到光中,为什么呢?之前,一直专注在呼吸上,这个时候他的呼吸已经变成了光。光或者禅相是他的呼吸本身,他的心应该自然而然的从呼吸转换成禅相。如果他硬要把心从禅相当中拉出来,又再去专注呼吸,那这个时候呢,本来呼吸跟光已经合二为一,它已经形成同一个概念,你偏偏还要另外生起一个概念,说这是呼吸,那反而他的定力会波动。
所以,当禅修者在专注呼吸、呼吸已经变成禅相时,他就应该学会把心投入到禅相当中。当他的心投入到禅相当中,这个时候会发现,他的禅相越来越亮、越来越稳、越来越持久。当然,在刚开始从呼吸转换成专注禅相的时候,有些禅修者可能会有些波动,因为他刚开始专注禅相,由于他的心之前一直专注呼吸,一旦换成禅相可能有时候禅相会稍微变成暗淡,甚至会短暂的不见,那这个时候禅修者就应该回到呼吸上来,不一会儿、很快地他一专注呼吸,禅相就会再度出现,这个时候禅修者应该把他的心继续投入到禅相当中,这时禅相会变的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晃耀,他的禅相将会从取相变成似相,他就可以通过长时间持久、持续地专注似相而达到禅那。
因此,在这个过程,我们会发现入出息念有四法、哪四法呢?第一是处,业处这个的地方或者说叫触点。第二是息,就是呼吸。第三是光或者称为禅相。第四是心。
这四样东西、我们必须得要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一旦清楚他们的关系,可以说掌握了修入出息念的诀窍。这四法是由不稳定到稳定的。最稳定的就是人中这一带,我们任何时候去触摸它、它都在这里。第二是呼吸,呼吸也都是出现在这里,然而,有些不善巧的禅修者,可能会注意鼻孔里面的呼吸,或者注意外面的呼吸,但如果他只是在触点或者在业处这个地方专注呼吸,这样的话,他的业处、触点和呼吸是统一的。第三是光,刚开始的时候,光可能出现在其他地方,只要它还没有和呼吸结合在一起,或者说他还没有出现在触点,那一直都不要理会光、不要去管光。当光和呼吸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并且只是出现在触点这个地方,那禅修者就应该在业处、在触点这个地方专注光,在这个时候禅修者将会体验到、专注呼吸就是在专注禅相或者专注光,专注光本身就是在专注呼吸,这个时候他的心就能够在触点上和光、息结合在一起。
培养定力的过程中,触点是最稳定的。心是最不稳定的,刚开始的时候心纷纷扰扰、想东想西、胡思乱想。触点一直都在,呼吸也一直都在,但是呢,呼吸刚开始可能会比较明显、比较粗一点,然后会慢慢变细,最后会变的微细。对于光来说呢,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像烟啊、像雾啊,最后慢慢地越来越亮,越来越晃耀,最后他们稳稳的和呼吸结合在一起。所以,也是一个由不稳到稳的过程。
最不稳定的就是心,那我们想要培养定力,就是让不稳定的心变得稳定,散乱的心变得专注,那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练心的过程。怎么样练心呢?让心一直安住在触点、置念于面前,将你的心念安住在这里,然后专注于入息、专注于出息,当他的入息和出息已经稳定了,定力已经提升了,将能够体验到光。他的光和息已经结合在一起,并且只是出现在触点的时候,他的心通过专注出现在触点的光或者禅相而达到禅那。当他的心可以稳稳的、完全的投入专注于禅相时,这个时候就成就了禅那。所以,整个过程其实就是让他的心由波动、散乱、不安、动摇到最后专注、稳定、持久、平静的过程。能够了解这四法,我们就能够掌握入出息念的诀窍或者要点。
在这四法,我们又可以结合在《经藏▪小部▪无碍解道》里沙利子尊者所说的:“相、入息和出息,非一心所缘,不知此三法,修习无所得。相、入息和出息,了知此三法,修习有所得。”还是一样的道理。
这首偈颂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的相 nimitta,是指这里的触点。第二个地方所讲到的“相”是指禅相。入息和出息就是我们讲到的“息”。而我们讲到的光或者禅相,就是在这首偈颂第二个出现的“息”非一心之所缘,就是这里讲到“息”。 当禅修者能够在触点这个口相里一直地专注息,当他的息已经变成了禅相时,他的心通过专注禅相而成就了禅那,这个时候他的修行就有所得(有所成就)。
同时禅修者也必须通过专注似相而成就禅那。因为在高级的定力当中,入出息念行者一直专注呼吸的话,他会发现到专注呼吸就是专注禅相,专注禅相本身就是专注呼吸,他已经分不清什么是呼吸,什么是禅相或者什么是光了,这时候他就应该稳稳的把心完全沉入到禅相当中,从而成就禅那。
当禅修者可以持续的专注似相,达到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乃至更久的时候,禅修者将有可能成就初禅paṭhamajjhāna ,为什么称为初禅呢?初paṭhama,意思是第一、最先的。在各种禅那当中最先、最初的禅那就称为初禅。
那什么是禅那呢?禅那在经典里面这样讲到:paccanīkajhāpanato jhānaṃ或者叫做ārammaṇūpanijjhānato jhānaṃ。因此,禅那有两种意思,一种烧毁、烧尽(jhāpana)障碍法(paccanīkadhamma),由于烧毁了五盖等障碍法或者五盖等烦恼称为禅那,所以,禅那有烧毁五盖、烧毁烦恼的作用。
第二,ārammaṇūpanijjhānato。 Upanijjhāna是心高度的集中专注,由于心专注于似相这个目标(ārammaṇa)而成就的定力就称为禅那,所以,因这两种意思称为禅那。
禅那,它能够去除五支、成就五支。去除哪五支呢?在初禅的阶段,禅修者将能够去除欲贪、嗔恚、昏沉睡眠、掉举追悔和疑这五盖,称为舍离五支或去除五支。成就五支:这五支是五种禅支:即、寻vitakka、伺vicāra、喜pīti、乐sukha、和一境性ekaggatā。
当禅修者的心持续的专注似相,达到一定的质和量时,接下来他应该去查有分。有分叫bhavaṅga,这里是指借用的名词,真正来说是去看出现在心处一带的意门。心处hadayavatthu就是心脏。意门叫manodvāra,由于禅相出现在人中这一带。但是,由于禅那是一个纯意门心路。在意门心生起的地方有个透明意界,像镜子一般会影现出禅相,于是,禅修者就在心脏这一带去查有分或者叫查意门。
当他可以看到出现于有分一带的禅相时,接着他要学会去辨识五禅支。这五禅支第一是“寻”,这个“寻”不是寻找的寻,而是投入的意思,把心投入禅相,称为“寻 vitakka”;心持续的保持、维持,或者说省察禅相这称为“伺”;心喜欢似相称为“喜”;心体验似相的快乐称为“乐”;而心持续地专注于似相、只有似相的状态称为“心一境性”。这五种是初禅的组成部分,称为禅支jhānaṅga,由jhāna+ aṅga构成的,jhāna是禅那,aṅga是成分、部分,组成禅那的五个部分称为五禅支。
当禅修者有能力在心处、有分那里逐一的查到五禅支之后,还必须得练习一起查五禅支,当他能够查到五禅支之后,还必须练习初禅的五自在,哪五自在呢?分别是:转向自在、入定自在、决意自在、出定自在和省察自在。
转向自在是禅修者在一出定时可以很快地把心转向于禅支;入定自在是他能够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入定;决意自在又可以称为住定自在,能够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安住在定中;出定自在是禅修者能够随心所欲的在他预定的时间内出定;而省察自在是禅修者可以很容易的辨识到禅支。
练习五自在的方法是禅修者已经查到了禅支之后,他可以在禅坐前先下个决意:让我坐到几点或者让我坐几个小时。比如:坐四个小时,他决意说从两点让我坐到六点钟,然后,他闭上眼睛一专注呼吸,呼吸立刻就变成禅相,他就把他的心投入到禅相当中,一投入到禅相当中,心就忘了时间的概念,心只是稳稳地融进禅相当中,换言之就是他的心完全地融进一片光明当中。
等到突然他产生了一个心念,时间到了或者他突然产生一个心念——该出定了。于是,他很快把心转向于有分,而且可以很轻易地查到禅支。然后,查完禅支他一睁开眼睛看时间正好。所以,这就是他成功的练习了初禅的五自在。当他成功的练习了五自在之后,可以再进一步去修习第二禅。
那如何修习第二禅呢? 禅修者应当先进入初禅,从初禅出定后,在有分查五禅支,然后思维由于初禅还接近敌对的五盖,还有“寻”和“伺”这两个粗劣的禅支,不如第二禅那么殊胜、寂静。这样省思之后,他再把心投入到似相当中几分钟,然后出定再去查五禅支,这个时候,他将会发现到在五禅支当中“寻”和“伺”这两个禅支是非常粗劣的,他的心不喜欢,于是决定把这“寻”和“伺”两个禅支去掉,然后再把心投入到似相,这个时候禅修者通常都会发现去掉了“寻”、“伺”的定力会更稳、更殊胜、更平静。于是,在下一座禅修者就可以练习长时间的专注似相,进入了第二禅,然后练习查禅支,第二禅有三个禅支“喜”、“乐”、“一境性”,当禅修者已经熟练了进入第二禅,并且可以很轻易的查到第二禅的三个禅支之后呢,他再练习第二禅的五自在,等他已经成功的练习了第二禅的五自在之后,可以再进一步修习第三禅。
在进入第三禅之前,禅修者必须先依次的进入初禅、第二禅,从第二禅出定之后思维,由于第二禅还接近敌对的初禅,还有“喜”这个粗劣的禅支,它不如第三禅那么寂静、殊胜,于是他再决意把“喜”禅支去掉,而把心继续投入到似相当中,这个时候他会发现到去掉了“喜”禅支的定力会比第二禅更殊胜、更寂静、更宁静,这个时候他将能够成就第三禅。成就第三禅之后,再继续练习第三禅的五自在。
熟练了第三禅之后,禅修者想要修第四禅的话,必须先依次进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从第三禅出定之后思维第三禅的过患。由于第三禅接近敌对的第二禅,还有“乐”这个粗劣的禅支,他不如第四禅那么寂静、殊胜。然后,决意舍掉“乐”禅支,而把乐受平静下来,保留舍受,然后专注似相,这个时候他会发现到连“喜”和“乐”都已经成为粗劣的,只有高度宁静、平静、寂静的第四禅,他将比拥有“乐”、快乐、妙乐的第三禅更加殊胜、更加宁静。于是,禅修者将能够成就第四禅。在高深的第四禅中,呼吸已经停止了,他入定四个小时、四个小时不用呼吸,他的心可以持续地安住在第四禅当中。然后,他再练习第四禅的五自在。
到此为止,禅修者已经通过入出息念培养禅那,并成就了入出息念的四种禅那。紧接着,禅修者可以利用这种定力去转修vipassanā。然而,通常由于只是用一种业处所培养起来的定力不一定非常稳固,还会再用其他的止业处来继续培养禅那、定力,让他的心更加柔软,更加善巧,定力更加稳固、更加敏锐。
而至于如何用其他的业处来培养禅定呢?我们明天晚上继续来学习了。
Sādhu!sādhu!sādhu!
萨度!萨度!萨度!
听写:安安
中文校对:谛苦
巴利补入:精勤
最终校对:真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内容听写整理自玛欣德尊者的开示录音;
未经尊者检阅,可能存在疏漏等处,请知悉!
止观次第 (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