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次第》第八讲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x3

礼敬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各位贤友:

晚上好!在上节我们学习了培养定慧四缘,也就是修习止观的四种基础。之后又学习了如何去除欲贪盖、嗔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追悔盖、疑盖这五种修习的障碍。

 

今天,我们来分析业处。

业处kammaṭṭhāna,由kammaṭṭhāna两个词组成的。

kamma是工作,翻译为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例如:我们把学习叫做”——毕业、结业、学业,这些指学习、培养;各种各样的行业、工作——工业、农业、商业、生产业、销售业、业务、业绩等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是我们经常用的一个词,作为动词,是工作,名词也是工作。

ṭṭhāna,处所、场所。

因此,业处就是工作的处所。这里的工作并不是指谋生、生产的工作,而是心的工作。心工作的地方称为:业处。而在佛陀的教法当中,业处又特指能够让心不断地提升,乃至最终断尽烦恼、证悟涅槃的心的工作。在这些心的工作当中,专注于特定目标来培育定力、智慧就称为业处

 

因此业处分为两大类:一类samatha kammaṭṭhāna止业处,另一类称为 vipassanā kammaṭṭhāna观业处。

  止业处是让心通过专注特定目标培养定力、培养禅那的方法。观业处是心专注特定的目标培养智慧、最终证悟涅槃的方法。因此这两大业处:止业处观业处,我们简称为止观samathavipassanā

  是让烦恼止息。犹如《无碍解道》义注里讲到‘paccanīkadhamme sametī’ti samatho’让敌对法、让烦恼止息、平息下来,称为。因此,是指止息烦恼、让烦恼停止。

   观vipassanā是一对组合词,是由vipassati组成的,它的名词vipassanā。犹如在经典里讲到‘Aniccādivasena vividhehi ākārehi dhamme passatī’ti vipassanā.’通过无常、苦、无我等各种不同的形相、方法、角度来观照诸法,称为。因此是指用无常、苦、无我等方法观照名色法、观照诸行法。vi是指不同的,passati是看、观看、观照,用不同的方法观照称为

  由于修止有特定的目标,或者换言之通过专注特定的目标来让烦恼平息称为止业处,而通过观照诸行法的本质来培育智慧的方法称为观业处。所以业处包括止业处观业处,简称止观

 

有些人可能会这样认为:你是修止观的,我是修四念处的,我修四念处就不修你们的止观。说这话的人是不懂佛法的人,或者他连什么叫四念处都不懂。可以这样说:止观包括四念处,四念处并不能涵盖止观。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修四念处最详尽、最全面、最系统的经典就是长部的第22经《大念处经》(Mahāsatipaṭṭhānasuttaṃ)或者中部的第10经也是叫《大念处经》(Mahāsatipaṭṭhānasuttaṃ),兰卡本就叫做《念处经》。在这篇经文里面讲到念处有四种,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称为四念处。而这些念处又可以细分为21种业处。

 

念处和业处有什么不同呢?业处是指心工作的地方;念处是指心念的范围,或者说心念确立、建立、安止、依止、支持的场所,又或者说心念现起的地方称为念处。从目标、所缘上来分,业处也指心的目标,而念处也指心的目标,所以它们非常相像的。

  

  这21种业处即:入出息念,我们知道入出息念既是业处,也是念处,而且是身念处;还有四威仪、四正知、厌恶作意、界作意和九种墓地观;这14种属于身念处。受念处是1种,心念处是1种,法念处有5种,即五盖、五蕴、六根、七觉支、四圣谛。

 

为什么说业处涵盖念处呢?因为四念处里面的很多业处都可以归为止业处、观业处。我们再看在止业处里面,一共有40种业处。很多是四念处里面的21种业处没有涵盖的。例如:十遍就没有,还有慈、悲、喜、舍。当然广义上来说,从法念处里面的四圣谛的正定还是可以涵盖。如果从21种业处来分,还是没有涵盖。当你在修习止观业处时,事实上你已经涵盖了四念处的修习。因为根据佛陀的教导,不是现在某些大师的教导,你在修习四念处,也是在修习止观。

 

我们看看身念处中的第一种业处:入出息念。根据《大念处经》的教导,你必须得修到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然后厌恶作意——修三十二身分,界作意——修四界差别。

 

然后我们再看心念处里面:佛陀讲有上心时,他了知有上心;无上心时,他了知无上心(这里指色界禅那、无色界禅那);有定心时,他了知有定心;无定心时,他了知无定心(有定心是指有禅那的心);有解脱心时,他了知有解脱心;无解脱心时,他了知无解脱心(有解脱心就是他证得了色界和无色界禅那);所以佛陀教导四念处、教导《大念处经》是对有禅那的人讲的。如果没有禅那,你如何去观心念处里面的无上心、有解脱心、有定心呢?因此我们在分析业处和念处的时候,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修习业处也包括了修念处,因为业处是指心工作的地方,念处是心念建立的地方,其实他们都是非常相像的。而我们在修习念处的时候,培养了一定的定力之后,以修vipassanā观智为主的业处就可以称为念处。因此,我们不能人为地把培养止观、业处和修四念处分割开来,除非你修的四念处不是佛陀的教导,那我们就另当别论。

  

  讲到业处的分类,其中止业处有40种,也就是40种培养定力的方法;那观业处有多少种呢?观业处有两种:名业处(nāmakammaṭṭhāna)和色业处(rūpakammaṭṭhāna)。培养禅定有40种方法,培养观智的目标、所缘只有两种,即名色法。有的人说缘起怎么样?缘起不是名色法吗?过去的名色法不就是所谓的缘起吗?我们看现在的这堆名色法、这堆五蕴的因不是过去的一堆名色法吗?那未来的名色法...我们看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其实从究竟谛、胜义谛来看还不是名色法?那当我们观照无常、苦、无我,观照什么无常、苦、无我——还是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是不是?所以从所缘、目标上来说,一切的观业处都可以归类为名业处和色业处。

  

我们在这里先来分析止业处,止业处有40种,这40种业处是佛陀所教导的。佛陀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很明确地讲有40种业处,在有些经典讲38种业处或所缘,在《清净之道》(Visuddhimagga)里面就讲到40种业处,他们之间有冲突吗?是不是漏了两种业处?并不是。由于业处是心专注的目标,所以从目标上来看有时候会把白遍和光明遍合二为一,再把限定虚空遍和空无边处的所缘合二为一,所以就变成38种业处。这40种业处分别是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无量心、四无色、一差别和一想。

 

  首先,十遍(dasakasiṇā)。kasiṇā翻译成一切处、遍一切处。由于修十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增大所缘,就是要不断地扩大专注的目标、扩大到一切处,称为遍kasiṇa。这十遍分别是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虚空遍。在这十遍当中,地、水、火、风四遍是专注于物质的材质;而接着的青、黄、红、白四遍是专注物质的颜色;接着是专注光明和一定空间的虚空;通过专注遍相,被增大、扩大到一切处的遍相来成就禅那,这称为十遍。

  第二类是十不净(dasaasubhā)。这里的不净是指尸体,禅修者通过专注尸体由刚死了到最后腐烂成一堆骨的十个过程来培养定力称为十不净。这十不净分别是青瘀相、膨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通过专注尸体腐烂的不同过程来去除贪欲、培养定力,这称为十不净。

  十随念,随念叫做anussati,是指心通过一直忆念不同的目标来培养定力的方法称为十随念。分别是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死随念、寂止随念、身至念、入出息念。

  四无量心又称为四梵住,通过对无量的众生、无量有情散播特定的心念就称为无量心,由于众生无量而心无量,称为无量心,又由于犹如梵天般的心的安住处称为梵住。四梵住分别是慈、悲、喜、舍。

  接着是四无色arūpa,通过专注去除了色法的概念而成就的四种高级定力,分别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还有一想就是食厌恶想,通过专注食物的厌恶而培养定力、去除贪欲的方法。

  最后一种一差别是四界差别,是辨识、分析身体的地、水、火、风四界来培养定力的方法。

 

因此,十遍、十不净、十随念这30种加上四无量心、四无色这8种再加上一想、一差别就是40种,这40种都是培养定力的方法。不过因为这40种业处都是不同的所缘(心专注的目标),而又因为所专注的目标的性质能够培养的定力也不同。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举一个例子,当你把呼吸视为概念、视为一个整体去专注,你能成就禅那;然而你注意呼吸的冷暖或者你注意呼吸经过人中、鼻头的触觉、感觉,你将不能成就禅那,为什么呢?因为当你把呼吸当成概念的时候,你去专注是在修入出息念;因为入出息念的目标是概念法,你专注概念法能够成就禅那。而如果是去专注冷暖,这是属于四界差别当中的火界,火界就表现为冷暖;或者你专注这里的触觉,你是在专注触,你专注受,你专注皮肤,其实在培养皮肤的感觉,这是作为名法的触,所以修一辈子都不能成就禅那。因此我们可以说,专注的目标不同,虽然看上去是一样的东西,但由于心念的作意、偏向不同就决定你能不能成就禅那。比如你专注地,在40种业处中,专注地的业处有两种,一种是地遍,一种是四界差别的地界。这两种有什么区别呢?当你把地视为概念去专注,你是专注地的概念,这时候你将能够成就禅那;如果你专注地的硬或者地的粗、重——地所表现出来的感觉、那种触受,你将不能成就禅那;因为你是在修四界差别,就是这样来区别。比如我们专注火界,火界有两种,你把火当成概念去专注,将能够成就禅那,因为你是在修火遍;如果你注意火的热,比如身体的体温等,那是在修四界差别,不能成就禅那。因此同样的东西,我们注意哪样,决定你修的业处是不同的。

 

在这40种业处中有30种业处能够成就禅那,10种业处只能达到近行定。哪些业处可以成就禅那呢?分别是十遍、十不净以及十随念当中的身至念和入出息念,还有四无量心、四无色。其余十种是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死随念、天随念、寂止随念、食厌恶想和四界差别,这十种业处不能证得禅那。因为你专注的目标是这些,所以不能成就禅那,专注在十种近行业处——只能达到近行定。不能证得禅那的业处,它们的目标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自性法所缘sabhāva-dhamma ārammaṇa

 

在专注30种能够成就禅那的业处当中,又有区别。这30种业处有11种能够次第地成就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分别是十遍,入出息念。

专注慈、悲、喜这3种业处可以成就初禅、第二禅、第三禅,而培养舍无量心没有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直接证得第四禅。

培养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它是属于四种无色,再通过禅支去分别它归于第四禅,因为都拥有舍和一境性两个禅支。

所以佛陀教导正定的时候只是讲了四种禅那,当知这四种禅那是包括了四无色定。有11种业处只能证得初禅,是十不净、身至念的三十二身分;因为他们涉及很强的寻就是心的那种思维,所以不能证得更高的禅那。

  

  而在这40种业处中还有另一种分法,就是依他所专注的目标(所缘)的性质来分。所缘有3种,在《清净之道》里面分为相所缘、自性法所缘、不可说所缘。相所缘有22种,自性法所缘有12种,不可说所缘有6种。

哪些是相所缘呢?这里的相所缘(nimitta ārammaṇa),是指你专注那样的业处,一直专注能够产生似相,并且必须通过专注似相成就禅那的所缘,就称为相所缘。这里的相是禅相的相。禅相分为3种,第一种是预作相parikamma-nimitta,第二种是取相uggaha-nimitta,第三种是似相patibhāga-nimitta。前面预作相和取相是所有业处都可以获得。然而只有22种业处能够获得似相,只要是能够获得似相的业处,必须得通过专注似相才能证得禅那。

举例:你是修入出息念,一直专注呼吸,这时候你的呼吸随着定力地提升能够变成光,然后你一直专注呼吸,这光会越来越明亮,当它变成像白云、白纸,这个是取相;你一直专注取相,它就会变得越来越明亮、晃耀、闪耀,就像太阳或者灯泡、很明亮的灯泡,这个是似相;你必须专注似相来成就禅那。如果不善巧的禅修者或者盲修瞎炼的禅修者认为不要去管光,只专注呼吸,那他也是不可能成就禅那;因为入出息念属于相所缘,所以当他的呼吸变成似相的时候,他必须通过专注似相才能成就禅那,这个就称为相所缘。相所缘是哪22种业处呢?分别是十遍、十不净、身至念和入出息念。所以当你在修这22种业处的时候,他都能够获得似相,没有似相你修行不能成就禅那。

  哪些是自性法所缘呢?自性法所缘也就是我们刚讲到的10种近行业处: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死随念、天随念、寂止随念、食厌恶想和四界差别,再加上识无边处、非想非非想处一共这12种称为自性法所缘。

  那剩下的哪6种称为不可说所缘,也就是慈、悲、喜、舍、空无边处、无所有处这6种称为不可说所缘。

 

这就是在《清净道论》里的分法。如果你想要证得禅那,就要选能够成就禅那的目标、业处修习,而且必须分清专注的是哪一种目标、所缘,要不然会走冤枉路,会修错方法。就好像有些人他专注呼吸,一直专注呼吸轻柔冷暖,或者跟着呼吸进去出来,他修一辈子都是不规范、不系统的四界差别,走错路、走弯路了还不自知,很冤枉。所以修行还是需要有人指导,不要盲修瞎炼,否则想要成就禅那也不行,可能培养某种定力还可以,但是想成就禅那还是必须很有系统禅修才行。

 

当我们分析了这些业处之后,可以清楚自己想要培养禅定就必须选能够成就禅那的目标、业处。如果你想调御心、调伏心,可以选能成就禅那或不能成就禅那的业处。比如佛随念,修佛随念即使方法正确也只能成就近行定,能让心平静,还是可以培养定力。但如果只是念佛陀的名号,你念Iti’pi so Bhagavā…天天念,一辈子连近行定都不得。因为这40种业处没有一种以声音为目标,声音不断生灭,你的心缘取不断生灭的所缘怎么能成就禅那呢?所以我们在选定业处想要培养禅那、近行定的时候,必须要考虑所缘的准确性,这样才不会盲修瞎炼。

 

当我们了解这40种业处的本质以及它们能成就不同程度的定力之后,接下来就要选一个能够培养自己所想要达到定力的业处。那至于如何来专注特定的业处来成就特定的定力,我们明天晚上继续学习。

 

Sādhusādhusādhu

萨度!萨度!萨度!

听写:桂武
中文校对:谛苦
巴利补入:精勤
最终校对:真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内容听写整理自玛欣德尊者的开示录音;
未经尊者检阅,可能存在疏漏等处,请知悉!

止观次第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