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次第》第二讲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3

礼敬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各位贤友,晚上好!

 

昨天晚上,我们讲了想要修行止观的人、想要解脱生死的人,先需要了解三样:

第一、要了解自己;

第二、要了解法;

第三、要了解师。

 

那今天我们接着再讲一讲:如何做一名弟子?或者说,做弟子应该具足哪些素质和修养?

 

证悟涅槃的人或者说圣者,可以分为三类:

Sammāsambuddho 正自觉者;

Paccekabuddha 独觉佛

Sāvaka 弟子。

 

这三类同样因为他们如实知见了四圣已经证悟了涅槃,所以都属于圣者;但这三类圣者他们所证悟涅槃愿以及他们所花的时间、修行的因缘是不同的。

 

不同在哪里?

 

想要成为佛陀,必须用至少四个不可数及十万大劫的漫长时间来圆满巴拉密。当他的巴拉密圆满他就成佛了,在他成佛的同时也拥有一切知智。所以,当一位众生一个人成佛之后,他会说法、会收弟子,有很多的人追随着佛陀加入僧团,成为他的弟子,也同样证悟涅槃。因此,佛陀可以称为救度者,就是他能够度化其他的人。

 

第二类圣者,是“独觉佛” paccekabuddha

从字面上来看,独觉就是他单独地觉悟;事实上,佛陀也是独觉,因为佛陀是不需要任何人、任何导师的指导,当他的智慧成熟、巴拉密成熟,他就能够成佛、能够证悟涅槃。而独觉佛也是,他必须经过两个不可数及十万大劫的漫长时间圆满巴拉密。当他的巴拉密圆满之后,他也能够在没有其他导师指导之下证悟涅槃、证悟四圣谛,而这一类人就称为独觉佛。虽然独觉佛也拥有无师自证的智慧,然而,他却没有智慧去教导其他人,因为他没有具足大悲智以及一切知智,所以他没有能力去教导其他人。因为四圣是非常深奥的、究竟法是非常深奥的,独觉佛虽然有智慧证悟它但是他却没有能力把它很精准地表述出来。

 

第三类,是“弟子” sāvaka

sāvaka,它是从词根su来的,su是“听”,也就是,听闻佛陀的音声、言教,依之而修行证悟的人就称为弟子;所以也可以翻译为声闻。这里的声,是指佛陀的音声言教;闻,就是听闻,恭敬地聆听;由于接受了佛陀等圣者们的教导而证悟四圣谛、证悟涅槃的人就称为弟子。

对于弟子来说,他积累巴拉密的时间不一定。如果上首弟子,必须用至少一个不可数及十万大劫的时间来积累巴拉密;对于大弟子,好像我们的佛陀有80位大弟子,必须用十万大劫的时间来圆满巴拉密;但是普通的弟子,就是一般的弟子,就不需要有特定的时间,有些弟子甚至用一两生的时间来圆满巴拉密他都可以证悟涅槃

 

所以,从他们修行的因缘以及跟他们所证悟的是不同的,就是他们证悟之后,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

   

佛陀,自己觉悟,也能够令其他的众生觉悟;

独觉佛,自己能够觉悟,但是不能够让其他的众生觉悟;

弟子,自己没有能力觉悟,但他可以通过其他人的指导、教导而证悟。

这是佛陀、独觉佛和弟子,三类圣者的区别。

 

同时,必须得在没有佛陀教法的时期,才可能有菩萨最后一生诞生、最后一次投生人间,之后成佛。而对于独觉佛来说,只要还有佛陀的教法存在,不可能有独觉佛。但对于弟子来说,只有在佛陀的教法期间才会有弟子。一旦佛陀的教法没有了、没了,就不可能有弟子;只要还有佛陀教法,那么,我们想要了知四圣谛、想要证悟涅槃、想要成为圣者,那你只能够做弟子、只能够是弟子。

 

如果你不想成为佛陀的弟子,你不想在有佛陀的教法期间证悟涅槃,那你必须要得到一位佛陀的授记,然后,用至少四个不可数及十万大劫的时间来圆满巴拉密,那你在未来就有可能成佛。当你成佛之后,你也同样能够教化很多的众生;又或者说,你也可以发愿想要在没有佛法的时期,自己证悟四圣谛成为独觉佛。当你成为独觉佛的时候,那你可以在那一生般涅槃,但是你没有能力教化弟子;一旦你有能力教化弟子,那你又是佛陀了。因为,有佛法的时期,有三样意味:

①、有佛陀出世;

②、有佛陀的教法;

③、有依照这位佛陀教法修行证果的僧团。

也就是有佛、法、僧。

有佛法三宝住,就有佛陀教法的住,所以这个是特点。

 

那我们现在这个时期仍然还有佛陀的教法,我们现在的佛陀是果德佛陀,北传叫做释迦牟尼佛。我们现在仍然还会有三藏经典、还会有僧团,所以现在还有三宝,只要你想在还有佛法的时期证悟涅槃、成为圣者,那你只能够做弟子,或者成为“弟子”这一类圣者。

 

那想要成为弟子,弟子的特点是必须通过听闻佛法、通过导师的指导才有可能证悟

犹如:佛陀在《增支部》曾经这样说过:

yathābhūta ñāāya satthā pariyesitabbo   

  为了如实智,应寻求导师。”

 

这里的如实智,是指如实知见苦圣谛、如实知见苦集圣谛、如实知见苦灭圣谛、如实知见趣向苦灭之道圣的智慧。你想要获得这样的如实智慧、这样的出世间智慧,你必须得要去寻找、寻求、依止、追随一位导师。

 

那所以呢,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时期,想要证悟涅槃、断除烦恼、出离轮回,我们必须得要寻求、寻找、依止一位导师,也就是我们先要学会做弟子。

 

当你寻找到一位导师后,我们就要先学会培养做弟子的素质;换言之,我们做弟子的应该具足弟子相、弟子行、弟子法,也就是弟子的特点、弟子应有的素质、修养。那作为一名弟子,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素质、修养呢?

 

首先,应该看到导师的重要性。

这种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呢?佛陀在《相应部》第三册第十八经里,讲过这样一句话:

Sakalameva hida, ānanda,

brahmacariya yadida kalyāamittatā kalyāasahāyatā kalyāasampavakatā.  

  阿难,这全部的行都靠善友、善同伴、善亲友。”

 

这里的kalyāamitta是指善友,也就是指导师。在经典里面就讲到,佛陀是最好的善友、善同伴、善亲友,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良师益友。

 

那佛陀为什么说全部的行、整个行都要靠良师益友或者说都要靠导师呢?因为阿难尊者他认为说,行有一半要依靠良师益友、要依靠导师,佛陀听了立刻就阻止他;“止”就是够了够了,你不能这样说,你不能这样想。因为整个行都要依靠导师,依靠良师益友。

 

那这里讲到的行,有两种:

一种,是指我们修行的生活;只要你想要修行,你修行的整个过程,或者说当你想要投入修行的时候,那你整个修行的生命要依靠导师。

第二种,是对出家来说,出家是过着行的生活;你出家之后,你整个出家的生命也是依靠导师。而不是说我不肯去投入,或者说我现在修行不像修行、出家不像出家,这个不能够叫做全部、整个。

所以,佛陀这里讲到kevalakevala 就是全部的、整体的、没有遗漏的、所有的。

 

 

我们想想看,当你想要修行,你整个修行的生命都要依靠导师;当你想要出家,你整个出家的生命都要依靠导师。这就涉及到两样:

 

当你想要修行,你是依法修行,那你所立的法、所学的法、所修的法以及所体证的法,你都必须得要依靠导师的指导。这是一方面。

 

第二方面是戒。

当你出家了,必须得要有两样:

第一:在物质生活上;

第二:在修行生活上。

在你出家的时候,你的身份是你的导师给的;自从你的头发剃掉、俗人的装束换掉,穿上袈裟现了出家相。那么,你就是一个另外的生命了。这意味着之前不管你是个恶人、穷人、下人,在你穿上袈裟现出家相的那一刻开始,你就是一位受人恭敬、尊敬的出家人了;而,这种身份是戒师给你的。因为,你现了出家相,不需要再像在家人那样去从事商业、工业、农业去谋生,而是依靠在导师的名下去修行,那你自然能够获得袈裟、饮食、住所、医药等供养,你自然能够受他人的合掌、礼敬、恭敬。由于身份的转换,你在生活上不需要像在家人一样去操劳了。所以,这种是利养财,或者是物质的财,是因为导师给你的。而作为出家人,他不像在家人一样享受欲乐,或者去谋生,去有各种各样的社交;他必须得要从事持戒、培养定力、培养智慧的行生活。所有这些行生活,他的转变其实是在积累“法财”,就是佛法之财;而这些法财,你也必须要依靠导师给你。

 

所以,我们可以说,不管作为在家人,你要投入修行,你要过行生活;或者说,你作为一个出家人,过着出家的生活、过着修行的生活,那你的行的生命也是全部依靠导师。没有了依靠,你将会是一个佛法的孤儿,甚至,你的梵行生命都难保。

 

 

因此,必须得要看到做导师的重要性。

犹如,佛陀在《增支部》第一集第一百一十一经里面这样强调:

Bāhira, bhikkhave, aganti karitvā nāñña ekagampi samanupassāmi ya eva mahato atthāya savattati yathayida, bhikkhave, kalyāamittatā. Kalyāamittatā, bhikkhave, mahato atthāya savattatī”ti.

  诸比库,在诸外在因素中,我不见有任何一种因素,如同此善友这样导向大利益;

  诸比库,善友导向大利益!

 

这里的大利益mahato atthāya ,是指世间的利益和出世间的利益。

 

我们想一想,当我们依止一位导师修行的时候,只要你能够投入修行,那首先,你生活上不需要去操劳、去操心,你就可以专心地去修行,这是属于世间的利益。对于你出家了之后呢,还可以获得恭敬、获得供养,这也是世间的利益。 你可以获得持戒的清净,可以获得禅那,这也是因为导师的指导,你可以获得禅那、你可以获得观智,当你拥有观智,这些也是世间的成就。而这些世间的成就也是因为你依止于导师而获得的。而当你证悟涅槃、证悟圣道圣果的时候,你这种成就属于出世间的成就。所以,依止导师依止良师益友可以获得世间和出世间的成就。

 

 

那我们再看看佛陀讲的这段经文:

“在各种外在因素当中,我不见有任何一种因素如同善友那么样的有大利益。”

那我们看,除了自身之外,所有外在的因素,良师益友、导师是最重要的。那我们现在再想一想、反省一下,在你的修行生活当中、在你的生命当中,导师真的很重要吗?重要还是不重要?(有人回答“重要”)不见得吧。

 

如果给你选,你再看导师在你的生活、在你生命当中排第几位?

你的衣服重要,还是导师重要?

你的家庭重要,还是导师重要?

你的先生重要,孩子重要,还是导师重要?(有人回答“导师”)不见得吧…(众人笑)

你的财产重要,还是导师重要?

甚至可以说,我的手机更重要,我的电脑更重要。如果叫我选,我可能会选我的手机,因为我还要跟很多人联系,我肯定不会去选导师的。

 

所以,当你在抉择除了自身生命以外的所有人、事、物的时候,你再看看,导师在你的抉择中排在第几位,你就知道你的心目中导师的份量是轻还是重。

 

但是,佛陀在这里讲到,不管你想要获得世间崇高的成就,还是出世间圣洁的成就,在各种外在的因素当中,导师、良师益友是最重要的,没有任何一种外在的因素比导师更重要。而且这种重要性不是因为你生活上的重要性,而是因为导向世间、出世间利益上的重要性。

那你就可以去思考、去反省一下:

在你平时的思维当中、你的生活当中、你的修行生命当中,导师是不是真的很重要?

 

 

还有另外呢,作为一名弟子,还必须得要有奉献精神。

在《清净之道》,就是《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里面,就这么样讲到。

它讲到,作为一名弟子他应该这样:“buddhassa vā bhagavato ācariyassa vā attāna niyyāteti,应该把自己奉献给佛陀bhagava和导师。”

 

这里所讲到把自己的心灵、生命、身心都奉献给佛陀、奉献给导师,它的意思在《清净道论》里面就打了个比喻:

好像自己有一件非常名牌、名贵的衣服,或者有一块很好的布,这块布如果是你自己的话,稍微弄脏了或被老鼠咬了,你会感到很可惜,是不是?你甚至会很愤怒。然而,当你决定把这一块布或者这件衣服供养给僧团之后,你发现到,那些尊者们不管去剪这块布也好、去染色也好,你都不会感到可惜、不会感到心疼,是不是?

 

同样的,作为一名弟子,如果你没有这种把自己的身心、生命奉献给佛陀的这种决意的话,你在独处时,住在山林、荒野的时候,你会感到恐惧、害怕、毛骨悚然。这时,你应该这样思考:

?你不是已经把自己的身心生命都奉献给佛陀了吗? 你还需要害怕什么?还需要恐惧什么?”

当你能够做出这样的奉献,你就不会因为独处在山林、处在荒野而感到害怕、恐惧。

 

同样的,如果对于导师有奉献精神,那你就不是一个不可教、不可指责的人。因为,你有这种奉献精神,所以当导师不管是骂你甚至是打你,你都是一个能够接受的学生、能够接受的弟子,因为这么样的话,你的心将会变得柔顺,你不会傲慢,有恭敬心、谦卑心。

 

 

在《清净道论》里面,还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讲到Cūapiṇḍapātikatissa 长老,他收了三位弟子,这三位弟子在他们向长老求法的时候,每个人都表白他求法的决心。

第一位说:“长老,如果出于您的意愿,您叫我跳下万丈悬崖,我都在所不辞”;

第二位弟子这样说:“长老,只要您愿意,为了您起见,您叫我现在大石上,从我的脚底板开始一直磨、磨、磨,把我整个磨掉,我都在所不辞”;

而第三位弟子这样说:“长老,只要您愿意,为了您起见,您让我现在开始不呼吸、开始止息,一直到我付出生命,我都在所不辞”。

那这位Cūapiṇḍapātikatissa长老就想:这三位弟子是可造之才。于是,就收了他们,然后倾尽全力地教导他们,最终这三位弟子都证得了阿拉汉果。

 

因此,作为弟子的要有这样的一种奉献精神。唯有你有这种奉献精神,你的心才是柔和、柔软、柔顺的,才是恭敬、听话的。

 

 

那当你已经追随一位导师,已经奉献给一位导师之后,你还必须得要做到:忠诚。

 

有人可能会想:老师和导师有什么区别呢?

韩愈的《师说》里面讲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吧?

所有作为老师的,都是传道、传播知识;授业,教你技能、技巧;解惑,解答你的疑惑。

那作为导师来说也是。他教你佛法、教你教理、教你三藏;授业呢,他要教你业处、教你如何禅修;解惑,他解答你在修行上、在戒律上、在佛法上的问题。

那这么样看来,老师和导师就没什么区别了,是不是?

不是的。

一个人在他成长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的老师、有无数的老师。我们从进入幼儿园,然后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生,我们都有很多的老师。不同的老师教导我们不同的科目,教导我们文化、知识、技术等,因此,在老师面前我们是学生,一位学生可以拥有很多的老师。

但作为导师来说,一个人在修行的过程中、在行的生命当中,只需要一位就够了。导师兼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同时,他还是指明你人生方向的导师;他还是你依止而能够走在解脱道路上,一直走到行的终点的“指路人”。这样的“指路人”,你不需要多,只需要一位足矣。

   

作为导师,我们也可以叫做师父;既是师,又是父。

作为“师”来说,他例行老师的功能,教导你做人的道理、文化知识等等。

但作为“父”来说,一个人一生需要多少个父亲?你需要不需要认很多的老爸?很多的父亲?不需要。你只需要一位父亲就够了。

所以作为师,你可以从不同的人学;但是作为父,你叫师父的话,你认一位。你俗家的父亲,是给你身体、生命的恩人;而你的导师是给你法身、戒身的恩人,是你行生命、修行生命的恩人。

所以,对于这样的师父,一位导师,你不需要多,有一位就足够了。

 

所以你看,如果你是(自)称“弟子”,那你就有一位师父、一位导师。如果你是称“学生”,那你可以追随不同的老师、不同的业处导师、不同的禅师,这些都没问题。

 

所以区别就在这里。

因为导,它不仅仅是禅修指导,而是你人生方向的指导者,是你解脱之道、菩提之道的指导者、引路人。所以,这个就是区别。

 

当你已经追随了一位导师;那首先,你要有奉献精神,还要有忠诚;之后,在你行的生活、修行生活过程中,就要做到内心柔顺、外表恭敬、还要听话。内心的柔顺、柔软、柔和是很重要的。

 

 

大家都知道:烂泥扶上壁,或者朽木不可雕。那你是不是烂泥?是不是朽木?

如果你是烂泥,再高超的雕塑师都不可能对这块烂泥做什么;如果你是一块朽木,再高超的雕刻师也不能够做什么。

我们做弟子的心必须得要柔和、柔软、柔顺,犹如一团柔和、柔软的泥一样。因为,所有的可造之才,内心必须得柔软,或者说身心必须得柔软;但这种柔软不是柔弱,是柔软、柔和的意思。

 

我们再看看,只要是一尊佛像或者一个很好的陶瓷工艺品,它都是经过雕塑家、陶艺家不断地揉捏,不断地塑造才成型的。如果你不想经过塑造、经过揉捏就想成型,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又好像,我们现在有时候看到的那些金戒指、金项链或者各种各样的金饰品、金器等,这些之所以那么的贵重,其实都是经过很多道工序,不知道给人捶打、给火煅烧了多少次,它才成为现在这样一个金器、值钱的商品。

 

大家都来求法、来修行、来禅修。可能你禅修、不修行,你还是在这个生死轮回大潮流当中一颗微不足道的小点点,或者说,像大地里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一样;不管在那个时代、那个区域影响多么大,在生死的大潮里都是微不足道、电光一闪的。然而,如果你想要让你的生命迸发出火花,让它散发出光明,你必须得要经过导师的训练、教导、塑造。

 

我们想想看,一团泥巴值多少钱?当它经过雕塑家、陶艺家塑造之后,这块泥巴,比如它塑成一尊佛像,塑成一件艺术品、工艺品,它甚至可以卖几百块、几千块、几万块……这几千块、几万块跟一团泥巴,如果人家卖给你十块你要不要?五块要不要?一块要不要?就这么一团泥巴,你搁在家里还认为它碍事儿啊,是吧?

 

你再看看,一块木头值多少钱?当它经过了雕刻师雕刻之后,它的价值就是几百块、几千块甚至几万块,那一块木头值多少钱?但是经过雕刻家一番功夫的雕琢之后,它的价格、价值立刻就不同了。

我们想想看,我们的生命是不是愿意拿出来被导师塑造?我们的心是不是愿意变得柔和、柔顺,去让导师培养?

 

一件工艺品不管是摆在家里、摆在展示厅、摆在公共场合、摆在博物馆等地方,那些观赏,欣赏的人几乎都是欣赏这工艺品之美,也许他不会在乎于是谁雕刻的、谁做的。当有一天你在修行当中获得成就,你在佛教当中也能够把你的生命燃烧出光芒、照亮其他人的时候,也许人家是在欣赏你的成就、你的贡献,而不会在乎谁教导你、谁把你塑造成这样的,是不是?

 

所以,现在就看你愿不愿意把你的心变柔和来给你的导师塑造、培养。你是不是一块烂泥,是不是一块朽木,还是,你是一个可供塑造、可供雕琢的可造之才。

 

因此,作为弟子要学会柔顺、柔软、听话,这样作为导师的才能够发挥他的才能,让你成为可造之才,让你成就。

 

 

另外,作为弟子的还要有感恩心。

到底是如何感恩呢?我们听听佛陀怎么说。

 

佛陀在《中部》后五十经里,就是在第三册的三百七十八段,

这段经文叫做 Dakkhiāvibhagasutta《布施分别经》

 

佛陀对阿难尊者说:

阿难!若有人由于某人而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阿难,我说此人对这个人的恩德是无法回报的。无论是顶礼,起迎,合掌,服务;供养衣、食、住所、病者所需的医药资具都没办法回报的。”

 

接着佛陀又讲到:

“阿难!若有人由于某人而离杀生,离不予取,离欲邪行,离虚妄语,离酒类等麻醉品;阿难!我说此人对这个人的恩德是无以回报的。无论是顶礼,起迎,合掌,服务;供养衣、食、住所、病者所需的医药资具等……”

 

接着佛陀又说:

“阿难!若有人由于某人而对佛具足不动净心,对法具足不动净心,对僧具足不动净心,具足圣知所喜之戒;阿难!我说此人对这个人的恩德是无以回报的。无论是顶礼,起迎,合掌,服务;供养衣、食、住所、病者所需的医药资具……”

 

第四段,佛陀接着说:

“阿难!若有人由于某人而对苦之集无疑,对苦之灭无疑,对趣向苦灭之道无疑;阿难!我说此人对这个人的恩德是无以回报的。无论是顶礼,起迎,合掌,服务;供养衣、食、住所、病者所需的医药资具……”

 

那佛陀在这里解释供养衣、食、住所、病者所需的医药资具,义注里面就讲到,做弟子的,对于他的导师,哪怕是供养衣、食、住、药,用最殊胜、最高贵的这四种资具,把它一直遍满到轮围世界的边际而堆积比须弥山还高,这么样的资具去供养给他的导师,都还不足以回报。

 

那我们想想,这是不是有点夸张啊?或者说,佛陀是不是在吹牛啊?

 

我们想想看,由于皈依了佛、法、僧,由于持了五戒,我们因为自己的导师,或者这样的恩人而皈依、受戒;因为皈依、因为受戒的善业,哪怕就在那一刻死了,我们会投生到哪里?

投生到人、天善趣。

例如说,你投生到天界,你的寿命是多长?你的福报是多大?你的财富是多少?那这些是不是你可以数啊,这些是多少件袈裟、多少碗钵食等等可以回报的,可以替换的?不是。

 

当你因为你的导师而证得禅那,你想想看,因为你拥有了禅那,你在入禅的那一刻死去,即使你在禅坐的时候病发身亡或者说什么心脏梗塞等等也好,你绝对不怕了。你在禅修的那一刻死去的话,如果你是入定,你将能投生到哪里?

投生到天界。

例如说,你是投生到第二禅天。第二禅最低的天界就叫少光天,它的寿命是多少啊?两个大劫;(无量光天)有四个大劫,(光音天)还有八个大劫;如果你投生到第三禅天的最低的那层,少净天,十六个大劫;无量净天,是三十二个大劫;遍净天,是六十四个大劫;如果你是在证得第四禅的时候死去的话,那你投生到第四禅天,(广果天)是多少个大劫?五百个大劫。

然后,你在天的生命当中,你不需要找吃的,你不会肚子饿,你不需要像现在脏了需要去洗澡、洗衣服,不会生病,皮肤也不会有污垢等等。你一辈子都不用担心老、病这些。你在天的生命当中,没有任何欲望,没有任何恐惧、担忧、不满、讨厌等等,没有任何的嗔心,你整个生命只是非常宁静、寂静、快乐,你的身体充满了光明。这样的果报是由于你入禅的善业而来的,而你入禅的善业又是因为导师指导的。

 

所以你看看,这样的果报是怎么得来的?是不是可以跟我现在供养多少套袈裟,供养多少钵食,供多少个床座这可以换的?不是。

但是这些还是世间的成就。

当你因为你的导师而证悟涅槃,你对佛、法、僧具足不动摇的净信心时,你未来的轮回已经看到了尽头,你的未来必定一世比一世好。即使最糟糕,你投生到人间还是继续生而为人,也必定能够投生到富贵家庭,而且你还会继续修行。哪怕是你很贪着生命、很放逸,你的轮回不会超过七次。

 

所以,这些成就,包括世间的成就、出世间的成就,包括人天的福报,它是不是可以用我供养了多少套袈裟、供养了多少碗钵食、供养了多少坐卧处、供养了多少医药,或者说我现在就去顶礼、恭敬、供养、做服务就可以回报的?不是的。

 

所有这些都是因为你依止了你的导师而得来,所有这些成就都是因为你导师的教导而获得。

如果你能够生起这样的一种感恩的心,那事实上,哪怕你不用去供养,你只要真正地做一位听话、柔顺、忠诚的弟子,那已经足够了。

 

因为,作为导师来说,并不是说你去顶礼他、恭敬他,他就长多一块肉或者他就会怎么样。他甚至不需要你的恭敬、你的供养。但作为弟子,你是不是有这样一种感恩心,有这样一种无以回报的感恩心去对待你的导师?这是佛陀所讲这段经文的意思,而不是说佛陀要求你做弟子的必须倾家荡产去供养上座部佛教;或者,佛陀不会要求他的学生去做这样的供养;而需要的是,你内心真的恭敬、谦卑、柔顺,更重要的是你依教奉行,依照导师的教导去禅修,这个才是对你的导师最大的回报、最好的感恩。

 

所以,我们作为弟子的,首先要检查自己真的找到了一位导师、依止一位导师,我们再去检查一下,是否已经拥有弟子相、弟子行、弟子法。换言之,是不是有弟子的特点、弟子的行为、弟子的素质和修养。

 

当你发现你自己确实拥有这些素质和修养的时候,那么,我们可以说:“你已经准备好修行了。”

 

那好,今天我们讲“做一名弟子的修养”,就讲到这里。

 

度!萨度度!

SādhuSādhuSādhu

  

 

听写:瑞秋
中文校对:小温
巴利补入:精勤
最终校对:
正依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内容听写整理自玛欣德尊者的开示录音;
未经尊者检阅,可能存在疏漏等处,请知悉!

 

 

止观次第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