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次第》第三、四讲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作为修习止观的基础,也可以叫【定慧四缘】,也就是说有四项要素、四样基础是修行止观的禅修者必须拥有和具备的。

 

        对于定慧四缘,是来自于佛陀在长部第二经《沙门果经》Sāmaṭṭaphalasuttaṃ里面所教导的。在这篇经文里面,佛陀对未生怨王说到,想要修习止观的人,想要培养定力、培养神通、培养观智、乃至最后证悟圣道圣果的修行者来说,要在他出家之后呢,有次第的培养【持戒清净】,持戒清净之后还要【守护根门】,之后呢还要【具念正知】,然后还要【少欲知足】。等到这四种基础已经具备了、拥有了,接着再去远离的、清净、安静的地方,再去除五盖、舍离五盖,然后培养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同时在讲到修行次第的『七清净』,例如在中部的《转车经》里面也提到了七清净:

        ㊀ 戒清净 sīlavisuddhi

        ㊁ 心清净 cittavisuddhi

        ㊂ 见清净 diṭṭhivisuddhi

        ㊃ 度疑清净 kaṅkhāvitaraṇavisuddhi

        ㊄ 道非道智见清净 maggāmaggaṭāṇadassanavisuddhi

        ㊅ 行道智见清净 paṭipadāṭāṇadassanavisuddhi

        ㊆ 智见清净 ṭāṇadassanavisuddhi

        这七种清净它是一个次第接一个次第,就是说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不断提升不断增上的。

 

        又比如说,在中部《算术师摩嘎蓝经》里面,佛陀同样也讲到,当他收了一位可以调教的弟子,首先他会怎么去调教他呢?先教他“持戒清净”,持戒清净然后再教他“守护根门”,然后再教他“饮食知节量”,然后再教他“具念正知”,然后再教他要“实行警寤”,培养精进,然后再教他“去除五盖”,然后再教他去培养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所以我们看在很多经典里面,佛陀他都非常重视、非常注重在培养定力和观智之前的准备阶段,或者称为“前行”。

 

        一个人没有任何的基础直接就培养定力、培养观智,他所培养的定力是无根之定,他培养的观智是无根之慧。这些都是不可靠的,这些很容易垮掉的,甚至说是有污染的。唯有他打好了基础,培养止观的基础,做好了准备,他培养的定力和培养的智慧才是更稳固的。犹如起一栋高楼,先要打好地基,你想要让你的这栋大厦越升越高,或者说你要建的越高,你的地基必须越扎实、越稳固。一棵大树如果要长得越高下面的根也要扎得越深。我们想要培养最终导向出世间证悟涅槃的智慧,我们也必须得要培养深厚的基础。

 

讲到培养定慧的基础,首先第一就是要【持戒清净】,或者称为sīlavisuddhi 戒清净。

 

        对于戒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比如说有在家的戒,有出家戒。

        在家戒又可以分为五戒、近住八戒、慈心九戒、甚至在家十戒等。

        出家戒又可以分为比库戒、比库尼戒、沙马内勒戒、沙马内莉戒,也就是依对象,出家众的戒有不同。

        而又因戒的性质来说,可以分为不能做的戒叫做“ vāritta 止持”,以及应该做、应该培养的叫“cāritta 作持”这两方面。

        如果依照清净戒的分类又可以分为:“pātimokkhasaṃvara-sīla 巴帝摩卡防护戒”、“indriyasaṃvara-sīla 根防护戒”、“ājīvapārisuddhi-sīla 活命遍净戒”、以及“paccayasannissita-sīla 资具依止戒”。

 

        那我们作为修行人来说戒是一定要具足的、要拥有的。如果戒不清净我们不能够培养定力,如果因为戒的失坏,那么你的定力也不能够得以增长。因为戒是属于规范、防范,防止身和语的恶行、非行,也就是它可以让我们的身体行为以及语言不会造恶;可以镇伏违犯性的烦恼,也就是已经呈现在身体行为以及语言上的烦恼。

 

        同时戒也是各种各样的善德的总称。

        例如在经典里面经常讲到有道德的人叫做sīlavanta,sīla 就是戒,vanta 就是拥有,所以 sīlavanta 它可以翻译成“持戒者”,但是它也可以翻译成“有德行的人”、“有道德的人”。

        所以这里的戒,它事实上是指“戒德”,是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不去做一些不好的行为而成就戒;另外一方面是去具备及拥有好的品质,这也称为戒。

 

        所以一般人认为的戒,或者说特别是学北传佛教,认为戒就是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但是根据巴利,或者根据上座部佛教,戒它是含有两方面的,一方面是消极的去避免、防止一切不好的行为,另外一方面是积极的主动的去培养各种各样的善德,这些都称为戒。

        既然戒可以分为防止的“止持”,以及积极培养的“行持”,那对于止持方面,在家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守持“五戒”。

 

        一个佛弟子,在家的近事男、近事女,就是一位居士,故意去违犯五戒,那么他由于戒的失坏甚至会影响到他的皈依,影响到他佛弟子的身份,所以作为佛弟子来说,不应该去违犯最基本的五戒,也就是要:

        ⑴ 离杀生,不要故意去杀害生命;

        ⑵ 离不予取,不要用不正当的手段占有不属于自己的财、物;

        ⑶ 离欲邪行,对任何不正当的两性关系不要去沾染、不要去做;

        ⑷ 离虚妄语,只要是虚假的、不真实的话不应该说;

        ⑸ 离酒类等麻醉品,对于各种各样的麻醉品包括烟、酒、毒品等,任何的这些消遣性的麻醉品不应该去沾染、服用。

 

        当一位佛弟子故意去做这五样不应该做的事情,那么他就成为戒失坏,或者叫破戒了,叫做dussīla。

 

        对在家人来说,由于佛陀并没有规定说你在家人犯戒了、破戒了要忏悔,甚至说像有些其他传承认为是你不要受戒,你受戒了之后你犯戒了会罪加一等。在佛陀教法里面并不是这样说的。

 

        为什么呢?

        因为在家人他在受戒的时候叫做sikkhāpadaṃ samādiyāmi,是“我受持什么样的学处”,这是表示你自己主动地对尊者,对给你授戒的人承诺你不去从事某一类的行为。当你因为自己的烦恼,因为你自己的恶心,或者说因为你自己的习气违犯了,就证明说你做不到你的承诺,你的戒就破了、你的戒就失坏了,就失效了。当你想要继续再拥有戒行的时候,你只需要在一位尊者面前重新受戒,你的戒又可以重新成立。如果在自己的家里没办法找到尊者、找到比库,那你可以在佛前自受,在我们的佛陀面前自受,这样的话你的戒又可以成立。

 

        那在家戒包括五戒、八戒、慈心九戒,都可以在没有僧团、没有尊者的情况下,可以在家里面受,但是所有的出家戒就必须得依戒师而受。

 

        对于出家戒来说呢,出家戒最基本的就是“十戒”,这是指对沙马内勒、沙马内莉,现在没有沙马内莉,现在是十戒尼,那必须得受的就是:

        第一离杀生。

        第二离不予取。

        第三离非梵行。离欲邪行和离非梵行之间的差别就在于,离欲邪行是指远离、避免不正当的性行为,但是离非梵行是避免一切的两性关系,这个是差别,那对于持守八戒和九戒的居士,也是第三条就不再是离欲邪行,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邪淫,而应该是离非梵行,所以非梵行是指一切两性的行为,包括男女的性行为或者同性恋等等这些都是属于。

        第四是离虚妄语。

        第五是离酒类等麻醉品。

        第六是离非时食。所以一切的出家人,只要你是出家人你就必须得要离非时食,就是过了正午你就不能吃东西,不能吃任何的食物。

        然后还有第七条是离观听歌舞、演奏等这些。也就是说出家人不应该再拥有娱乐,或者敲钟打鼓这些东西都不行。

        还有第八是离穿戴花鬘、装饰、庄严啊等这些所有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化妆打扮,包括如果你已经受了八戒、受了九戒,你还挂着珠子啊、挂着手珠啊、带着耳环啊、带着戒指啊这些,你的戒都不清净。因为这些东西对修行来说是毫无帮助的。

        那第九条是离坐、卧高大床座。高床座就是很高的、凳脚高的凳子,大床座是指很豪华铺垫的,有很好的床单啊、被子等这些床座。

        第十是离金银钱学处。这个也是区分在家跟出家的根本标志。在家人受持的八戒,对于出家人的前面九戒他都可以受持。那所以我们可以说,区分在家人跟出家人的唯一标准是有没有拿钱。只要你穿上袈裟、穿上染色衣你就不应该拿钱。所以佛陀也很明确的说:“拿钱的人他不是沙门释迦子”,就是说,拿钱本身就不是出家人的行为。如果一个佛教的出家人他拿钱,他只是名义上的,但是他没有出家人的实质。所以呢就,在经典里面讲到,没有任何的理由、没有任何的原因能够使出家人拿钱它是许可的、是允许的。

 

        所以,这个是出家的基本的戒。那对于比库戒来说,最根本的就是227条巴帝摩卡戒。事实上227条巴帝摩卡戒只是冰山一角,因为比库所要持的戒可以说不计其数,可能会有十几亿条戒,因为戒再细分;而且巴帝摩卡里面很多都没有包括的、没有涵盖的,但是呢,这都是一位比库应该持守的。

 

 

        所以这些是属于一个佛弟子,不管是在家、还是出家都应该持好各自的戒。等到他持好戒,这些戒是侧重在远离、侧重在不应做、不当做、不应行。

 

        那还有一些应该培养的是指称为善德的戒,其实我们说善德,或者说一个人的品德、道德在巴利语里面它也叫作Sīla,梵语叫śīla。

 

        那哪些是作为一位禅修者应该培养的道德、善德呢?它就没有一个定死的标准,只要是对自己的修养、品德、涵养、教养有帮助或者说提升的都属于戒的范围。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戒它是一个很广的。

 

        因为戒本身它都含有行为的意思,好的行为的意思,所以一切好的行为,包括表现在身体上面的、包括表现在语言方面的,都属于戒的范畴。甚至说一个人的性格很好,我们在巴利里面也可以称为sīlavanta,就是有道德的人、有品行的人。

 

        所以,戒可以包括:谦卑、恭敬、柔顺、听话、正直、有能力,也包括在家时候的孝顺,尽自己做父母、做儿女的责任;也包括知足、感恩、忍耐,也包括克制,甚至我们可以说一个人乐善好施啊等这些都可以说是广义上的戒。

 

        犹如在《应作慈爱经》里面,佛陀讲到那十五种,想要在佛陀教法当中获得利益的人,应该培养的那十五种素质,也是属于戒,这种戒就称为“经教法”的戒。

 

        又比如说在《大吉祥经》里面所讲到的那三十八种吉祥,前面那些它也是属于戒的范畴。

 

        因此,戒是一个很广泛的意义,因为拥有了戒,持戒者的心是谦卑的、是恭敬的、是柔顺的、是谦和的、是听话的。这样的话呢,他在依照师教的时候,在培养心、在培养定的时候,他自然就拥有这些素质。当他拥有这些素质的时候,自然而然在他培养定力或者培养智慧也好,由于心的柔顺、心的练达、心的适业,而可以很快在佛陀的教法当中增长,得以提升。

 

        因此,作为修行人想要修行止观,首先应该要培养戒,或者我们可以称为戒德。因为戒,毕竟有些人认为说戒是不能做的,但是德呢是应该做的,所以应该是我们把sīla 翻译成“戒德”,它涵盖了不应做的止持,跟应做的作持这两方面。

 

 

 

定慧四缘第二个是要【守护根门】

 

        这里的根indriya 是以能主导称为根,门dvāra,是通道的意思。根门是指我们的感官。

        人的感官可以分为:眼、耳、鼻、舌、身、意 ,或者如果用门的话呢,就可以称为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意门;如果称根的话,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意根;眼、耳、鼻、舌、身、意既是根也是门。

 

        那防护,防护saṃvara 是保护、关闭的意思,关闭根门,称为防护根门。但这里的关闭,不是闭着眼睛不看,塞着耳朵不听,不是这么样,而是说断绝烦恼的渠道。

 

        为什么在修行止观之前要学会关闭根门呢?

        关闭根门或者说,可以称为“根防护戒”侧重在“防护”,它并不是说主动的去根绝烦恼,而是消极的去避免烦恼。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任何时候所发生的烦恼,在心里面产生的烦恼都是通过根门产生的,是不是?

 

        你爱一个人,爱得死去活来,那还不是因为你看到这个人,你听到他说话,或者你甚至有时你听到别人说或者你看到他的照片,你为什么会那么痴迷于一个人?因为你曾经看过,你曾经听过他说话。甚至有时候,你跟他有身体的接触,然后,就因为这种身体的接触,你的烦恼就从根门里面流入。

 

        你恨一个人,你恨的血海深仇、不共戴天,也是因为你曾经看到他做对你不利的事,或者听到他对你做不利的事;或者说,他曾经真的伤害过你的身体。那因为这么样,所以你也是通过看啊、听啊、或者身体的触啊等,然后烦恼生起。

 

        各种各样的烦恼,它都是通过根门,就通过眼、耳、鼻、舌、身而流入心的。而我们内心所有的烦恼也是通过眼、耳、鼻、舌、身和意而流出去的。

        当你色眯眯的看到一个人,这个时候你的贪欲从你的眼睛里面流出来。

        你说话很轻浮、很轻佻,你是通过你的口把你的贪欲说出来。

        或者说,有些女孩子打扮得很妖娆,又画眉啊、又擦口红啊、又化妆啊、又穿金戴银啊、走路一扭一扭的啊,这样她也不是通过她身体的行为,把她想勾引男人的本事发挥出来,也不是通过身门把她的贪欲显现出来。

 

        所以一切的烦恼,它都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意来表现的。哪怕现在你不再看一些引生烦恼的对象,不再听到一些引生烦恼的对象,身体也没有触到一些引生烦恼的对象。但是,当你闭上眼睛在禅坐,或者说你任何时候你生起烦恼的时候,你心所抓取的仍然是你曾经看到、曾经听到、曾经体验到的那些烦恼是不是?还是那些烦恼在过去曾经已经流入过你的心。

 

        所以,烦恼的渠道,它只是通过这六个门、六种通道而流入。为什么烦恼会流入呢?因为没有守门人。或者换言之,这些信息没有经过过滤, 我们直接把这些信息全部加工,然后在你心里面的加工它是一种负面的加工,于是任何的外在的信息,包括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嗅到、尝到、触到的在心里边都进行加工。而加工这些,那心的习惯它是追随着欲望的,追随者自己的喜好的。

 

        首先他第一道就是通过根门,抓取这些对象,抓取这些信息影像,然后在心里面又通过不如理作意,然后就产生了不善心。

 

        那心的反应是什么?

        对于漂亮的、悦意的、可意地、可爱的、可喜的,心它有一种自然的反应就是“喜欢”。因为喜欢所以才叫做可意、可爱的、可喜的。

 

        我们看到好看的的、听到好听的、吃到好吃,触到自己喜欢的,这些其实对于依感官而产生的心,它的反应是有乐受。

        乐受本身并没有过失,但因为乐受,紧接着由于心的习惯,由于不如理作意,它就会黏着这种乐受、会追求这种乐受、甚至想要获得、想要占有这些乐受,或者这些产生乐受的外缘,于是产生了贪爱。这些贪爱不断的重复,产生执着、执取,由于执取,然后又会采取行动,采取这些行动,因为你喜欢一样东西你去追求,甚至有些人不择手段去获得、去占有、去征服,那就造了不善业。

 

        所以我们看这个过程,这整个过程,再结合缘起法,佛陀教导那十二支缘起里面,因为有了“六处”,眼、耳、鼻、舌、身、意,加上色、声、香、味、触、法。因为这六处而有“触”,就是,这里的触其实就是如果没有守护根门,或者说不管你平时怎么样,只要你眼睛看到外面的对象、目标,在经典里面叫做眼、色、眼识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

        所以,由于我们的眼识依于眼根,通过眼门看到的颜色,于是呢,根、所缘和识,三事和合生触,因为这种触而同时产生了受,受就分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因为这些受而生爱,所以缘受生爱,这爱其实就是贪爱,缘爱而生取,缘于取,因为取而有业有,就是会造业。

 

        所以我们看守护根门,如果一旦我们从缘起法,就是从佛陀教导的十二支缘起来看,其实,它的烦恼产生,一造业的这条链也是这样运作的。在这样的一个运作链当中,我们守护根门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从哪里开始?如果我们再结合缘起法。

        因为有了眼看外境的颜色,这颜色呢,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说呢,就是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人啊、事啊、物啊,如果把它再形象化一点呢,就是看到不同的形状,比如说圆啊、方啊、美啊、丑啊等,如果再把它再纯化掉,其实就是光和颜色。

        所以佛陀讲到的rūpa,其实就是光和颜色。

        因为这个是最基本的信息,就是我们眼睛看到的信息。你继续说,你说男人、女人、漂亮、不漂亮、老、丑、圆、方这些,都是我们通过这些颜色信息或光的信息,在心里面加工之后给它的这些概念,才会有圆、方、远、近、美、丑、男、女;但它最初的信息只是光的信息、只是颜色的信息。

 

        所以,六处,这没办法避免。六处缘触,有没有办法避免?没有办法避免。那触缘受,有没有办法避免?没有,没有?有还是没有?(下面答:有)谁说有?那受缘爱,有没有办法避免?(下面答:有)是吗?那么厉害啊。

 

        我们会看到由于根跟外缘,北传叫做“尘”,上座部没有用“尘”这个词。我们叫“根”和“外缘”,或者叫“境”,gocara是境,“根”和“境”,还有跟“眼识”三事和“触”,这是一种必然的。

 

        只要你有看,那么你能看跟所看的,它结合在一起这是属于触,就是碰触、接触在一起,这是没办法避免的。然后触缘受是俱生的,就是它们同时产生的,这个没办法避免的。但是因为受必须得要经过心的加工才会有贪爱的产生,才会有痴的产生,所以佛陀讲到的“当眼见色,他不取于相,不取随相,于是,贪忧则不流入其心”,不在他的心里面就不侵蚀他的心,所以应该防护的其实是“加工”的阶段。

 

        也就是,当看到不管是什么样的对象,听到什么样的声音,之所以会产生烦恼,这种烦恼包括贪爱、执着、乃至到深度的痴迷,或者说排斥、抗拒、讨厌,乃至生气、暴怒等。所有这些烦恼其实都是经过内心一系列的加工它才产生的。

 

        在守护根门,其实就是你看只是你看到的程度,听只是听到的程度,你感觉只是感觉的程度,你想只是想的程度,你不去做过多的、人为的加工、分析、判断,更不去通过不如理作意而在速行里面产生不善,是这样的意思。

 

        所以守护根门,是由于所有的烦恼都是通过根门,就是这些信息,但是根门本身它就是不断采集信息,它的功能就是采集信息,但采集了信息,你不要让它在自己的内心里面发霉、发酵,是这样的意思。

 

        所以守护根门其实更重要的是守护意根,也就是守护好心。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防护呢就是,其实也必须得要保护,并不是说我没办法避免看,没办法避免听,没办法避免触,所以我就乱乱看、乱乱听、乱乱触,不是这样的意思。

 

        特别是在现在这个信息、资讯,各种各样好的、坏的,特别是网络上的信息,那些数据啊,电子信息什么样的都有,那不是说,我没办法避免看所以我看,不是这样的意思。

 

        我们也要知道,内心的很多烦恼,包括现在的贪、嗔、痴等等,在现在这个资讯发达的社会跟这个时代,就是通过这些资讯流入自己的内心,通过眼、通过耳,流入自己的内心,在内心中发酵变成烦恼,甚至有些犯罪行为其实就是通过这些渠道而慢慢滋生的。

 

        那作为修行人来说,我们需要做到去防护。古代的贤人都会知道“非礼勿视”,我们现在作为修行人,难道这一点我们还不行,那说不过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来这里禅修,你先要把手机卡交上来,否则的话,你太过多的渠道,有些是你主动的,有些是被动的,不管主动的、被动的,它都是可以通过你的眼睛,通过你的耳朵流入你的心,在你的心里面进行加工,再发酵、再发霉,变成你的烦恼。所以你在禅修的时候,你就无形中多了很多的妄想,甚至多了很多的盖、五盖,不管贪欲盖、嗔恚盖也好都是这么样。

 

        所以,守护根门,有些没办法避免的,我们必须得要做到就是,让它不进行过度的加工,有些可以避免的就应该避免,不要去碰,不要去做。唯有这么样的话我们才能很好的去防范一些没必要的烦恼、没有必要的外缘、没有必要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对于我们心智的培养,不仅没有帮助,而且有破坏性,它都是障碍。想要让自己的内心更加清净,我们先要堵住这些外缘。

 

        如果你的心已经,就是根门已经没有这种守护、防范的话,哪怕你现在你的定力很强,你可以不断的去让刚生起的烦恼让它去除掉,但是由于你没有去防护你的根门,那,那种新的引生烦恼的外缘,还是源源不断的通过你的眼、耳、鼻、舌、身而进入你的内心。

        就好像说一个城市,你的城门都没有防守,那你去里面抓贼,或者抓那些外来的贼,你一抓,但是还是会有那些贼不断的从城门进去,你什么时候才能抓得完呢。

 

        或者好像一个国家一样,你不把你自己的边境,不把自己的国防先做好,你在里面防范外敌,但是那些敌军还是源源不断有外援进来,那你什么时候才能消灭呢?

        这些敌人、这些贼就好像烦恼,你没有堵住它的根门,它还是有渠道不断的进入,然后在你的心里面滋生。

 

        所以说,想要驱除内心的烦恼,我们先要堵住烦恼的根源,烦恼的来源,这些就是守护好根门的意义。

 

        根门守护不好,你以后或者你在下面、你在心里面,你做再多的功夫,但是由于它还是不断的有营养,不断的有滋养,你将会变得经常做很多东西都是白费劲,你不断的在耗你的心力,因此你想要培养定力的话呢,先要做到守护根门。

 

 

 

 

讲到培养【正念正知】,佛陀在很多经典里面都有教导。

 

        例如在《大念处经》里面讲到身念处,也讲到了正念正知的方法;在《算数师目嘎藍经》里面也有教导;在《沙门果经》里面也有教导。而且,所教导的这些,例如在《算数师目嘎藍经》啊,在《沙门果经》啊,都是作为修习定慧、修习止观的基础来教导的,也就是说,在还没有培养禅那、还没有修习观智之前,佛陀先会教导他的弟子,要培养“正念正知”。

 

        正念正知,巴利叫做 satimā Sampajaṭṭa。

 

        satimā,其中的sati是“念”,念是什么意思呢?是心不忘失目标,心不漂浮,是处于一种“记得”的状态,犹如把石块沉入水中。当心稳稳地沉入目标,而不会像浮萍,像泡沫一样在水面上漂浮不定,这是“念”;那再加上mant, mant 是拥有、具足、具有。所以satimā 它的原形是 satimant,也就是“拥有正念”,有正念的意思。

 

        那sampajaṭṭa,它是sam+pa+ja或jāna+ya这几个词组成的。它的词根是jā, 是知道,jā+aya 变成知道的状态,然后再加上pa 是一个比较级,再加上sam 是完全,就是完全、清楚地知道,称为“正知”。

 

        所以”正念正知”的意思是,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包括动态,包括静态,只要心清楚地投入到目标中,不忘失、不忘记、持续不断,这称为“正念”;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清楚知道目标,这是“正知”。

 

        正念正知是贯穿修行的整个过程。

 

        不管是从持戒也需要正念正知。如果没有正念正知,很容易犯戒。好像说,蚊子一来,“叭”的一声把蚊子打死,没有正念,所以犯戒了。

        在走路的时候也需要有正念正知。

        在专注呼吸,修“入出息念”的时候也需要正念正知。

        当你证得禅那的时候也需要正念正知。例如说“正念”就是你的心持续地投入到目标中,不忘失目标,不忘失似相,你的心清楚地知道似相,这是正知。

        在修观的时候,修vipassanā的时候,也需要正念正知。你的心持续地投入在究竟名法、究竟色法,这个时候是正念;你的心持续地觉知、了知究竟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这是正知。

        乃至到最后,证悟涅槃,你在进入果定的时候,你的心持续地取涅槃为目标,不忘失,这是正念;你心清楚地知道涅槃,这是正知。

 

        所以我们可以说,正念正知贯穿修行的整个过程,从最初到最终都需要正念正知。

 

        同时,这“正念正知”也是属于八支圣道的两支:“正念”是属于正念道支,“正知”是属于正见道支。

 

        然而,我们今天所讲的作为修习止观的基础,“定慧四缘”的正念正知,它是指在还没有达到禅那阶段的前行,也就是作为一个准备阶段,这样的正念正知。

 

 

        对于“具念正知”或“正念正知”的经文,佛陀在经典里面是这样教导的,说“比库在前进、返回时,保持正知;向前看、向旁看时,保持正知;屈伸手足时,保持正知;持桑喀帝、钵与衣时,保持正知;食、饮、嚼、尝时,保持正知;大便、小便时,保持正知;行走、站立、坐着、睡眠、觉醒,说话、沉默时,保持正知。”

 

        佛陀在经文里面举了日常生活当中的几种不同的状态。例如,讲到往前走、往回走时,保持正知;甚至身体不动、只是眼睛往前看,或者往旁看时,保持正知;手足在动时,比如行走的时候,你伸手去拿东西呀,伸手去吃饭啊,这个时候保持正知;足呢,就是走路时保持正知;穿衣的时候保持正知;拿钵的时候保持正知;在吃东西,在喝水,在嚼东西,在尝东西时,保持正知;甚至大便、小便都保持正知;行走、站立、坐着,哪怕睡眠,就是躺下去,而不是说完全睡着,睡眠就是躺下去睡的时候,跟你醒来说话,跟没有说话、沉默时,都要保持正知。

 

        所以佛陀在经文里面就举出了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发生的一些动作,来说我们都需要保持正念正知。

 

        那佛陀所举出的这些呢,虽然他不需要说,你在看书,你在听闻佛法,你在扫地呀等等,但事实上他已经包括了,比如说“屈伸手足”的时候,就包括你的一切动作;在行走、站立、坐着,哪怕躺卧,这包括一切姿势,都要保持正知。

 

 

        对于“正知”,在义注里面又把它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有益正知 sātthaka-sampajaṭṭa;

        第二,适宜正知 sappāya-sampajaṭṭa;

        第三,行处正知 gocara-sampajaṭṭa;

        第四,无痴正知 asammoha-sampajaṭṭa。

 

        这四种正知,前面两种--有益正知和适宜正知,既不是属于修止,也不是属于修观,它是指你在非禅修状态,或者说当你还没有禅那、没有定力,你还没有观智之前,你可以培养有益正知和适宜正知;对于行处正知,是你在培养定力的方法;无痴正知是在培养观智的方法。

 

        因此,这四种正知涵盖了你从没有定力一直到拥有定力的整个修行过程。

 

        我们作为根本业处行者,或者说,现在还没有培养定力,那我们可以做前面三种正知,也就是有益正知、适宜正知和行处正知。如果你已经见到了究竟色法、究竟名法,已经见到了缘起,那你可以修无痴正知。

 

        那这里,我就用“行走”来说明一下这四种正知的运用。

        讲到行走,有四种“行走”,这四种行走,事实上都是心的状态。

 

        第一种,我们只能称为“行走”。

        就是每天我们都会走路。但是这一种行走是,你走的时候,你的心仍然胡思乱想,在琢磨着事情,在想着事情,或者在落于一些什么概念啊,在落于一些什么名言啊,或者说你在那边琢磨一些写诗啊,什么写对联呀,甚至有时候说什么话,或者回忆过去,或者说在计划未来……所有这些,它都只能称为“行走”。这种行走呢,猫猫狗狗也是这么样行走的。这种不是属于修行 。

 

        第二种行走,我们暂且把它叫做“正念的行走”。

        正念的行走包括“有益正知”和“适宜正知”。

        例如说,你知道“现在我去一个地方是有益的”,这个是属于你拥有正念的行走;或者说你在行走的时候,你知道自己脚步的动作,或者你身体的动作,这是属于“正念的行走”。

        如果你在行走的时候专注呼吸,同时你是一位入出息念行者的话,你就不管你身体的动作,你只是在行走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呼吸,那这个时候,你的行走是属于在培养定力,它就属于“行处正知”的范畴,所以我们可以说,你在培养定力的行走,这是第三种。

 

        你是一位以慈心为根本业处的禅修者,你在行走时对一切众生或对固定的对象散播慈爱,那这个时候,你是属于在培养“行处正知”,那你也是在属于在培养定力的行走。

 

        那当然了,如果你正在修行“四界差别”,你在走路的时候,你注意脚步的动作,而且你知道脚步的动作是由于风界的“推动”产生的,那这个时候呢,我们可以说,你也是在培养定力的行走。

 

        如果是对于你还不是修四界差别的禅修者来说,你行走时专注脚步,事实上他还是在修行四界差别当中你去注意风界的推动相。因为风界的推动相表现为所有物质、所有物体的运动,身体的运动也是属于风界的表现。因此,你在行走的时候,你知道自己的动作发生,这个还是属于四界差别。如果严格来说,是属于四界差别。但是由于现在你并不是把四界差别作为根本业处,所以它是归于“正念的行走”。但当你在修四界差别的时候呢,它可以归为培养定力的行走法。

 

        而你在拥有观智的时候,你能够亲见究竟名色法,亲见缘起之后,你在行走时,你不断地观照,没有一个“我”在行走,没有一个“人”在行走,那只是一堆名色法而已,你就观照名色法,或者说观照由于心生风界带动着整个这一堆色法在有动作地发生。又或者说,你不断地去观照名色法及其因的“无常、苦、无我”,这个时候的行走法是培养观智的行走法,它是属于“无痴正知”。

 

 

        因此,光是“行走”,根据心的不同状态,或者说根据心的所缘,我们可以分为四种:

        一种,你的心是处于散乱的状态,抓取过去,抓取未来,抓取别人,抓取其他的人、事、物等,这个时候呢,这个是属于“散乱的行走”;

        当你注意自己的身心,但是这个时候,由于你还没有能力见到究竟名色法,所以它属于“正念的行走”;

        当你在行走的时候,只是专注业处,觉知你的根本业处,比如说慈心、白遍、入出息等,那这个时候是属于“行处正知”,或者说“培养定力的行走”;

        你在修行的时候观照名色法,或者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这是属于“无痴正知”,也是属于“培养观智的行走”。

 

        所以我们光是“行走”,都可以分为这几种。那以此类推,你在吃饭的时候啊,在坐车的时候等一切时,你都可以把它分为这四种。

 

        那这四种行走,其中第一种,它不能称为修行,既不是念处,也不是业处,所以它是属于凡夫,是属于一种散乱状态,是一种心没有得到调伏状态的“行走”,或者说“动作”;

        那第二种,它是属于“有益正知”和“适宜正知”;

        第三种培养定力的,是属于“行处正知”;

        第四种,培养观智,是属于“无痴正知”。

 

        那这么样的话,我们就知道光举“行走”为例子,就看你的心放在哪里,可以清楚你是属于哪个阶段,你在培养什么?你是培养正念正知,还是说在培养定力,还是说在培养观智。

 

        在平时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会做很多的事情,包括起床,叠被子,然后穿袜、穿衣服,刷牙、洗漱,大便、小便;然后,你离开孤邸、离开家门,锁门,然后穿鞋,去禅堂禅坐,在禅堂过程中走路,然后来到禅堂,上楼梯、礼佛等。

 

        所有这些动作的发生,你看你这些动作的发生,平时是属于那种没有修行的散乱状态,还是说是属于培养正念的状态,还是说属于培养定力的状态。这些差别,只是在于你的心,动作仍然像平时一样发生,不需要有任何的造作。但是你的心如何用,就决定你的正念正知是在哪个阶段。

 

        对于平时在心念方面的觉知、烦恼方面的防护,也是这样。

        例如,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心怀不满的时候,抱怨的时候,妒忌的时候,或者产生傲慢心的时候,自以为是的时候,生起贪欲的时候,我们知道自己心生不善、烦恼生起了;或者说,知道已经陷入情绪了,那你很快地把你的心抽离出来,就是从你所执取、抓取的目标、所缘中抽离出来。这也是属于正念正知的范畴。

 

        那这种方法,在外面有一些人,认为这叫做“内观”,或者叫做“四念处”,或者是叫做“毗婆舍那”。那到底这些是不是真正的四念处,或者说所谓的内观呢?

        在止观禅法体系里面,可以说“不是”。

 

        为什么说“不是”呢?

        因为正念正知的所缘,就是目标,它既可以是概念法,也可以是究竟法;然而观智的目标只能是究竟法,而不可能是概念。这个是区别的标准。

 

        那怎么样说呢?

        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如何的呢?

 

        例如,我们举在禅坐的时候感到腿痛。

        在禅坐时,一发现到腿痛,有些人就去“观”:“我的腿痛,痛……痛……”。那这种在所谓的“观”腿痛,它是属于正念,还是属于修观智呢?很多人认为说这个是属于培养毗婆舍那。其实,它还是属于培养正念的范畴。

 

        那正念对于腿痛的觉知,以及在修观的时候对于痛的觉知,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只要分析一下,从胜义諦,就是从观智的角度来去看看,我们就知道,那“观”腿痛到底是不是真的在观到腿痛。

 

        那从胜义諦,从究竟意义上来说,有“腿痛”吗?

        对于修真正观智的禅修者,他会去观照,所谓的这种“痛”其实只是一种身受。

        那身受是如何产生的呢?

        根据佛陀的教导,对于身受,是讲的在“缘于身、触、身识,三事合和生触,触缘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所以所谓的“腿痛”,其实必须得要见到这样的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如何发生的呢?

        也就是,在概念上的“腿痛”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缘于身,这里“身”是“身根”或者说“身净色”。禅修者必须得要见到这个腿,或者膝盖里面,或者说这个大腿里,其中有一类称为“身十法聚”,身十法聚里面的身净色,它可以接受外界“触所缘”的撞击,所以佛陀讲到的“身”Kāya 是这样的意思;

 

        那“触”呢?在究竟法上,没有一个实际的“触”,就是“触所缘”的“触”。那触所缘,它其实是其他色法里面的地、火、风三界。“地”表现为硬、软、粗、滑、轻、重;“火”表现为热、冷;“风”表现为推动和支持。当其他色法的地、火、风的任何一界撞击到身十法聚里面的身净色,这个时候依身净色产生的身识,身识它的心路是这样表现的:一个五门转向,然后一个身识,然后一个领受、推度、确定,然后七个速行;如果撞击是很清晰的话,还有两个彼所缘。

        那在“身识”这一个心识刹那里面,一共有八种名法,即:识、触、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其中的“受”,也就是“识、触、受”的“受”,它表现为苦受。

 

        所以,由于其他色聚里面的地界,或者火界,或者风界撞击到身净色,而依身净色产生的身识里面的“受”表现为苦受,那于是禅修者就体验为“痛”。而这种痛,它由于是发生在身体上,所以它是依于身净色产生的身识,而身识里面的“受”是最明显的,表现为酸啊、麻、痛、痒啊……

 

        当禅修者能够见到这一种过程,就是其中的身净色,或者说身根,再加上触所缘,这是色法。然后其中的身识,特别是以身受“苦受”,最明显的受,这是属于名法。

 

        当禅修者能够见到这样的究竟名色法,他再去观照,由于这些触所缘不断地撞击身净色,然后这种身识依于撞击,依于身净色,不断地产生,在心路里面就表现为它持续不断地产生,所以被体验为“痛”,而这种痛,它的方位在身体里面是属于膝盖或者腿上,所以腿痛是这么样发生的。

 

        如果禅修者还没有能力见到这个过程,那他所认为的“腿痛”,其实是属于不真实的真实概念,那禅修者所谓的“观”腿痛,你看在正念的程度跟在观智的程度,它差别多大!

 

        因此,只要禅修者还没有能力亲见到究竟色法,亲见到究竟名法,亲见到这些究竟名色法是如何产生的,那这个时候他的心由于还没有达到能够见到究竟法的层面,他所看到的是属于经过包装了的,那这个时候呢,我们只能够说,他是停留在“正念”的层面,或者说“正念正知”的程度,而不是观智的程度。

 

        所以他如果在禅坐的时候,他发现了腿痛,他一直观腿痛、观腿痛……观得好像最后呢,好像心跟这个腿痛,已经抽离出来了,好像不是自己在腿痛。其实这个只要他还没有见到究竟名色法,他还是属于“正念”的层面,所以我们还不能够说他是属于究竟的层面。

 

        换言之呢,禅修者想要见到究竟名色法,他,或者说他达到观智的阶段,他必须要经过“心清净”、“见清净”和“度疑清净”,他才能够达到“思惟智”的阶段,而在“思惟智”才算是真正的修“观”。

 

        如果一位禅修者没有经过这些次第,他一下子就想要跳到“观智”的阶段,其实未免他中间已经跳过了很多的程序,而且这些程序、这些阶段,或者这些次第,它却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们区分培养正念正知跟培养真正的观智,它的区别在于目标、在于所缘。你是属于一种哪怕是真实的概念,比如说所谓的“受”啊,或者说身体的“动”啊,这种推动啊,这些其实它还是属于,虽然说它是属于自性法的阶段,或者它也可以说是属于一个带有元素的一个整体的究竟法,但毕竟由于你还没有破除究竟法的密集,比如说色法的三种密集--它的组合密集、相续密集和功用密集,那你所看到的这些还是属于经过包装了的一堆的东西。

 

 

        那当我们明白了正念与观智的区分,那我们就知道自己现在还是处于什么阶段。当然,我们培养定力,那怕是入禅,你说你在培养正念正知,也是没有错;你在修观,你在培养真正的观智,你说你在修正念正知,也是没有错。就像刚才所说到的那样,因为当你能够入很深、很强大的禅那的时候,你仍然需要正念正知;你的观智非常敏锐且强有力的时候,你还是要有正念正知。

 

        所以正念正知是贯穿一切。但由于正念正知仍还涵盖在你还没有定力的时候,没有禅那的时候,没有见到究竟法时候的阶段,所以我们暂且把它叫做培养正念正知,因为正念正知的范围非常广。

 

        那当我们能够分清楚它们的根本区别之后,我们就不会混淆。我们就知道什么样才是真正的观智,什么样才是培养正念正知。不过,无论如何,你在培养正念正知总是好的,因为伴随着正念正知,你生起的一定是善心。

 

 

        所以,对于我们修习止观的人来说,培养定力、培养观智的人来说,正念正知非常重要。因为你还没有达到禅那的阶段,你就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加强正念正知,它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

 

        防护什么?防护烦恼的入侵,保护、守护心。

 

        正念正知,犹如一个称职的保安。假如你的公司啊,或者说你所住的那个小区经常失窃,或者说有宵小经常在光顾,你可能请一个保安,会发现到这一个小区,或者你的公司、你的工厂会安全很多,少很多失窃的案例发生。

 

        我们的心没有正念正知的保护,那它将会随着平时的习气,平时心的倾向而经常生起烦恼。有了正念正知的保护,它就会对烦恼的发生有防范的作用。一旦心生起不善的,比如说,你讨厌啊,排斥呀,抗拒呀,不满呀,厌恶啊,生气呀…… 有了正知,很快你知道,让它不能够滋生,没有蔓延,没有不断重复的营养,很快让你的心从你所生气、排斥的目标中抽离出来。这样的话呢,你的心由于从目标中,从让你生起不善、生起烦恼的目标当中抽离出来,它得不到滋养,很快它就能够消失。或者说,在你的正念正知的觉知之下,它没有那种张牙舞爪的能力。对于贪欲啊、傲慢啊等这些,也是这样。

 

        然而,你只是知道你的心经常生起了烦恼,把它拉回来,生起了烦恼,把它拉回来;但是由于没有定力,一旦这些烦恼来势汹汹,或者说你碰到了你很在乎的目标、很在乎的人,或者说很在意的一件事情,那正念正知好像就不管用了,你心很快就垮掉了。

 

        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定力。

        因此培养正念正知之后,让你的心对烦恼有防范能力之后,你还必须得要有强大的心力去镇伏这些烦恼。

 

        就犹如你请了保安,甚至你请警察去站岗,但如果来了一群强盗,或者说一群武装分子、恐怖分子,这些保安、这些警察可能就不行了。你可能还要请武警甚至军队来。为什么?把他压下去!这样才能够保证安全。

 

        心也是这么样。你平时用正念正知,你看似自己老是、都是生起善心,烦恼没有机会去拜访你,但是你不要碰到那些你很在乎的外缘,一旦碰到你很在乎的外缘的时候,那时才会发现自己的心是那么地软弱无力。

 

        所以培养定力,特别是禅那,让你的心强大起来。这就是,只是培养没有定力的正念还不够,还必须得培养禅那。但只是禅那还是不行,它只能镇伏烦恼。你唯有培养真正的观智,去亲见究竟法,就是见到这些名色法的本质。

 

        同时我们要知道,修真正的观智,它不仅只是要观自己内在的五蕴、名色法,观照它们的“无常、苦、无我”三相,你还必须得要观照外在的;你不仅要观照有生命的,还要观照无生命的;你不仅还要观照现在的,你所见到、所听到、所嗅到、所尝到、所触到、所想到的,你还必须得要观照过去的、未来的,而且毫无遗漏地观照,你唯有通过这种观照,而且要见到它的“无常、苦、无我”三相,你才有可能从根上断除烦恼。

 

 

        所以,只是用正念,它的作用是防范,是能够抵制烦恼、阻止烦恼,但是烦恼源源不断,还是会产生,因为它没有断根。所以你可以用培养定力让你的心强大,不容易让烦恼欺负。但你唯有通过真正的观智,才能够断它的根。

 

        因此,佛陀在很多经典里面讲到,我们在培养定慧、在修习止观之前,还是必须要有基础,这个基础其中一项,就是“正念正知”,有如佛陀在《大四十经》里讲到:

        “有正念者,才有正定;有正定者,才有正智;有正智者,才有正解脱。”

        就是这样的意思。

 

        所以你要先培养有正念,你才会有正定,你有正定,你才会有正确的观智,你有观智,你才会有解脱。

 

        那,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包括在动态的行、立、坐、卧,在静态的禅坐,包括在专注呼吸呀,在培养定力的时候,正念正知都非常重要,都必须得要贯穿始终。

 

        同时呢,培养正念正知,它有这样的一个特点:

        它不在乎于你需要多强,只在乎于你能不能坚持。

 

        培养正念正知需要的是持续性,而且要学会不厌其烦:心跑掉了,拉回来,心跑掉了,拉回来。在培养正念正知的过程中,你不需要有任何的造作,你仍然像平时一样,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该撒、该拉,一切照常。只不过你不能够像没有修行的人一样,你不能够像猫猫狗狗一样,只有那种吃、喝、撒、拉。你必须得要保持正知地去做这些事情。那这个是“正念正知”。

 

 

 

作为定慧四缘的最后一项,是【少欲知足】

 

        少欲知足,相对来说呢是“大欲、多欲、恶欲”,以及“不知足”来说的。

        没有了,你要去追求有;

        有了,你要追求好;

        好了,你还要不断地去占有。

        你超过了自己本分的,想要不断地去追求,这个是称为“大欲”、“多欲”;甚至不择手段地获得,称为“恶欲”。已有了,你还想不断地去占有,还想拥有非分的,或者说超过你自己需要的,那你这称为“不知足”。

 

        由于多欲,必然多事;

        由于多事,必然多求;

        由于多求,你必然多贪。

        这些都不利于心智、定慧的培养。

 

        禅修者必须得要学会少欲、学会知足。这样的话,你才能够少事务,你才能够真的导向内心的平静,而不是你的心经常往外求。

 

        不管你是“多欲”也好,“大欲”也好,不管你是“不知足”也好,你的心一定是往外求的。因此,对于禅修者来说,我们要学会的是要少欲知足。

 

         “少欲知足”是指满足你现在拥有的,或者说当你还没有你所需要的,你可以去获得;而对于你不需要的,你不需要过多地去拥有、去占有。你能够培养这样的德,这样的善德,这个就是“少欲”,这个就是“知足”。

 

        你真正做到少欲知足,你可以不容易上当,不容易受骗。因为你少欲,所以你也能够做到“无畏”;你的心中有所求,你的心才会有所畏。当你心无所求的时候,你,担心什么?!你恐惧什么?!你害怕什么?!当你的心都安于“知足”,你还会忙这、忙那什么?!是不是?

 

        所以,想要修行的、想要禅修的人,我们满足于生活所需。

 

        比如,你有衣服穿,当然了,如果你穿得很寒酸,破破烂烂,那呢,在现在这个社会也不适合。你穿得干净一点,穿体面一点,穿整洁一点,这个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你来禅林啊,或者说你去旅游啊,大箱小箱里面塞着都是各种各样的衣服啊、装饰品啊,你觉得有必要吗?毕竟咱们禅林不是选美的地方。你不需要一天换一种衣服,上午换一种衣服,下午换一种衣服,没有人看你的!

 

        对于饮食,也是这么样。我们能够吃得好、吃得饱就可以,不要追求口味,因为毕竟我们每天在用餐的时候都会省思:这个是为了去除由于饥饿、由于没有进食带给我们的伤害、产生身体的苦受,为了维护梵行。我们要知道我们用餐、吃饭的目的是什么,而不是像在家人一样,要跑馆子呀,要讲口味呀等。

 

        对于住所,也是这么样。那住所呢,我们是为了要遮挡风雨呀,为能够去除那些由于季节呀、气候呀,带来的危险、爬虫等等的触恼,能够更加安心地生活而已。而不是像在家的时候,追求舒适、追求豪华、追求安逸。

 

        那其他的生活也是这么样。唯有我们过着简单的生活,或者说,你把你的欲望降到最低,你把你的需求降到只是必要的,只是必需的,那你将会发现到,诶!这个时候,你的内心才能够真正地安稳。你拥有的越多、你占有的越多,你可能会发现到你的内心可能会越空虚。因为只要你所拥有、你所占有的东西超过了你生活所需,那些很可能都是多余的,很可能都是累赘 。

 

        如果你能够像小鸟一样,去到哪里都只是带着两个翅膀,多自在呀!每个人都羡慕!但是,我们却不行。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太多的需求了。因为我们有太多的需求,所以我们有太多的担心和太多的顾虑。

 

        当你真正能够满足于生活的需求,你才能够安住于内心的平静。你会发现到当你做到你的生活简单、你的内心知足的时候,那时你才发现你是真正地充实,而你能够发现你内心拥有少欲知足的德,拥有充实、平静的素质,这些都是我们在进一步培养止观、修习定慧的基础。

 

 

        Sādhu!Sādhu!Sādhu!

        萨度!萨度!萨度!

 

听写:曲敏,义净
巴利:精勤
校对:正依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内容听写整理自玛欣德尊者的开示录音;
未经尊者检阅,可能存在疏漏等处,请知悉!

 

止观次第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