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3
礼敬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各位贤友,晚上好!
上一讲,我们学习了通过修习缘起来查找造成今生这一堆名色法的因缘;通过查找过去世之因来辨识过去世和今生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又通过辨识今生和未来世的因果关系,这么样来透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关系,从而超越、度脱了对三世、对因果、对缘起法的怀疑。到这里为止,禅修者已经培养了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和度疑清净;或者说在十六观智当中,已经成就了“名色差别智”和“缘摄受智”;在这个基础上,禅修者才有可能修习真正的观智。
那有些禅修者会问,难道辨识究竟名色法和缘起还不算真正的观智吗?也可以算是观智,也可以不算真正的观智。为什么呢?因为从观( vipassanā)的定义来说,它还不算观智。
vipassanā在经典里的定义就是Aniccādivasena vividhehi ākārehi dhamme passatī’ti vipassanā.通过“无常”、“苦”、“无我”等各种不同的行相、角度来观照诸法,称为vipassanā。那到此为止,我们讲到了“无常”、“苦”、“无我”没有?还没有。所以还没有开始观照无常、苦、无我,因此还不算是真正的vipassanā。然而 vipassanā必须得建立在观照究竟法上。当一位禅修者还没有能力见到究竟法,他不可能培养起真正的观智。
所以,修习“名色限定智”,是为了见到究竟色法和究竟名法;修习“缘起”,是为了见到究竟名色法之因。而观智的目标在经典里面讲到它是“苦圣谛”和“苦集圣谛”。究竟名色法是苦圣谛,究竟名色法的因是集圣谛。
所以,当一位禅修者还没有能力见到究竟名色法,还没有能力见到缘起的时候,他怎么样去见到苦圣谛和苦集圣谛呢?!因为苦圣谛和苦集圣谛属于胜义谛的范畴,是属于究竟法的范畴;如果一个禅修者还是生活在概念法当中,还是生活在世俗谛当中,他想要观照概念法、观照世俗谛为无常、苦、无我,有可能吗?不可能!
因此,我们可以说,唯有你见到了称为“苦圣谛”的究竟名色法,你见到了称为“苦集圣谛”的究竟名色法之因,在这个基础上,你再观照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因为“无常”、“苦”、“无我”,这个时候才能够算是开始修行、培养观智。
因此,从广义的“观智”来说,它可以分为两种相:一种相称为sabhāva-lakkhaṇa “自性相”;另外一种相称为sāmañña-lakkhaṇa “共相”。观智必须观照诸法的自性相和共相。
哪些是诸法的自性相呢?例如,禅修者在辨识“地”的时候,“地”的坚硬相,它是属于“地界”的自相或者自性相,就是说它的个别特征;“水”的流动相也是个别的特征;“火”的暖热相是个别特征;“风界”的支持相是它的个别特征。又比如说 “受”,它的领受相是个别特征,如果说“识”,就“心识”,它的认知相、识别相是个别特征。
所以,唯有禅修者在亲见到究竟色法和究竟名法,而且见到它的个别特征,它不会与其他诸法混淆,这个时候禅修者才能够说见到了它们的自性相。对于缘起支也是这样,比如说“无明”,“无明”有愚昧、无知的相、特征;“行”有造作的特征;“识”有带来名色、带来生命的特征。所以这些都是属于在修习观智之前,必须得要逐一地辨识,每个究竟色法、究竟名法与其他各种法不共的、它的个别特征,或者称为“自性相”sabhāva-lakkhaṇa。而在这个基础上,已经有能力见到了究竟色法,究竟名法以及缘起的个别的特征,就是自性相之后,在这基础上再观照它们的共相,就是共同特征sāmañña-lakkhaṇa。什么是诸法,特别是诸行法的共同特征呢?就是anicca,dukkha,anatta “无常”、“苦”、“无我”。禅修者通过观照、思惟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来培养观智。从这个时候开始,禅修者才进入了真正修观之门。
因此在abhidhammatthasaṅgaha里面讲到观智有十种,也就是说,它并没有把“名色限定智”和“缘摄受智”加进里面,同时也没有把最后的出世间智加进里面,它只是把在观智进展的过程,那些观智加在里面,一共有十种,这十种分别是:思惟智、生灭随观智、坏灭随观智、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行舍智和随顺智。十种智是真正的观智,叫做vipassanāñāṇa。然而这十种智还都是世间智的范畴,也就是lokiya vipassanāñāṇa的范畴。
想要培养思惟智,必须得开始观照诸行法,开始观照究竟名色法和它们的因。
讲到这里呢,我们就会联系到现在在市面上有很多流行的所谓的“内观”啊、“观智”啊,或者说他们的“毗婆舍那”的修行法,他们都有这么样的一个特点:在“七清净”当中…例如在《中部》的《转车经》里面讲到,这七清净是通往无取着涅槃,就是证悟涅槃的必经之道,就好像我们要去一个地方,必须依次地转七趟车,或者转换七辆交通工具,分别是:
戒清净sīlavisuddhi、心清净cittavisuddhi、见清净diṭṭhivisuddhi、度疑清净kaṅkhāvitaraṇa-visuddhi、道非道智见清净maggāmaggañāṇadassana-visuddhi、行道智见清净paṭipadāñāṇadassanavisuddhi和智见清净ñāṇadassana-visuddhi。
这七个清净是一个接一个的,通过培养戒清净再培养心清净,再培养见清净,再培养度疑清净,再培养道非道智见清净,再培养行道智见清净,再培养智见清净。智见清净就是属于出世间法。
而现在有很多外面的所谓的“毗婆舍那”或者“内观”的禅法,它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从戒清净直接跳到道非道智见清净,忽略了心清净,不用培养定力;又忽略了培养见清净,没有见到究竟名色法;也忽略了培养度疑清净,没有见到缘起。他们直接就观照所谓的无常、苦、无我。所以这个是个问题。
好,那我们再回到禅修者在培养了名色限定智和缘摄受智之后,他已经有能力亲见究竟名色法和它们的因,在这个基础上再观照名色法及其因的生灭。
究竟法不像概念法一样。因为禅修者还生活在概念法的时候,他看到的一切都是存在的,甚至会认为它是真实存在的。例如说,看到人,看到车子啊、房啊,自己所拥有的财产啊、事业啊,认为这些都是真实的、存在的、是可以获得快乐的,甚至是实在的、有实体的。但,当禅修者的观智提升到究竟法的层面,他将会发现到,没有任何一种现象哪怕有一刹那的停留;刹那刹那的都是在生灭当中。这也就是世俗谛和胜义谛的范畴。禅修者如果还是活在世俗谛上,他看到的一切东西都认为是真实的、是存在的,但是在胜义谛的范畴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于是禅修者就在见到了究竟名色法及其因的刹那刹那生灭的基础上,再观照其“无常”、“苦”、“无我”。
首先,禅修者应该用各种方法来思惟、观照究竟法及其因的无常、苦、无我,通过这种方法来建立的观智称为“思惟智” sammasanañāṇa。这些思惟法就包括了聚思惟、理法观、四十种思惟法、七色观法、七非色观法、十八大观、七种随观等。
例如,讲到“聚思惟” kalāpa sammasana,是指用分类的方法,这里的“聚”是“分类”,它可以用名法和色法来分一切诸法;又可以用五蕴,即色、受、想、行、识的方法来观照一切法;还可以用三时,即过去、现在、未来来观照;可以用六处,即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或者是十二处的方法来观照;用十八界的方法来观照;用二十二根的方法来观照;用十二缘起支的方法来观照。这些都是用分类,把一切诸行法分为若干个分类,来去观照它们的无常、苦、无我三相,就称为“聚思惟”。
而“理法观”呢,就是犹如佛陀在《无我相经》等教导的,用十一种观法来观照五蕴。色、受、想、行、识的每一种,都要用十一种形式来观;这十一种就是:过去、现在、未来、内、外、劣、胜、粗、细、远、近。这种方法来观照,观照每一种形式的每一个蕴都是无常、苦、无我的。也可以用在《小部•无碍解道》教导的四十种思惟法来观照,或者用七色法观、七非色法观、十八大观,甚至可以用沙利子尊者当年所用的“逐一法观” anupadadhammavipassanā,这种方法来去观照。
通过用这些方法来观照,禅修者有可能证悟涅槃。如果还没有可能证悟涅槃的话,他可以进一步去修习生灭随观智。
“生灭随观智”就是udayabbayañāṇa,有两种随观法:一种是“见缘生灭” paccayato udayabbayadassana,另外一种是“见刹那生灭” khaṇato udayabbayadassana。
这两种观法是,第一种他必须照见由于过去因生起,今生的果报生起;过去因灭,今生的果报也灭;过去因无常,今生的果报也无常。
例如,
他去观照由于过去的无明生起,所以今生的果报——眼识生起;
由于过去的无明已经灭了,今生的眼识也灭;
过去的无明无常,今生的眼识无常;
过去的无明是苦,今生的眼识是苦;
过去的无明是无我,今生的眼识也是无我。
他必须得依照五蕴的法,就是他在修缘起的时候,观照过去因跟现在果之间的关系,这个时候他观照它的生,观照它的灭,再观照它的无常、苦、无我。用这种方法来去观照。这种观照法也是在《经藏•小部》的《无碍解道》里面所教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来观照由于过去的无明、爱、取、行、业有的生与灭,以及今生名色法、五蕴的生与灭,来观照它们无常、苦、无我,这种方法称为“见缘生灭”。
之后,他再把他的观智提升到见到一切究竟法都当下刹那刹那生灭,这种方法就称为“见刹那生灭”。
而随观缘生灭与随观刹那生灭这样的观智所培养起来,也就是用随观这两种生灭所培养起来的观智就称为“生灭随观智” udayabbayānupassanāñāṇa。
在生灭随观智还没有成熟的阶段,禅修者将会体验到很多非常殊胜的体验,这些体验是他前所未有的。他可以体验到光明,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智、喜悦、轻安、乐、胜解、策励、现起、舍和欲。而这十种在还没有成熟的生灭随观智时所体验的,就称为“十种观的污垢” vipassanupakkilesa。
为什么称为观的污垢呢?
因为禅修者他对这些体验很容易黏着,很容易贪著。
因为这些体验非常殊胜、微妙,是他之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一些不善巧、不聪慧的禅修者,或者说他虽然知道正确的方法但却没有善巧的老师指导的禅修者,他这个时候就会这样认为:“哦,我之前从来没有体验过像这样的光明,还从来没有体验过这样的智、喜、轻安、乐、胜解、策励、现起、舍,我确实已经证得了圣道,已经证得了圣果了。”于是他就执著于这种殊胜的境界,然后就会产生一种非常微细的“欲”,叫nikanti,并放弃了自己的根本业处,坐享欲乐。也就是说,他被这些微妙的禅修境界,禅修体验……,他的心黏着于它,然后未证谓证,也就是还没有证得,以为自己已经证得了。
而拥有善巧和智慧的禅修者,这时就必须得观照和辨识,光明啊、智啊、喜啊、轻安啊这些体验还不是真正的圣道和涅槃,它们也是无常、是缘生坏灭的。
于是,他就确定了继续修行才是正道,而坐享其成及贪著于这些殊胜的体验是非道,不是正道;唯有解脱了污垢而行于道的观智才是道,因此禅修者他在这个阶段就称为“道非道智见清净” maggāmaggañāṇadassana-visuddhi;也就是说,他已经懂得分辨什么是正确的通往涅槃之道,什么是错误的道。
在他体验这些殊胜的体验的时候,他的观智还是属于幼稚的观智,叫做“初观” taluṇa vipassanā。唯有他已经超越了这些体验,他的心已经不再黏着这些体验,慢慢地,他的观智,特别是他的生灭随观智才达到成熟。所以我们看,即使用正确的方法,用各种方法去观照,到了他已经有非常殊胜微妙的体验的时候,在经典里面还是说这个称为“幼稚的观智”。
在生灭随观智的阶段,禅修者所观照的诸行法还是有生、住、灭相的;这时,禅修者就必须得把他的观智再进一步提升、加强。他不再注意诸行法的生、住、转起的相,只需观照诸行法的坏灭,这个时候就把他的观智提升到“坏灭随观智” bhaṅgānupassanāñāṇa。
也就是说,一切究竟名色法,它都是生、停住、灭,生、停住、灭,生、停住、灭的,所以就是生、住、灭,生、住、灭,也就是即使它再快,生灭得再快,但是,只要你见到它还会有生起、停住、灭去,生起、停住、灭去,生起、停住、灭去,这个时候的观智还不算非常锐利、敏锐。禅修者这个时候就忽略它的生相、住相、转起相,只是观照它的坏灭,于是,这个时候禅修者就见到诸行法都是刹那地坏灭、灭尽。
他所观照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的同时,在这个时候,他也必须得要学会“反观”,因为,禅修者在观照诸行法的时候,比如说观照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观照一切的这些过去、现在、未来,全部都是无常、苦、无我的,然而这时候他也必须得观照连观智本身也是无常、苦、无我的;观智本身都不可以执著。
在这个阶段,禅修者他也必须观照禅那名法,事实上在思惟智的时候开始已经要观照禅那名法了。
在我们讲到培养定力的时候,不是说禅修者在进入禅那的时候,他可以体验到非常殊胜、微妙的禅定妙乐,特别是在无色定的时候。
然而,在这个阶段,在修观的阶段,他也必须得观照,即使禅那的妙乐再殊胜,在观智的观照下,也是刹那刹那生灭的,也是无常、苦、无我的,也没有任何可以留恋执著的。
想想看,连禅那的体验都是无常、苦、无我的,那么如果禅修者在见到他的过去世,即使是天人,即使是国王,那又怎么样呢?那更是无常、苦、无我的,更不值得去执著,去贪著。
当禅修者用这种方法来去观照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诸行法、名色法都是坏灭、灭尽的,于是他就对一切都坏灭的诸行法产生极大的怖畏,这个时候就称为“怖畏现起智” bhayatūpaṭṭhāna ñāṇa。
对产生怖畏的一切诸行法中,无味无乐,就是没有任何的乐味,所见到的只是种种的过患,看到它不断地坏灭、不断地坏灭。这个时候,他由于见到了诸行法的过患,就称为“过患随观智” ādīnavānupassanāñāṇa。
他这样观照一切诸行法的过患,则对一切诸行感到厌离、不满、不喜,这个时候就称为“厌离随观智” nibbidānupassanāñāṇa。
当禅修者通过这种方法观照过去、现在、未来、内的、外的、欲界的、色界的、无色界的,所有的诸行法都没有任何的乐味,见到的只是过患,他的心只对这些诸行法产生厌离,他的心只想从诸行法中解脱出来,这就称为“欲解脱智” muñcitukamyatāñāṇa。
然而,只要他的观智还没有成熟,为了从一切诸行法中解脱,他必须重复地复习之前所修习过的观法,例如说,用理法观、用七色观法、七非色观法、十八大观、四十种思惟法、七随观法、逐一法观等,不断地观照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这个时候就称为“审察随观智” paṭisaṅkhānupassanāñāṇa。
达到高级观智时,禅修者的心已经能够很平等、锐利地观照诸行法,那时他对极快速生灭的诸行法不再像之前还没有修观时那样地喜爱、贪求、执著,也不会像刚刚开始修观的时候那样感到怖畏和厌离,他的心对诸行法只是成为“不关心的中立”,这时就称为“行舍智” saṅkhārupekkhāñāṇa。saṅkhāra是诸行, upekkhā是中舍、中立的。由于在强力观智或高级观智的时候,禅修者他的心只是平等地观照诸行法,已经不会对诸行法贪著,也不会像刚开始修观的时候那样生起恐怖、怖畏,他的心只是看着诸行法不断地坏灭、不断地坏灭、不断地坏灭。
进入行舍智,也可以说是几乎达到最高的世间观智。只要一位禅修者曾经被过去的佛陀授记成为菩萨,那他的观智最高只能达到这个阶段,不可能超越;因为一旦超越,他就会成为这位佛陀的弟子;但是,任何的菩萨是不可能在还有佛陀教法的时期成佛的,或者证得圣道圣果的,他必须要在没有佛法的时期,而且他的巴拉密完全成熟,那个时候他一经历行舍智,立刻紧接着就证得了与一切知智相应的圣道智和圣果智,他就成为了佛陀了。
所以呢,如果你是一位曾经得到佛陀亲自授记的真正的菩萨,或者你是一个心倾向于成佛,但还没有得到授记的,叫做“意欲菩萨”,或者“假菩萨”也好,那么这个时候呢,你修到的观智最高只能够达到行舍智。为什么呢?因为一旦你的观智超越了行舍智,很快你就证得圣道圣果;一旦你证到圣道圣果,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们佛陀教法仍然存在的时期,所以当你证得圣道圣果的时候,你就成为了我们佛陀真正的弟子;成为了佛陀真正的弟子,你就不可能再成为菩萨,不可能在未来成佛了,是这样的意思。
然而,有很多的禅修者在修到行舍智的阶段,他的观智还没有成熟,这时他就应该不断地再复习、观照以前他所观照的诸行法,就是通过这种不断地观照,等他的观智成熟。而当他的观智成熟时,就会生起称为“趣向出起之观” vuṭṭhānagāmini vipassanā的一系列的称为“道心路”,也就是有随顺智,种姓智。其中的随顺智anulomañāṇa是指这种智慧既随顺之前的世间观智,也随顺之后的出世间道智。然后呢,就生起了一个种姓智gotrabhūñāṇa,这种观智它是一个转折点,它改变之前的凡夫种姓,而成为圣者的种姓。当种姓智一灭去后,即生起道智maggañāṇa,道智生起那一刹那即断除相应的烦恼。所以我们讲到的“断除烦恼”,其实真正断除烦恼的是道智,而世间观智本身不能断除烦恼,它只能镇伏烦恼;而只有道智才能断烦恼,而道智属于出世间智。
然而,道智有四个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层次即:入流道、一来道、不来道和阿拉汉道。其中的“入流道”可以断除最粗劣的三种烦恼,即:“有身见” sakkāya-diṭṭhi,我们称为“邪见”的;另外一种是“戒禁取见”,执取、执著于错误的修行方法;第三种是“疑” vicikicchā,也就是怀疑因果啊,怀疑三世啊,怀疑缘起啊,怀疑佛法僧啊,这样的疑。那这三种最粗的烦恼就在入流道时断除:道智一灭去,即刻生起两个果智,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他证得了圣果;当果智灭去之后,就生起了省察智,省察已经证得的圣道圣果及涅槃,以及省察哪些烦恼已经被断除,哪些烦恼还没有被断除。
第二种圣道智是“一来道” sakadāgāmi-maggañāṇa,但是一来道智并不能断除任何的烦恼,它只能减轻、削弱贪、嗔、痴。
到了第三种道智,称为“不来道智” anāgāmi-maggañāṇa,它能够断除两种烦恼,即:“欲贪”和“嗔”。也就是说,第三种道智“不来道”它能够断除对男女啊、名利啊、金钱啊、饮食啊等种种这些欲乐的贪求、贪爱、执著;同时还能够断除“嗔”,就是对嗔恨、生气、发怒啊、紧张啊、焦虑等所有这些烦恼,它能够一断无余;那就成为了三果圣者。到这个阶段,也就是不来圣者,在家人也是有可能成为不来圣者的。
禅修者在这个基础上,再不断地重复再观照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等他的巴拉密完全成熟时,他就能够证悟阿拉汉圣道,或者说阿拉汉道智arahanta-maggañāṇa。而阿拉汉道智能够断除剩余的五种烦恼,即:色贪、无色贪、掉举、慢和无明。“色贪”就是对色界的贪求,贪著;“无色贪”就是对无色界生命的贪求;“慢”就是傲慢、我慢;而“掉举”就是那些心的散乱、妄想;“无明”,“无明”是属于轮回的根本,在阿拉汉道智的时候就断除。等阿拉汉道智一生灭之后,我们就可以说,这一位禅修者已经把所有的烦恼断尽了。
所以“断尽烦恼”,就是指在阿拉汉道智的那一刹那。等阿拉汉道智一灭去,生起了阿拉汉果智,或者阿拉汉果心,那这一位禅修者就成为了阿拉汉圣者,又成为了漏尽者。“漏”,就是烦恼,“尽”,就是断尽,断尽烦恼的人叫做漏尽者khīṇāsava。那这个阶段呢,由于禅修者已经圆满了戒、定、慧,已经断尽了一切烦恼,他没有什么还需要再继续断除的,没有什么需要继续再证悟的,所以这个时候就称为“无学” asekha,因为他已经圆满了梵行。
因此,禅修者就可以通过这样的一种禅修次第,不断地去修行提升他的观智。
那在这里我们又再回应当时讲到的“止观”跟“四念处”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在讲到“正念”的时候,也提到了“止观”与“四念处”,其实四念处真正的修法可以说是在修观的时候修的。
例如禅修者要观照“受”,去修“受念处”,他可以观照在心路里面,不管是善心路、不善心路里面,以“受”最明显的心路。因为禅修者已经能够辨识了究竟名法,究竟名法其中有一种心所就称为“受心所”。有时候受心所往往是在名法当中最明显的,比如说,当一个人很快乐、很高兴的时候,这个时候“乐受”很明显;当一个人身体痛,这里痛、那里痛的时候,他的“身受”很明显;当一个人的心很忧愁、很苦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心的“苦受”很明显。这个时候禅修者就可以观照以“受”最明显的心路,然后观照“受”以及其相应名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来去修受念处。所以,想想看,这已经不再是“诶,我这里痛…… ”,观这个叫“受念处”,“那里痛……”,观照这个叫“受念处”;其实已经不是一个层面的。
当然了,我们在《大念处经》里面会看到,佛陀讲到的“受”有九种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以及讲到的“受”可以分为“有物染的受”和“没有物染的受”,有物染的是不善的,没有物染的是属于善的,这些都要观照。
对于心来说也是这么样,禅修者在修观的时候,他可以观照以心为主的心路。因为心在某些时候,在其他的名法当中它最明显。例如佛陀讲到:“他有贪心时,了知有贪心;无贪心时,了知无贪心;有嗔心时,了知有嗔心;无嗔心时,他了知无嗔心”。所以,例如禅修者在他生气的时候他去观照以“嗔心所”相应的心,伴随着“苦受”,他观照这时候的心,以及它的相应名法。心这个时候很可能是最明显,他这样观照,观照它的无常、苦、无我。
因此,我们从《大念处经》里面,佛陀教导心念处也是看到,他教导对善心、不善心、欲界心、色界心、无色界心这些都需要观照。这个时候才能够算是真正的修习“心念处”。
对于“法念处”来说也是。
有时候可以观照以“触”为最显著的相应名法,它的心路。或者说有时候五盖生起的时候,他观照五盖,观照五盖如何生起,如何灭去,再观照五盖的无常、苦、无我。又比如说观照十二处,即: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观照七觉支,这些都是佛陀在《大念处经》里面讲到的。
所以,当你拥有了观智,你在修行止观的时候,再去依照佛陀在《大念处经》里面教导如何观照四念处,你就会发现,那个时候你的观智已经达到了胜义谛、究竟法的范畴,就不是那种像外面有些人从字面上理解、望文生义所衍生起来的方法。你就会发现,其实佛陀在不管是讲到戒、定、慧,不管是教导止、观或是教导四念处的时候,他都是从胜义谛、究竟法的范畴的高度来去教导的。
所以,一位禅修者他就可以通过培养戒清净,再培养心清净;通过培养心清净而达到近行定、以及四种禅那、八种定;之后再通过辨识究竟名色法成就“见清净”;然后再去查找名色法之因成就“度疑清净”;然后,再通过观照究竟名色法及其因,或者说这两种是属于“苦圣谛”和“苦集圣谛”,在这个基础上观照它们的无常、苦、无我。等到他产生了很殊胜的体验之后,必须得要去分辨什么是“道”,什么是“非道”,从而成就“道非道智见清净”。之后,禅修者再继续地去观照诸行法的坏灭,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都修习提升他的观智而来培养“行道智见清净”。等到他的世间观智成熟,他的巴拉密已经成熟,他将能够成就称为“智见清净”的出世间圣道。
于是,禅修者就通过这种次第的修习,依次地完成了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当他成就智见清净的时候,可以说他的心从一切烦恼当中净化,他的心已经证悟了涅槃,他的心已经成为了佛陀等圣者所赞叹的,他也成为一位圣者,甚至一位阿拉汉圣者。
所以,一位禅修者他在学习了佛陀的教法,对佛陀教法生起信心之后,应该依止一位能够堪任教授的名师,生起信心,再培养持戒清净,守护根门,培养正念正知,要少欲知足,然后再去除五盖,次第地成就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以及各种业处。在这个基础上他再去辨识究竟色法、究竟名法,再去查找究竟名色法之因,然后再观照究竟名色法及其因的无常、苦、无我三相,次第地成就了世间观智。当他的世间观智完全成熟的时候所生起的出世间观智、出世间道智,将能够断尽一切烦恼。
所以我们就这样依照佛陀的教导,依照上座部佛教的传承次第地修行止观禅法,达到最终断尽烦恼,证悟涅槃。
Sādhu!Sādhu!Sādhu!
萨度!萨度!萨度!
听写:半半僧
止观次第 (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