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成功,谢谢!  

《巴利三藏》简介

公元前6世纪,印度恒河流域出现了一位伟人,他通过自己的智慧和精进,觉悟了人生的真理和世间的真相。

从此,他被人们尊称为“佛陀”(Buddha),意即觉悟者。

随后,他把自己觉悟到的真理宣说出来,让渴望了解生命真相、追求解脱诸苦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佛陀的教导被后人称为“佛教”(Buddha-sāsana)或“佛法” (Dhamma)。
佛教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六百年历史,她传遍了大半个亚洲,乃至欧美澳等西方国家,影响着千千万万人的思想和生活。

佛陀在世时,他虽然孜孜不倦地说法度众,教化了四十五年,但却从来没有写过任何一本著作。佛陀入般涅槃那年(公元前544年),他的五百位亲传弟子进行了圣典结集,把佛陀一生的所有教导用背诵的方式整理出来,编集成《律藏》《经藏》和《论藏》三大部分,称为“三藏” (Tipiṭaka)。

其中,
《律藏》(Vinaya-piṭaka)是跋嘎瓦为诸出家弟子制定的戒律教诫和生活规则。
《经藏》(Sutta-piṭaka)是跋嘎瓦及其圣弟子们的言行总集。
《论藏》(Abhidhamma-piṭaka)是对跋嘎瓦教法要义的精确及系统的分类与诠释。

其中的《经藏》又分为五部:
篇幅长的经文编集为《长部》,
篇幅中等的经文编集为《中部》,
按内容分类的经文编集为《相应部》,
与数字有关的经文编集为《增支部》,
其余的诗偈、论文、故事类则汇编为《小部》。
这五部是所有佛经的总汇,称为《经藏》。

三藏圣典结集出来以后,一直在佛陀的弟子之间代代相传。

后来,随着佛教的发展,信徒的成分越来越复杂,导致僧人对戒律和教义出现分歧,并产生了激进派和保守派。

其中,激进派主张改革戒律,发挥教义,随顺众生,于是,不断有新的思想学说以经典的形式从该派流传出来。

到后来,这些新编造的经典在数量上和影响上甚至远远超过了原始结集的圣典。

保守派则坚持传承和保守佛陀的原本教法,不主张对佛陀的教法作过多的发挥和改变。
因为保守派以博学资深的上座长老为主,所以称为“上座部”(Theravāda)。
上座部佛教后来从印度本土往南方传到了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因此又称“南传上座部佛教”或“南传佛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三藏圣典因使用巴利语传诵,故称“巴利三藏”。

巴利语(Pāḷibhāsā)的原型是佛陀在世时中印度一带的“马嘎底语”(Māgadhika, Māgadhī)。

上座部佛教相信佛陀当年讲经说法时所使用的语言就是马嘎底语。
后来,以马嘎底语为载体的三藏圣典传到了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当地的长老比库为了表示对圣典的尊重,甚至连传诵佛经的语言都不敢改动,直接用马嘎底语来诵习圣典。
由于圣典、佛语称为“巴利”(pāḷi),于是,传诵圣典的专用语就称为“巴利语”。时至今日,上座部佛教比库仍然使用这种流传了两千六百多年的古老的巴利语来传诵经典。

巴利三藏中的《经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内容朴实。
绝大多数经文都是历史上的佛陀及其弟子的言行的真实记录,没有后期经典诸如放光、地震等虚构成分。

2.结构简单。
巴利经藏是佛陀当年向不同对象讲经说法的实录。
多数经文以跋嘎瓦直接告诉比库们,或者某位出家人或在家人前来拜访开头,跋嘎瓦的开示则是经文的主要内容,并以听众对开示感到满意结束。
有许多经文甚至连开头和结尾都省略掉了。

3.篇幅较短。
经藏的性质有点类似会议纪要,因此大部分经文的篇幅都相当短小。
在经藏四部中,篇幅最长的是《长部·大般涅槃经》,其缅文巴利版为78页,翻译成中文大约才五六十页。

4.重复较多。
经文中的段落或句子通常会出现不厌其烦的重复。重复有利于记忆、背诵,这是巴利圣典依靠弟子们代代传诵下来的特点。

5.多定型句。
例如某位没信仰的在家人听了跋嘎瓦的开示后,向跋嘎瓦表达皈依佛法僧决心的定型句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这也是传诵圣典的特点之一。

6.多带偈颂。
经文的中间或结尾通常会出现诗歌体裁的偈颂,复述和补充说明前面讨论的内容,有些经文甚至通篇都是偈颂。这是古印度文学的特点。

所以,巴利三藏是迄今为止在语言上和内容上最古老且最忠实于佛陀教导的原始经典。

本小册子《佛陀如是说》是从巴利三藏的《经藏》中选择了十五篇与在家人有关的经文,希望透过佛陀的这些教言,帮助大家建立信仰、培养道德、提升品格、完善自己。

当我们阅读这些经典时,将会发现佛陀的教导并没有什么神秘主义、故弄玄虚和自我麻醉的成分。

佛陀既注重教导在家人如何通过弃恶扬善、敬业乐群、勤劳致富来创造物质财富,改善现实生活,更关注人心的建设和道德的提升,引导人们创造精神财富,净化心灵和完善人生。

佛陀的教法博大精深,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清楚,本书只是管窥蠡测。

不过,笔者真诚地希望本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帮助读者初步认识佛陀的教导。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学习佛陀的言教,则应当研究巴利三藏,了解佛陀的根本教法,然后付诸实践,致力于断除烦恼、究竟灭苦!



以上内容摘录自玛欣德尊者的书作:
《佛陀如是说》

【问答】精选

贤友提问:

      关于圣典的结集历史上发生过六次,请问这样还能保证巴利三藏的纯洁性吗?

尊者解答:

      历史上一共发生了六次三藏圣典的结集,而正是这六次结集保证了巴利三藏的纯净。

• 第一次圣典结集是在佛陀入灭那年,即公元前544年,在马格特国(Magadha)的首都王舍城(Rājagaha)举行,由佛陀的大弟子马哈咖沙巴马哈咖沙巴尊者(Mahākassapa)主持,一共有500位大阿拉汉参加。

• 第二次结集是在佛陀入灭一百年,约公元前444年,在韦沙离城(Vesālī),由亚思咖甘嗒咖子(Yasa Kākaṇḍakaputta)发起,参加者是700位阿拉汉。

• 第三次结集是在佛灭两百多年,即公元前三世纪的阿首咖王(Asoka)时代,在当时的首都巴嗒厘子城(Pāṭaliputta),由摩嘎利子·帝思长老主持,并以阿首咖王为外护,一共有1000位阿拉汉参加。

      这三次结集,第一次结集是把佛陀一生所制定的戒律以及所说的法由亲闻佛陀音声言教的圣弟子们结集成《律藏》和《法藏》。
第二次结集再把佛陀在世时的圣弟子们在佛陀入灭后的一些开示说法也收录进去,例如《八城经》。
第三次结集就再完成了《论藏》的结集。

• 第四次结集是在佛灭五百年的公元前一世纪,在斯里兰卡的Alu vihāra(阿鲁寺,亦作阿卢寺)举行。这次结集并没有结集其他任何内容,其目的只是为了不让圣典流失,而把所有的巴利三藏全部刻写在棕榈叶(tāla patta,古译“贝叶”)上,这是佛教史上第一次书写成文的佛经。

• 第五次结集是在19世纪缅甸敏东王(Mindon)时期的1871年,在现在上缅甸的Mandalay(曼德勒)举行。这次结集主要是重新审定巴利三藏,也没有加入新内容。

• 第六次结集是从1954年到1956年在缅甸的仰光,1956年是为了纪念佛陀般涅槃2500年,邀请了世界各个上座部佛教国家共2500位长老参加。重新审定了泰国版、斯里兰卡版、缅甸版的三藏,也没有增删,只是找出各国版本间因为语法极其细微的差别而进行校勘再印刷。

      后面三次结集,都只是严格地依照义理、文句和语法去审核,因此,巴利三藏是在第三次结集时定型,在第四次结集时文字化,第五、第六次结集都只是审定而已。



贤友提问:

      我看到法住禅林官方群分享佛法时讲到佛陀为大护尊者开示经教的任务和观禅的任务,但当时巴利三藏还没有集结,请问此处的经教任务是指什么?佛陀在世时有三藏的说法吗?

尊者解答:

      经教的任务巴利语叫ganthadhura,观禅的任务叫vipassanādhura,这两种任务是佛陀交代比库们应该完成的任务。佛陀在世时虽然没有成文的巴利三藏,但还是有三藏的。当时的三藏是由不同的尊者、不同的长老所持诵。持诵长部的叫Dīgha-bhāṇaka,背诵中部的叫做Majjhima-bhāṇaka,背诵整部经藏的叫做Suttadhara,背诵整部律藏的叫做Vinayadhara,背诵论藏的论母叫做Mātikādhara,背诵整部三藏的叫做Tipiṭakadhara。阿难就是背诵整部三藏的尊者。佛陀在世时有很多圣者、阿拉汉都能背诵三藏。

      当时这些三藏是佛陀怎么讲比库们就怎么记,新学比库就从他们的亲教师、依止师那里学来。当第一次结集由阿难尊者诵出法、由伍巴离尊者诵出律时,巴利三藏就成型了。所以,佛陀在世时虽然还没有成型,但它已经存在。就像经典里说的,结集就像用一根绳子把这些花串起来。我们不能说在没有这根绳子时就连花都没有,而正是因为有了花,才需要这根绳子把这些花串起来。如果说佛陀所教导的法是花,那么,结集就是把花串成花鬘。



  • 推荐阅读  
检验佛法的标准.pdf